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变矮可能患了骨质疏松症
老人变矮可能患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多表现为腰背酸痛,身高缩短,驼背,易骨折。有50%的骨质疏松患者没有症状,有的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女性骨量丢失以绝经期为分水岭,50岁或绝经期前每年丢失0.5%~1%的骨量,到了绝经期后的5年内,骨量丢失率增高6.5%。
洛阳的赵女士今年57岁,前不久,她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回来看她,第一句话就是:“妈,你怎么变矮了?”赵女士很吃惊,拿出卷尺一量,身高竟然比原来低了5厘米。
为找到原因,赵女士来到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就诊,该中心教授估计,赵女士身高“缩水”与骨质疏松有关。经过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老人患了中度骨质疏松。教授说,当骨质疏松到一定程度时,椎体的结实程度就会降低,经长时间挤压,椎体会变形,相邻椎体的距离缩短,这也是赵女士变矮的真正原因。
骨质疏松症多表现为腰背酸痛,身高缩短,驼背,易骨折。有50%的骨质疏松患者没有症状,有的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女性骨量丢失以绝经期为分水岭,50岁或绝经期前每年丢失0.5%~1%的骨量,到了绝经期后的5年内,骨量丢失率增高6.5%。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寿命大幅增加,多数女性一生中有1/3以上的时间将在绝经期里度过。当绝经期女性出现身高变矮时,就要留意是不是患骨质疏松了。
大豆异黄酮有效预防治疗骨质疏松
目前,在各种有关植物雌激素的介绍中,都把它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优点放在重要地位,尤其是发现植物雌激素对于人体雌激素受体中的β受体作用特别有效,而骨骼恰恰是含有雌激素β受体最丰富的部位。换言之,同样补充植物雌激素,得益最多的人体各个器官中,骨骼可能是最为“幸运”的一个器官。
于是,近来有关使用植物雌激素作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的宣传就开始多了起来。而含植物雌激素最多的就是“大豆异黄酮”了,大豆异黄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所以,中老年女性朋友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补充一下大豆异黄酮,一方面预防骨质疏松另一方面又能缓解更年期症状。
老人变矮该怎么办
衰老使脊柱椎间盘萎缩变薄。人体脊柱包含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合起来的厚度占脊柱总长的1/4~1/5。假如老年性退化使每个椎间盘的厚度减少1毫米,那么整个人体就会比原来矮2厘米多。
因此,椎间盘萎缩变薄是使老年人变矮的一个因素。其他还有椎骨变平、脊柱弯曲出现驼背、下肢膝部的内翻或外翻而出现的肢体的弯曲以及全身肌肉的萎缩,这些因素都会使老人的个子变矮。
怎样才能延缓老年人个子变矮的过程?运动医学专家认为,推迟老年期的形体萎缩,防止个子变矮的最佳方法是在合理营养的基础上,坚持体育运动锻炼。在体育运动的刺激下,骨骼承受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能促进骨骼的生成,增加骨的硬度,可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通过体育运动还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避免肌肉萎缩,这些对保持骨骼健康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年朋友应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导致骨质疏松的体重因素
一般肥胖的人骨量都较大,椎体承受的能力也比较大,相对于体重轻者,肥胖者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度较低,体重过轻者最易患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变矮驼背可能是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加,伴随而来的腰酸、背疼、变矮、驼背等现象,在过去您可能认为是自然现象,其实这却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大庆油田总医院骨质疏松症专病门诊张楠楠表示,由于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不明显,成了静悄悄的流行病,等不少市民发现病情的时候,就已经到了重度。
现象:补来补去还是骨质疏松
“是不是搞错了,我坚持补钙两年多了,怎么会是骨质疏松?”昨日,在医院内分泌科拿到检测报告的周阿姨不敢相信,她竟然骨质疏松!而两年来,她一直坚持服用钙片类补钙食品。
据61岁的周阿姨介绍,前年下半年,她感觉自己上下楼梯很疲惫,一些朋友认为是缺钙的缘故。
由此,自认为身体不够硬朗的周阿姨自行补起钙来,只要是打了广告、朋友推荐的补钙类制品,她几乎都要掏钱购买。今年8月,周阿姨的骨关节莫名疼痛,到医院检查。医生称,周阿姨患有骨质疏松症。
周阿姨怎么也不能相信的说,这钙是一直在补,怎么还是换了骨质疏松症,难道是补钙补得不够,还是身体没有吸收?
缺钙并不是骨质疏松的唯一原因,维生素D合成不足、缺少运动、雌激素水平下降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这种骨骼疾病,因而,就算有些市民自行补钙,但还是阻止不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提醒:变矮、驼背可能是征兆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骨质疏松症患者非常容易发生骨折,且会反复在不同部位发生骨折。
由于骨质疏松症发生时常无明显症状,常常被市民疏忽。通常是发生骨折后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患了骨质疏松症。
还有一些患者主要症状为疼痛,以腰肩部疼痛多见,严重的会出现全身骨骼和关节疼痛、身材变矮、驼背等症状。
高发人群:过早绝经 运动少 长期服用药
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两种: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是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老年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60岁以后,主要原因是老年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下降。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因为某些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而引起的。
因此,市民最好在四十岁以后进行骨密度的检查,尤其是过早绝经的市民、子宫和卵巢切除的市民、胃肠道切除的市民、饮食缺钙的市民、大量摄取咖啡和茶的市民、运动量少且不晒太阳的市民、长期卧床不起的市民、曾经有骨折史的市民、有遗传病的市民以及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片、利尿剂和抗癌药等的市民都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
同时,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年龄也比男性早。
为何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为何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中老年妇女骨折的常见原因。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呢?停经后妇女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因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停止,使骨钙流失引起骨质疏松。或是做手术或用其它办法破坏了卵巢的功能,出现月经停止的现象,同样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另外,白种人也较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和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骨量较少,我们黄种人和白种人也有类似的情形,都容易得骨质疏松症。甚至有人说,中国妇女比英国妇女骨头脱钙速度要快,丢失的量也多,就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了。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其雌激素可以保持骨中钙的含量,保持骨的坚硬度。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运动会刺激骨的代谢,增加骨量,并能减少脱钙。骨质疏松症还可能会遗传。曾有人研究过,有骨质疏松妇女的女儿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同卵双胞胎骨量很接近,而异卵双胞胎骨含量差异较大,说明骨质疏松有遗传性。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妇女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长期用激素、强的松、甲状腺素片的人也容易骨质疏松症。
几个日常习惯可以导致骨质疏松
几个日常习惯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得了骨科病患者要积极的接受骨科医院的治疗,同时,也不能放松辅助治疗,只有各种方法紧密结合进行治疗。
1、身材变矮、弯腰驼背,这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
2、腰背酸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的腰背酸痛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
3、体型偏瘦、营养状态差,厌食偏食或胃肠道疾病所导致的营养不良。
4、嗜烟嗜酒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5、年龄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中占很大比重,在女性绝经前后,也就是45-50岁开始就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而男性一般在63-77岁之间开始出现雄性激素分泌减少造成骨质疏松症,也应进行骨密度检查。
6、长期用药、其他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而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多发性内分泌病、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支气管哮喘病、肺心病、等多种疾病都容易继发骨质疏松症。
练杠铃的好处 预防骨质酥松
练习杠铃能增加骨骼密度,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通过举杠铃训练,脊椎骨的含钙量可以在短短半年内增加13%。再配合适当的饮食,可以很好地抵御由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带你详细了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分哪几类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什么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一是绝经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中老年人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此外,消化功能降低、户外运动减少等都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有何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状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2∶1,松质骨与皮质骨同样疏松,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椎骨及尺桡骨,主要发病因素为年龄老化。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指伴有明确的原发病或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继发性病因者,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类:
(1)内分泌疾病:
①肾上腺皮质疾病:库欣病,阿狄森病。
②性腺疾病:促性腺激素增高症,非正常绝经性骨质疏松症,性腺功能减退。
③垂体疾病: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
④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
⑤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⑥胰腺疾病:糖尿病。
(2)骨髓疾病:骨髓病,白血病,淋巴病,转移瘤,高歇病,贫血(镰状细胞,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肥大细胞病。
(3)肾脏疾病:肾衰竭,肾功能不全,肾小管酸中毒,肾性骨病。
(4)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炎性多关节病。
(5)胃肠道疾病:胃肠吸收障碍综合征,胃切除术,肠道旁路等。
(6)肝脏疾病: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或特发性)。
(7)先天性结缔性组织病:成骨细胞缺陷症,高胱氨酸尿症,Ehlers-Danos综合征及Marfan综合征。
(8)药物因素:类固醇类药物,肝素,抗惊厥药,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制剂,抗酸剂(铝制剂)。
(9)营养因素: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AD过多,钙缺乏,蛋白质缺乏。
(10)废用因素:长期卧床引起的肢体瘫痪,宇宙飞行引起的失重,骨折后。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1)青少年骨质疏松症。
(2)青壮年,成年人骨质疏松症。
(3)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2型,Ⅰ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通过病史,临床表现,骨密度测定,骨吸收骨形成的指标测定,骨质疏松不难诊断。
在绝经后妇女或老年人,有易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如老衰,种族遗传,生活习惯,运动减少,吸烟,饮酒,长期摄入咖啡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与骨质疏松的程度及骨折有关,在早期,骨质疏松较轻者,常无明显不适感,称为“静悄悄的疾病”,然而到了中晚期,则出现局部或全身骨痛,身高变矮,驼背,有外力或轻微外力即骨折,甚至呼吸障碍。
骨质增生需要补钙吗
骨质增生,也称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多表现为局部关节及其周围疼痛、僵硬以及病情进展后出现的关节骨性肥大、功能障碍等。补钙并非该类患者的首选方法,临床上主要以抗骨质增生药物为主,如氨基葡萄糖等。
而补钙通常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规手段。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绝经后或双侧卵巢切除后女性;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疼痛;身材变矮或脊椎畸形;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存在各种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制动、低体重、长期卧床、服用糖皮质激素等人群,易于患骨质疏松症,常需要双能X线拍片或骨密度测定确诊。
当然,如果骨质增生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抗骨质增生药物及钙剂是可以联合使用的。
骨质疏松怎么发现呢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什么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一是绝经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中老年人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此外,消化功能降低、户外运动减少等都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有何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看来,骨质疏松并不像我们从字面上认识的那样只是骨骼方面的表现,它还会引起身体其他功能的退化,它的发病原因也并不单纯,重要的是其实骨质疏松也是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