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百会穴的临床运用

百会穴的临床运用

本穴有开窍醒脑、回阳固脱的作用。配脑空、天柱,可疏风散邪,主治头痛;配复溜、后溪,可滋阴潜阳、醒脑开窍,主治眩晕;配复溜、行间,可育阴潜阳、疏风止痛,主治头痛、眩晕;配行间、听会、复溜,可滋阴清热、醒脑开窍,主治耳鸣;配太冲、丰隆,可疏肝涤痰、开窍醒神,治疗中风;配风府、阴陵泉,可疏风散寒,主治风寒头痛;配合谷、曲池,可疏风散热,治疗风热头痛;配二白、长强,可升阳举陷、益气固脱,主治脱肛;配维胞、归来,可益气升阳、举陷固中,主治阴挺;配合谷、足三里、天枢,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久泻久痢;配素髎、迎香,可补肺固表、疏经通络,主治鼻塞。

拔罐的临床运用

1.拔罐的方法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应用

(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3)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

(4)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3.拔罐注意事项

(1)操作禁忌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烫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

(2)部位禁忌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孕妇的腰骶、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玉露膏的临床运用

膏药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膏药总的作用是因其富有黏性,敷贴患处能固定患部,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溃疡疮面,可以避免外来刺激和毒邪感染。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太乙膏、千捶膏均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之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的通用方。

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祛腐。太乙膏性偏清凉,功能消肿、清火、解毒、生肌。千捶膏性偏寒凉,功能消肿、解毒、提脓、祛腐、止痛。阳和解凝膏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功能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薄型的膏药多适用于溃疡,宜于勤换;厚型的膏药多适用于肿疡,宜于少换,一般5~7天调换一次。

凡疮疡使用膏药,有时可能引起皮肤掀红,或起丘疹,或发生水痘,瘙痒异常,甚则溃烂等现象,这是因为皮肤过敏而形成膏药风(接触性皮炎);或溃疡脓水过多,由于膏药不能吸收脓水,淹及疮口,浸淫皮肤而引起湿疮。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凡见此等情况,可以改用油膏或其他药物。

红薯藤的临床运用

引产取离块根约20厘米的番薯藤嫩茎,选取软、粗、肥的茎段,长约10~20厘米,去枝叶,浸在75%酒精中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揩干即可使用。

带根块番薯藤按妇科操作常规,将消毒后的番薯藤1~2条插入官腔(宫口宽的插2条,1条插至宫腔,1条插至宫颈),然后在阴道塞入纱布球,以防番薯藤过早脱出。

插入2天未娩出的,可再插1次。

观察147例,年龄在19~48岁,有初孕妇,也有多孕妇;妊娠月数多数为4~6个月,部分为死胎。

结果134例(其中15例因胎盘剥离不全需行刮宫或人工剥离胎盘)自然娩出(91.1%),10例加滴催产素(6.8%),无效3例(2.1%)。

娩出时间最快的7小时10分,慢的8~10天。

上药后仅少数有发热,流血也不多,未见其他副作用,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常规,以防感染。

雄黄临床运用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取明雄黄500g,白糊为丸1000粒。成人每服1丸,10-15岁每服 1/2丸,5-9岁每服 1/3丸,2-4岁每服 1/4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例(其中喘息性交气管炎19例)、支气管哮喘11例,效果:治愈(症状消失未再发)16例,显著好转(症状消失,但感冒或劳累过度时仍有轻微症状)14例,症状减轻9例,无效5例(均合并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因效果不明显中断治疗6人。治疗热带性嗜伊红细胞增多症雄黄中含有三硫化二砷,用以试治本病 1例,结果取得明显效果。用量:每次4分,日服2次。服后4天气促、咳嗽均减轻,肺部罗音消失,血检白细胞由18300/mm3降为8400/mm3,嗜伊红细胞由63%降为24%,X线胸片复查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吸收,自觉症状消失出院。治疗带状疱疹取雄黄粉50g,加入75%酒精100ml混合。每天搽敷2次。如疼痛剧烈,可在雄黄酊中加入2%普鲁卡因20ml。治疗125例,皆有效。疗程平均为5.8天。无副作用及后遗症。另有用雄黄5g,冰片0.5g,酒精10Oml混合外搽患部,每日4-6次。治疗10例,一般在搽药 1-2天后疼痛减轻,水泡萎缩,红肿逐渐消退,以后自行脱皮而愈。治疗翼状胬肉取雄黄3分,生矾 1钱,共研细粉末装入有色瓶内,置阴凉处备用。患者取仰卧位,先作眼科常规麻醉及消毒。用开睑器撑开眼睑,嘱患者斜视健侧,使胬肉充分暴露,以消毒小棉棒蘸取少量药粉,涂于胬肉表面,待 1-2分钟(过长无效)用有齿小镊子将胬肉头部挟起,逆胬肉伸展方向揭扯,待撕至半月皱襞处,用无菌小剪从胬肉根部剪下,再在根部涂少量药粉。待渗血停止,将残留之胬肉提净,并将多余之药粉加以清除,敷以眼药膏,外加包扎,次日揭去敷料,点眼药水数天即愈。

艾灸百会有什么好处

人体头部是阳气的会聚之所,是百脉的交会之处,位于头部的百会穴不仅能通达阳脉,还能联络阴脉,从而连贯全身,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养身防病。艾灸百会主要有以下好处:

1.百会穴是局部治疗头痛眩晕的要穴之一,无论病因为外感或内伤,无论中医辨证属何经头痛,均可选百会为止痛,疗眩晕要穴。临床上尤其以厥阴经头痛及太阳经头痛最为常用,多与四神聪,风池,上星,太阳等局部穴配合应用。

2.百会穴具有升阳固脱,熄风醒脑之功能,主要作用于肛门直肠脱垂,以及子宫脱垂,亦可用于治疗胃下垂。

3.百会穴是治疗中风的常用配穴,有醒脑开窍,平肝潜阳之功效,对于偏瘫半身不遂,中风后所致中枢性尿失禁及高血压有治疗功效。

天葵的临床运用

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100%天葵子注射液2-4毫升肌注,每日1-2次。体温在39.5℃以上者,适当加用其它退热药物。治疗96例,痊愈84例,好转5例,无效7例。

②治疗痈肿

取天葵子适量,洗净捣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宜现配现用)。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拭干后再敷上药膏。敷药范围应较炎症范围稍大,厚约1-2厘米。每日敷药2-3次,严重者夜间亦须敷药。一般经2-3次后局部疼痛大减,炎症局限化;2-3天后患者全身症状大减或消失。治疗5例痈肿,病灶范围约直径4-8匣米,经敷药14-34次,5-13天治愈。

天葵的临床运用

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100%天葵子注射液2-4毫升肌注,每日1-2次。体温在39.5℃以上者,适当加用其它退热药物。治疗96例,痊愈84例,好转5例,无效7例。

②治疗痈肿

取天葵子适量,洗净捣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宜现配现用)。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拭干后再敷上药膏。敷药范围应较炎症范围稍大,厚约1-2厘米。每日敷药2-3次,严重者夜间亦须敷药。一般经2-3次后局部疼痛大减,炎症局限化;2-3天后患者全身症状大减或消失。治疗5例痈肿,病灶范围约直径4-8匣米,经敷药14-34次,5-13天治愈

乌药的临床运用

1. 治疗黏连性肠梗阻乌药、川楝子、当归、炒莱菔子各12克,厚朴、元胡、赤芍、枳壳各9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6克(冲)。水煎服。治疗85例,临床治愈7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6.5%,多在1~2日内显效

2. 治疗多种疼痛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15克,槟榔(锉)2个,川楝子10个,巴豆70个(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麸不用),共研细末。每服3g,温酒送服;疼甚者,炒生姜挤汁和热酒下亦得。治疗疝痛、腹痛、虫痛、胃痛、痛经等因寒凝气滞、肝气横逆者,效果良好。

3.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乌药、党参、山药、车前子各15克,黄芪20克,桔梗5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0克。水煎服。治疗63例,显效28 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本方不能显著缩小前列腺体积,但能大幅度地减少残余尿。

4. 治疗关节扭伤栀子2份,乌药、桃枝心、樟树枝心各1份,晒干,研末,以50%酒精调成糊状,再加适量面粉,混合搅匀后摊在塑料布中,厚约0.3cm,敷于患处。用于关节扭伤,一般1次即可明显消肿止痛,2次基本痊愈。

血海穴的 临床运用

1. 治疮疡 本穴可以清血利湿,治血液中血浊血毒血热引起的疮疡。

2. 治血疾病 统治凡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

3. 治皮肤痒 血虚、血躁,血稠引起的皮肤痒,用拍穴法。

4. 治荨麻疹 风寒外侵肌表引发一连串皮肤丘疹,用拍穴法。

5. 脱发秃头 本穴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囊微循环,使发易长少油不脱落。

6. 治膝盖痛 例如退化性关节炎、风湿性膝关节炎,多与风湿有关,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穴可以祛风清热、疏筋活血与阳陵泉穴同按效果更好。

7. 治月经不顺 包括月经有血块、经期提早或延后、血崩、经血淋沥不断、闭经、痛经。

8. 腹股沟湿疹 病因多为湿热下注,本穴可利湿清热。

9.治疗阴囊湿疹和股癣 采用放血疗法,配合拔罐。

安宫牛黄丸临床运用

1.治疗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vi旧encep同it漏VE)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抽畜、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状等,发生病毒脑炎时,常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喻平丽〔‘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病毒性脑炎13例,口服或鼻饲。结果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病程长短方面疗效满意。

2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一般西医多用胰岛素、降糖药治疗,但有时效果不佳,若加服安宫牛黄丸则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常怡勇[2]提出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内服安宫牛黄丸,每日1次,每次1丸,一般服半个月可使空腹血糖有明显下降,同时其他症状也有好转。

3.治疗脑中风脑中风为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邢峰丽等采取给患者降低颅内压、控制脑血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使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等常规综合抢救治疗,对昏迷、抽搐、发热控制后,再结合使用安宫牛黄丸,每次半丸,温开水溶化鼻饲,2次/d,疗程3一sdo结果患者抽搐在24卜内停止12例,占35%,在48h内停止8例,占24%,在72h内停止6例,占17%,因再出血或梗死加重8例,占24%。

4.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系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内细小动脉病变致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出血。近年来尽管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防治已引起临床重视,但脑出血发生率仍高,占各类型脑卒中20%一30%,为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张文燕等[s]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出血,1粒/次,2次/d,连用7d,疗效显著。

5.治疗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下引起的精神障碍。其症状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体验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见急性应激反应及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常表现为:意识恍惚、感知迟钝、运动减少、呆滞等。毛伟松报道用安宫牛黄丸2次/d,1次0.5粒,饭后口服;并同服归脾汤加味或猴菇菌片,服药10余剂后精神症状完全消失出院。

6.治疗晚期肺痛发热熊春荣图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热闭心神型晚期肺癌高热患者25例,结果实验中的治疗组显效10例,占40.0%,有效12例,占48.0%,无效3例,占12.0%,总有效率8.0%,对晚期肺癌高热患者有减轻痛苦、改善症状等功效。其机制为物理、药物降温及抗感染。在充分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后,给予安宫牛黄丸1粒,溶于50而生理盐水注射液中,调成稀糊状鼻饲,对体温仍不降且神志无改变者,24h后再给1粒。

7.治疗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肺炎多由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病毒等引起。与一般肺炎不同,婴幼儿肺炎病情不典型且并发症多。刘文[s]报道用安宫牛黄丸,3个月以下患儿每次服1/6丸,3个月以上患儿每次1/3丸,3次/d。一般口服,昏迷或严重呼吸困难者采用胃管注入,结果全愈48例,好转1例,治愈例98%。

8.治疗股血症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

安宫牛黄丸克。中医属于“温毒”、“疗疮走黄”,系感染病灶的毒邪炽盛,扩散入血,内攻脏腑。王肖蓉等[9]用安宫牛黄丸治愈败血症150例,1次/d,每次1丸,且联合应用抗生素。结果口服安宫牛黄丸Zd后即有见效,平均sd,治愈98人,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

9.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宫牛黄丸与西药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较满意。近年来,虽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进步其病死率有明显的下降,但其死亡、致残率仍较高。颅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所致的高颅压、脑干损伤尤其是原发伤基础上继发的二次颅脑损伤,即伤后的致死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是最主要原因。颅脑损伤的重要方面是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引起分子的、生化的、细胞的以及微血管的病理生理过程,又书立一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方面[1l]o周杰等〔12]用此方法治疗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或手术后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安宫牛黄丸(不能口服者鼻饲)。每次1丸,2次/d,连服sd。结果显效16例,有效28例,重度残疾和持续植物状态(PVS)2例,死亡6例。

10.其他用途近年来对安宫牛黄丸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除以上所述作用外还可用于中毒性菌痢、恶性组织增生、优郁症、尿毒症、脑血管意外等急性流行性和内源性的热毒病症及扁桃体炎、哮喘、急性肾炎、夏季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癫痛、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紫瘫、胰腺炎等。

艾草临床运用

1、治胎动不安,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常配阿胶止血,四物汤(去川芎)调和血脉,再加桑寄生、黄芩、续断等加强安胎作用,方入胶艾四物汤加减。

2、治虚寒出血,尤其妇科崩漏、月经过多。艾叶炭作为辅助药,与血余炭、陈棕炭、侧柏叶等同用,再随证配补益药和收涩药。

3、治寒证腹痛,例如妇女经痛而见证属寒者,可用艾叶、香附辅助四物汤温经止痛(寒甚可加干姜、肉桂)。

4、治湿疹癣癞等皮肤病,内痈艾叶祛寒湿,常配蝉蜕、蒺藜、防风、黄芪等水煎服;外用则以艾叶30g、雄黄0.6g,硫磺0.6g,制成艾卷炙患部,或煎水熏洗,效果较好。

5、艾绒可作为温炙的材料用。

相关推荐

百会穴的正确位置在哪

百会穴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人,取穴都是错误的,很多人习惯性说百会在头顶,就来回的敲打头顶,但是这百分之百不是百会穴,取百会穴一定要把头有意识 的低下来,双手它就会自然的落到正确的地方,两耳尖直上,跟前边中线的交汇处,这就是百会穴。仔细摸,它有一个小凹陷。 百会穴日常保健 1、点揉法 以一手的中指或食指附于百会穴上,先由轻渐重地按3-5下,然后再向左、向右各旋转揉动30-50次。如果是体质虚弱或患有内脏下垂、脱肛等症的朋友,开始按揉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后逐渐加重,按摩的次数也可随之增多。 2、

百会穴的特点

穴居颠顶,联系脑部:百会穴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与脑。此外,根据“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即经气到头部的(手、足三阳)都联系于脑。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杨上善注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

百会穴在哪里,

头顶正中心,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即: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按摩百会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1、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2、惊悸、健忘、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病、耳鸣、鼻塞、脱肛、痔疾、阴挺、泄泻等; 3、治疗眩晕、血管性头痛、升阳举陷、益气固脱、清神醒脑、增强记忆力。 【温馨提示】 百会穴的气功保健方法有四

按摩百会穴有哪些好处

百会穴,位于我们头顶正中间,它是头部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按摩百会穴能醒脑开窍、安神益智、导气止痛、平肝熄风,下面我们来看看按摩百会穴位的作用。 百会穴为各经脉气会集之处,能通达阴阳脉络连续周身经穴,可调理气机可升、可降、可静、可动,可以使人体的气血阴阳总体趋于平衡,现代研究表明,百会穴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调节作用,可以改变脑神经失调,改善脑血管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舒缩血管,疏通气血,并且对一些功能低下的组织器官病症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是临床中应用范围极广的常用穴位。 百会穴是大脑的总司令 当人头痛、失眠

茯苓甘草汤临床运用

心下停水:程某,男,年48岁。平素脾气衰弱,常患噫气胃满,消化滞呆之证。后在溽暑季节,贪食瓜果,而患腹泻。服健脾利水之剂,腹泻止,而胸脘满闷异常,逆气上冲,烦躁不宁,头眩欲呕,心下漉漉作水声,四肢逆冷,舌质淡,而苔白腻,脉象沉弦。此为脾不健运,水湿停潴之证。故以扶阳温胃行水之茯苓甘草汤治之。处方:桂枝15g,茯苓24g,生姜15g,甘草3g。连服2剂,而躁烦不作,脘闷消失,冲逆平息,脉象虚软。后以健脾行水之剂,调理而愈。1、组成: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2、主治: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

拳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运用

药理作用 拳参渗漉液与明胶等制成的止血净1号, 用于犬和绵羊各种止血实验(股动脉切断,肝脏剪口,脾脏切除等出血)均有一定止血效果。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平板打洞按)。拳参毒性很小,用其提取液(100露)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33g/鼠;兔用止血净腹腔注射(0.2g/kg),观察5天,于30天后解剖,未发现异常。止血净 l号组织埋藏,可以吸收。初步证明有一定止血消炎作用。 拳参渗漉液与明胶等制成的止血净1号,用于犬和绵羊各种止血实验均有一定止血效果。在体

新鲜鹅不食草 临床运用

鹅不食草 - 临床运用 治疗疟疾 :将石胡荽制成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2g),在发作前2小时注射1次,连用3日。每次剂量:1-3岁 2ml,4-8岁3ml,9-14岁4ml,15岁以上5ml。观察各型疟疾现症病人187例,经1-3次用药,痊愈175例(93.6%)。与氯喹、伯喹对照组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别。治疗中有3例注射后发生恶心和轻度呕吐,停药后自行消失。 治疗百日咳: 据300余例的观察,治愈率一般在90%左右。大都在用药后24小时内典型痉咳开始减轻。治愈时间,短者3-6天,长者10-15天。 制剂及剂

玄参临床运用在什么地方

1.生用 (1)温毒发斑:常与升麻、甘草(炙)同用,具有泻火解毒化斑的作用,用于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身斑如锦纹,甚则烦躁谵语,如玄参升麻汤(《活人书》);若与生地、竹叶心、麦冬等同用,具有凉血养阴的作用,用于温病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斑疹隐隐,如清营汤(《条辨》)。 (2)神昏谵语:常与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等同用,具有清心解毒,养阴生津的作用,用于温病,邪陷心包,发热,神昏谵语,如清官汤(《条辨》)。 (3)咽喉肿痛:常与栀子、黄芩、桔梗等同用

巧妙保健百会穴

穴位名称:百会穴 具体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取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保健功效: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可以激发和增加体内的阳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部是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

按摩百会穴的作用有哪些

第一:醒脑开窍 百会穴位置我们的大脑上面,并且膀胱经也是要在百会穴进行交汇的。所以说,在我国的中医名著中也有记载,百会穴是调节脑功能的一个重要部位,所以经常按摩百会穴具有提神醒脑以及开窍的作用,对于中风还有脑膜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百会穴的按摩治疗,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有详细的记载,第一个使用的就是著名的扁鹊了。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百会穴上方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令大脑中的动脉血液流量加速,这样就导致脑血流量加快,很好的促进大脑健康。除此之外,如果在百会穴上进行针灸,能够很好的改善急性脑出血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