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谨防并发症状
糖尿病患者需谨防并发症状
1、感冒
中国有句俗话:“百草回春,百病发作”。春季是疾病的好发季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春季好比是个险要的“关口”,调摄不当,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相反,如果保养得当,重视各方面保健,则能使病情稳定,平安度过“多事之春”。
“春捂秋冻”防流感“春捂秋冻”是中国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冬末春初,乍暖还寒,气候变化多,常常上午还是艳阳高照,下午便有冷空气来袭,大幅降温,此时如果衣着不当,特别容易着凉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也是在冬、春季高发。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普遍较弱,首当其冲地成了感冒的高发人群,而任何感染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不利的,因为感染会造成血糖控制难度加大,病情加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循“春捂”原则,注意保暖,当天气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服。部分抵抗力差的糖尿病患者,必要时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2、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可以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一个冬天平均血糖水平,如果小于6.5%,则说明血糖控制得不错;如果未达标,则要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冬天气温低,全身血管收缩,血压较其他季节要高。春天气候转暖,血压比冬天略有下降。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当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高于这个标准,则要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3、高血脂
冬天过后,不妨去医院查一下血脂,看看自己的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指标有没有升高,特别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有没有升高,如果LDL超过2.6毫摩尔/升,就要警惕了。血脂升高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
4、足癣
春季天气渐暖,平时脚汗较多的人容易患足癣。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足部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均可能发展为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为坏疽导致截肢。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春天应当穿着宽松的棉袜和棉布鞋,并每天检查足部,天天换洗袜子,如发现足部皮肤有小破损,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什么呢
糖尿病这个病我们在生活中听的非常多,尤其是老年人患上这个病的人很多,它的出现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健康,该病的出现还会诱发较多的并发症出现,因此我们要深入的了解糖尿病疾病的知识才可以,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所诱发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糖尿病的并发症:
第一、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病变,可使痛觉纤维受损,对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温度损伤感觉迟钝或消失,天冷取暖时极易烫伤。
第二、糖尿病性眼病,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眼睛的大部分组织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和不同症状的眼部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眼病,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糖尿病性眼病也是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第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季节转化,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要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基础,继发感染后病情相对严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重大伤害。
第四、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所并发的糖尿病性心脏病,主要为冠心病和糖尿病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甚至剧烈的胸痛、呼吸短促、出汗、踝部肿胀等症状。糖尿病并发症多样,而每一种糖尿病并发症,都会给患者带来沉重伤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保护。
通过以上的介绍现在大家清楚的知道糖尿病疾病的并发症是什么了,此病带来了较多的困扰,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因此朋友们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出现,要将此病的并发症关注起来,积极的去进行糖尿病的相关预防才可以。
糖尿病治疗应该注重双目标
2型糖尿病患者应关注治疗中的“双目标”。短期目标是控制血糖,实现降糖达标;长期目标是保护心血管,预防并发症。
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3980万,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绝大多数。最近20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猛,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但知晓率和诊断率偏低,其中未诊断率达56%,糖尿病防治依然面临严峻形势。
社会公众应予以糖尿病更多的关注,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糖尿病治疗有“双目标”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糖尿病治疗不再是单纯地追求降血糖,也应注重防治并发症的长期获益。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强调,糖尿病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中,心血管并发症尤需警惕。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达25.3%,在所有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中,有80%左右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
糖尿病防治的目的就是血糖安全、持续地达标,同时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在实现短期目标即全面降糖的同时,也应兼顾长期的并发症防护和心血管保护,建立糖尿病治疗的“双目标”。
“达标”+“护心”带来长期收益
2型糖尿病是进展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延误治疗时机。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强化降糖治疗、实现血糖达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怎么治
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治疗,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胰岛素是一种用于长期控制血糖的,强有力的降糖药,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肥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肥,长期坚持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糖尿病患者可以不用胰岛素吗?
有部分新检查出来的患者对使用胰岛素很抵抗,比较难接受。但是,糖尿病的病人是不论发病早晚的,只要是血糖比较高的病人 ,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都主张尽早用胰岛素把血糖控制下来。
硒与糖尿病
硒对糖尿病的作用
最近的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其血液中的硒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补充微量元素硒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病人的各种症状,并可以减少糖尿病病人各种发症的产生机率。
1)糖尿病患者补硒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病情的加深、加重
A、糖尿病患者补硒有利于营养、修复胰岛细胞,恢复胰岛正常的分泌功能
人体内必须有胰岛素的参与,葡萄糖才能被充分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多造成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时,就会引发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能够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受损或其功能没有发挥。而补硒可以保护、修复胰岛细胞免受损害,维持正常的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医学专家提醒:营养、修复胰岛细胞,恢复胰岛功能,让其自行调控血糖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
B、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院的重大发现
人体是依靠胰岛素来调节血糖的,而硒具有和胰岛素同样的功能,也就是说补硒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院经多年研究发现,硒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来降低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它能增强组织细胞吸收血糖的能力,能促进血糖在细胞中转化为糖原,这样既达到了降低血糖的目的,又保证了细胞的能量代谢。
2)糖尿病患者补硒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糖尿病患者补硒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 糖尿病患者补硒可加速心梗区细胞的修复,增大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量,阻断有害物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从而减少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发生;
3、 糖尿病患者补硒可有效拮抗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升高。
4、 糖尿病患者补硒可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3)硒防止并发症产生的机理
A、 清除自由基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途径。
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自由基,其强烈的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就是糖尿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也会引发体内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从而损伤人体内各种生物膜导致多系统损伤,出现多种并发症,后果极为严重,如何有效预防和减轻并发症呢,硒有着巨大的潜力,因为大量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补硒以后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阻止这种攻击损害,保护细胞的膜结构,使胰岛内分泌细胞细胞恢复、保持正常分泌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
B、增强糖尿病患者自身抗病力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硒是强免疫调节剂,人体中几乎每一种免疫细胞中都含有硒,补硒可增强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整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对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糖尿病患者,无疑是增加了一道抗感染及预防并发其它疾病的坚固防线。
4)硒与糖尿病药物的区别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病人必须长期服用降糖药物,但在糖尿病侵害人体时一味地追求降糖,并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很简单:高血糖可以通过药物降下来,但对于身体的各个脏器所受到的伤害,降糖药无能为力。此外"是药三分毒",糖尿病人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也易破坏肝、肾功能,疗效不稳定,易耐药,疗效单一。且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这对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是很危险的。而硒,非药物,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作用温和,适当服用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无副作用。
扩展阅读:糖尿病常见症状
1、三多一少:此时会喝水多,有时晚上也要起来喝水,同时夜尿次数也比以前多。而受糖尿病影响,食量也明显增加,但吃的多并不致胖,反而出现体重减轻或很快消瘦。
2、精神萎靡:疲劳乏力,精神状态不佳,喜欢窝在床上,不愿意活动。
3、视物模糊:血糖迅速升高会导致视力明显减退,看书、看报眼睛容易疲劳,并经常发生视网膜的病变。
4、四肢麻木:四肢对称性的麻木、疼痛或感觉过敏。手、腿出现麻痹和阵痛,症状长期不消失,有时会有剧烈的疼痛,也有人夜间小腿常常抽筋。
5、浮肿、皮肤瘙痒:出现不明原因的浮肿或者瘙痒。女性患者有时会痒及阴部,如果皮肤受伤,容易感染腐烂,还会长疥疮。
糖尿病会导致恶心呕吐吗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如果是并发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我们常见到的症状就是消化道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等等。
如果是处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时期,糖尿病引起了自主神经的病变,比如胃轻瘫,那么患者常常会感到恶心、呕吐,进食之后症状加重。因此我们针对糖尿病要引起重视,及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的保健知识
一、学知识、防未然。一旦诊断糖尿病,将是一个终身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长期过程。糖尿病患者自我学习一些糖尿病知识,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调节好自己的血糖,避免或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能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晨起早,莫睡迟。建议春夏早上5点半到6点之间起床。中午午饭后半小时开始午睡,午睡在1个小时左右最好,晚上最晚不要超过11点入睡。一天总的睡眠时间保持在6—8小时即可,睡眠过长过短对血糖的调节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定量吃,花样繁。糖尿病人在饮食方面须少食多餐,吃得过少容易诱发低血糖,过多则会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忽高忽低的血糖对身体伤害最大。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吃5—6顿,少而精,种类多,使营养均衡,保持血糖稳定。
四、勤动腿,多喝水。糖尿病人运动非常重要,尤其是超重的2型糖友。应当选择散步、游泳、登山等温和的有氧运动,在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进行。
五、平常心,莫生气。很多糖友都有这样的感受,情绪不好,血糖也跟着就上来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并且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非常重要。
六、勿吸烟,不贪杯。糖尿病患者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速末梢神经病变的发生,使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提前出现,所以,糖友一定要忌烟酒。另外一定要避免空腹饮酒,以免出现低血糖。非要喝酒可以选择葡糖酒,不要喝白酒。现在还有一种叫砖牌养神茶的,针对糖尿病的效果非常好。能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并发症。无副作用,适合患者长期使用。
哪些情況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需住院治疗:①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短期住 院,目的为全面检查,了解有否糖尿病并发症或其他病变,且学会观察病情, 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观察治疗效果;②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频发低血糖、血糖 不能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需住院治疗,了解为什么血糖控制不好,且要调 整治疗方案,控制血糖;③糖尿病患儿如果合并其他病变,如肺炎、抽搐、腹泻 等,也需住院治疗;④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该住院,即使是小手术,也应 住院治疗、观察,这有利于控制血糖和手术后的恢复。...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什么
第一、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病变,可使痛觉纤维受损,对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温度损伤感觉迟钝或消失,天冷取暖时极易烫伤。
第二、糖尿病性眼病,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眼睛的大部分组织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和不同症状的眼部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眼病,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糖尿病性眼病也是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第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季节转化,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要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基础,继发感染后病情相对严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重大伤害。
第四、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所并发的糖尿病性心脏病,主要为冠心病和糖尿病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甚至剧烈的胸痛、呼吸短促、出汗、踝部肿胀等症状。糖尿病并发症多样,而每一种糖尿病并发症,都会给患者带来沉重伤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保护。
糖尿病是否与治疗HIV的药物有关
1、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600万,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严重者会造成尿毒症。糖尿病人应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2、治疗上常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由于氧化应激不仅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也构成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因此,糖尿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抗氧化治疗不仅可阻抑糖尿病病的持续进展,对减少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3、生活方式的改变,从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饮食摄入的总热量既要充分考虑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的需要,使体重恢复到接近标准体重。肥胖者摄入总热量要减少,消瘦者要增多。饮食的结构为,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较低的脂肪,中等的蛋白质。所谓优质蛋白,指的是动物蛋白,如蛋类、乳制品、鱼肉、牛猪羊肉、禽类等。我国采用植物蛋白较多,花费相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宜低盐饮食。应戒烟,避免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