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焦虑症会传染给孩子吗
父母焦虑症会传染给孩子吗
研究人员发现,患上焦虑症的家长往往通过以下行为举止将焦虑症“传染”给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批评、在孩子面前经常流露出惊慌和害怕的表情等。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患焦虑症,那么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风险也将大大提高。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6月出版的《咨询和临床心理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对一些美国家庭进行调查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干预手段治疗焦虑症有一定效果。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对40名7岁至12岁的孩子及其父母进行了对比分析。被调查者被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刚开始时,没有一个孩子患焦虑症,但他们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有焦虑症。
研究人员对干预组的人员进行了行为纠正,即让他们避免能引起焦虑症的言行,而对照组的人员没有接受相关治疗。8周后,干预组的儿童没有出现焦虑症状,但对照组的儿童中却有30%的人出现了焦虑症状。
焦虑的病因
一、环境性焦虑:这种焦虑多发生在陌生环境中。若能脱离此环境,或者对环境适应,焦虑也就消失了。比如,父母带孩子到别人家(孩子感到陌生的朋友或亲戚家)小住或玩耍,到了晚上,孩子便焦虑不安,吵着要回自己家睡觉。
二、素质性焦虑:这类儿童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外界的一些细微变化较为敏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他们的父母通常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父母的这种易焦虑素质,有可能直接遗传给下一代,也有可能在言行上被孩子模仿因此,父母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常在孩子面前焦虑不安。
三、过度焦虑反应:表现对未来过分担心忧虑、不切实际的烦恼。如担心完不成学业,担心考试成绩差、怕黑暗、怕孤独,常为一点小事而惴惴不安、焦虑烦恼。多见于学龄儿童和少年,女性较多。这些孩子通常个性胆小、多虑、缺乏自信心、对事物反应敏感等。
四、境遇性焦虑:遭遇突发事件,孩子心理承受不了。如父母遭遇不测、离异。整天担心“灾难”会再次降临头上,心烦意乱。不过,这种焦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焦虑症会遗传吗 焦虑症能生孩子吗
能生孩子,但不建议在病情未好转之前。
俗话说,生养生养,影响焦虑症的不是生孩子的生理因素,而是生育之后的养育!
焦虑症虽然未证明具有生物遗传性,但焦虑症形成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可能会在教养方式上有所体现,而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的焦虑情绪很容易通过日常无意之中的互动,“教”给孩子。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在孩子3岁之前让焦虑症得到控制。
女性为何更易患焦虑症
女性是生来就容易焦虑的吗
有几个原因。一种是因为体质,易激动体质对新奇和抑制感到害怕,这也是易患病的体质。其他一些人是对焦虑特别敏感。因为她们从心底里认为这是失控的表现,这让她们觉得非常可怕。一个人是否对焦虑敏感,和她在儿童时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在儿童期,我们看到,这些孩子往往喜欢与父母唱反调。有时候父母,特别是母亲,容易把令自己困惑的问题传达给孩子。孩子总是在做父母想做的事情,或者是充当一个让父母和解的角色,这就让孩子习惯于以顺应别人的感受和需求为第一目的,女孩子就更要求她们顺从、听话,但结果往往是没人关心她内心的需要。这种内在需求使得孩子处于自我意志与父母管教长期背道而驰的矛盾中,使得孩子长大后容易焦虑。
另一原因是父母的过度保护。他们总是吓唬孩子,以限制其自由。其传达的信息就是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没人帮你。对女孩子的教育就更是如此。因此当事情发生时,这种儿时印象会强烈地投射出来,使得成年女性更容易焦虑。
儿童得焦虑症的原因
素质性焦虑
这类小儿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有的则是父母本身具有焦虑表现,给孩子以“模仿型”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出现的焦虑情绪不能正确引导,反而自己亦产生焦虑感,就可能使孩子沉溺于低谷情绪中不得解脱,逐步恶化。
境遇性焦虑
对突发事件,小儿的心理难以承受,因此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头上,惶惶不可终日。但这一类小儿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自然消失。
分离性焦虑
当孩子与亲属特别是父母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失去以往的欢乐。其主要表现为心烦意乱,无心学习,甚至出现逃学、出走等现象。
期待性焦虑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预期的要求,担心受到父母的责备而焦虑不安。另一方面,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课程设计、作业布置超过了小儿的接受能力,给小儿以极大的压力,也会使小儿表现出紧张、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
环境性焦虑
有的家庭“大吵三六九、小闹天天有”,使孩子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失去了他们应有的欢乐,由此便产生胆小、孤僻、不合群、易紧张等焦虑现象。焦虑症往往严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展,并且容易诱发抑郁、孤僻、自卑等心理疾病。因此,父母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后,应予以科学引导,以尽早让孩子摆脱困扰。父母尤其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这是孩子远离焦虑症、实现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保证。
由于年龄小的孩子语言表达的困难、独生子女的任性、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等等原因,孩子在很多情况下会发脾气,或有不愿意去陌生的地方、哭闹、紧张等一系列表现,那么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有焦虑的症状父母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放松,这很正常。
焦虑是我们情绪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这很正常,是很多人会面临的健康问题。
焦虑,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间。
尽管孩子焦虑时,父母爱子心切,总会让孩子躲进自己温暖的怀抱,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是其实父母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时刻,给孩子心理教育。帮助他们直面这些挑战,使孩子长大。给予他们帮助,一起讨论生活中的这些焦虑,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将来更好的控制情绪。
父母的你要及时发现这些症状。
幼儿或者学龄前儿童,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失落的行为,这常常暗示孩子有潜在的焦虑情绪。他们是不是变得情绪不稳,或者很依附人。
你的回应会有重大的影响。
如果你发现孩子感到很焦虑,那就鼓励他们说出他们害怕的事儿。确保你理解孩子的感情,这些都是真的。不要低估或者无视孩子的行为。其实,他们真的会很害怕。
理解孩子。
分享对孩子很有好处。父母可以尝试着跟孩子说:在我在你那么大的时候,我也很害怕,这样说会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们。
焦虑的父母会带出来焦虑的孩子。
如果你有压力或者焦虑,一定要确保你有人分享出来,能够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朋友还是心理医生。等孩子长大的时候,你可以坦诚你有时很焦虑,告诉他们焦虑是什么感觉会对人的大脑和身体有什么影响,告诉他们这不是什么坏事。
孩子很渴望安静。
当孩子焦虑的时候,他们会使家长很紧张,但是有时你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安静,安慰他们,相信孩子自己也能驾驭自己的情感。
为什么孩子喜欢和父母一起睡
1.害怕和焦虑
很多的小孩在晚上的时候都会感到害怕和感到焦虑,所以就会寻求父母的被窝。例如,一个孩子在晚上的时候可能会怕黑,他们会设想着黑暗里面有鬼魂、怪物和其他不知名的恶魔等,有些孩子也会害怕强盗或者是那些夜间入侵者。有些孩子受到过惊吓的就更害怕晚上自己一个人睡觉了。一些孩子还会有分离焦虑症,也是属于焦虑症的一种,就是害怕和照顾自己的保姆或者是和其他很重要的人分开。有些孩子的分离焦虑症会让他们没有理由的感到焦虑。很多类型的焦虑
症患者当他们独自在黑暗的房间里睡觉时候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如果恐惧和焦虑是孩子想和你睡觉的主要原因,你可以试一试自助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巴赫花精能够决解特定类型的恐惧,把这些无害的、水质型制剂添加到孩子喝的水、牛奶、巧克力牛奶、茶、果汁或者是其他液体里面去,每天四次,直到孩子的恐惧感消失为止。
2.适应改变
有些孩子就是喜欢到自己的父母床上去睡觉,找各种理由。当父母分居离婚或者是有一方去世的时候,很多的孩子就会选择在父母的卧室。如果搬了一次家的话,孩子想和父母一起睡觉的理由就会更加充足了:适应不了新环境。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允许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睡久一点,事实上,很多分居离婚或者是丧偶的单亲家庭都希望能够在孩子那里寻求一点安慰,所以会让孩子和自己睡久一点。但是,单亲家庭是迟早都会找一个伴侣的,到时候孩子又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床上去,这样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对你的新伴侣的产生怨恨。
孩子患上焦虑症会有哪些表现
一,让孩子心理压力大
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如果经常是一副焦虑的面孔,会带给孩子心理压力。因为父母一旦焦虑,家庭氛围就紧张,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要么是教训的口吻要么就会着急训斥,有的父母还可能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或者打骂孩子,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出现逆反情绪和行为。
二,让孩子心态变得不稳,脾气变坏
父母的焦虑呈现给孩子的是一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强化会让孩子变得心态不稳,脾气变得急躁。比如有的父母看见孩子的一些行为或过错,总容易上火,动不动就训斥或者责骂,孩子就会不知不觉习得这种负面行为。
三,让孩子缺乏自信
父母的焦虑会带给孩子心理负担,也会让孩子脾气变坏,孩子受挫时也会以这种焦虑的情绪对待。焦虑的情绪只会让他们陷入负面暗示的恶性循环,从而办不好事情,越是办不好事情就越是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使得孩子在做人做事的时候缺乏自信。
四,增加孩子出错的机会
父母的焦虑由于强化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从而抑制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会让孩子因为父母焦虑的影子盘旋在脑海而在做事的时候分心,从而增加了孩子在工作生活中的出错机会。所以说,父母的焦虑实际上会让孩子不平安。
五,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变得自闭
父母的焦虑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们(虽然父母不这么认为,但行为效果却是这样),小一点的孩子会变得和父母疏远,从而缺乏安全感,总是爱哭爱任性;大了的孩子会选择远离父母,由于觉得父母都不爱他们,从而让他们在社会中不愿意相信其他人,更加缺乏安全感,变得自闭。
分离焦虑症是什么引起的呢
1.遗传:临床研究发现,患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而且同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可高达50%,这些都说明分离焦虑症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2.不良事件影响:在幼儿分离焦虑症出现之前,往往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为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受到挫折,家中发生不幸事故,如亲人重病或死亡等。
3.过分依恋: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宝宝平时一直与父母或亲人呆在一起,不与外界接触,而母亲则往往对孩子过于珍爱、过分保护,从而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一旦与亲人突然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临床众多实际案例表明,亲子过分依恋是引起幼儿分离焦虑症的重要原因。
肺癌会传染孩子吗和孩子一起吃饭会传染孩子吗
肺癌不具备传染性,但有一定遗传性
分离性焦虑是如何产生的
1.环境突变的影响: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安和紧张,在学校得不到宣泄,回家后才把满腹的紧张情绪尽情宣泄出来。
2.对父母过于依恋:患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平时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特别是妈妈。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照顾也会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感强的毛病。一旦与妈妈突然分离,分离焦虑避免不了。
3.父母焦虑遗传:研究发现,父母患有焦虑症,孩子焦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
4.畏惧综合征:这是孩子社交能力差的表现:胆子小的孩子依赖性强,不会和身边的孩子交朋友,适应能力较差。他们会把陌生的地方看成“狼外婆”的家,充满恐惧。
恐惧症是否会遗传
恐惧症是一种神经症,患者表现出对某些特定的事物产生过分的、不必要的恐惧,明知自己的恐惧不合理却仍无法控制。由于有些神经症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有人担心恐惧症是否会遗传。
恐惧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点关系,但主要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个体的素质及个性有关。个体的素质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孩子是否会得恐惧症,关键不在遗传,而在后天的教育。如一些父母限制子女接触社交环境,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促发社交恐惧症。
对于恐惧症的发病原因,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学说各自有不同的看法。
一、精神分析学说--心理冲突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本病起源于儿童性心理冲突,通过置换的防御机致,将某种无关重要的物体或情境,象征地取代了引起心理冲突的人,从而避免了性心理冲突和分离性焦虑。恐惧症作为一种焦虑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反应水平的差异由于最初的归因所致。恐惧症又称为焦虑性歇斯底里,是由于儿童早期的恋母情绪冲突所致。到了成人阶段,由于性驱力继续表现出强有力的恋母或恋父色彩,从而激起了一种被阉割的恐惧和焦虑。
二、行为主义学说--条件反射按照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恐惧情绪的出现是由于形成了不良的条件反射或称为学习的结果,即是由儿童时期早已消失习得了的恐惧经验中学习得来的。某些物体或情境与令人恐惧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而形成条件反射,这些物体或情境成为了恐惧对象,由于病人对此采取回避的措施,而使这种恐惧焦虑得以强化。
综上所述,不用过分担心恐惧症是否会遗传,与其害怕孩子会被传染恐惧症,不如多花点精力在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中如有恐惧症的患者,应及时让心理医生帮助治疗,以免自己的恐惧情绪影响到孩子。
大三阳孕妇会不会传染孩子
大三阳孕妇会传不会传染孩子,这主要看是否成功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大三阳患者体内病毒数量多,传染性强,对自身危害也比较大,女性怀孕不仅给肝功能带来很大负担,并且还可能把乙肝病毒通过血液在宫内传染给胎儿,或者是在生产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并且大三阳母亲在母乳喂养的时候,乳汁中微量的乙肝病毒都可能传染给孩子。据统计,大三阳的妈妈对孩子的传染性在90%之上,所以大三阳患者怀孕尤其要注意。
导致儿童焦虑症的因素
1、先天性焦虑症
主要病因是小孩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或受到损伤,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过于敏感。或都父母本身就患有焦虑症,孩子长期受父母焦虑的影响,而患上了焦虑症。
2、孤独型焦虑症
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工作需要一些父母经常需要出差,由于与父母分开,孩子既担心、想念父母,又害怕一人独自睡觉,心烦意乱、焦虑不安。
3、压力过大引发的焦虑症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预期的要求、受责怪而焦虑不安。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课程的设计、作业的布置超越了儿童的承受能力,儿童担心完成不了老师安排的任务而受惩罚,从而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
4、外界刺激引发的焦虑症
发生了一些突然事件,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如父母突然死亡、离异、意外事故、灾害等,整天担心灾害再次发作,焦虑不安。
5、环境性焦虑
有些常闹纠纷的家庭,长辈们把孩子作为倾诉自己心中不满的知心人,向孩子诉苦。在这种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孩子易于产生焦虑情绪。
父母带给孩子的焦虑情绪需要警惕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这件事,他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邻居家有个一岁半的男孩,会自己吃饭而且喜欢自己吃。家人嫌他自己吃得慢吃得少,就把饭菜全部搅成糊状,用奶瓶喂给他吃。孩子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旁人力劝无效,只能任由家长如此的“教育”孩子。
这种事情的本质是:如果父母不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完全能预料后果的方式来做事,父母就会陷入严重的焦虑中。我们一代代这样轮回下来,无数人心中焦虑得不得了,总忍不住去控制身边人,特别是孩子。如此下去,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伴随着焦虑和强行控制他人的欲望。
孩子小时候是没有任何辨别是非能力的,他们只是按照他们的喜好做事情,这时候我们家长就会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意愿和习惯强加在孩子身上,也就有了老人们常说的:“你看这孩子像他妈妈或者像他爸爸。”我们每次听到类似的话语都会觉得,是长相相似,性格相似,却从来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为人处事,行为习惯是否也和自己相同呢?父母一旦控制不住孩子,就会变得焦虑,烦躁。往往这样的情绪下教育孩子,总会伴随着不理智、出现伤害孩子的事情。
曾经看到一篇关于父母焦虑会带给孩子影响的报道:
1让孩子心理压力大
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如果经常是一副焦虑的面孔,会带给孩子心理压力。因为父母一旦焦虑,家庭氛围就紧张,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要么是教训的口吻要么就会着急训斥,有的父母还可能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或者打骂孩子,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出现逆反情绪和行为。
2让孩子心态变得不稳,脾气变坏
父母的焦虑呈现给孩子的是一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强化会让孩子变得心态不稳,脾气变得急躁。比如有的父母看见孩子的一些行为或过错,总容易上火,动不动就训斥或者责骂,孩子就会不知不觉习得这种负面行为。
3让孩子缺乏自信
父母的焦虑会带给孩子心理负担,也会让孩子脾气变坏,孩子受挫时也会以这种焦虑的情绪对待。焦虑的情绪只会让他们陷入负面暗示的恶性循环,从而办不好事情,越是办不好事情就越是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使得孩子在做人做事的时候缺乏自信。
4增加孩子出错的机会
父母的焦虑由于强化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从而抑制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会让孩子因为父母焦虑的影子盘旋在脑海而在做事的时候分心,从而增加了孩子在工作生活中的出错机会。所以说,父母的焦虑实际上会让孩子不平安。
5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变得自闭
父母的焦虑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们(虽然父母不这么认为,但行为效果却是这样),小一点的孩子会变得和父母疏远,从而缺乏安全感,总是爱哭爱任性;大了的孩子会选择远离父母,由于觉得父母都不爱他们,从而让他们在社会中不愿意相信其他人,更加缺乏安全感,变得自闭。
用控制别人的方式控制自己的焦虑。父母意志侵袭之处,就是孩子自我消亡之地,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可以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