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红蛋偏高的危害是什么
红细胞血红蛋偏高的危害是什么
红细胞血红蛋白在人体上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的知识。我们在生活中比较直观的了解到红细胞血红蛋白这一物质的时候,就是观察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当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时候,有一些人会说不好,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危害。那么到底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危害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大家是怎么样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
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危害是什么?通过以上的这些内容,我们了解到了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一些知识。我们除了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外,在生活中多多的注意红细胞血红蛋白其他的一些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这些知识,多多对于我们的身体进行保护。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怎么办
1、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怎么办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的问题我来说说,平均红细胞体积107.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导致各种形态的贫血,如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等,甚至引发病变。在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临床医学进行具体的检查。
血小板平均体积稍高,如果血小板计数是正常的,这个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以看成大致正常的,故综上所述,只要白细胞,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是正常的,那么这个结果是可以看成大致正常的。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体积稍高于正常值,这个只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的值是正常的,这个是没有关系的,考虑是检测的仪器存在系统误差或是检测前喝水少或是出汗多导致血容量下降,导致的上述指标的相对的升高,可以看成大致正常的。
2、什么是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除了使用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判断贫血外,还要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则需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协助临床寻找病因。
3、平均红细胞体积的药物影响
升高: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有巴比妥酸盐、鲁米那(叶酸代谢障碍)、导眠能、苯妥英钠、非那西丁(偶尔)、氨苯喋啶、雌激素、降糖灵(致叶酸或 vitB12缺乏)、呋喃类、新霉素、异烟肼、环丝氨酸、氨基苯甲酸(诱致消化道吸收障碍所致)、氨基水杨酸、氨甲喋呤、秋水仙碱(伴vitB12缺乏),其中抗惊厥药约升高3%。
降低 :新双香豆素可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蛋白偏高有哪些危害?
血红蛋白属于一种病因较为复杂的血液疾病,一般来讲,正常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保持在150g/L左右,如果超出了这个数值,则说明患上了血红蛋白偏高症,专家表示,这种血液疾病危害很大,下面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血红蛋白偏高会造成的危害。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专家提醒,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血红蛋白偏高,对身体都存在着伤害,如果在肝功能检查中出现血红蛋白偏高应及时去正规肝病医院进行更加详尽的检查,查找病因,并对症治疗。
总结:看来血红蛋白的危害十分严重,所以希望已经发现自己血红蛋白含量偏高的朋友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此外,由于该疾病的发病与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所以,希望大家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控制,这样才能避免发生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MCV)94~160fl(>94fl) ,(MCH)32~50pg(>32fl),(MCHC)32~36%
正细胞性贫血 (MCV)80~94fl ,(MCH)26~32pg,(MCHC) 31~35%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72~80fl(<80fl),(MCH)21~25pg(<26fl) ,(MCHC)31~35%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50~80fl(<80fl) ,(MCH) 21~25pg(<26fl) ,(MCHC)24~30% (<31fl)
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7~33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320~360g/L)
血红蛋白偏高的危害有哪些
1.生理性增高危害:
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危害:
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3.其他
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偏高多数属于生理性的,不知道你的检查结果高出多少,如果轻微升高可以不必理会,意见建议:,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都可以引起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偏高.可以定期复查一下看看。
贫血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经常应用的是由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计算出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
MCV增大,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是溶血的指征,降低而伴有小细胞增多症,为缺铁性贫血,降低而伴有大细胞增多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MCV,MCH,MCHC三者的变化,可将贫血鉴别为低血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及高色素大细胞性贫血(MCV增大,MCHC高于正常值)三种。
贫血有几种类型 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在任常范围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少数可稍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如果较高,可使血红蛋白体积超出正常范围。属于此类贫血的有急、慢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或降低。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出现降低。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各种类型的海洋件贫血和某些血红蛋白病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但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属于此类贫血的有慢性感染,慢性肾疾患所导致的贫血及炎症、肝病、内分泌障碍、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贫血等等。
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
血红蛋白偏高的生理原因
1、有些生活在高原的居民(高原上氧气不足,导致组织缺氧造成血红蛋白偏高的现象)。
2、刚出生的婴儿一般有血红蛋白偏高的现象(新生儿需要适应新的外界环境,需要经过2~3周的生理调节,此时出现特殊的生理状态,如黄疸等)。
3、情绪在激动的时候容易导致短暂性血红蛋白偏高。
4、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会造成血红蛋白偏高。如:剧烈运动、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
血红蛋白偏高的病理原因
1、一些先天性心肺疾病患者会造成血红蛋白偏高(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因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引起血红蛋白偏高。
2、某些肿瘤疾病会导致血红蛋白偏高(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导致血红蛋白偏高,该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4、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会导致血红蛋白偏高。
缺铁性贫血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1)外周血检查: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降低;平均红细胞比容(MCV)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降低;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严重者可见环形红细胞。
(2)血清铁(Fe)及铁蛋白测定:均降低,血清铁低于8.95微摩/升(μmol/L),血清铁蛋白低于14微克/升(μg/L)。
(3)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总铁结合力增高,可大于64.44微摩/升(/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可低于O.15。
(4)骨髓象检查: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而且幼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边缘不整齐;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