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哪些地方不能碰 乳腺挤不得
新生儿哪些地方不能碰 乳腺挤不得
新生儿常见乳腺增大,有时会有泌乳,这是母亲体内激素影响导致,会自然消退,切不可挤压,以防感染。
新生儿6个动不得
马牙挑不得。有时,宝宝口腔上面的硬腭会冒出黄白色小颗粒,俗称“板牙”或“马牙”。这是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可能会存在较长时间。一般不影响吃奶,切勿挑破,以免感染。
乳腺挤不得。新生儿常见乳腺增大,有时会有泌乳,这是母亲体内激素影响导致,会自然消退,切不可挤压,以防感染。
鼻子、耳朵掏不得。宝宝的鼻腔和耳道娇嫩,人为去掏,很容易受伤,引发炎症。其实,耳屎、鼻屎都是起保护作用的,而且,都可以自行排出。长期掏耳朵或鼻子,还可能使鼻腔和耳朵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呼吸道炎症或中耳炎。
脑袋晃不得。宝宝哭了,爸爸妈妈就会抱起来摇啊摇,但摇晃过猛可能伤了孩子。小脑袋因为发育不足尚未稳固,其重量在全身所占比例较大,颈部肌肉相对柔软。当受到震动时,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会使脑组织因惯性作用,在颅腔内不断碰撞和挤压,从而造成脑损伤或颅内血管破裂,也被称作“婴儿摇晃症候群”。症状可表现为拒食、嗜睡、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捂不得。大人总怕宝宝冷,裹得严严实实。殊不知,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健全,产热量大,而出汗散热相对缓慢。过度保暖会让宝宝处于高热状态,发生“捂热综合征”,表现为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哭声低弱、不吃奶,严重者会发生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甚至猝死。
平躺喂奶要不得。平躺喂奶很容易发生呛奶,甚至使奶液误吸入肺部,引起炎症;躺着吃奶要求下颌前伸,长期这样的姿势,会使下颌前突畸形,形成“地包天”的面相;由于宝宝的耳咽管发育尚未成熟,耳咽管是连接鼻咽管和中耳的管道,当宝宝吞咽奶水时会打开,平躺吃奶还会增加中耳压力异常的概率,久而久之也容易导致中耳积水,并发中耳炎症,甚者影响听力发育。
走出新生儿护理4大误区
1 、不能将新生儿捆绑
许多家长都把新生儿用包布或棉被包得严严的,捆得紧紧的。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怕孩子长成“X”型或“O”型腿,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把新生儿捆起来,使其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呼吸和活动,妨碍包裹内湿热的消散,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胎儿呈弯曲的、椭圆形的球体形,出生后,他仍保持这种屈曲状态,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必要加以纠正。
2 、“马牙、板牙”挑不得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在其口腔中牙龈部可见散在的、淡黄色的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此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马牙”。有时见白色斑块,隐约见于齿龈黏膜下,此为黏液腺潴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它们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消失,不必处理。 但有些母亲以为是病,甚至用针挑,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口腔黏膜比较柔嫩,唾液分泌又少,容易损伤而引起感染,甚至败血症。因此,千万不可挑“马牙、板牙”。
3、 乳腺肿大挤不得
男女新生儿都可于出生3~5天在乳腺部位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若强力挤出,尚可挤出点乳汁。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根据传统说法要对女婴的奶头挤一挤,否则女孩子成人后奶头会凹陷或奶腺管不通等。这种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多于生后2~3周消退,若强挤会使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甚至化脓,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因此,不能给新生儿挤奶头或乳房。
4 、适宜时机剃胎发
新生儿何时理胎发好?有人认为经常剃发可以刺激头发长得快、长得黑。其实经常剃发可以刺激头发长得快,但并不一定黑,头发黑与黄主要决定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剃胎发早些晚些都可以,不存在过多利弊。民间相传新生儿满月时要剃满月头,即用剃头刀刮净新生儿头上的胎发。认为这样可以使以后的头发增多、变粗。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头皮嫩,用未经消毒的剃刀剃发,容易刮伤头发,引起细菌感染,发炎化脓。所以,给宝宝剃头时一定要注意。
甲沟炎是怎么引起的
甲沟炎的类型是比较多的,不同类型的甲沟炎发病原因不一样,甲沟炎主要分为急性甲沟炎和慢性甲沟炎两种。
其中急性甲沟炎发生于甲周组织的微小创伤细菌感染;而慢性甲沟炎则可能与念珠菌或长期反复接触刺激物或变异原有关。
生活中甲沟炎主要诱发原因有遗传因素;机械性损伤:挤、压、碰、撞等;畸形趾甲:灰趾甲、肉包趾甲;穿鞋不适以及修剪趾甲不当等。
给新生儿喂奶按性格
迫切型新生儿
一靠近母亲乳房便立即迫切地含住乳头及乳晕,开始有力地吸吮,直到满足才停止。对这类新生儿,母亲应及早开奶,喂奶次数应增加些,持续时间更长些。
兴奋型新生儿
由于太激动,致使其不能很好地含接乳头而大哭。吸吮母乳时,应充分让婴儿休息。喂奶过程中适时刺激婴儿,使其保持清醒而坚持吸够乳汁。当其哭闹时千万不要强行喂奶,可以尝试将婴儿抱起,用手轻拍婴儿背部或轻抚其头足。
休息型新生儿
吸奶数分钟即需休息数分钟才肯再吸,不强迫他快吸反而时常能吸得很好。婴儿常在吸奶时入睡,母亲不能误以为婴儿已经吃饱,喂奶时间应稍长些。母亲多留意宝宝的表情,鼓励和帮助宝宝吸食。
延迟型新生儿
在出生最初几天显得对吸吮母乳毫无能力及兴趣,被动地等着奶水入口才吞吐下去。妈妈应当坚持让这类婴儿反复吸吮母乳,并用手挤出少许乳汁到婴儿口中,让婴儿品尝到乳香,可逐渐适应并产生兴趣。
品尝型新生儿
常需含住乳头并先尝一点乳汁后才肯开始吸吮,假如强迫他快吸反而会使他生气而大哭。母亲除耐心喂哺外,重点要懂得如何引起婴儿吸乳的兴趣,例如可先挤些乳汁在奶头上,再用奶头去碰婴儿的鼻尖和嘴唇。
新生儿哪些地方不能碰 鼻子耳朵别乱掏
宝宝的鼻腔和耳道娇嫩,人为去掏,很容易受伤,引发炎症。其实,耳屎、鼻屎都是起保护作用的,而且,都可以自行排出。长期掏耳朵或鼻子,还可能使鼻腔和耳朵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呼吸道炎症或中耳炎。
新生儿挤奶头的不良后果
一些地方女孩子出生后要给孩子挤奶头,其理由是防止以后奶头内陷。新生儿生后4~7天常见乳房肿大,如黄豆,蚕豆,甚至胡桃那么大,有的还可以见到乳晕,分泌白色的液体。这是由于母体中雌激素通过胎盘残留在孩子体内影响所致。有的地方有挤奶头的习惯,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陋习。乳房肿大虽然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情况,但也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只不过不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给新生儿挤奶头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这是因为新生儿从母体来到这个大千世界,要面对着各种病原体的威胁,而新生儿对多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通过母体获得,但是他们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很不活跃,有的抗体还是不能够通过胎盘给予孩子,因此新生儿体内的非特异免疫还不成熟和完善,抑菌杀菌能力很低。所以往往是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感染,但是对于抵抗力相当弱的新生儿来说也是灭顶之灾。因此需要我们仔细的,科学的呵护。千万不要给孩子挤奶头。
不少家长发现新生儿的乳房增大就挤,认为不挤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炎引起化脓感染。有些家长还迷信,说什么女婴生下来一定要挤乳房,并且要挤出奶水来,将来生儿育女喂奶时才有奶吃,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其实,有许多女同志在新生儿期未挤过乳房,当生儿育女时仍然有奶喂小儿,而有些人在新生儿时期虽挤过乳房,但是由于有一些病的缘故仍然没有奶水可喂。
新生儿出生以后从宫内生活突然转为外界复杂的环境生活,新生儿免疫球蛋白低下,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差以及其他免疫功能也不足,对细菌的防御能力非常低。在挤压乳房时,往往可使细菌从乳头挤压破口进入体内,引起化脓性乳腺炎,使乳腺发生红、肿、热等炎症改变。给新生儿造成了很大痛苦。严重时还可以发展为败血症。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挤压乳房。
了解到以上所说的新生儿挤奶头的不良后果后,各位父母一定要告诉自己也要告诉自己家里人,千万不要再给新生儿挤奶头了。给新生儿挤奶头这种做法,是严重缺乏科学依据的,是一种陋习。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一定要摒弃这个陋习。
新生儿哪些地方不能碰 脑袋别乱晃
宝宝哭了,爸爸妈妈就会抱起来摇啊摇,但摇晃过猛可能伤了孩子。小脑袋因为发育不足尚未稳固,其重量在全身所占比例较大,颈部肌肉相对柔软。
当受到震动时,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会使脑组织因惯性作用,在颅腔内不断碰撞和挤压,从而造成脑损伤或颅内血管破裂,也被称作“婴儿摇晃症候群”。症状可表现为拒食、嗜睡、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