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肌肉为健康储备力量
锻炼肌肉为健康储备力量
肌肉没力老得快
肌肉力量是人体活动的动力,能使肌肉收缩、牵动骨骼而使身体各部分运动起来。跑、跳、投掷需要肌肉力量,举胳臂、抬腿、骑车,以及上街买菜提东西、做家务等,都需要肌肉力量来完成。人若肌肉无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很难有高质量的生活。
常言道“人老腿先老”,原因之一就是肌肉力量的减弱。从30~40岁开始,人体的肌肉力量逐渐减弱,若腿部肌肉长期得不到锻炼,自然“衰老”得更快;如果加强腿部力量的锻炼,则可大大延缓衰老的进程。经常锻炼的老年人,往往比不锻炼的年轻人更有力量。增强肌肉力量练习,不但可以加快新陈代谢,提高心血管机能,还能预防骨质疏松,使体形健美。因此,要从年轻时开始锻炼肌肉力量,增加力量贮备。
肌力大小由谁定
肌肉横断面越大,参与肌肉收缩的肌纤维越多,则肌肉产生的力量越大。完成一个动作,需要几块肌肉共同参与,有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其中主动肌起主动作用,协同肌起配合协调作用,对抗肌起对抗平衡作用。肌肉间的协调能力影响肌力的大小,如大肌群与小肌群、主动肌与对抗肌协调配合好,肌力就大,配合不好肌力就小。所以,掌握的技能越多,动作的协调性越好,肌肉的力量就越能得到发挥。
肌肉的初长度越长,则肌肉力量越大。如立定跳远要先下蹲,就是为了通过拉长肌肉而增加肌肉力量。肌纤维的类型与肌力也有密切的关系,快肌纤维的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慢肌纤维的抗疲劳能力明显强于快肌纤维。另外,肌肉力量的大小还与年龄、性别等有关。
如何增强肌力
增强肌肉力量有很多方法。按肌肉收缩的形式有: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动收缩和超等长收缩(指身体的肌肉在拉长、缩短过程中表现出的力量)。按阻力的形式有:徒手练习(即无阻力、不负重)和有阻力练习。
久坐少动者多做徒手练习,锻炼身体各关节的肌肉力量,如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屈肘、举臂、扩胸、脚尖跳等。也可从事快走、跑步、跳绳、跳健身操、登山、打球等增强肌肉力量。
一些有阻力的练习,如使用哑铃、实心球、沙袋、沙绑腿和皮条等器械,可增加阻力和负重,提高各种增强关节肌肉力量的动作难度。也可在教练指导下使用各种力量练习器,如健身房中的杠铃、力量练习器、等速力量练习器等,每周练习2~3次即可。
长时间静坐者,要抓紧时间利用一切机会,把一天的力量练习化整为零,分散完成,可以快走或跑步上下班。快走,以120步/分钟左右的速度走30分钟或更多;跑步,以100米/分钟左右的速度跑5~20分钟。还可选择工间操,或是做颈、肩、腰、髋、膝和足等关节的活动。另外,上下楼不坐电梯而爬楼梯,午休时结伴走步等,既可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又进行了力量锻炼。
孕期锻炼会对孕妈代谢产生怎样的影响
定期体育锻炼不会使新陈代谢速率或体重出现持续增长或者降低。然而,它却能够提高每分钟内女性所能产生的最大热量,以及每分钟内她所消耗的氧气数量,还有身体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在身体健康的育龄女性中,定期的力量练习通常可以使她们的最大有氧能力提高大约20%,并且在消耗脂肪的基础上,提高肌肉和骨骼在体重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如果你对两个体重同样为61千克(135磅)的女性做一次身体检查,其中一位是坚持定期体育锻炼的,而另一位则没有,你就会发现坚持锻炼的女性不光力气比较大,能够承担比较重的工作,而且她的体内脂肪也比另一位少大约5.4千克(12磅),也就是减少了9%。因为在长年的体育锻炼中,这部分体内脂肪都转化成骨骼和肌肉了。
体育锻炼提高了孕妇新陈代谢的能力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了肌肉的重量,并且能够利用体内的脂肪储备去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和怀孕一样,定期的体育锻炼提高了体内脂肪的利用率,以作为在休息时和锻炼时的能源。这样可以节省一些糖,保证在长时间不吃饭或是连续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同怀孕不一样的是,体育锻炼降低了胰岛素的抗性,于是就使得身体在吃完饭以后和休息的时候,很容易地把糖储存到肌肉里。最后,因为体育锻炼提高了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在进行任何一种体力工作时所需的能力百分比就下降了,这也就降低了对体育锻炼的紧张反应(如减少供给身体内脏的血流,把它分配到肌肉当中去,以及释放紧张激素等)。
一天60个深蹲会怎么样
练腿部力量
一天60个深蹲,需要利用腿部的力量上下运动,适量的练习,可以增加腿部的力量,使腿强壮有力。
增强心肺功能
一天60个深蹲需要呼吸的协调运作,适当的练习能够使人体更好的控制呼吸频率,增强自身心肺功能。
提高弹跳能力
每天60个深蹲,主要运用的是人体下半身的力量,适当的练习,能够加强下半身的肌肉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因为弹跳主要是需要小腿、大腿等下半身的力量。
锻炼肌肉
每天做60个深蹲,不仅能够锻炼肌肉,使肌肉变得结实,还能够提高肌肉的维度,对健身的人群有一定的帮助。
合适的运动拥有年轻的身体
20岁医学将这个年龄段称为“破纪录年龄段“。这个时段身体功能处于鼎盛时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弹力等各方面均达到最佳点。从运动医学角度讲,这个时期运动量不足比运动量偏高更对身体不利。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进行任何运动强度的锻炼。
这个时段通过肌肉强化锻炼取得的“常规体力“,在锻炼终止后也不会消失。心脏通过耐力锻炼可提高输血量。总之,20岁的人能为今后的身体健康储备“资源“。这个时段一定要注意坚持锻炼,以保持体重,否则30岁以后再去减肥就很吃力了。
锻炼可星期一、三、五隔天进行一次,每次大约3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方法是试举重物,负荷量为极限肌力的60%,一直练到肌肉觉得疲劳为止(大约每次做10-12次)。如多次练习并不觉得累,可以加大器械重量10%,必须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背肌、二头肌、三头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锻炼。2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方法是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强度为脉搏150-170次/分钟。
20岁时你每天可以跑10公里,一口气能做30个俯卧撑,但到了40岁你就会发现关节已发出咔咔的响声,不那么灵活了。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吗?不能。事实上你只要从现在开始坚持锻炼,你就能保持青春活力。
要增肌不是举越重越好
增加肌肉能带来许多健康好处,像增强骨骼、肌腱和韧带,改善关节活动和稳定性,提高新陈代谢,让心脏活动更好等。增肌可以有很多方式,应该根据希望达到的不同效果选择。
对于一个锻炼肌肉的人而言,增加肌肉尺寸是关键,但如果是跳高选手,就不希望要这种效果,因为这会导致成绩下降。因此,怎样锻炼肌肉,就要看目标。
例如,用沉重的杠铃做一到四下,可以刺激肌肉爆发力,4到8下则锻炼肌肉力量,8到12下练的就是肌肉形状,12到25下锻炼肌肉忍耐度。
因此, 锻炼者应根据个人目标选择健身方案。对普通人而言,健身无非两个目标——保持健康,让身型更好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型和力量进步只需要肌肉疲劳,与杠铃大小无关。因此,即使只用小哑铃、甚至只靠身体重量锻炼,只要做的次数足够,也会达到肌肉增长的效果。
专家建议,在做深蹲、马步等负重锻炼动作时,不必追求手里拿的哑铃大小。降低重量、增加次数的策略不仅高效,而且更容易练,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只要达到让肌肉疲劳的效果即可增肌,你不必能举起巨大的杠铃,或者在举重时发出气势宏大的吼叫。
健腹轮锻炼哪些肌肉 锻炼胸肌
健腹轮中的瑜伽式锻炼方式,能够使得胸部的肌肉群得到锻炼,特别是胸大肌。而且还可以使用两个健腹轮像做哑铃卧推一样做锻炼,能起到很好的锻炼胸肌的效果。
早上和晚上什么时候运动最减肥
首先,你必须要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物钟,例如,每个人最佳的锻炼时间就是与生物钟吻合以及不干扰工作安排的时间。但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言,下午也许应该是从事更剧烈的运动的更好的时间段,这些运动包括跆拳道或手球。已经有研究显示,下午人体的体温一般会升高几度,更有助于身体肌肉和相关的身体组织热身,从而也意味着在这时锻炼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下午进行锻炼需要的热身时间更短,因为你的心脏和肌肉能够较之早晨刚起床时为锻炼做出更好的准备。
事实上,如果早晨进行锻炼,如果你不进行较长时间的热身,锻炼可能会让你受伤的几率增加。
最好在下午进行健身,因为早晨起床后人体的肌肉里并没有足够的肝糖,即储存的健身燃料来支持高强度的锻炼。她说:“人体就象一辆由精密仪器组成的汽车,如果汽车的燃料不足,它可能无法送你到很远的地方。”
当然,早晨锻炼也有好处,如果你的主要目标就是象瘦身减重,那么趁早晨空腹时进行运动会燃烧掉更多的卡路里,因为那时你体内的热量储备几乎已经用光,这时候锻炼很适合燃烧身体里储存的脂肪以便得到足够的能量。另外早起锻炼的一个好处就是因为早晨这段时间空闲时间比较固定,所以人们容易坚持下来。
“早晨锻炼意味着在一天的工作开始之前,这样在你的工作任务来临前就能够锻炼,而不必担心工作挤占了锻炼的时间。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锻炼的意识,但一天下来经常是工作太多把锻炼时间给占了。”
专家还指出,无论你选择何时锻炼,最好是在一周之内平均分配锻炼时间,而不是仅在周末疯狂锻炼一次,平常都不花一会儿功夫健身。尽管你一天跑上1英里与你分三或四次一共跑1英里燃烧掉的卡路里数是一样的,但是前者与后者相比产生的健康效果却次之,因为每次你进行锻炼都会暂时使血压和血糖降低,而血压和血糖降低长期累计来看会对你的身体产生良好作用。
而且,锻炼可以减弱一些人的食欲,这也是你应该在健身房而不是在沙发上度过更多时间的一个原因。每周至少有三天进行一些高强度的锻炼是保持身材和保障健康的最值得称道的方式,她说:“如果一周就在周末时去锻炼,这不会弥补你在周中缺少的锻炼时间,相反,这样做不仅不会让你的身体得到相同的好处,反而会让你的身体面临更大的风险。”
关于中老年人的减肥健身知识
35岁左右,人体骨量和肌力总量会达到顶峰,之后肌肉会以每年3%的速度减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科学研究所北欧越野行走推广中心主任姚新新说,要想减缓肌肉和骨关节的退化,中老年人健身的最好方式是做有氧运动,每次锻炼不能少于20分钟。
因为在前20分钟,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肌肉中的糖原,20分钟以后,人体才会调用脂肪作为运动能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燃烧脂肪。因此20分钟后的运动时间就更重要,如果运动时间能延长10分钟、20分钟或更长,锻炼效果会更好。
另一个衡量运动效果的指标就是心率,人的最大心率一般是220减去年龄,想要达到有氧运动的健身效果,心率应该达到最大心率的65%~85%。如果不能达到最低值那么锻炼的效果不明显,如果心率超过了85%,那么就是无氧运动了,靠运动来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就会减小。
35岁前,健康处于储备阶段,35岁后无论如何运动,骨量和肌肉都不会超过这个峰值,只能处于维持和逐渐退化的阶段。因此,姚新新建议,在35岁前,只要不会造成运动和肌肉的损伤,做任何运动都可以,这样才能使骨量和肌力的峰值越大,那么在35岁后,当事业家庭需要你付出很大体力时,人体供你消耗的能量才会越多,人才会更加健康。
面对自然退化,不必悲观,中老年人应重视20分钟后的有氧运动,适当的锻炼能增加软骨的营养,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从而提高骨关节稳定性,延缓肌肉的萎缩。持杖越野行走是最好的运动手段,通过加强上肢运动而减轻运动对关节的压力,延长肌肉的寿命。另外,太极拳、柔力球、游泳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经常会运动损伤
一、体力准备不足
起因:锻炼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符合要求的重量练习。
过程:锻炼者未能结合自身能力,盲目追求或模仿他人的训练重量,练习中动作不平衡、僵硬,以致引发损伤。
防护:正视自身的力量训练,努力提高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肌、支持肌的协调能力。
效应:当肌肉具备足够的力量或肌肉间的协调配合能产生足够的力量时,就能按要求进行重量练习,极少发生损伤。
二、对柔韧性缺乏认识
起因:锻炼者不具备动作所需的关节活动幅度。
过程:锻炼者不了解动作解剖特点(单关节或双关节动作),加上关节柔韧性差,在完成动作时脊椎和四肢关节都处在易伤的位置,因而易引发损伤。
防护:加强柔韧性练习,特别注重力量柔韧性练习;增加关节活动的幅度。
效应:当柔韧性提高,具备力量动作全幅度所需的柔韧性时,就能积极有效地防止损伤。
三、不重视正确姿势
起因:锻炼者误认为健美、健身练习与动作姿势是否正确无关紧要。
过程:由于不重视动作姿势是否正确,在练习过程中就没有充分的稳定肌肉力量来完成动作,以致引发主动或被动肌群损伤。
防护:认识正确姿势在锻炼中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正确姿势的要领,反复体会获得稳定肌肉力量所需要的正确姿势。
效应:姿势正确就能避免损伤,并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在深蹲和硬拉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四、对小肌肉力量认识不够
起因:误认为健美只需大肌肉块,健身只需表面肌群。
过程:器械锻炼常常要做双关节、多平面以及旋内旋外等多类型的运动,一旦小肌肉不能承担练习重量时,就会引发损伤。
防护:充分认识小肌肉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学习运动解剖学知识,提高训练质量;加强热身或牵伸、旋转练习,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效应:小肌肉力量的加强,可预防肩、肘、髋等部位的损伤.
老人锻炼肌肉有助于延年益寿
锻炼不足成全球通病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31%的成年人不重视锻炼,体力活动严重不足。女性比男性更为突出,全球约有34%的女性运动不足,男性稍低为28%。其中,40.2%的意大利国民在业余时间既不参加体育锻炼也不参加体力劳动;澳大利亚13岁至18岁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者占23.7%,仅有15%的人做到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英国某医疗保险公司针对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健康调查发现,日常运动量不足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隐患,在我国,缺乏锻炼的人至少超过四成。
直接影响关节和体重
肌肉变少、脂肪增多正在成为人类进化中一种不好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首先,现代生活中,机械操作逐渐取代人力劳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干体力活;其次,现代生活比较忙碌,专门抽出一段时间锻炼,对很多人来说有点“奢侈”,能长期坚持锻炼的人少之又少;第三,城市中居住区域日渐拥挤,公共运动场所资源有限,健身房价格不菲,想找个运动的场所都很难;第四,人们在锻炼上存在误区,没有找到锻炼肌肉的正确方法,反而导致肌肉拉伤;第五,很多人不清楚肌肉对身体的重要性,认为肌肉块让自己看起来太壮,影响美观,与追求纤瘦的现代审美不符。
肌肉是身体力量的来源,比例太少有诸多危害,最直接的两点是:导致肥胖,肌肉是人体代谢热量的主要场所,肌肉少,基础代谢低下,人就容易肥胖。特别是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的中老年人,如不锻炼肌肉,即使没有超重,体脂偏高也可能出现“三高”问题;加重关节负担,人体每片肌肉群都有对应的关节,哪片肌肉面积小,对应关节就易受到损害。比如大腿肌肉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如经常坐着、蹲着,大腿内侧肌肉体积变小,就易出现膝关节痛。
练肌肉带来诸多好处
相反,适量锻炼肌肉,就像给身体提供一道保障,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提高新陈代谢率。不运动时,1公斤肌肉可消耗75~110卡路里热量,而1公斤脂肪只能消耗4~10卡路里热量。适度增加肌肉比例,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减少脂肪,避免肥胖。
减缓腰酸背痛。久坐不动、低头看手机、斜靠床上休息等动作会伤害颈椎和腰椎,在肌肉力量不足、过度使用的情况下,会带来疼痛。增加肌肉力量则会给骨骼提供保护和支撑。
降低糖尿病风险。美国研究发现,肌肉质量与体重比例每增加10%,胰岛素抵抗就会降低11%,从而降低患糖尿病风险。究其原因,在于肌肉能从血液中摄取所需糖分加以利用,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依赖。
预防骨质疏松。适度肌肉训练会不断刺激人体骨骼,使机体做出反应,加强骨密度来适应长期锻炼。
使体态优美匀称。适当增加肌肉比例有助于增强胸部、背部、肩部等重要部位的力量,提高身体柔韧性,还能练出漂亮的肌肉线条,让人看起来体态匀称。
有助于延年益寿。美国研究发现,如果老人拥有较多肌肉,早亡风险就会降低,这是因为增加肌肉可预防老人患代谢类疾病。有意识地锻炼肌肉,还能提高行动能力,防止摔跤,延缓衰老。
锻炼方法因人而异
锻炼前,最好了解自身肌肉水平,两个方法简单易行:一是坐在椅子上,两手在胸前环抱,靠一条腿力量起身,如能顺利起身,说明肌肉力量强;如起身困难,说明肌肉力量稍弱,需加强锻炼;如站不起来,就要引起重视。二是可单脚站立60秒左右,如做不到,说明肌肉力量弱。此外,走路步幅变小、步伐不稳,爬了几层楼就气喘吁吁、双腿发软,也是肌肉力量不足的表现。自测后如结果不好,就要加强肌肉锻炼了。
按年龄订个锻炼计划。青春期到18岁的阶段,骨骼生长速度快于肌肉,为了避免“麻杆”身材,可以逐步、缓量地锻炼肌肉,但不要过多进行大肌肉群练习,可先进行肌肉牵拉训练,练好身体伸展性和柔韧性,再发展肌肉体积。
中年人肌肉量开始走下坡路,50岁时男性肌肉量约减少1/3,女性约减少一半,如不练肌肉,健康状况会加速下滑。中年人可针对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的肌肉分别进行锻炼,并将腰腹部当成重点。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老年人应格外注重腿部锻炼,提高肌肉重量,改善身体成分。锻炼时以小负荷力量训练为宜,比如练下肢时可做半蹲。如觉得半蹲吃力,可坐着练习伸弯小腿,锻炼膝部和腿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