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女性血压临床意义

女性血压临床意义

1.血压升高:血压测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若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如果仅收缩压达到标准则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绝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约5%继发于其他疾病,称为继发性或症状性高血压,如慢性肾炎等。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2.血压降低:凡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低血压。持续的低血压状态多见于严重病症,如休克、心肌梗死、急性心脏压塞等。低血压也可有体质的原因,患者自诉一贯血压偏低,患者口唇黏膜,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则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风湿性心脏病怎么确诊呢

检查项:

白细胞(WBC或LEU)

红细胞(RBC或BLC)

血红蛋白(Hb或HGB)

血沉(ESR)

血清C-反应蛋白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抗链球菌激酶(ASK)

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AH)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红细胞(RBC或BL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风湿性心脏病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正常值】

成年男性为(4.0~5.5)×1012/升,成年女性为(3.5~5.0)×1012/升,新生儿为(6.0~7.0)×1012/升,婴儿为(3.0~4.5)×1012/升,儿童为(4.0~5.3)×1012/升。

【临床意义】

(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血红蛋白(Hb或HGB)(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克/升(g/L)

【正常值】

成年男性为120~160克/升,成年女性为110~150克/升,新生儿为170~200克/升,婴儿为100~140克/升,儿童为120~140克/升。

【临床意义】

同红细胞(RBC)

血沉(ESR)(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米/小时(mm/h)

【正常值】

男性为0~15毫米/小时,女性为0~20毫米/小时

【临床意义】

(1)增快:常见于各种炎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贫血和高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等。

(2)减慢: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及使用抗炎药物等。

血清C-反应蛋白(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克/升(mg/L)

【正常值】

沉淀法:阴性;环状免疫单向扩散法:小于10毫克/升。

【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急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活动期、感染及淋巴瘤、乳腺癌等。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胶乳凝集法:阴性;Todd法:等于或低于500单位(U)。

【临床意义】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对诊断A族链球菌感染很有价值,效价超过500单位才有确定诊断价值。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抗链球菌溶血素“O”值均明显升高。

抗链球菌激酶(ASK)(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低于1:80

【临床意义】

抗链球菌激酶效价增高,提示为A族链球菌感染性疾病。

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AH)(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低于1:256

【临床意义】

多次测定效价逐渐升高或效价等于或大于1:1024时,对风湿热有诊断意义;风湿性心脏病和关节炎患者急性活动期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效价最高,慢性活动期次之,非活动期较低,但亦常超过正常水平。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试验,如与抗链球菌溶血素“0”结合检查,链球菌感染的诊断率高达90%~95%。

风湿性心脏病怎么确诊,相信大家读完上面文章后对这些常识都有深入的了解了,当大家老是感觉胸闷不舒服的时候就要去医院做上面大的这些检查了。等到检查做完以后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风湿性心脏病了,一旦确诊马上接受针对性治疗,不能耽误。

血小板压积的临床意义

这些指标一般都是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存在仪器误差,比较重要的还是看您的血小板数量,如果数量正常的话,一般没什么问题!血小板压积(PCT)=MPV*PLT。应该你的血小板总数(PLT)或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增加所致。

MPV升高,表示巨核细胞高度成熟,骨髓造血小板良好。PLT升高,即血小板总数升高,一般检验在450个单位之内,尚可接受,一般感染、失血、溶血、肿瘤等都会使血小板升高。过高的话(排除其它血液病)为血小板增多症,必需查明原因(原发或继发)。

血管收缩也会引起PCT升高,那是因为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当血管受损收缩时,血小板自身表面的的糖蛋白与内皮下的确胶原物质粘附,及血小板之间的相互聚集,使血小板堆集,自然压积也会升高。

白细胞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阇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化脓感染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尿钙的临床意义

尿钙的变化可反映血钙的变化,但尿钙值变化很大,钙、蛋白质的摄入和磷的排出可影响钙的排出,尿磷高则尿钙低。

增高:见于在阳光下过多暴露、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恶性肿瘤骨转移、肾小管酸中毒,以及摄入氯化铰、降钙素、皮质类固醇、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药物。

减低:见于妊娠晚期、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D缺乏、肾病综合征、急性胰腺炎、骨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减低,以及摄入利尿剂、雌激素、新霉素、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尿检报告参考值

A.一般检查

(一)尿量

正常参考值:成人:1.0-1.5L/24h,或1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临床意义:

1.尿量减少

(1)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2)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

(1)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

(2)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二)颜色

正常参考值:透明,琥珀黄色。

临床意义:灰白色云雾状混浊,常见于脓尿;红色云雾状混浊常为血尿;酱油色多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深黄色为服红素尿,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疽;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有小血块并存,常见于血丝虫病;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尿。

(三)密度

正常参考值:正常人一天中尿密度为1.15-1.025之间,密度最大的波动幅度可达1.003-1.030之间;新生儿在1.002-1.004之间。

临床意义:尿密度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密度增高:多见于糖尿病、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四)酸碱性

正常参考值:尿pH值(酸碱性)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

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五)尿沉渣检查: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3个/HPF;白细胞:0-5个/HPF。

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

白细胞增多一般见于泌尿系炎症。

B.尿检报告的化学检验

(一)尿蛋白

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

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虽易通过,但这些低分子蛋白质多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来自血浆蛋白的以白蛋白为主。

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 定量:10-150mg/24h尿。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增多指在无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体位变化(体位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这类生理性蛋白定量测定不能过高。

2.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蛋白尿,临床常见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

(二)尿糖

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尿糖增加超过正常值则属病态反应。

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 定量:0.56-5.0mmol/L,100-900mg/(dL·24h)尿

临床意义:尿糖增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肢端肥大症等疾病。

(三)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性或阻塞性黄疽病

(四)乳糜定性

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乳糜阳性,多见于丝虫病、尿路淋巴管破裂等病。

(五)尿酮体:

正常参考值:尿酮体定性:阴性 定量:丙酮3mg/24h。

临床意义: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

(六)氯化铁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淡绿色:迅速消退酪氨酸病 棕色:代谢性酸中毒

(七)尿胆原:

正常参考值:定性:弱阳性,尿1:20稀释为阴性 定量:1-4mg/24h。

临床意义:尿胆原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便秘等病症;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阻塞性黄疽等。

(八)含铁血黄素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其它血管内溶血。

(九)莫氏浓缩试验:

正常参考值:每日尿最高密度>1.018。

临床意义:该试验用以测定肾小管再吸收功能。

(十)隐血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隐血试验阳性等,见于蚕豆病、疟疾、伤寒、大面积烧伤并发血红蛋白尿、砷、苯、铅中毒及毒蛇咬伤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

C.尿检报告的尿显微镜检查

(一)管型:

正常参考值:一般尿中为0,少量透明管型可见于剧烈运动后。

临床意义:颗粒管型增多,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透明管型增多9常见于肾实质损害;红细胞管型增多,多见于肾脏出血、急性肾小球肾炎;脂肪管增多,则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二)白细胞:

正常参考值:5个/高倍(HPF)。

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等;非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三)红细胞:

正常参考值:一般无红细胞,或0-2个/HPF。

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加即为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血友病等。

(四)小圆上皮细胞:

正常参考值:正常尿中为0,或有极少量。

临床意义: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

睾酮临床意义

1、睾酮增高

见于特发性性早熟和儿童的肾上腺皮质增生、部分肾上腺皮质肿瘤。男性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肿瘤、妊娠期的绒毛膜上皮疾病、睾丸女性化、原发性多毛症。这种情况可以摄入巴比妥类镇静剂、氯米芬(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及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2、睾酮减低

见于唐氏综合征、尿毒症、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症、肝功能不全、原发性和继发性性腺功能不全、隐睾症。女性睾酮较男性为低,随月经周期变化,静止和葡萄糖负荷后雄性激素下降,活动后上升,女性男性化时可升至7.0nmol/L以上。这种情况可以摄入雄激素、地塞米松、地高辛等药物及乙醇使结果偏低。

教你怎么看血脂化验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习惯标血脂六项)

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

总血浆胆固醇:3.36-5.18mmol/L(130-200mg/dl);

血浆甘油三酯:男性为0.45-1.81mmol/L(40-160mg/dl);女性为0.23-1.22mmol/L(20-108mg/dl);

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mmol/L(120mg/dl);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2.19mmol/L(35-85mg/dl);

载脂蛋白B:69-99mg/dl

载脂蛋白A1:110-160mg/dl;

总胆固醇的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胆道梗阻、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性、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传染性肝炎、门静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老年性白内障及牛皮癣等。减少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亢、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β-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甘油本酯的临床意义:升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生甘油三酯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的临床意义:提示易患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的临床意义: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载脂蛋白的临床意义:ApoA1、ApoB可用于心脑血管风险度的估计,高密度脂蛋ApoA1下降和ApoB增高在心脑血管病最为明显,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和其他异常脂蛋白血症。

当发现血脂化验单上的以上数值超出正常范围时,首先应该检查一下血的样本是不是在空腹状态下采取的。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于次日早上9点至10点钟采取静脉血。其次还应注意受试者的饮酒情况,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再次,在分析结果时,还应考虑到脂质和脂蛋白水平本身有较大的生物学波动,其中部分是由于季节变化、月经周期及伴发疾病等原因所致。最后再从临床角度寻找原因。

血肌酐的临床意义

(1)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肌酐可升高。同时应在已知内生肌酐清降率的基础上穿插着测定血肌酐作为追踪观察的指标

(2)尿素氮与肌酐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二者同时升高,说明肾脏有严重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为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 或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μmol/L)] 内生肌酐清楚率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肌酐的单位 女性按计算结果×0.85。

相关推荐

做肠镜的临床意义

适用疾病:大肠息肉;大肠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结肠癌等。适应症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相当广泛,凡属于下列情况而无禁忌症时均可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 3、原因不明的腹部肿块,不能排除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者。 4、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5、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经X线检查不能确诊者。 6、疑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7、钡剂灌肠或肠系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8、结肠癌手术前确定病变范围,结肠癌、息肉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

肌酐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尿肌酐的临床意义

通常尿肌酐作为间接反映一定要肌肉的发达程度和肌酸含量,尿肌酐测试广泛应用与运动员科学训练和科学选材上。

总蛋白的临床意义

1、增高: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及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 2、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蛋白降低。 肝功能障碍,则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主要以白蛋白的下降明显。 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时,尿液中蛋白质长期被丢失;溃疡性结肠炎时,可随粪便排出一定量的蛋白质。

催乳素的临床意义

生理学变异 生理性增加见于运动后,性交、妊娠、产后、吮乳、夜间睡眠,应激状态及月经周期中的分泌期。 药理性增加见于使用氯丙嗪及其它吩噻嗪类药物、氟哌丁苯、三环抗抑制药、血血平、大剂量的雌激素、某些抗组织胺药物、α-甲基多巴、合成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一般麻醉剂,精氨酸,及胰岛素诱导的低血糖时。 病理学变异 增加:见于垂体肿瘤乳腺肿瘤,非功能性肿瘤,柯兴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垂体柄肿瘤,下丘脑肿瘤、肉芽肿、脑膜炎,Chiari-Fromel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原发性甲状腺减退合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

血压分型这些专业知识你明白吗

一、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二、高血压分类和分型在高血压患者中约90%为原发性高血压,约10%为继发性高血压,1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2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某种疾病或原因发生的血压升高,如;继发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疾病之后的肾性高血压

白细胞高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

血清白蛋白临床意义

血清白蛋白在肝脏合成。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此时并非蛋白质绝对量增多。临床上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增高的疾病,而以白蛋白浓度降低为多见。 白蛋白浓度降低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但有时总蛋白浓度接近正常,而白蛋白浓度降低,同时又伴有球蛋白浓度增高。急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或严重灼伤时血浆大量丢失。慢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障碍、腹水形成时白蛋白的丢失和肾病时尿液中的丢失,严重时白蛋白浓度可低于10g/L。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由于胶体渗透压

肝功指标临床意义

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 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

碱性磷酸酶临床意义

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1.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2.病理性升高 (1)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2)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 (3)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3.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

尿白蛋白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