养生健康

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

1.遗传和体质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发病具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易感性。若双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二代中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患糖尿病,则子一代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常是隔代相传。据调查,2 型糖尿病患者遗传因素占90%以上。糖尿病孪生兄弟发病概率较高。

《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篇》指出“五脏皆脆弱者善病消瘅(消渴)”。认为糖尿病发病与人的体质有关。以下4种人容易患糖尿病。即:胃阳亢盛,即平素食欲亢进,有便秘倾向的阳明人;少阳阳郁,即平素性格抑郁的少阳人;肝阳亢奋,即平素性急易怒的厥阴人;肾阳不足,即体形瘦长,思想活跃的少阴人。

2.饮食与肥胖因素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与长期高糖、高脂肪饮食,体力活动少,身体肥胖有关。人若肥胖,脂肪在细胞积聚,降低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中医认为:“饮食不节,醇酒厚味,肥美甘咸,过度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职,酿成内热,蕴结化燥,消谷耗津,发为消渴。”《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指出:“消渴是过食甘美肥厚所致。”“消瘅是肥贵人的常见病。”

3.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因素 包括肠道病毒、柯萨奇B4 病毒、流行性腮腺炎、脑炎、心肌炎等都会破坏人的胰岛细胞,使人体免疫失控,引起胰岛B细胞功能减低,导致糖尿病。

4.情绪与精神神经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心理压力大以及突然遭受心灵创伤等,会引起一系列胰岛素对抗激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中医也认为:情绪不调,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消耗津液,以致阴虚阳亢,引发消渴。

5.酒色因素与化学药物 饮酒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色欲过度则会伤人肾精。有人为提高性欲,滥服温燥壮阳药,以致机体紊乱,燥热内生,阴津亏损,引起消渴。酒、色对防治糖尿病都十分不利。另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利尿药、降压药、苯妥英钠、兴奋药等化学药物,引起葡萄糖的不耐受性,也会导致糖尿病。

6.胰岛疾病 胰腺炎、胰腺瘤、胰腺全切除或半切除引起胰岛素相对不足而导致糖尿病。另外,腺垂体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病变和功能紊乱对抗胰岛素分泌,抵消胰岛素的作用,也可发生糖尿病。

7.妊娠 妇女妊娠时,由于生理变化,身体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产生相对性胰岛素不足,可造成糖尿病。如果控制得法,则预后良好。

除以上因素外,血液循环失常、血液淤滞等也是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糖尿病病因

1、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病毒感染是Ⅰ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动物研究中发现许多病毒可引起胰岛炎而致病,包括脑炎病毒。心肌炎病毒、柯萨奇B4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

2、肥胖:大多数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3、体力活动:我国农民和矿工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推测可能与城市人口参与体力活动较少有关。体力活动增加可以减轻或防止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病。相反,若体力活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而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

以上内容为大家归纳了糖尿病的病因分析,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之后,大家对于糖尿病这方面的知识也有所增长了,希望大家要对这些疾病提高警惕,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糖尿病是否遗传

糖尿病能否遗传,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肯定地回答: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年来经过对糖尿病的调查研究,父母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发病率比正常人群的发病率高。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有所增高。单卵孪生子女均患糖尿病者,幼年为50%,成年可高达90%以上。这说明不仅幼年发病的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成年后发病的糖尿病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但是,糖尿病病人也并非都能找到明显的遗传现象,父母双亲均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的发病率也并非100%。这说明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但不一定都发生糖尿病。至于是否发病,还得看后天发病因素(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丰盛、感染等)是否具备,是否足以引发糖尿病。遗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外在环境因素常常作为诱因,只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发病因素二者兼有,相互作用,才会发生糖尿病。

因此,家族中有糖尿病病人时,其子女就应该注意节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防止肥胖,尽可能避免这些后天发病因素的伤害,以达到防止或延缓发病的目的。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年龄超过40岁,也应该注意控制体重的增长,以防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病因有哪些

一、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遗传因素

糖尿病属于多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特别是母系遗传性更强,我国人种属于易发患者种。欧美等国家白种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10%,而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印度及中国移民的患病率可达15%~20%。一般说来,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母亲有2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概率约为20%;父亲有糖尿病,子女患病概率约为15%;父母均有2型糖尿病,子女则约有25%患病。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的遗传主要是一种易患倾向,至于是否发病或何时发病,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三、保健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对糖尿病的警惕性也提高了,如没有自觉症状进行血糖检查,因而糖尿病在体检被发现者明显增加。同时,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每年一次的健康体健越来越流行。疾病的检测手段也提高了,对于糖尿病,只要一滴血就可以诊断了,这就使超过一半没有症状的糖尿患者也被发现了。

四、不健康生活方式

现在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相对缺乏,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所以,由于对糖尿病知识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不了解,乱吃滥喝,营养过剩,通宵熬夜,嗜烟酒无度,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之中,缺乏体育锻炼,以车代步,这些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糖尿患者。

五、肥胖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肥胖者体内的脂肪总量增加,而脂肪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使之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发生糖尿病。据调查,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病人都属于肥胖体型。

六、平均寿命延长

随着年龄的老化,胰岛分泌功能逐渐衰退,因此,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解放前,我国人均寿命为30几岁,而目前人均寿命已接近70岁,其中60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分别超过了10%和7%。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糖尿病病人剧增的另—个重要原因。

七、不可根治

糖尿病目前还是一个可防可控而不能根治的疾病。这就导致旧患者未去,新发患者又不断涌现。

老人糖尿病病因

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存在三方面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和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足。

1、遗传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属多基因——多因子遗传性疾病。据国外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兄弟姐妹若能活到80,则大约有40%发展为糖尿病,一级亲属发展为糖尿病的比例为5%—10%,发展为糖耐量受损的比例为15%—25%。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老年糖尿病的发病中也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全身代谢低,能量需要量小,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小,结果使葡萄糖耐量逐渐降低。随着人的衰老基础代谢率也逐渐降低,机体代谢葡萄糖能力和(或)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的利用都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进食过多和运动不足容易发胖,肥胖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加重胰岛素抵抗,可使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肝糖的生成技术增加,致高血糖。从而使β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久而久之,可造成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代偿功能减退,最终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因素 老年人胰岛结构在显微镜直观下可见胰岛β细胞量减少,α细胞增加,δ细胞相对增多,纤维组织增生。老年人糖耐量降低,糖代谢下降,老年期胰岛素释放延缓。国内外的研究显示,随增龄的改变,老年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平均每增龄10岁,空腹血糖上升0.05-0.112mmol/L,餐后2h血糖上升1.67-2.78mmol/L。老年人对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分析起始上升延迟,往往第Ⅰ时相低平甚至消失。

4、胰岛素原因素 当人衰老时,体内有活性的胰岛素原增加,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比例增加,使体内胰岛素作用活性下降,也是老年糖尿病增多的因素之一。

5、腺淀素因素 胰淀素是新发现的一种胰岛β细胞激素,并与胰岛素免疫活性同时存在于β细胞分泌颗粒的核心部分,而在胰岛α细胞中则无此免疫反应存在说明胰蛋素也是在β细胞内合成,并储存在β细胞颗粒中,与胰岛素同比分泌。研究发现,老年人胰淀素合成、分泌增多,可导致一道素组织的损害。另外,胰淀素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引起引导素低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诱因。目前对以上结论尚有争议。

不可不知的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们要详细了解造成糖尿病肾病病因发生的因素会是哪些,这对我们做好疾病预防是有帮助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主要的糖尿病肾病病因会有哪些。

高血糖症是一个糖尿病肾病病因: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高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院专家说血糖在日常的生活中如若控制好则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良好的血糖如若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可明显延缓其发展。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后引起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请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特别的注意。

遗传因素:多数糖尿病患者最终不会发生肾脏病变,专家说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如若血糖控制良好,患者同样也是可以出现糖尿病肾病。专家说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的主要葡萄糖转运体。糖尿病患者个体间系膜细胞GLUT1菜单达及调控上的差异有可能是部分患者易患肾脏损害,这也是引发糖尿病肾病病因之一。

糖尿病刮痧什么部位 糖尿病病因分析

1.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至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2.长期抑郁,暴躁易怒,肝气郁结,劳心戒虑,思虑过度等,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3.劳欲过度,肾精亏损,水火不相既济,至肾虚肺燥胃热,发为消渴。

妊娠期糖尿病病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P<0.01)。

2.肥胖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目前衡量肥胖的指标常用体质指数(BMI),由于目前向心性肥胖越来越受到重视,腰围,髋围和腰髋比(waist-hipratio,WHR)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WHR,Jang等研究结果显示,BMI≥20.9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BMI≤19.1者的2倍,Berkovitz等研究发现,BMI>32.9的孕妇的糖尿病的危险是BMI于27.3~32.9组的2.82倍,是BMI<27.3者的3.82倍,Branchtein等对孕28周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的一项研究显示,WHR和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前者为0.06,后者为8cm,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11mmol/L和0.13mmol/L,Zhang等以WHR 0.629~0.705为参考对妊娠前孕妇WHR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WHR 0.706~0.742组相对危险度为2.74,WHR 0.743~1.020组为4.02,该研究说明,WHR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3.种族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4.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孕妇的2.0倍,5.8倍,8.5倍,22.5倍和23.2倍。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很复杂,而且这些因素与非妊娠期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用药误区:只服药不复查!

与1型糖尿病单一的胰岛素缺乏病因不同,2型糖尿病病因除了胰岛素缺乏,还有胰岛素抵抗。不论何种病因,只要被确诊为糖尿病就使用胰岛素的做法是错误的。 胰岛素不是万能药 目前,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终级药物,对身体无害且早晚要用,晚用不如早用。这种错误的认识神化了胰岛素的功能。殊不知,胰岛素只对胰岛素缺乏的病人有效。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尿病,注射胰岛素不仅无法有效控制血糖,还会因此引发肥胖,增加低血糖风险。 2型糖尿病病因极复杂,不同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或抵抗,有的病人兼有

糖尿病病因病理 如何预防老年糖尿病

糖尿病是老年常见疾病,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糖尿病病因病理,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往下看吧。 糖尿病病因病理 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一、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糖尿病代谢紊乱非

糖尿病分为几级 有什么含义

糖尿病各常见分型特征 1型糖尿病,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起病时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1型糖尿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即有酮症倾向,需依靠外源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B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临床症状好转,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这就是所谓的"蜜月期",

糖尿病皮肤病的病因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理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多因素的病理过程,而高血糖不过是多种代谢紊乱中的明显标志之一。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1)血管病变 多数糖尿病性皮肤病的发病机理可归纳为微血管病和组织局部缺血。许多学者对全身小血管,特别是视网膜和肾脏的小血管的研究表明,微血管的严重程度与血糖升高的程度、病程的长短及临床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系,这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的作用。 (2)生化反应 皮表的生化变化对皮肤易发生多种感染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人观察糖尿病患者皮肤上的细菌数并不比正常人高,相反,有些细菌还明显减少,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

怎么会得糖尿病

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肥胖症患者都患有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究竟与肥胖症有没有关系呢,相信很多人都很想知道。那么,下面我们就让我们认真阅读一下专家对糖尿病病因病因的介绍吧。希望您认真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

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 2型糖尿病病因

2型糖尿病与遗传、年龄、肥胖、生活习惯有关。遗传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一大因素,经常吃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及缺乏运动和锻炼都可能引发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长,2型糖尿病患者也逐渐增加,统计表明,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55岁之后才发病;肥胖同样会诱发2型糖尿病,脂肪大多堆积在腹部者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

糖尿病原因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但这种遗传性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病毒 感染等。 2、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 特别是腹型肥胖者。其机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胰岛β- 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此呈糖代谢紊乱与β- 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引发2型

糖尿病病因

溃疡(20%): 糖尿病患者的很多足部并发症起自感觉性神经病变及轻度的自主与运动神经病变。其中感觉神经病变合并过高的机械应力,是引起足部溃疡和感染的主要始动因素。炎症与组织损害是一定程度的反复应力作用于一个特定的失去感觉的区域的结果。来自地面、鞋子或其他邻近足趾的压力或剪切力导致溃疡形成,由于缺乏正常的神经保护机制,溃疡常因骨突的存在而加重。自主神经系统的病变造成皮肤正常排汗调节功能、皮肤温度调节功能和血运调节能力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开裂。此外,正常排汗能力的丧失阻断了

糖尿病患者用药误区

目前,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终级药物,对身体无害且早晚要用,晚用不如早用。这种错误的认识神化了胰岛素的功能。 与1型糖尿病单一的胰岛素缺乏病因不同,2型糖尿病病因除了胰岛素缺乏,还有胰岛素抵抗。不论何种病因,只要被确诊为糖尿病就使用胰岛素的做法是错误的。 胰岛素不是万能药 目前,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终级药物,对身体无害且早晚要用,晚用不如早用。这种错误的认识神化了胰岛素的功能。殊不知,胰岛素只对胰岛素缺乏的病人有效。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尿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