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和脊髓缺血有是什么区别
脊髓损伤和脊髓缺血有是什么区别
一回事,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后导致血供不良发生缺血是很常见的病理改变。脊髓损伤必致不全截瘫或截瘫,手术的目的是恢复椎管口径让神经顺利的通过,给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它不能恢复神经,受损麻痹的神经恢复除自身修复外是要靠药物的促进才能得到最佳的恢复状态。如本病在有效的治疗其内得不到最佳恢复,神经就可能因缺血时间过长面发生萎缩软化,此时的各种功能恢复就更为困难。故治疗恢复的关键在于早期。现治疗除神经营养药外可采用中药增强改善神经受伤局部血液循环,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术后尚麻痹休克的神经细胞以支配下肢功能获得恢复改善。需帮助请发来术前后磁共震以及最近的磁共震和手术记录。
脊髓损伤分型
1、脊休克:与脊髓震荡不同,脊休克不是暴力直接作用于脊髓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损伤椎节以下肌张力降低,肢体呈弛缓性瘫痪,感觉及骨骼肌反射消失,引不出病理反射,大便失禁及小便潴留等。
2、震荡:是最轻的一种脊髓损伤,与脑震荡相似,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是由传导暴力通过脊柱后部传到脊髓,并出现数分钟至数十小时的短暂性功能丧失。这一类型的脊髓损伤在恢复时,一般先从下肢开始。由于脊髓组织形态上无可见的病理改变,因此其生理功能紊乱多可获得恢复,属可逆性。
3、断裂:除火器伤外,脊柱脱位超过一定限度时,脊髓也可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导致脊髓损伤,以致引起脊髓传导功能的大部或全部丧失,外形上看,硬膜囊大多保持完整;但骨折脱位十分明显的严重型,硬膜囊亦可同时断裂。
4、脊髓出血或血肿:指脊髓损伤后脊髓实质内出血,这在血管畸形者更易发生。其程度可从细微的点状出血到血肿形成不等。少量出血者,血肿吸收后其脊髓功能有可能得到部分或大部分恢复;严重的血肿易因瘢痕形成而预后不佳。
5、脊髓挫伤:脊髓挫伤的程度有较大差别,从十分轻微的脊髓水肿、点状或片状出血到脊髓广泛挫裂不等,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神经胶质和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继而导致瘢痕形成、脊髓萎缩以致引起不可逆性后果。
6、脊髓受压:髓外组织,包括骨折片、内陷的韧带、脱出的髓核、血肿及后期的骨刺、骨痂、粘连性束带、瘢痕等以及体外的异物可造成对脊髓组织的直接压迫导致脊髓损伤。这种压迫可引起局部的缺血、缺氧、水肿及淤血等,从而改变且加重了脊髓的受损程度。
脊髓损伤预防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需注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从被动锻炼开始,逐步用主动锻炼代替,促使肢体保持最佳状况,提高康复后的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和脊髓缺血有是什么区别
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后导致血供不良发生缺血是很常见的病理改变。脊髓损伤必致不全截瘫或截瘫,手术的目的是恢复椎管口径让神经顺利的通过,给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它不能恢复神经,受损麻痹的神经恢复除自身修复外是要靠药物的促进才能得到最佳的恢复状态。如本病在有效的治疗其内得不到最佳恢复,神经就可能因缺血时间过长面发生萎缩软化,此时的各种功能恢复就更为困难。故治疗恢复的关键在于早期。现治疗除神经营养药外可采用中药增强改善神经受伤局部血液循环,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术后尚麻痹休克的神经细胞以支配下肢功能获得恢复改善。需帮助请发来术前后磁共震以及最近的磁共震和手术记录。
脊髓损伤的预防
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脊髓损伤的预防工作是有必要的。那么如何预防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1、一级预防主要是指在院前急救及院后急救搬运及检查治疗过程中,防止损伤脊髓;二级预防是指脊髓损伤发生后,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开展早期康复;三级预防指脊髓损伤造成功能障碍后,应用全面的康复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残存功能。
2、一般情况下,脊髓损伤多由外伤引起,交通事故、体育事故、高空作业事故、矿井事故等均可导致脊髓损伤,尤其是头部受撞击引起颈椎损伤,或背部砸伤、坠落时臀部落地伤引起胸腰段脊椎骨折,诱发脊髓损伤。比如跳水时,水浅,头部着地引起颈椎脱位、脊髓损伤,又如矿井中,煤块砸伤腰部,引起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均可引起脊髓损伤。
上述为您做了详细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脊髓损伤的预防的发生,只能降低得脊髓损伤的概率,并不能完全避免,而一旦发生脊髓损伤的话,及时的进行治疗是很有必要的,选择科学的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才是最可靠的。
脊髓病变的种类
1、脊髓出血或血肿:指脊髓损伤后脊髓实质内出血,这在血管畸形者更易发生。其程度可从细微的点状出血到血肿形成不等。少量出血者,血肿吸收后其脊髓功能有可能得到部分或大部分恢复;严重的血肿易因瘢痕形成而预后不佳。
2、脊髓挫伤:脊髓挫伤的程度有较大差别,从十分轻微的脊髓水肿、点状或片状出血到脊髓广泛挫裂不等,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神经胶质和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继而导致瘢痕形成、脊髓萎缩以致引起不可逆性后果。
3、脊髓受压:髓外组织,包括骨折片、内陷的韧带、脱出的髓核、血肿及后期的骨刺、骨痂、粘连性束带、瘢痕等以及体外的异物可造成对脊髓组织的直接压迫导致脊髓损伤。这种压迫可引起局部的缺血、缺氧、水肿及淤血等,从而改变且加重了脊髓的受损程度。
4、脊休克:与脊髓震荡不同,脊休克不是暴力直接作用于脊髓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损伤椎节以下肌张力降低,肢体呈弛缓性瘫痪,感觉及骨骼肌反射消失,引不出病理反射,大便失禁及小便潴留等。
5、震荡:是最轻的一种脊髓损伤,与脑震荡相似,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是由传导暴力通过脊柱后部传到脊髓,并出现数分钟至数十小时的短暂性功能丧失。这一类型的脊髓损伤在恢复时,一般先从下肢开始。由于脊髓组织形态上无可见的病理改变,因此其生理功能紊乱多可获得恢复,属可逆性。
6、断裂:除火器伤外,脊柱脱位超过一定限度时,脊髓也可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导致脊髓损伤,以致引起脊髓传导功能的大部或全部丧失,外形上看,硬膜囊大多保持完整;但骨折脱位十分明显的严重型,硬膜囊亦可同时断裂。
脊髓损伤的病理分级
(一)脊健横断见于严重的脊柱骨折脱位,火器性椎管贯通伤,锐器伤割断等。
(二)完全性脊髓损伤大多数在最初6-8小时内,脊髓中心有出血、水肿,但尚未坏死。周围白质尚好。之后继发进行性的水肿。微循环障碍,自由基、神经递质的改变,直至脊髓坏死。
(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中心出血、水肿较轻,其继发损伤较轻且为进行性,但灰白质中可部分坏死软化,故可自行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
(四)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脊髓震荡组织学上可见灰质中有小灶性出血及神经组织退变,但不形成坏死性,可自行完全恢复。
脊髓病变临床表现有哪些
1、断裂:除火器伤外,脊柱脱位超过一定限度时,脊髓也可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导致脊髓损伤,以致引起脊髓传导功能的大部或全部丧失,外形上看,硬膜囊大多保持完整;但骨折脱位十分明显的严重型,硬膜囊亦可同时断裂。
2、震荡:是最轻的一种脊髓损伤,与脑震荡相似,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是由传导暴力通过脊柱后部传到脊髓,并出现数分钟至数十小时的短暂性功能丧失。这一类型的脊髓损伤在恢复时,一般先从下肢开始。由于脊髓组织形态上无可见的病理改变,因此其生理功能紊乱多可获得恢复,属可逆性。
3、脊髓受压:髓外组织,包括骨折片、内陷的韧带、脱出的髓核、血肿及后期的骨刺、骨痂、粘连性束带、瘢痕等以及体外的异物可造成对脊髓组织的直接压迫导致脊髓损伤。这种压迫可引起局部的缺血、缺氧、水肿及淤血等,从而改变且加重了脊髓的受损程度。
4、脊休克:与脊髓震荡不同,脊休克不是暴力直接作用于脊髓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损伤椎节以下肌张力降低,肢体呈弛缓性瘫痪,感觉及骨骼肌反射消失,引不出病理反射,大便失禁及小便潴留等。
5、脊髓挫伤:脊髓挫伤的程度有较大差别,从十分轻微的脊髓水肿、点状或片状出血到脊髓广泛挫裂不等,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神经胶质和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继而导致瘢痕形成、脊髓萎缩以致引起不可逆性后果。
6、脊髓出血或血肿:指脊髓损伤后脊髓实质内出血,这在血管畸形者更易发生。其程度可从细微的点状出血到血肿形成不等。少量出血者,血肿吸收后其脊髓功能有可能得到部分或大部分恢复;严重的血肿易因瘢痕形成而预后不佳。
针对腹部内脏损伤的急救应注意什么
如腹部内脏脱出、昏迷、骨盆损伤、脊柱脊髓损伤、身体带有刺入物、颅脑损伤及开放性气胸的伤员,要根据伤 情选用特殊的搬运方法。特别是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伤员,在搬运时,应严防颈部与躯干前屈或扭转,应使脊柱保持伸直。
脊髓损伤的治疗
1、外伤 早期一定要制动,对于怀疑脊柱骨折的患儿,切不可让其站立或坐起,必要时可给予镇静药;搬运患儿时禁忌一人抱起或二人对抬,因可使脊椎弯曲加重脊髓损伤;搬运过程中要保持脊柱的固定,最好用平板或担架转运,并使头部牵引保持中间位置。
2、非手术治疗 主要是减少脊髓进一步受压,促使肢体神经功能的恢复。常用的方法有椎体脱位闭合复位术和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甘露醇、呋塞米(速尿)和激素来减轻急性期脊髓水肿;血管扩张性药物或纳络酮减轻脊髓内微血管的痉挛,防止继发性脊髓中央缺血坏死;高压氧治疗能改善脊髓缺氧缺血。
3、手术治疗 目的主要是解除脊髓的压迫,防治继发性损伤。适用于X线已明确椎骨脱位和骨折片突入椎管内者;伤后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者;伤后脊髓功能有部分恢复,后期改善停止或重又加重者。但当脊椎脱位超过椎体的1/2以上,临床表现完全性损伤时,手术治疗为相对适应证。
4、后期治疗 主要是防治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和肢体的挛缩,应加强肢体被动性功能锻炼的康复治疗。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1)脊髓休克:是各种类型脊髓损伤的必有成分,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和内脏功能障碍。伤后数小时即可开始恢复,数日至数周后即可完全或大部分恢复;
(2)脊髓损伤:可为脊髓受压或脊髓实质性破坏,早期呈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消失或减低。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者,及时解除压迫后,脊髓功能可部分或全部恢复。但若压迫过久或损伤过重,造成脊髓缺血、缺氧,发生出血坏死或脊髓横断,则在脊髓休克消失后损伤平面以下转为痉挛性瘫痪,健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无出汗功能,在气温较高时患者常出现高热;
(3)马尾损伤:腰以下骨折脱位可引起马尾损伤,但完全断裂者少见。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消失,膀胧无张力。若马尾神经未完全断裂,经过神经再生,可完全或大部分恢复功能;
(4)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胸l。至腰,之间骨折脱位,可导致脊髓损伤,但神经根完整或脊髓损伤合并部分神经根损伤或脊髓和全部神经根损伤三种情况,脊髓横断后,功能不能恢复,神经根若损伤不重,经过神经再生,可恢复功能。
脊髓损伤症状
一,脊柱骨折
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脊柱,脊髓损伤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 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1,感觉障碍 损伤平面 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运动障碍 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3,括约肌功能障碍 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ml,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园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损伤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有部分保存时称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几型:
(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自主运动和痛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的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和深压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的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的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Brown-Sequards Symdrome):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
(4)脊髓后部损伤: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深感觉,深压觉,位置觉丧失,而痛温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正常,多见于椎板骨折伤员。
什么原因造成了脊髓损伤
一、闭合性损伤:多见于和平时期,主要见于车祸伤、坠落伤、运动性扭伤、脊柱扭伤、过重负荷等,使脊柱发生过度伸展、屈曲、扭转,造成脊柱骨折、脱位,脊椎附件的损伤或韧带及脊髓供血血管的损伤,进而造成闭合性损伤。病理上按损伤的轻重可分为脊髓震荡、脊髓挫裂伤、脊髓压迫或横断、椎管内血肿。
二、.开放性损伤:多见于战争时期,多伴有脊椎的损伤,主要见于枪弹、刀刺、爆炸性损伤使刀刃、砸伤、撞伤等直接作用于脊椎,使其发生骨折或脱位,进而使脊髓受到损害,损伤与外力作用的部位一致,损伤程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可发生于任何脊髓部位,以胸髓最为多见。
三、具体损伤原因:
1、挫伤:如脊椎骨折脱位、挫伤脊髓。
2、压迫:如椎管内骨折块或血肿压迫脊髓。
3、缺血:如胸腹主动脉瘤突然破裂或手术阻断,致其供养的脊髓发生缺血。
4、锐器伤:如刀伤切割。
5、火器伤:枪弹、弹片除直接击伤脊髓外,椎管外火器伤还可由于冲击压力波进入椎管而损伤脊髓。
四、中医病因解释:本病属中医外伤性病证范畴。由于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导致脑气震激,髓窍壅塞不通,阳气不能上达于脑,神明失用,而致肢体失司;或血脉损伤,血溢于脉外,阻塞髓窍,日久筋脉失养而致病。
脊髓休克的鉴别诊断
脊髓震荡:是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等高级神经活动的丧失,脊髓震荡消失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是随意运动。脊髓休克则是受损水平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丧失,脊髓是低级反射中枢,脊髓的神经功能是低级神经反射,换言之,脊髓休克丧失的应是脊髓自身的低级神经反射功能,脊髓休克消失后,也多由软瘫变为硬瘫,这种瘫痪是由外伤造成脊髓严重损伤所致,而不是脊髓休克所致。
脊髓压迫:是指由各种性质的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受压的一组病症。
脊髓缺血:脊髓缺血所引发一系列损伤性生化改变将导致细胞内钙聚集,氧自由基含量增高,从而损伤脊髓内神经元,造成不可逆的脊髓功能损害。脊髓缺血比脑缺血少见,主要原因为:脊髓动脉硬化比脑动脉少;脊髓供血网络丰富;脊髓对缺血有较强耐受力。由脊髓本身病变所引起的脊髓缺血,症状可为短暂性的,也可呈永久性的。
脊髓损伤症状
1、脊髓损伤
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口头,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脊髓半切征:又名Brown-Sequard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脊髓前综合症: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症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溶剂变化,脊髓受皱褶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2、脊髓圆锥损伤
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因此第1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两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
3、马尾神经损伤
马尾神经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终止于第1骶椎下缘,马尾神经损伤很少为完全性的。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性椎体束征。
4、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丧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瘫指数来表现。
“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一般记录肢体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的功能情况。相加后即为该病人的截瘫指数,如某病人自主运动完全丧失,而其他两项为部分丧失,则该病人的截瘫指数为2+1+1=4,三种功能完全正常的截瘫指数为0,三种功能完全丧失则截瘫指数为6。从节腾指数可以大致反映脊髓损伤的程度,发展情况,便于记录,还可比较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