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的中医学治疗方法
血虚的中医学治疗方法
血虚是什么你知道吗?其实是指我们体内的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血瘀质就是全身性的血脉不那么畅通,有点儿缓慢淤滞,但是又达不到疾病的程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因此血瘀体质很容易产生各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及肿瘤包块等。
中药补血方
1桑椹50g,枸杞子20g。水煎服
2黄芪50g,大枣10枚,当归9g,枸杞子9g。水煎服
3人参6g,大枣10枚,水煎服。治失血性贫血,大出血后引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4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水煎服。
5生地30g,麦冬12g,枸杞子12g,先煎汤,再煮鸡、鸭血汤,放调料。用于缺铁性贫血阴虚型患者。
6熟地12g,首乌12g,黄精12g,灵磁石30g,代赭石30g,麦饭石30g,大枣5枚,水煎服。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7黄芪30g,当归12g,水煎服。用于气血两亏型的贫血。
血虚 中医四方法还你好气血
血虚怎么办
(1)体质特点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2)中医体质养生方法
起居调摄: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饮食调养: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药物养生: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若气血两虚,则须气血双补,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亦可改汤为丸长久服用。
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能使精神振奋。
治疗身体血虚,上面的两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的身体健康变得越来越好。
血虚吃什么好
补血食物之药材类
当归,阿胶是补血圣品,如果吃得习惯这个味道的人,可以用当归和阿胶来煲鸡汤,经常饮用对于补血有很好的疗效,特别适合于贫血的人食用。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疗法效果如何
有些医院会采用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但中医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不同医院不同医生所使用的方剂、药物并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疗效结果不稳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可寄希望于中医药而忽略了现代医学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阴虚血燥
一、阴虚血燥是中医的一个证型,主要是血虚,不能濡养皮肤、四肢而出现的痒的症状。中医治疗可以用补血活血的方法治疗,也就是所说的“血行风自灭”。具体运用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决定。
二、生地藕汁粥
原料:粳米50克,生地黄汁12克,生藕30克。
制法:粳米煮粥,生藕捣烂取汁,粥熟时加入藕汁与生地黄汁,搅匀加红糖适量。
功效:益阴清热。适用于阴虚热燥证。
用法:早餐食用,可常食之。
三、芝麻核桃糖
原料:黑芝麻、核桃肉各250克,赤砂糖500克。
制法:将赤砂糖入锅加水适量,用温水煮至浓稠时停火。将黑芝麻、核桃肉炒熟,倒入糖内拌匀,然后倒入涂有熟茶油的磁盘内,稍冷,用刀划分分成条块即可。
功效:益阴养血润燥。适用于阴虚血燥证。
用法:每日2次,每次服1块。
四、阴虚血燥主要是机体的血液不足所致的,当机体失去血液的濡养就会出现皮肤的干燥还有脱屑、皮肤的瘙痒感。一般情况下中药喝了是不会使人消瘦下去,但如果您吃的是清热一类的药物是可以使得体内的代谢加快,体重是有一定的减轻但总的来说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阴虚是火旺等因素导致的,所以治疗是养血,滋阴等来治疗。参考治疗药物可以用四物汤适当加减来治疗,中成药可以用八珍丸,六味地黄丸等来治疗,其他可以使用艾灸,针灸等方式来治疗,食疗可以用山药,女贞子,旱莲草,核桃仁,制首乌打成细粉装成胶囊服用。
五、阴虚血燥是指精血耗尽所以枯燥。要大滋肾水。可以在平时多吃一些含维生素E、C的食物,加强体质。阴虚时间久了没的到很好的调养还血燥的,病情进一步阴液不足以滋润五脏六俯,则五脏六俯皆虚,病情全身化。肾阴虚,而生内火,火邪又反过来伤阴动血,以至血燥,则肝中“血海”空虚,“相火”易动。可以多喝点金银茶或是菊花茶也不错,饮食上注意要吃的清淡点,辛辣,油腻食物要少吃点,多吃水果,建议您平时生活作息要规律,不要经常熬夜。
现代医学治疗咽炎
在咽炎的治疗方面,就目前而言,还算是有着比较有效的手段的。毕竟现在的医学对于这样的问题而言,无疑是高端了太多。那么在现代医学中,怎么治疗咽炎呢,大家来观摩一下吧。
1.病因治疗:
包括忌烟洒,防粉尘,处理鼻及鼻窦疾病恢复鼻呼吸,劝患者少作长谈,少作清嗓动作,多做增强体质运动和多给维生素丰富食物或药物。
2.局部治疗:
(1)含片及含漱剂;
(2)涂药助消炎和收敛;
(3)熏气,超声雾化吸入或多饮水;
(4)下颌角或咽弓和咽壁局部封闭疗法;
(5)理疗;
(6)增生淋巴组织处理方法有激光、冷冻、电凝、电烙或化学药物烧灼,注意多个淋巴组织宜分期分批治疗;
(7)干燥性咽炎的咽部灌洗,涂药和服增加咽部腺体分泌的碘化钾药物。
上面的简单介绍,对于我们而言是很容易弄懂的。清楚了怎么治疗咽炎的方法,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预防这个麻烦的问题了,虽然治疗简单,但害病了终归是有些不好的。
吃芝麻可能让秃头更恶化
台湾多吃芝麻,有助保护头发,减缓秃发现象?体质不适合的话,芝麻吃越多,秃发可能更严重。芝麻属燥热之物,而许多年轻秃发患者有“肝郁”、“血燥血热”等问题,有时还合并“湿热”,上述体质患者若摄取太多芝麻,犹如火上加油,可能让秃头现象更恶化。
“肝郁”、“血燥血热”、“湿热”患者就好像体内管路不通,此时应该要疏通体内燥热、肝郁现象,而不是猛灌东西下去,这样做反让问题更棘手。
最近天气转冷,许多民众喜欢吃姜母鸭、羊肉炉、十全、八珍等药膳补身,或吃麻辣锅取暖,吴俊廷医师提醒,若秃头问题是“肝郁”、“血燥血热”、“湿热”等引起,多吃补药对改善秃发于事无补,甚至可能补越多,毛发越少。
年长者掉发增多大部分是因血虚、肾虚,中医理论有“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说法,所以毛发问题主要和“中医的肾”有密切关联。另外,中医也有“血盛则发润、血衰则发衰”、“营血虚损…毛发枯而不润”等论点,也说明了与“中医的血”息息相关。所以传统医学治疗原则以“固肾”、“补血”为主,一般常用的方剂有济生肾气丸、七宝美髯丹、斑龙丸、四物汤、归脾汤等。
像七宝美髯丹就含有何首乌、当归等成分,有些人认为何首乌有助护发,事实上何首乌要和其他药材搭配才能显出较佳效果,单纯使用何首乌的话,效果非常有限。
以西医观点来说,掉发原因有雄性秃、圆秃、感染、药物引起秃头、休止期秃发、瘢痕性秃头等。其中雄性秃为最常见,现代人压力大,饮食较油腻,口味比较重、有些人又习惯过度吹整头发,加上熬夜、作息不正常,更加重掉发危机。
医师提醒,头发潮湿时特别脆弱,此时不宜按摩或过度梳头,以免头发更容易受伤。吴俊廷医师强调,无论求诊中西医,找出潜在病因最重要,且一定要看医师,千万不可随便找秘方,不但没效,还可能伤害身体,延误就医时机。
肾虚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主骨,生髓,通脑”,“肾主纳气,肾主水液”“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腰为肾之府”等等。因此,肾脏健康与否可反映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的活力。如果肾虚了,就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的现象。如头晕、耳鸣、耳聋、目花,腰酸腿软、盗汗、潮热、浮肿、咳喘、健忘、失眠、大小便失禁,尿少、尿频等等。所以在临床上常常有病人问大夫我是不是肾虚了。
从人的生理状态来讲,女子七七四十九就到了更年期,就开始出现闭经等现象,男子八八六十四开始肾虚衰老。但是也有因生活规律问题提前出现衰老现象的。曾有一位32岁的小伙子来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看病,说他经常足后跟痛。医生经问诊了解到,他是“音乐人”经常夜里工作。长期的熬夜消耗了肾的阴精,造成肾虚,引起足跟痛,所以他提前得了老年病。中医科大夫提醒,过食辛辣的人,常常会引起眼花、目痛等。
中医理论常常将肾虚分为:肾阴虚与肾阳虚。肾阴虚可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耳鸣、腰酸腿软、遗精、早泄等症。肾阳虚可见畏寒、肢冷、浮肿、腰酸、腿软、阳痿、早泄等症。临床上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血尿、失眠、健忘、老年性痴呆症、脑血管病、咳喘、浮肿、更年期综合症等病人都可以见到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症状,或肾的阴阳惧虚的症状。
中医科专家介绍说,中医治疗肾阴虚的基础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后世的医家在六味地黄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不少的方剂。如当人们的肾阴虚出现: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的症状时加上知母、黄柏就叫做知柏地黄丸。如果人们出现夜晚口干、渴欲饮水的肾阴虚症时就加上:麦冬、五味子叫麦味地黄丸。如果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的现象时就加上枸杞子、菊花又名杞菊地黄丸。以上几个方剂都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方剂。只是症状不同时有所偏重而已。如将六味地黄丸加上肉桂、附子又叫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引起的浮肿,效果很好。六味地黄丸如加桂枝、附子称为桂附八味丸。桂附八味丸加上牛膝、车前子称为济生肾气丸。以上三方都是肾阳虚、水湿内停的浮肿常用方剂。
专家认为,不管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是造成人体生病的原因。如果我们及时纠正肾虚的问题,就能使人体早日恢复健康。《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有一位中年妇女看病时说她经常头晕、耳鸣、夜晚潮热、盗汗、腰酸腿软、手足心热。医生经问诊后得知,她三年前因子宫肌瘤切除了子宫。而这些症状正是因为子宫切除后,肾阴虚引起的症状,如果你手术后就开始吃中药调整补肾,就不会有这么明显的症状了。
专家指出,中医治疗就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人得天地之全气,药得天地之偏气。当人体出现肾虚症状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用药物及时纠正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症状,就能使人体的健康得到保证。
肾虚和肾病有什么联系
血虚≠贫血
在门诊经常听到病人说自己“血虚”,是贫血症。实际上,中医说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血在西医中一般是指血色素浓度低于正常值。如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升就可诊断为贫血。
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状的概括。在内、外、妇、儿各科的病症中都能见到“血虚”,不可简单地等同于西医的某一种病。因为中医所指的血,不仅包括血液,还有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中医所诊断的“血虚”证,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症;但西医诊断的贫血症一般都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
肾虚≠肾病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从广义来说,几乎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可以归结为“肾虚”。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一般这些功能出现问题即是肾虚。
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等症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困倦,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弱等症状,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而西医的肾病则是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的能力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各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结石和肾肿瘤等。因此,治疗肾脏疾病应根据病因不同辨证治疗,切不可随便“补肾”。
阳虚中医治疗方法
如果要说到身体的调理,那么中医无疑是最好的身体调理的方法,所以对于阳虚这样需要通过身体调理来消除的疾病,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无疑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参附龙牡汤加味:炙党参20克或红参10克、附片10克、炙黄芪15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山萸肉15克、肉桂6克。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阳者。2芪附汤加味:炙黄芪15克、熟附片10克、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8克、山萸肉10克。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阴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2.加减变化:喘急不能卧者可于基本方中加黑锡丹10克、蛤蚧粉6克,以益元补肾,摄纳肾气。若见阴伤,症见舌质偏红,脉细数无力加玉竹15克、天冬10克、太子参30克以养阴生津。若兼见胸部闷窒者,宜加沉香10克、檀香10克理气舒胸。若兼见痰浊阻滞,胸满闷痛、舌苔腻浊加陈皮10克、枳壳10克、胆星10克、佛手12克以理气化湿,疏畅气机。若兼见心胸疼痛剧烈者加丹参15克、藏红花6克、郁金12克、三七6克或用冠心苏台丸1粒等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若兼见心气贯脉不匀,脉见结代者可在基本方1中重用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麦冬10克、苦参10克等。
二、外敷药物
亦可生姜、桂枝、樟脑、冰片、松节油、木瓜、阿魏、羌活、当归、没药等制成狗皮膏,贴于心绞痛的疼痛敏感区,每2天换一次,停药一天,连贴2~3次为一疗程。
中医治疗阳虚的方法既有内服药物的方法,也有外敷药物的方法,两者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而且用中医的方法来调理我们的身体,对身体是没有什么伤害的,所以阳虚患者可以放心的使用。
中医治疗血虚血燥
中医治疗血虚燥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益气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因此需要清热解毒。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通过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对患病的病人肯定是有很好的帮助,虽可能不是立竿见影,但是只要长期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这个疾病肯定是会有所好转的,所以不要太着急,疾病都是需要慢慢养的,身体养好了,疾病自然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