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偏方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心肌病

心肌病属中医的“心悸”、“胸痹”、“喘证”等范畴,其主要病机有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心脉不畅等。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心肌病,如下:
【偏方一:血府逐瘀汤】
原料:当归、川芎、郁金、元胡、柴胡、枳壳、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丹参30克,生地15克,桔梗6克。
制法:煎汤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心肌病。
【偏方二:生脉饮】
原料:太子参(单煎)、麦冬、炒枣仁、黄精、仙鹤草、茯苓各15克,五味子9克,生地30克,桂枝、阿胶(烊化),陈皮各10克。
制法:煎汤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心肌病。
【偏方三:保元汤】
原料:生黄芪、泽泻、党参、鸡内金、薏米各15克,桂枝5克,茯苓、益母草各30克,大腹皮12克,陈皮、白术、香附各10克。
制法:煎汤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心肌病。
另附四个民间治疗心肌病的小偏方
【偏方一:敷贴疗法】
用丹参、红花适量研末制成膏体,敷贴于心前区,1天换1次。
【偏方二:药浴疗法】
用生地12克,熟地12克,枸杞15克,山茱萸10克,茯苓12克,煎汤,去渣取汁,用温水兑匀,洗浴时,用鼻子吸10分钟,以无不适感为度。
【偏方三:按摩疗法】
在上脘、中脘、下脘、神阙、关元、心俞、厥阴俞这几个穴位揉按,可缓解心肌病的发作。
【偏方四:气功疗法】
吸气时,胸腹尽量隆起,把气吸入胸腹腔;呼气时胸腹凹陷,将气呼出。等到熟练以后,再将呼吸频率逐步放慢,做到深、长、细、匀。每天练习15分钟。可减轻由心肌病引起的心痛和减少病发的次数。

相关推荐

六个中药偏方治疗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相当于中医的“真心痛”。主要病固有气滞血瘀、痰浊闭塞、心气不足、阴血亏虚等。 【偏方一:益气活血煎】 原料:灸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桃仁各10克,红枣15克。制法:煎汁去渣。 用法:分3次服用。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可用于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 【偏方二:通梗汤】 原料:九香虫、五灵脂(包煎),延胡索、香附各10克,丹参12克,三七粉3克(冲服),木香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慢性心肌梗死。 【偏方三:心梗救逆汤】 原料:苏红参(另煎代茶饮),熟附片(先煎)各15克,山萸肉18克,当归18克,全瓜蒌12克,薤白、红花、降香各

七个中药偏方治疗心绞痛偏方

中医学认为,心绞痛多由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等痹阻心脉而成。将其归属为“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病症的范畴。病机主要有“气阴两虚”、“痰瘀互结”、“阳衰寒凝”。 【偏方一:薤白桂枝煎】 原料:薤白15克,乳香、桂枝、荜菝各10克,良姜、香附、血竭、没药各9克,细辛3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温通散寒,活络止痛。适用于心绞痛引起的心胸绞痛,紧缩不舒、受寒易作、胸痛彻背、畏冷面青、手足不温。 【偏方二:熟地麦冬煎】 原料:生熟地15克,麦冬、郁金、枸杞子各12克,山萸肉9克,当归、白芍、制首乌、丹参各1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的温病,属“心悸”、“胸痹”、“水肿”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热毒冲心、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等。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三个中药偏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如下: 【偏方一:参附汤】 原料:人参(单煎)、制附片(先煎)、黄精、炙甘草、沙参、麦冬、桂枝各10克,生黄芪、连翘、仙鹤草各15克,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各30克(先煎)。 制法:将上述原料煎汁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益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治疗。 【偏方二:清瘟败毒散】 原料:银花、连翘、生地、麦冬、元参、大青叶、知母、桔梗、柏子仁各10克,板蓝根、车前草各3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煎汁服用。 用法

七个中药偏方治疗心包炎

心包炎属中医中的“心悸”、“胸痹”、“心痛”等范畴。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七个中药偏方治疗心包炎,如下: 【偏方一:人参白虎汤】 原料:人参6克(单煎),碎石膏30克(包煎),知母12克,甘草5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用水煮汤,去渣取汁。 用法:每天1剂,连服5天。 功效:清热解毒。对治疗心包炎有一定的疗效。 【偏方二:银翘散】 原料:金银花、连翘、芦根、鱼腥草、紫花地丁各15克,桑叶12克,杏仁、桔梗、甘草各10克。 制法:煎汁服用。 用法:每天1剂。 功效:对治疗心包炎有一定的疗效。 【偏方三:茅根赤豆汤】 原料:白茅根50克,赤小豆100克。 制法:将白茅根和赤小豆共煮煎汤取汁。 用法:每

七个中药偏方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主要病机有气血两虚、心阴不足、心阳不振、心血瘀阻。西医认为,心律失常是由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内分泌紊乱、心脏手术或药物作用造成。 【偏方一:升率汤】 原料:人参(单煎)、制附片(先煎)、赤芍、川芎、佛手各10克,丹参20克,麦冬、当归、山萸肉各15克,黄芪30克,麻黄6克,细辛3克。 制法:用水煎服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 【偏方二:麻附二仙汤】 原料:炙麻黄、桂枝、炙甘草、制附子(先煎)、仙茅、红参各6克(单煎),黄精、仙灵脾各10克,丹参20克,生龙牡15克(先煎)。 制法:用水煎服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

七个中药偏方治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等范畴。 【偏方一:黄芪党参煎】 原料:黄芪10~15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制半夏、党参各10克,灸附片6~10克,北五加皮4~10克。 制法:用水煎服待温。 用法:分3次服用。 功效: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可缓解心力衰竭等症。 【偏方二:党参附子煎】 原料:党参24克,附子(先煎3小时、赤芍各15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川芎、葶苈子各12克,红花6克,车前子30克(包煎)。 制法:将上方所有药材一同煎煮。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用,7~10日为一疗程。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利水。可用于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 【偏方三:茯苓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以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整理了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如下: 【偏方一:益气汤】 原料:黄芪、薏苡仁各12克,党参、茯芩、血余炭、赤石脂、白芍各10 克,白术炭、陈皮炭、柴胡、厚朴、黄连各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中、益气、止泻。 【偏方二:赤石脂汤】 原料:附子(先煎)、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白喉有奇效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成人和青少年儿童的白喉绝大多数是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黏膜上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患者,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咽物困难,其病变部位多是在咽喉等黏膜处形成白色假膜,不易和黏膜下组织分离,若遇外毒素侵袭可引起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致心肌炎和神经瘫痪。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三个中药偏方治疗白喉有奇效,如下: 养阴润燥清咽汤 【组成】生地黄12克,玄参10克,麦门冬10克,白芍7克,川贝母10克,磨金果榄5克(和服),甘草4克,陈萝卜樱12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泡20分钟,用芦柴微火缓煎,沸后煎至200毫升,入磨药和匀,重煎一二沸,以布挤汁,待稍冷缓缓服。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形成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颈肩、上肢、头部等部位产生疼痛及麻木的病症。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三个中药偏方治疗颈椎病,如下: 威灵苁蓉汤 【组成】威灵仙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青风藤15克,丹参15克。 【用法】每日1剂,煎2遍和匀,日2次分服。或研末炼蜜为丸,每粒10克,每服1粒,日2次。 【主治】颈椎、腰椎及足跟骨质增生,老年骨关节炎疼痛等。 【来源】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陈树森教授验方。 筋骨止痛酒 【组成】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洋金花6克,冰片10克。 【用法】先将前3味药研末,用50%酒精300毫升浸入,冰片另用50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疾病。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三个中药偏方治疗胆结石,如下: 【偏方一:加味异香散】 来源:《保命歌括》。 原料:莪术(炮)、益智仁、三棱(炮)、甘草各6克,青皮、陈皮各3克,石莲肉、厚朴(姜汁炒)各1.5克。 制法:上为散。加生姜3片,大枣1个,白食盐少许,用水煎服。 用法:去滓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 【偏方二:木通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耳聋

中医认为,耳聋是由于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神经亏损,气血瘀滞所导致的。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三个中药偏方治疗耳聋,如下: 柴胡香附散 【组成】制香附、柴胡各50克,川芎25克。 【做法】将制香附、柴胡、川芎共研成极细的粉末,混合均匀,备用。 【用法】将制成的柴胡香附散温水服用,每日3次,每次9克。 【功效】用于治疗外伤引起的耳聋。 泽泻天麻饮 【组成】泽泻30克,天麻10克,陈皮12克,半夏9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以水煎。 【用法】每日2次。 【功效】清肝理气,化痰,适用于痰火郁结,耳内堵塞,头昏、胸闷、咳嗽、痰多之耳聋耳鸣。 葛根甘草汤 【组成】葛根20克,甘草10克。 【做法】将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口干

口干病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肾阴虚,津不上承,或者是热盛津伤、煎灼津液导致的。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口干,如下: 生地赤芍水 【组成】生地、赤芍各20克,牛膝15克,当归、桃仁、莪术各12克,川芎、红花、地龙、柴胡各10克,桔梗、枳壳各8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1小时。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功效】治疗口干。 枸杞麦冬饮 【组成】枸杞子30~50克,麦冬10克,甘草3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3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2次。 【功效】用于治疗夜间口干。 芦根茅根饮 【组成】芦根、白茅根各10克。 【做法】将芦根和白茅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老年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疾病。一般情况下,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多发生于50岁以上,视力常为缓慢进行下降或视物变形。 【偏方一:健脾益气汤】 原料:黄芪11克,党参20克,茯苓、枸杞子各15克,白术、山药、陈皮各12克,葛根15克,当归2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健脾益气、柔肝养血、明目。适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盘状前期和干性型。 【偏方二:补阳还五汤】 原料:黄芪、川芍各10克,当归尾20克,赤芍15克,地龙12克,桃仁、红花各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浆液或出血的吸收。减少瘢痕形成,提高视力。适用于老年性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湿热中阻,脾虚气虚而导致的。日常治疗要以补脾为主。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如下: 半夏黄芩汤 【组成】半夏12克,黄芩、干姜各9克,人参、炙甘草、黄连各6克,大枣12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材料共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1小时。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功效】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明矾地龙方 【组成】明矾150克,地龙200克。 【做法】明矾研成细末;地龙放入锅中,焙干后,研成细末,连同明矾末放在一起,混合均匀,备用。 【用法】每日3克,每日分别于三餐前30分钟服用。 【功效】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乌贼骨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白带异常

中医认为,白带异常原因很多,有的是湿热,有的是脾虚,有的可能是产后、术后感染所致等原因,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对待。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三个中药偏方治疗白带异常,如下: 治黄带偏方 【组成】玄参、银花各12克,黄芩、生地、茯苓皮、连翘、丹皮各9克,赤芍、当归各6克,甘草3克。 【做法】将以上药材的100倍药量,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火煎之,收浓汁,共煎3次,将3次滤液放入一个器皿中,即成合剂。 【用法】每次服3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用于治疗妇女带下证,痔漏出血,风疹痒块,龈衄,等等。 白带异常偏方 【组成】茯苓、泽泻、车前子、猪苓、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各1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妊娠呕吐有奇效

妊娠呕吐(孕吐)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妊娠呕吐有奇效,如下: 柴胡清肝散 【组成】柴胡、龙胆草、当归、川芎、黄芩、白芍、知母、生地、桔梗、甘草、黄连(吴茱萸汁炒)各3克。 【做法】将以上所有药材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火煮沸20分钟,关火,滤渣取液,待温后服用。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热化痰,和胃止呕,用于治疗妊娠呕吐。 安胎凉膈饮 【组成】芦根12克,葛根9克,知母、麦冬各6克,人参3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 【做法】将以上所有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火煮沸20分钟,关火,滤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哮喘有奇效

中医认为,哮喘的病发主要是由于肺道不能主气,或者肾虚不能纳气,气逆于上,或者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所导致。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哮喘有奇效,如下: 紫苑银花汤 【组成】紫苑、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桔梗各20克,杏仁、半夏、前胡、浙贝母各10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共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1小时。 【用法】适量服用。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所致的哮喘。 参芪麦冬茶 【组成】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各10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共研成粗末,放入杯中,冲入白开水,闷泡3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 【功效】补肺益气,固表止喘,主要用于治疗肺虚所致的哮喘,症见语音低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风湿性心脏

风湿性心脏在中医学中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至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 【偏方一:利湿化瘀汤】 原料:制半夏、枳实、川芎、赤芍、麦冬、五味子各9克,茯苓30克,丹参、沙参各15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利湿除痰,活血化瘀。对风湿性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偏方二:养心汤】 原料:炙黄芪60克,淮小麦、毛冬青、丹参、益母草各30克,全当归、川芎、桃仁各9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益气活血,助阳

三个中药偏方治痛风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痛风 【偏方一:苍术甘草煎】 原料:黄柏、威灵仙、陈皮、羌活各6克,甘草、苍术各10克,芍药3克。 制法:煎汁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对湿热型痛风有一定疗效。 【偏方二:黄柏丹参煎】 原料:苏子5克,苍术、元胡、丹参、茯苓、路路通、黄柏各15克,木瓜10克,牛膝6克,白芍、蚕沙、桑枝各12克,五灵脂9克(包煎),槟榔10克,升麻、甘草各3克。 制法:煎汁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痛风有一定疗效。 【偏方三:苏牡丹藤酒】 原料:苏牡丹藤1500克,牛膝30克,钻地风60克,五加皮、红糖、红枣各250克,烧酒5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