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悸艾灸哪里 心阴亏虚型心悸艾灸

心悸艾灸哪里 心阴亏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艾灸处方:阴郄,郄门,心俞,巨阙。

艾灸方义:阴郄,郄门分别为手少阴,厥阴经之郄穴,两穴同用能养阴定悸,心俞,巨阙为俞募配穴,能协调心经气机而收镇惊宁神之效;多梦加太冲,面赤加劳宫。

灸法:艾炷灸,用补法,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心悸艾灸哪里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

可以。

心悸多因素体虚弱,心血不足或优思过度,劳伤心脾,使阴血亏损,心失所养,神志不宁;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如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均可发为本病。临床上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浊阻滞六种类型。灸法治疗本病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为主,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艾灸相关穴位有补益心气,滋养阴血,宁心安神,补血定悸之功,对心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 心气不足型心悸艾灸

治则:补益心气。

艾灸处方:膻中,心俞,气海,关元,间使。

艾灸方义:气会膻中与心俞同用可调补心气,气海,关元培补元气而固本,间使宁心安神,主治心悸,心痛。五穴相配,标本同治,心慌,心悸可止,失眠加神门,善惊加大陵,多梦加太冲。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7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眩晕症艾灸哪些部位治疗

肝阳上亢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面色潮红,气燥易怒,少寐多梦,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施灸方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泻兼施。

施灸穴位: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痰湿中阻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少食多寐,舌苔白泥,脉滑。

施灸方法:化湿祛痰,用平补平泻法。

施灸穴位:中脘,内关,丰隆,三阴交。

气血不足型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头晕目眩,面色恍白,唇白不华,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劳累即发,舌质淡,脉细弱。

施灸方法:补益心脾。用补法,可灸。

施灸穴位:心俞,脾俞,足三里,气海。

身体各个系统的艾灸养生方式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关注学艾灸,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 脾肾阳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温补脾肾,利水宁心。

艾灸处方:内关,关元,命门,脾俞,足三里。

艾灸方义:关元,命门温肾壮阳,脾俞,足三里健脾化湿,内关安神宁心。

灸法:

1.雀啄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3天。

2.隔附子饼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心悸艾灸哪里 肝肾阴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肝肾,养心安神。

艾灸处方:行间,太溪,太冲,三阴交,神门。

艾灸方义:行间,太冲平肝潜阳,太溪滋肾阴,三阴交滋益肝肾,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2.艾炷灸:补法,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艾灸对心脏的好处多 艾灸极泉-健脑强心

艾灸功效: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第一穴,穴在腋下,心经经穴中,位置较高,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活血,疏通经络,健脑强心的功效,主治胁肋痛,胸闷,干呕,心悸,冠心病等病症。

艾灸取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极泉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心悸艾灸哪里 痰浊阻滞型心悸艾灸

治则: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艾灸处方:肺俞,丰隆,太白,内关。

艾灸方义:肺俞,太白宣肺理气,肺胃贮痰之器,气行则痰利;丰隆化痰浊,清神气;内关宁心,对心率有双向调节作用。四穴相配,具有清肺化痰宁心的作用。脾胃虚者加脾俞,足三里。

灸法:

1.艾炷灸:用泻法,每穴3-5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2.艾条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艾灸哪些穴位可治疗阳痿

艾灸第一个穴位:章门穴。

【取穴方法】: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屈肘合腋时,当肘尖尽处。

【艾灸病症】:主治胁痛、泄泻、症积等症。

艾灸第二个穴位:京门穴。

【取穴方法】: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艾灸病症】: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肾炎等症。

艾灸第三个穴位:巨阙穴。

【取穴方法】: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巨阙穴位于人体的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艾灸病症】:胸痛、心痛、心烦、健忘、腹胀暴痛、呕吐、泄利。

艾灸第四个穴位:关元穴。

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艾灸病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遗尿、尿频、尿闭、尿血、腹痛、泄泻、尿路感染等症。

艾灸第五个穴位:神门穴。

【取穴方法】: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病症】: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等症。

艾灸的第六个穴位:三阴交穴。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简单的说就是在足内踝上3寸。

【艾灸病症】:肠鸣泄泻、腹胀、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经闭、痛经、阴茎痛、疝气、遗尿、尿潴留、腹痛等症。

对于以上穴位可以手持艾条距离穴位上方2-3厘米处艾灸,以局部感到温热能够承受为度,局部皮肤至发红的现象。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一次。在艾灸的过程中要掌握好灸时灸量,避免灸花的出现。

如果平时工作到很晚的话,可以用几个艾灸盒,点燃艾条后,绑在在穴位处,这样可以同时艾灸,时间就节省出来了。时间如果充足的话,可以再加上心俞、脾俞、肾俞这几个穴位艾灸。

艾灸阳痿早泄,尽量挑选比较好的艾条,艾灸的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补益类的药物,药物的吸收会更好。也更有助于治疗早泄的效果。

头痛艾灸灸哪里最好

风寒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发病较急,头痛如破,连及项背,恶风寒,口不渴,苔薄白。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凤池穴,太阳穴,合谷穴,列缺穴施灸。

艾灸功效: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痰浊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

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风池穴,脾俞穴,胃俞穴,然后取仰卧位,取印堂,中脘穴,内关穴,丰隆穴施灸。

艾灸功效:化痰祛湿,通络止痛。

血虚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舌淡苔薄白。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补益心脾,养血止痛。

肾虚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而空,每兼眩晕,腰酸腿软,神疲乏力,遗精,妇女带下,舌红少苔。

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风池,肝俞,肾俞穴,然后仰卧位,取关元,三阴交,太溪穴施灸。

功效:滋阴养肾,通络止痛。



月经不调艾灸怎么调理 月经先期艾灸治疗

主要症状: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甚至每月两次。行经先期,量多色紫,质稠而黏,且伴随面红心烦,舌红口干,尿黄便结,为实热;量少色红,五心烦热为虚热;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胸肋乳房胀痛,则为肝郁;量多色淡,经质清稀,神疲肢软,心悸气短,为气虚。但如果提前仅3-5天,或偶尔提前一次,无其他明显症状,不做病论。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患者以感觉温热舒服,以至微有热痛感觉为度,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讲究,每穴灸3-5壮。气虚者加灸中皖,神厥,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俯卧加灸心俞,脾俞穴;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 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次髎穴,灸法同上。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艾灸涌泉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人都知道睡眠要好,工作学习中才有精神。可是有些人晚上总是难以入眠,或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次日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差怎么办呢?中医认为,艾灸百会穴和涌泉穴可促进睡眠。

涌泉穴

百会穴

睡眠质量差,艾灸涌泉百会穴

具体方法也很简单,用毛巾把艾灸罐包起来,直接放在百会穴、涌泉穴上就可以。有时,艾灸结束后口会非常渴,建议喝点儿红糖水或者白开水。

失眠,中医十大常见类型及治疗方法

1、肝郁气滞型:主要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而引起的,这一类型的失眠者一般情绪波动较大,易烦躁,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2、郁郁化火型:肝郁气滞型程度加重时就会转化成郁郁化火型。失眠者易出现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常常做噩梦。

治疗方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3、痰热内扰型:此类失眠的患者常觉得头很重,痰多胸闷,恶心,口苦,心烦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热化痰,心脑安神;

4、瘀血内阻型:此类失眠者舌呈淡紫色,有瘀斑,会伴随头痛。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通窍醒神;

5、阴虚火旺型:失眠者夜尿多,腰部酸痛,手足心发热、出汗。

治疗方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6、心胆气虚:睡眠中惊恐不宁,反复惊醒,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

治疗方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7、心脾两虚: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淡黄,气短。

治疗方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8、脾肾阳虚:此类型的失眠者会出现怕冷、腰酸腰痛,夜尿多,大便溏稀或秘结。

治疗方法:温补脾肾;

9、冲任失调:女性多见月经不调,少经,脸上长有黄褐斑。

治疗方法:调补冲任、安神助眠;

10、心肾阴虚:治疗方法:补肾安神。

中医提示,凡事贵在坚持。坚持一段时间后,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提高自身免疫力,使精力充沛,另外,艾灸涌泉百会穴还可改善黑眼圈症状。

相关推荐

艾灸哪里治头痛 血虚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而晕,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舌淡苔薄白。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俞穴,脾俞穴,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补益脾,养血止痛。

艾灸治疗产后血晕的方法

悬灸保健技术只用于养生保健,而不是用于治疗疾病。因此,在调理项目中,悬灸组方分为二类,一为基本方,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主,本着既要简便易行,穴位少而精,便于掌握的原则,又要科学辨证,达到悬灸效果。二为调理方,是为针对不同症候而设,采用辨证取穴的方法。 艾灸治疗产后血晕的方法 产后血晕,中医病名。是指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昏眼花,不能起坐,或胸满闷,恶呕吐,痰涌气急,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病因】 产后血晕多由于产妇素体气血虚弱,加之生产时产程过长,失血过多,气随血脱

夏季艾灸养生的6大保健穴位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疗法之一,艾灸能治疗很多的疾病,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的功效。艾灸养生也是以穴位为基础的,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功效。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夏季艾灸养生的六大穴位。 关元穴。常灸关元穴,能防病保健、强壮体质,对全身衰弱、少气乏力、精神不振、下腹部虚寒有防治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关元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每周灸1~2次。 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灸此穴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之效。常灸神阙穴有强壮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灸

阴虚可以艾灸

阴虚体质不建议艾灸。 阴虚体质的人是由于体内津液虚导致的病症,临床上可表现为五烦热、两颧发红、潮热、盗汗、口干、咽干、大便干等症状内热症状,而艾灸是阳热性的治疗方法,具有温阳通脉、活血化瘀、升阳助火、排湿除寒的功效,可补阳气,但也容易伤阴耗气,如果阴虚患者进行长时间的艾灸,可能会导致内热加重,进而引发如:口干、头痛、眼红、夜间烦躁、失眠等问题,因此阴虚体质的患者一般不建议艾灸

艾灸治疗早泄的操作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看来,早泄患者往往有阴阳失衡,阴虚肾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艾灸可以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艾灸对引起早泄的阴虚肾有很好的效果。关键在于长期坚持。 艾灸治疗早泄可选取下列两组处方: 自己做艾灸选用:三阴交、神门、关元、巨阙、章门、京门。 他人帮助艾灸选用:三阴交、神门、俞、脾俞、肾俞。 艾灸治疗早泄治疗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可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

艾灸百会穴的作用

一、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1 施灸方穴 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2 方穴功用 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3 方穴主治 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二、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1 施灸方穴 肺俞、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2 方穴功用 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3 方穴主治 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月经先期又称“经早”,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甚至每月两次,如仅超前3-5天,或偶尔朝前1次,无其他明显症状,不作病论;若经行先期,量多色紫,质稠而粘,并伴随面红烦,舌红口感,尿黄便结,为实热;量少色红,五烦热为虚热;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胸胁乳房胀痛,则为肝郁;量多色淡,经致清稀,神疲肢软,气短,为气虚。 艾灸疗法:灸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加减:气虚者加灸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于俯卧位加灸俞,脾俞穴;肝俞者,与仰卧位加灸期门,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

睡眠不好灸什么穴位

睡眠不好临床表现为夜卧难以入睡,或睡时易醒,醒后难再入睡,睡中多梦,可伴有神不安、腰膝酸软、下胀满、头晕目眩、嗳气不舒等症状。 一、睡眠不好灸什么穴位 中医理论中,艾灸涌泉穴对失眠有着确切的治疗效果。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以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因此,艾灸涌泉穴可以生髓健脑,使得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 定位: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每天晚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气血虚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而晕,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自汗盗汗,舌淡苔薄白,脉细。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穴及背俞穴进行治疗。 1.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旁,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旋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施灸穴位:百会,风池,神庭,中脘,气海,足三里,俞,脾俞穴。

艾灸那里 冠艾灸方法二:

穴位: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檀中 操作:采用固定艾条熏灸器和无言艾卷做穴位灸治。每天每次艾灸20分钟,每日1次,6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本处穴位采用包经有关及健脾益的穴位进行艾灸,以补气、益阳、温通经脉为主,从而使脏微血管,尤其是小动脉的痉挛状态得以缓解,增加缺血肌的血氧供应,有利于肌代谢,加强新机收缩力,达到治疗冠病,缓解绞痛的目的。主要用于冠绞痛、失眠、食少腹胀等脾两虚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