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蜱咬的方法
预防蜱咬的方法
1、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住房要通风干燥,填抹墙缝,堵封洞穴,畜棚禽舍要打扫干净或用药物喷洒,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
2、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皮肤表面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
另外现在是夏天,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好季节,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就是到野外游玩时,除上述两点要注意之外,别去尚未开发好的风景区、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这样我们就会避免蜱虫咬伤。
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三、环境及家畜蜱的预防控制。
如何预防被蜱虫咬伤
1、避免去野外
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做好个人防护
我们在多草的地方最好穿长袖长裤的衣服和全封闭的鞋子,并且袖口最好是可以紧身的,下摆最好可以缩口,这样可以避免蜱虫从衣服的缝隙里钻进去。总之尽量不要裸露皮肤,避免被蜱虫叮咬。
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
必须在野外作业或露营时,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可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3、游玩后注意检查
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
4、居家做好杀虫工作
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住房要通风干燥,填抹墙缝,堵封洞穴,畜棚禽舍要打扫干净或用药物喷洒,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
埃里希体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它吹走要不毒素更大。及时去医院取出。
2.在疫区执行任务时应注意个人防护,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皮肤表面涂擦邻苯二甲酸丁酯乳剂可防蜱叮咬,并及时洗澡更衣。必要时口服强力霉素或四环素预防发病。
3、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作好灭鼠、灭蜱。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的蜱,可用手摘除或喷洒敌百虫、滴滴涕等杀虫剂。住房要通风干燥,填抹墙缝,堵封洞穴,畜棚、禽舍要打扫干净或药物喷洒,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并捕杀各种野生啮齿动物。
治疗前处理:
蜱虫咬伤后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及时去医院取出。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着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蚊虫叮咬或致命
1、蜱
如果你平时非常喜爱户外活动,那么到郊外游玩时,一定要注意那些与你身体皮肤有接触的植物,因为蜱最喜欢藏匿其中。蜱并不总是带菌的,但一旦被其叮咬,绝对不容忽视,它随时可能导致莱姆病和斑疹热等各种疾病。
但凡被蜱叮咬过的皮肤,它的病菌常常会转移到温暖潮湿的腋下和腹股沟。此外,它还可能引起过敏。为了防止被蜱叮咬,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喷上蜱虫防护剂,而且还要尽量避免靠近草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
在西方国家,黑腿蜱和鹿蜱是莱姆病菌的主要携带者。感染的第一迹象是身体会出现圆形的皮疹。早期的症状还会出现发烧、头痛和疲劳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它的病菌将会蔓延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肌肉、关节、心脏和神经系统,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利用抗生素能够有效的治疗这一疾病。
2、黑蜘蛛
木桩和树桩是毒性黑蜘蛛最爱的藏身之所。它的表皮呈亮黑色,有长长的脚和黄色的呈“沙漏状”的底部。这类蜘蛛多为2英寸宽,但有些要小一些。
黑蜘蛛的咬伤,可能是剧烈的,撕心裂肺的疼痛,但也可能是无痛的。如果你发现被咬伤的部位出现红肿、压痛等症状就必须及时就医,否则,一旦病发,将会引起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和血压上升,危及生命安全。
3、棕色蜘蛛
有时候在家里的阁楼和壁橱里面会发现一些棕色蜘蛛的存在。千万别轻视!他们喷洒出来的液体或是被它们叮咬过的皮肤,都将导致严重的创伤和病菌感染。
被棕色蜘蛛叮咬时,常常是无疼痛感的。但不出多时,就会出现皮肤变红又变白的症状,最后形成一个红色的“靶心”,进而产生水疱,令人痛苦不已。在极少数情况下,这些叮咬也可构成致命的伤害。所以,一旦被棕色蜘蛛叮咬,就要及时就医。
什么是莱姆症 莱姆病怎么预防
本病的预防关键是进入森林、草地等疫区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蜱类叮咬,若发现有蜱叮咬,只要在24小时内将其除去即可防止感染,因为脾叮咬吸血需要持续24小时以上才能有效的传播螺旋体。另外,还可以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达到预防莱姆病的目的。
蜱虫进入人体会怎么办 第二步:妙法取出蜱虫
当被蜱虫咬住时,及时用棉签蘸取少量酒精涂抹在头部,这样蜱虫头部就逐渐放松,蜱虫头部就会从皮肤里出来。
我们知道蚊香有灭蚊的作用,同样当被蜱虫咬了时,可以点燃蚊香,将蜱虫麻醉,让其自行松口即可。
当被蜱虫咬住时,可以考虑用液体石蜡或者甘油涂抹在蜱虫头部,让蜱虫窒息直至松口。
被蜱虫咬伤有什么危害
所谓的蜱虫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壁虱、扁虱、等,它一般都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其形状都以长卵圆形为主,其大小就像芝麻粒一般。依附到人体以及动物体表后,通常都以吸血为生,等其饱食之后其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从原来的米粒大小长到黄豆般大。
被蜱虫咬伤后经常会引发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都比较轻微。最需要提高注意的便是它所携带的各种病菌,现在已知的是其携带有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最为常见的就是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无论是给人类还是动物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要想预防这些疾病的产生,在平时就应该注意个人防护,一下这些防治蜱虫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谨记:
1.最好是少去一些草地、树林等地方长呆,如果有需要进去的话最好是能穿长袖的衣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并且对于衣服的颜色也有要求,最好是穿浅色的衣服,这样可以方便查看有无蜱虫依附,最好是穿针织衣物,这样蜱虫便无立足之地了。
2.进入这些地方的时候不放在皮肤表面涂上一层驱避剂,比如避蚊胺等,此药效可以维持数小时之久。无论是衣服还是帐篷外面,都应该喷洒一些杀虫剂,比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3.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涂抹一些酒精在蜱虫身上,这样会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者还可以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让它自己将头部自行慢慢退出,千万不要生拉硬拽这样会拽伤皮肤,并且还有可能会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4.无奈是在哪发现蜱虫,都不要用手进行直接触碰,最好是用镊子或者用其他工具取出后将其烧死。如果皮肤不慎碰到蜱虫或者是蜱虫的流出物,应立即用碘酒或者是酒精进行消毒以及处理。
兔热病的预防
强调个人防护,采用皮肤划痕法接种减毒活菌苗,接种1次,免疫力可维持5~7年,口服减毒活菌苗及气溶胶吸入法也可采用;加强对守猎活动的防疫监督,对受到污染的环境和物体实施卫生防疫措施;防止对水源、肉类、毛皮制作和加工过程的污染;避免蜱、蚊、虻等吸血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叮咬。
应强调个人防护,预防接种尤为重要。一般采用减毒活菌苗皮上划痕法,疫区居民应普遍接种,每5年复种一次,每次均为0.1ml,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口服减毒活疫苗及气溶胶吸入法也有采用者。
疫区居民应避免被蜱、蚊或蚋叮咬,在蜱多地区工作时宜穿紧身衣,两袖束紧,裤脚塞入长靴内。剥野兔皮时应带手套,兔肉必须充分煮熟。妥善保藏饮食,防止为鼠排泄物所污染,饮水须煮沸。实验室工作者须防止染菌器皿、培养物等沾污皮肤或粘膜。
应结合疫区具体情况开垦荒地、改进农业管理,以改变环境,从而减少啮齿类动物和媒介节肢动物的繁殖。
病人宜予隔离,对病人排泄物、脓液等进行常规消毒。
森林脑炎的常识
1、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森林地带,因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又名春夏脑炎。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多为森林地区的作业人员或外地到林区放养蜜蜂者。
2、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啮齿动物如松鼠、野鼠等血液中,通过吸血昆虫(蜱)媒介传播。当人们进入有本病存在的森林地区时,被感染性蜱咬后,就可能受染,但大部分病入呈隐性感染或仅有轻微症状,只有一小部分出现明显症状。
3、野生啮齿动物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林区的幼畜及幼兽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数为隐性感染,仅约1%出现症状,病后免疫力持久。
4、本病有严格的地区性,进入疫区前必须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在生活地区周围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灭鼠、灭蜂工作。初次进入疫区的人应接种森林脑炎疫苗。在疫区工作时应穿戴防护服,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口以防止蜱的叮咬。
被蜱虫咬了怎么办 被蜱虫咬应该怎样避免
1.外出郊游时,妈妈和家人们记得穿上长衫长袖再进入树林里或者草地里。由于蜱虫爱选择我们日常不注意的部位叮咬,所以妈妈们还要记得绑紧腰带袖口,颈部系上毛巾丝巾之类的,以防止被蜱虫咬到;
2.随身携带驱虫的药膏,并将药膏擦在皮肤上,以防止被蜱虫叮咬;
3.生活在蜱虫活跃区周围的妈妈们,注意要保持房子通风干燥,用杀虫剂之类的物品消灭蜱虫来避免被蜱虫叮咬。
蜱虫叮咬症状
说到蜱虫,一般情况下人们是看不到的,因为它是一种寄生虫,而且还喜欢寄生在动物的身上。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它,但是它却经常会攻击身体,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那么,被蜱虫咬了之后都有哪些症状呢?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该寄生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尤其喜欢黄牛,经常可以在黄牛的脖子下方、四腿内侧发现其身影,多时会聚集成群,并且非常不容易剔除。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农村极为常见。
蜱虫的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pí),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 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仅存于欧洲)。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此病在东北和山西曾有人体病例报告。
蜱虫有小手指甲盖那么大小,掉到人身上后往皮肤里钻,钻到大脑就完了。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综上所述,大家对蜱虫应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包括了解了他们的习性和被叮咬后可能发生的症状,这就使得大家在生活中对于蜱虫的预防有了更多的利处。如果大家平时生活中不小心被蜱虫咬了,我们要立即去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不要等身体出现相关症状之后再去治疗,因为等到那时候说不定会为时过晚。
蜱虫咬伤治疗要怎么做
1、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在打麻醉在伤口上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
2、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着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它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蜱螫伤预防治疗
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