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的中医辨证治疗
脱发的中医辨证治疗
1.肝气郁结,症见:头发稀少脱落,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胁或乳房胀闷疼痛,痛势走窜,咽堵或为梅核气。妇女则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紧。治宜疏肝解郁,用柴胡疏肝散,四七汤类。
2.心血虚损,症见:头发突然成圆形或椭圆形片状脱落,不留一茎,患处皮肤光亮,无炎症,或有轻度发痒,如虫行,或毫无感觉,严重者全部头发及眉毛均脱光,伴有心悸,气短,神疲自汗,动则尤甚面色白,体倦乏力,舌淡嫩,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治以养血安神,用四物汤加紫河车、阿胶、远志、枣仁、琥珀等;或用归脾汤加减。
3.气滞血瘀,症见:头发稀少脱落,发质油腻而细,伴有头痛,心悸,气短,面、唇、甲青紫或暗红,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
4.肝血不足,症见:初始头部突然出现铜钱大小的脱发,斑秃处皮肤光滑,肤色正常,伴有面色不华,眩晕,耳鸣,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肢体麻木或痉挛拘急,手足抖动,爪甲干枯,妇女则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脉弦细。治宜补肝养血,用补肝汤加阿胶、何首乌等。
5.肾阴虚型,症见:发脱齿摇,形体消瘦,面色憔悴,腰膝酸软,足跟疼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或性欲亢进,五心烦热,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治宜滋养肾阴,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类。
面瘫的中医辨证治疗
面瘫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临床医生对面瘫的研究也较多。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取穴、手法和针法方面都有相应的治疗法则,正确应用能够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针灸的穴位有地仓、承泣、颊车、太阳、阳白、鱼腰、患侧合谷、风池,以及头针等,针刺可采取透穴疗法。一般在针刺过程中不用电针,当患者有酸麻胀痛等得气的表现后,留针大约20~30分钟。
手法也就是推拿,其取穴与针刺的穴位基本相同。手法上一般会在双侧面部轻柔地按摩与推拿,重点按摩的部位是患侧,推拿时手法不宜过重,同时还可向患侧施以牵正推拿,主要采取的手法为掌揉、拇指推拿及点揉穴位,包括上下眼眶等。
崩漏的中医辨证治疗
⑴ 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中极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⑵ 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中医辨证治疗斜视
斜视患者常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的疾病,并会有眩晕、呕吐、步伐不稳等症状。多由于眼球位置不正或眼睛平衡失调所致。
人类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眼球运动,它们是4条直肌和我2打斜肌,根据其在眼球上的附着位置分别称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上斜肌、下斜肌,当这6条肌肉的作用不平衡时,便会导致斜视。
斜视的种类很多,包括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及下斜视。斜视的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的,对病因不明者,尚无一日三餐方法。中医学治疗斜视可利用针灸为主,同时配合内服药为辅的方法进行调理治疗。
(一)取穴
主穴:正光1、正光2、风池。
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
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
肝俞、胆俞、内关、百会。
脾气虚弱型
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
肾虚型
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
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
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
发烧的中医辨证治疗
1、外感风热:
症候:发热有汗、鼻涕浊黄、咳嗽稠浓、口干微渴、咽痛红肿、舌质红、苔黄腻、浮数脉象。
常用的方剂有银翘散或桑菊饮。发烧重者加黄芩,肿咽喉加元参、浙贝;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等。
2、外感风寒:
症候:发烧恶寒、无汗、打喷嚏、多流鼻涕、鼻塞、咳嗽、痰清白、口不甚渴、脉浮紧、舌质稍红、苔薄白等。
常用的方药是:荆防败毒散。如果属盛热者,可添加黄芩;体虚者则可酌量添加党参、白术。
3、外感湿热:
症候:呈现身热较轻,但身重,口渴不欲饮,神疲力倦,腹脘胀满,不欲饮食,大便秘结,小便少,舌质淡红,苔腻,脉涩。
中医的疗方是以清热去湿,芳香化浊为主。代表方是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气散。病情较严重的,可加添黄芩、滑石,湿邪较重的,可加薏米。
4、外感暑热:
症候:壮热心烦、口渴欲饮,头昏重,烦躁难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赤唇红,舌质红,脉洪大而数。
弱视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弱视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导致精气不能上承濡养于目,阴阳失调,目失所养,神光发越无能,视力低下。治疗采用辨证论治等综合疗法。
1、脾胃虚弱
视物不清或举睑无力,面色微黄无华,肌肉消瘦,食欲不振,身倦乏力,便糖,舌淡嫩苔薄白,脉缓弱。治以补气健脾和胃,方选参苓白术汤: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薏苡仁、砂仁、扁豆、焦三仙等。
2、气虚血瘀
视物不明,面色微白,身倦乏力,自汗,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治以补气活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当归、川芎、白芍、党参、黄芪、地龙、红花、桃仁等。
弱视治疗时间长,患者应配合医生治疗。小儿肺脾肾多不足,心肝多有余,故保护肺脾肾将有积极作用;饮食应合理起居应有常。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1、肺热血热
面部痤疮以红色丘疹、粉刺和脓疱为主,伴油腻和少许红色结节,口干,心烦,失眠,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数。宜宣肺清热。方药为枇杷清肺饮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脾胃积热
皮疹色红,伴有宿食不消,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宜清热化湿通腑。方药为三黄丸合茵陈蒿汤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热毒
痤疮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明显有关,常伴有月经不调、情志不舒、乳房胀痛等不适,舌红苔微黄,脉弦细数。宜清热解毒。方药为二花汤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4、血瘀痰凝
痤疮以暗红结节、脓疱为主,反复发作,伴有凹凸不平的瘢痕和色素沉着,心烦多梦,便干,舌红或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细数。宜和营化痰散结。方药为二陈汤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血热的中医辨证治疗
血热严重的人,可服用中药调理,或平时多喝点菊花水。必要时,可用生地10克、丹皮6克、槐花6克、菊花6克煎水喝,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表现选择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及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清血热方代表方剂清营汤和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犀角生地黄麦冬玄参丹参竹叶心银花黄连连翘
主治:温热病,热邪入血引起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有谵语,或口渴,或发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等。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透疹。
犀角地黄汤
犀角生地黄丹皮赤芍
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颜色紫黑,或蓄血发狂,便色黑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犀角大青汤
犀角大青叶栀子淡豆豉
主治:热毒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斑疹颜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脂溢性脱发的中医辨证治疗
护理是一种生长在呼伦贝尔草原的草本植物。药用部位是叶及杆,药材性状杆呈圆柱形 叶呈锯齿状,长17~85cm,直径1.3~4.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灰色或深灰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稍香而特殊。喜湿润,日照长气温低的潮湿气候。多生长在湿润、湿润的草原、灌木地带。
性平,味稍香,归十二经。对于脂溢性脱发、头皮屑有非常好的治愈效果。
②使用方法
1.将采摘来的碾碎放入锅内,加清水2000毫升(4斤)左右,泡1小时.
2.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钟左右.
3.将袋捞出,汤倒入盆中,熏洗头发15-25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洗 完后将头发擦干。不可用清水 冲 洗,每日一次
4.使用洗发方法:用洗发同时对头皮进行按摩,按摩方法:将拳头松握,用手指的第一个关节处,轻轻按摩。边洗边按摩。每次使用洗发时间,不少于2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千万要注意!!!使用洗完头发后不能用清水冲洗,擦干即可。(没有不良气味、刺激性气味,气味微香)
5.熏发方法:使用洗完头发后,还要对头发进行熏敷。将毛巾放在熬制的汤内,高温煮5分钟左右,然后将毛巾捞出,热敷在头发上(毛巾温度控制在不烫伤皮肤)。每次热敷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6,古方疗法:古方生发液,外用喷剂使用,只需在患处一喷便可使药效直达头皮深处,调节内部循环。由纯天然草药组成,安全无副作用。
血虚会导致脱发吗
脱发与气血虚有关,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
引起脱发的原因很多,肝肾虚弱,血虚,血瘀,气血虚弱,湿热,焦虑,失眠,有脂溢性脱发,中毒等等。宜对症治疗为佳,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或服养血生发丸,滋肾生发丸,胱氨酸片等。
还要注意营养调理,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因此要补充优质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和钙,并保持愉快心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脂过高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黑芝麻,核桃,黑大豆,何首乌,枸杞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