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一般治疗:
急性眩晕发作的病人,应静卧,避免光刺激,解除精神紧张。
2、病因治疗:
有明确病因者,应积极对因治疗。
3、对症治疗:
可选用以下药物
①镇静剂和安定剂:鲁米那、地西泮等。
②抗组织胺药物:盐酸异丙嗪、盐酸苯海拉明、扑尔敏等。
③止吐剂:氯丙嗪、胃复安等。
④抗胆碱药物:氢溴酸东莨菪碱、阿托品。
⑤血管扩张药物:烟酸、654-2、地巴唑等。
4、手术治疗:
内耳病变听力已丧失而久治不愈者,可行迷路破坏手术或前庭神经切断术。
眩晕症的治疗
一旦发生眩晕症,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进行辨证选方治疗,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康复保健措施。这样有利于缓解眩晕症状,防止眩晕症复发,并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常用的防治眩晕症的保健措施如下:
一、要进行饮食调养。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气血旺盛,脑髓充实。对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会使眩晕加重。因此,患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应当慎用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的水肿,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
二、要进行精神调养。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三、要注意休息起居。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再者,眩晕症病人应尽量避免头颈左右前后的转动。如有内耳病变,可因头位的改变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诱发眩晕。颈椎病患者颈部转动或仰俯时,可使椎动脉受压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使脑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声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晕,故居室宜安静,光线要暗淡。
出现了眩晕症要如何保养
脑血管性眩晕症
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症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脑肿瘤性眩晕症
此类眩晕症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颈源性眩晕症
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眩晕症。
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症
如内分泌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症、眼源性眩晕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神经官能性眩晕症
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
饮食方面预防眩晕症
眩晕症患者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脂肪、含盐量过高、甜食或非常油腻的食的食物,戒烟少酒。切忌少吃生冷瓜果、物,以免生痰助湿的饮食。例如冬瓜、萝卜、玉米、小米、荷叶粥、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豆油、茶、鲤鱼、海蜇以及豆类、豆制品等。
眩晕的治疗
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通过用药物或物理的方法抑制健侧前庭功能或恢复病侧前庭功能,以及增强前庭代偿作用而消除或减轻症状。由于眩晕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和担心症状再发而精神特别紧张,故需用药减轻眩晕伴随症状,如自主神经症状和精神症状。
1、一般治疗
眩晕患者宜安静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应减少头位变化以免加重症状。对眩晕症状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眩晕发作停止后,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和担心再发,而易形成恐惧性眩晕,若单用药物等疗效欠佳,需辅以精神安慰和耐心解释工作。
2、体位疗法
主要用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Brant疗法是嘱患者端坐床沿,头和躯干向一侧缓慢倾倒至床上,然后缓慢回复至原坐姿,再向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连作5次上述动作为一次锻炼,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多数BPPV患者约在2天至1周后症状消失。
对重症患者,特别是用Brant体位疗法后疗效不佳的顽固性BPPV患者,可用Epley体位疗法(1992).该疗法是从Hallpike位置性试验演变而来。嘱患者端坐床上,头向一侧偏约30°,向后平卧至头过伸30°,再将头转至正中位(面部朝上),然后向对侧侧卧而头向下30°,再缓慢起坐,最后头恢复至正常位。可上、下午各做1次。此外,Lempert(1997)报道用360°旋转治疗仪治疗眩晕也有较好的疗效。
3、手术治疗
梅尼埃(Ménière)病眩晕严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或频繁发作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或眩晕虽不顽固但伴有迅速的进行性听力下降,使听力丧失至少在30dB以上,语言辨别率少于50%,用药物等保守治疗1年以上无效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既要消除眩晕,又应保持听力和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经颅中窝或迷路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可使眩晕消失且保存听力,但手术难度大;还须防止面瘫、脑脊液漏和脑膜炎等并发症。
内淋巴囊减压术的有效率为60%~80%,亦不影响听力,但应注意前庭小管狭窄、闭塞或囊小畸形等,致手术失败。半规管开窗冷冻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而深受欢迎。
4、药物治疗
治疗眩晕的药物有两大类。
首先是减轻眩晕发作的对症治疗药物。常用的有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倍他司汀;亦可用钙拮抗药,如氟桂利嗪;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拟交感神经药,如麻黄碱;抗多巴胺能药物,如吩噻嗪衍生物等;其他还有地西泮类药物、乙酰亮氨酸和银杏制剂等。
另一大类是针对引起眩晕的不同原因进行治疗。例如对前庭神经元炎可加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用钙拮抗药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可给予颈部牵引、理疗和按摩治疗等。
怎么治疗眩晕症
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眩晕的治疗方法,出现眩晕的现象是很难受的,眩晕是我们在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不过这种现象总是会被我们忽略掉,如果我们出现了眩晕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一定要及时治疗。
治疗头晕方法 方法一: 鸡蛋红糖治头晕 豆油适量放锅内烧热,将2个鸡蛋、30克红糖(放一点水搅拌)倒入锅内煎熟,空腹服用,连服10天。为巩固疗效,也可多服几天。
方法二: 篱栏药膳治头晕 用中草药篱栏25克,带壳鸡蛋一个,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适量油、盐、味精调味。煮熟后,去篱栏渣和蛋壳,一天分2次食用药粥和鸡蛋,一般连续食用 3天,头晕头痛症状即有明显好转。此药粥不仅香甜可口,可治疗头晕头痛,还具有辅助降压作用。
方法三: 鸭蛋赤豆治头晕 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连用7天有特效
方法四: 枯草汤治头晕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黄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钟,从火上拿下来,稍停再加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后即能感觉头轻眼亮,没有其他副作用。
方法五: 菊花治头晕 菊花功能降血压、明目解毒、治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能使小便清长。高血压的人可用菊花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致头晕、晚间烦躁不能成眠者有帮助。可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或通草丝,晒干待冷装入枕袋内再缝密即可。
方法六: 茉莉花炖鸡蛋 用黑布蒙住眼睛休息,早餐吃炖鹧鸪和茉莉花炖鸡蛋。
方法七: 运动治头晕 头晕是一种常见情况,通常是因为内耳的问题而造成,但这将对病患者,特别是长者,造成很大的不便,例如容易跌倒、或因害怕跌倒而不愿外出甚至无法独立生活。现时,医生除了向病患者提供一些效果有限的处方药外,很少有其他治疗眩晕的方法。其实,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眼部、头部、身体运动是可以治疗头晕,而且不需要任何设备,人人都可做到,但医生却通常不向病人作出介绍。
这些治疗眩晕的办法相信对大家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真的感觉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及时去治疗,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 希望这些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
眩晕症怎么治疗
从中医角度看,气血虚弱、肝阳上亢、外感六淫,内伤气血脏腑,皆可导致眩晕,包括“真眩晕”和常见的头晕眼花。以风火、湿痰、正虚者居多。外感眩晕有风眩、风热眩晕、风寒眩晕、燥火眩晕、暑湿眩晕、中暑眩晕等。内伤眩晕有气虚、血虚、失血、阳虚、肾虚、气郁、肝阳、肝火、湿痰、痰火、痰饮、停饮、风痰等。分述如下:
真眩晕:多见于内耳病变。症见眩晕突然发作,自觉自身或景物旋转,站立不稳,并伴呕恶。治宜和中化痰,随症选用二陈汤(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泽泻汤(《金匮要略》:泽泻5、白术2)加减。
风眩,又称风头眩,由于体虚,风邪入脑所致。症见头晕眼花,呕逆,甚则厥逆,发作无常,伴有肢体疼痛。治宜扶正祛风。随症选用川芎散(《丹溪心法附余》:山药、甘菊花、人参、茯苓、川芎、山茱萸肉)、独活散(《外台秘要》:独活、白术、防风、细辛、人参、干姜、蜀天雄、桂心、栝蒌)等方。
风邪眩晕,由外感风邪所致。症见头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眩。治宜解表祛风为主,方用羌活防风汤(《病因脉治》: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防风、荆芥、甘草、川芎)加减。
风热眩晕:因风热上壅所致。症见头目昏眩,甚至旋晕欲倒,胸中不舒,呕吐等。治宜祛风清热为主。随症选用羌活汤(《兰室秘藏》:炙甘草、泽泻、酒洗栝蒌根、白茯苓、黄柏、柴胡、防风、黄芩、酒黄连、羌活)、防风通圣散(《宣明论》:防风、荆芥、麻黄、连翘、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栀、大黄(酒蒸)、芒消、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等。
寒邪眩晕:外感寒邪所致。症见身热无汗,恶寒拘紧,头痛身痛,时时眩冒(自觉头昏重眼前发黑欲倒)。治宜解表散寒为主,方用羌活败毒汤(《病因脉治》:羌活、防风、广皮、甘草)加减。
燥火眩晕:外感燥热之邪所致。症见身热烦躁,口渴引饮,夜卧不宁,头眩眼黑,小便赤涩,脉躁疾。治宜清火润燥,随症选用柴胡清肝饮(《病因脉治》:柴胡、青皮、枳壳、栀子、木通、钩藤、苏梗、黄芩、知母、甘草)、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炙甘草、粳米)等。
暑湿眩晕:暑季外感湿邪所致。有湿热眩晕和寒湿眩晕之分。湿热眩晕,症见头昏目眩,身热自汗,面垢背寒,烦渴引饮,脉虚数。治宜清暑化湿。随症选用人参白虎汤、黄连香薷饮等。寒湿眩晕,症见头晕,恶寒,身重痛,转侧不利,脉虚缓。治宜化湿散寒,方用羌活胜湿汤合术附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炙甘草、藁本、川芎、防风、蔓荆子。《类证活人书》术附汤:白术、炮附子、炙甘草),或藿香正气汤(《局方》:藿香、苏叶、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桔梗、白芷、炙甘草)。
中暑眩晕:又名冒暑眩晕、感暑眩晕,因中暑邪所致。症见眩晕欲仆,身热,口渴,烦躁,甚则昏不知人,脉虚。治宜解暑化湿。随症选用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孩儿参、黄连、石斛、竹叶、麦冬、荷梗、甘草、知母、粳米、西瓜翠衣)、黄连香薷饮(《医方集解》:香薷、厚朴、扁豆、黄连)等。
气虚眩晕:症见头晕眼花、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脉虚,遇劳则发。用四君子、补中益气等。
血虚眩晕:多由失血、热伤营血、心火炽盛或心脾气虚引起。眩晕而见五心烦热,不寐,盗汗,形体消瘦,舌红脉细者属阴虚。若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心悸,纳少者属心脾两虚。治宜滋阴养血或益气生血。随症选用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当归)、知柏四物汤(《症因脉治》:当归川芎知母黄柏白芍药熟地黄)、归脾汤(《济生方》: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等方。
阳虚眩晕:因阳气不足,清阳不能升达头部所致。症见头晕头痛,恶寒,耳鸣耳聋,或眩晕欲倒,气短自汗,手足冷,脉沉细;或晨起头晕,片时自定。治宜温阳补气。随症选用三五七散(《世医得效方》:人参、附子、细辛、甘草、干姜、山茱萸、防风、山药)、参附汤(《妇人良方》:人参、熟附子、生姜、大枣)、正元饮(《丹溪心法》:红豆、人参、肉桂、附子、川芎、山药、乌药、干葛、川乌、干姜、白术、甘草、茯苓、陈皮、黄芪)下黑锡丹。
肾虚眩晕:因肾精不足,不能上充脑髓所致。症见头晕,耳鸣,神疲,健忘,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者属肾阳虚,治宜补肾温阳,随症选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心烦内热者属肾阴虚,随症选用左归丸、知柏地黄丸等。本证可见于西医所谓神经衰弱、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
气郁眩晕:多因七情郁结,气郁生痰所致。症见精神抑郁,心悸怔忡,面部时时发热,眉棱骨痛。治宜安神化痰。可随症用“十四友丸”(《证治要诀》:熟地、酸枣仁、茯苓、茯神、阿胶、蛤粉、远志、人参、当归、肉桂、柏子仁、紫石英、黄芪、辰砂、龙齿),或茯神汤(《奇效良方》:茯神、独活、黄芪、远志、防风、生姜、甘草、人参、当归、牡蛎、白术、苁蓉、附子)、玉壶丸(《世医得效方》:人参、麦冬、山药、前胡、熟地、枳壳、远志、茯苓、茯神、半夏、黄芪、甘草)等方。
肝阳眩晕:多因情志不舒,肝阴暗耗,肝阳上僭所致。症见头晕头痛,睡眠不宁,易怒,脉弦。治宜平肝潜阳为主,方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益母草、山栀、黄芩、牛膝、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加减。肝阴偏虚者,心烦少寐,舌红少苔,治宜滋养肝肾之阴,方用二至丸、杞菊地黄丸。本证可见于西医之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
肝火眩晕:由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脉弦数。偏火旺者,用龙胆泻肝,偏阴虚者,用知柏地黄。
湿痰眩晕:因痰湿壅遏所致。症见头目昏重,胸闷,呕恶,体多肥胖,舌苔白腻,脉濡。治宜燥湿化痰。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加减。偏于气虚者,宜六君子汤。
痰火眩晕:因痰浊挟火,上蒙清阳所致。症见眩晕,头目胀重,心烦而悸,恶心,泛吐痰涎,口苦,尿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宜化痰降火,随症选用清上丸(《赤水玄珠》:石菖蒲、酸枣仁、胆南星、茯苓、黄连、半夏、神曲、橘红、僵蚕、青黛、木香、柴胡、竹沥)、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枳实)等。痰饮眩晕:因脾虚痰饮内停,上蒙清窍所致。症见眩晕头重,胸闷呕吐,痰多气促。治宜健脾化饮为主,随症选用苓桂术甘汤、指迷茯苓丸(《医门法律》: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以姜汁糊丸)、二陈汤等。停饮眩晕:多饮中阳不运,水饮内停所致。症见头目眩冒,怔忡心悸或脐下悸,呕吐涎沫。治宜通阳化饮,随症选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等。风痰眩晕:因风痰壅闭所致。症见头晕头痛,两目昏花,肩背拘急,身重多睡,胸闷心悸,呕吐痰涎。治宜祛风化痰,随症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丸、白附子丸(《丹溪心法》:全蝎、白附子、南星、半夏、旋复花、甘菊、天麻、川芎、橘红、僵蚕、干姜)等。上述种种,同中有异,诊断似是不易。实际上,只要从脉象、舌象入手,重点辨别虚实,气、血、痰,风、火、湿、燥、寒,便不难做到同中求异,准确辨证,恰当用药。
眩晕症针灸治疗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原因,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或精亏血少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通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严重者可发展成中风、厥症或脱症而危及生命。
西医的高血压、低血糖、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疾病,皆属本病范畴。
1.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头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取穴:肝俞、行间、风池、侠溪等,针用泻法。
2.肝火上炎: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取穴:肝俞、胆俞、太冲、太阳、三阴交等,针用泻法。
3.痰浊上蒙: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眩晕症吃什么药好
眩晕症吃什么药好?
眩晕症是某些疾病的综合征,所以诱因有很多,在药物选择上要有针对性,才能对症治疗。治疗眩晕的药物有很多,中药治疗眩晕症具有明显疗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治疗眩晕症的中药。
1.痰浊型眩晕症,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头部有涨感、苔白等,这时适宜燥湿祛疾的药物,比如是天麻、陈皮、白术、半夏、茯苓、生姜等。常用食疗有天麻猪脑汤、茯苓白术膏、黄芪莲心粥等。
2.肝阳上亢型眩晕症,主要表现为头部胀痛、口感、舌红、心情烦躁,适宜食用去肝火的药物,比如是天麻丸、珍珠长寿膏等,芹菜荷叶粥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3.痰郁化炎型眩晕症,是痰浊型病情加重的表现,可表现为耳鸣、头目胀痛、苔黄等,这时就要清热化痰,可用半夏、黄芩、天麻、竹茹、陈皮等药物。
4.肾虚型眩晕症,主要是由于过度疲劳、肾精不足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耳鸣、腰酸背痛、皮肤无光泽、脱发等,这时可用枸杞、胡桃肉、鸡蛋、黑芝麻加水煎服或制作成胡桃膏,有助缓解症状,猪腰枸杞粥具有同样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