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尿床
妈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尿床
婴幼儿尿床,一般情况下,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病症。婴幼儿时期,由于智力未发育完全,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所以会出现偶尔尿床的情况。
2岁以后,如果宝宝一个星期尿床超过3次以上,就说明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可以适当进行行为治疗。但是,如果宝宝5周岁以后还尿床,且这种行为每周多达2次以上,才能算做“遗尿”病症,这种情况必须去医院进行治疗。
宝宝尿床原因很多,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宝宝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神经功能、膀胱括约肌等身体机能逐渐发育,加之父母的良好引导,尿床会慢慢改善。
宝宝能否自主大小便,与妈妈的养育方式、日常训练有关。从小没有把过尿,一直带着纸尿裤的宝宝,到了1周岁以后,有便意的时候,他会向妈妈寻求帮助。这个时候,住楼房的家庭可以把宝宝带到马桶上,然后扶住宝宝,让他大小便。住平房的家庭,公厕比较远的话,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专门用来大小便的小塑料桶,宝宝有了便意,妈妈就带宝宝去家里较隐蔽的地方,坐在小塑料桶上方便。
如果宝宝一尿床妈妈就斥责宝宝,甚至在睡觉前吓唬宝宝:“晚上敢尿床,我就把你扔出去!”那么,宝宝精神紧张,越害怕尿床,越是尿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条件反射,一旦尿床受到了严厉斥责,宝宝就会有意识地憋尿。现代医学研究指出,人能抑制尿的排放,是在脑神经支配下,靠膀胱内括约肌逼尿肌的协调作用形成的结果,在幼儿憋尿意念的作用下,会形成人为的尿潴留。憋尿后,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尿中有毒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如果经常憋尿,小便次数减少,清除作用就会减弱,就会造成细菌肆意生长繁殖,女孩还容易引起括约肌系统感染,时间过长,末梢神经就会因过分紧张而出现麻痹,使人失去排尿感。久而久之,会产生膀胱颈梗阻,出现排尿困难、漏尿、尿失禁等症状。
正确对待宝宝发烧
宝宝从小到大,生病发烧应该是宝爸宝妈们通常都会遭遇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如何沉着、冷静的正确对待宝宝发烧呢?
一、正确认识宝宝发烧问题:
(一)宝宝发烧的原因:
1、外在环境原因:如穿衣过多、喝水太少、房间通风不畅、温度高等;(这类发烧不必用药,只要改变客观环境就可以轻松解决。)
2、疾病原因:宝宝生病导致的体温升高;(这类发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如果是病毒性的,还可能出现反复。宝爸宝妈可千万别期望能立竿见影,因为客观上存在病程周期。)
3、注射了防疫针后的反映。好象白百破、麻疹疫苗接种后,一些宝宝会有发烧的现象。(这类发烧,一般使用一点常用的退烧药就可以控制,而且不会有什么反复。)
(二)专家观点:发烧不会烧坏脑子。
其实,认为“发烧会烧坏脑子”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据权威专家讲: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因脑子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者感观机能,出现反映迟钝、失聪等后遗症。发烧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婴幼儿由于其体温控制中枢尚未完全形成,轻度的病毒感染就可能高烧至40度。这也就是宝爸宝妈一发现宝宝发烧就抓瞎的原因。不过,对于退烧是否必要,正反二方学者一直存在争议。对此的观点是,退烧有必要,但要掌握一个度,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三)一味退烧不正确。
研究显示,身体内负责消灭细菌的白血球,在人体体温升高至38度―39度时,“战斗力”会加强。所以,宝宝发烧时,心急如焚的宝爸宝妈巴不得穷尽各种可能的方法,力图尽快将宝宝的体温降至正常范围。然而,这并非明智之举。如此急于求成,反而可能会降低生病宝宝本身的抵抗能力。特别是民间的一些物理退烧方法,由于瞬间冷热刺激太大,如果运用不当,还会造成宝宝抽搐呢!
二、如何处理宝宝发烧问题:
(一)即时就医:
一旦确认宝宝生病发烧,只要超过38度,在家用药后,仍没有效果,建议应及时带孩子看医生。特
别是处于婴儿期的宝宝更是要小心为妙。
(二)温度观测:
对于发烧的宝宝,随时注意观测体温是最重要的。其实,给发烧宝宝用过退烧药后,一般半小时左右就会出汗,只要汗一出,体温会立即下降,这是宝爸宝妈用手就可以感知的。所说的温度观测,是要在药效过后,看宝宝温度是否有反复,反复后的温度如何?这将更有利于治病和用药。比如小儿美林糖浆不推荐在38度以下使用,38度以下一般用小儿新和小白糖浆就可以了。如果反复发烧,说明有病毒感染,那还需要使用抗病毒的药。
1、保持家中空气流通。空调温度最好设定在27度左右。
2、脱掉过多的衣服。不要相信民间感冒需要用被子“捂汗”的说法。对于因发烧而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的宝宝,就需要少穿点衣服,千万不要怕吹了风,而让宝宝因散热困难而难受。
3、洗温水澡。因为水气从体表蒸发时会带走一些体热,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如果对于刚刚发烧的时候.这个方法效果很不错的.
4、多喝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又可以补充宝宝体内因发烧而失去的水份。这一点很有效哟,宝爸宝妈一定要想办法哄着宝宝多喝些水。而我的基本上就做一些稀饭的粥给宝宝吃.宝宝不太爱光喝那么多水.有点稀饭水的味道能甜一些.
5、使用退烧药。市面上销售的儿童退烧药应该很多。小儿美林糖浆(应对39度以上的高烧)、小白儿童感冒糖浆(应对中度发烧)和小儿新(对轻度发烧有效)三种。其实,退烧药用于后的结果一般都是使孩子大汗淋漓之后,达到退烧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效果显示越快的药,孩子出的汗也越多。所以,使用退烧药时,一定要看清说明。一方面不要几种退烧药一起同时并用,另一方面不要因急于给孩子退烧,就频繁给孩子喂药,一定要掌握好前后二次药相隔的时间;再一方面,不同的退烧药有不同的针对性和温度要求,不要以为哪种药来得快,就选择哪种药。不正确的用药,不仅会给发烧的宝宝另外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在无形中造成宝宝对某种退烧药的依赖性。
孩子为什么爱尿床
一般孩子到了3岁以后,已基本可以自己控制小便了,如此时孩子仍无法控制自己的小便,家长要看看是否训练的方法有问题,或者是孩子过度紧张,造成了心理压力;又或者是家长常在他人面前强调孩子尿床一事,令孩子感觉羞愧,使尿床情况更为严重。对待孩子尿床,家长应该用轻松平和的态度去处理,随着孩子身体的不断发育,便能适时控制夜间小便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4、5岁时孩子对膀胱的控制已经十分健全了。这个阶段理应不会再有尿床的情况,倘若这个年龄的孩子仍经常尿床,可能是心理受困扰所致,必须查究清楚,帮助孩子解除困扰。5岁的孩子,已懂得尿床是一件难为情的事,许多时间尿床后都不敢告诉妈妈。日子一久,可能养成孩子自卑的心理,母亲发觉孩子尿床,不要用严厉的语气去责备孩子,否则会造成更坏的后果。要知道,孩子尿床已经十分难为情,而这是他无法控制的事。因此,妈妈不要将事情看得太严重,只当它像打翻了汤碗一样去处理便可。晚上最好尽量少让孩子喝汤水,睡前提醒孩子上一次洗手间,便可减少尿床的机会。
可见,孩子尿床家长要正确对待,除了在正确的时间训练孩子的小便习惯外,还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尿床的孩子,不应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如何正确对待宝宝的高声尖叫
妈妈纳闷,好好的小女孩,不文文静静的,怎么一天到晚尖叫?玩高兴了尖叫,遇到不如意事情了尖叫。难道尖叫对宝宝来讲很舒服吗?
倾听宝宝的尖叫声
宝宝尖叫,是有理由的。宝宝是用尖叫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想法的。不管宝宝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或者是为了反抗而尖叫,妈妈都要明白,这是宝宝的语言,倾听是最好的方式。
所谓的倾听,并不是需要家长忍耐宝宝,“这不仅需要钢铁一样的意志,更需要有聋了一样的耳朵”,而是要认识到宝宝是个独立的个体,要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倾听,去了解宝宝为什么尖叫。
1.高兴的时候
当宝宝一边笑一边跳着尖叫起来的时候,可能是有高兴的事情。这个时候,妈妈就要观察一下宝宝做了什么事情。妈妈一定要明白,宝宝的兴奋点和大人不一样。比如,把什么东西搞坏了,看到搞笑的事情,实现了某个愿望等,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能正确区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更不知道如何充分表达他兴奋的情绪,因而极易采取尖叫这种非常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欢乐。
如果妈妈观察到宝宝高兴的源头并没有伤害性,就配合着宝宝一起笑笑吧1
2.寂寞的时候
当宝宝独自一个人尖叫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他觉得自己玩没意思,才发出了抗议,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越是到夜晚的时候,宝宝越需要有人陪伴,因为这样会令他们感到安全。
所以,忙碌了一天的妈妈们,到了晚上就要慷慨一点,把时间多给宝宝一些,陪宝宝一起玩玩吧!
宝宝尿床后不该做的4件事
1、一尿床就责骂
当宝宝尿床后,如果妈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宝宝,像小明妈那样,很凶的责骂小明:“怎么又尿床了?要尿尿不懂得上厕所吗?把床单弄湿了怎么睡?”。小明之后尿床了都很害怕会被骂,还曾偷偷把尿湿的床单藏起来。
其实当宝宝尿床后,一味知道责骂他们。除了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之外,还能带给宝宝什么呢?难道责骂一下宝宝就能帮助减少尿床吗?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尿床这件事,对于每个宝宝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这是成长中的必然,不会因为妈妈的责骂而省略。
2、马上进行排尿训练
有些妈妈就是担心宝宝会经常尿床,要经常换洗床单,于是就早早地给宝宝进行排尿的训练,殊不知这样做却会有反效果。
浩浩妈表示,她想让浩浩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浩浩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地进行排尿训练了。后来浩浩不仅没有养成良好的尿尿习惯反而经常尿床。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这么月龄小的宝宝对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如果妈妈们刻意去做,反而会让宝宝因为排尿紊乱而尿床。
3、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
也有些妈妈想训练宝宝自己要尿尿就会找便盆,于是经常让宝宝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认为这样宝宝就想尿尿就会联想到便盆。但如果这样做的话,有时候宝宝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用心尿尿,反而更不容易让宝宝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4、刻意起夜把尿
更有些妈妈担心宝宝会尿床,在晚上会刻意反复叫醒宝宝,让宝宝尿尿,即便宝宝不想尿,妈妈还是偏要叫宝宝尿,这是多么让宝宝感到厌烦的事,而且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如果不管宝宝的哭闹、挣扎,一定要他尿完了才能离开便盆,这反而会让宝宝对尿尿这件事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宝宝尿床应该怎么办
宝宝尿床了,妈妈不要当成一件大事,但是也不能忽略,而且当宝宝尿床后不要大声的呵斥他,应该要告诉他,不该尿床了。而且还可以给宝宝做一些调整,晚饭的时候不要给宝宝喝太多的汤水,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可以叫醒宝宝,让他起来如厕。
妈妈一定要记住的是,不要去责怪宝宝,这样是会在宝宝的心理上留下阴影的,而且适时地叫宝宝起来尿尿,是可以帮助解决质疑问题的哦!
宝宝尿床中医疗法来帮您
宝宝尿床了,中医怎么看?
中医认为,小儿尿床的原因有四。一是因为小儿先天体质较弱,肾气虚寒,所以常常在睡眠中遗尿,这类小儿多发育迟缓。二是因为久病之后,失于调养,导致脾肺气虚,排尿功能失调,所以常见尿频现象。三是因为受疾病影响,或饮食失调,导致体内湿热,肝功能失调,这时往往每次的尿量不多,可是伴有腥臭味。四是因为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导致睡梦中尿床,且睡得不安稳。
为什么宝宝会尿床?
1.环境改变。在上幼儿园之前,宝宝一直由爸爸妈妈陪着入睡,而在幼儿园午睡时,只有宝宝自己照顾自己,新环境可能让依赖父母的宝宝难以适应,导致尿床。
2.心理因素。宝宝在幼儿园受到惊吓或者在睡前看了紧张刺激的电影,或者在家时看到父母吵架,导致情绪过于激动、紧张,或精神压力大,睡眠不佳引起尿床。
3.过度劳累。由于宝宝贪玩,或者身体疲乏,较易进入睡眠状态,且熟睡后不易觉醒,即使有尿意也不懂得起床上厕所。
4.疾病因素。泌尿系统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蛲虫病、癫痫等疾病可能引起遗尿。
5.其他因素宝宝尿床后体罚、斥责;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或者气候变化、睡前饮水过多、夜间懒得上厕所等都可使宝宝遗尿次数增多。
宝宝尿床了,切忌责骂
一些妈妈常常因为宝宝尿床就用严厉的语气责怪宝宝,这样做不仅难以改善宝宝的尿床现象,反而加重了宝宝的精神负担。对于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宝宝,长期遗尿可能使他们形成自卑的心理,因此不愿与同学交往,睡前也会表现出担忧等情绪,影响睡眠。
当知晓宝宝尿床之后,应该问问宝宝尿床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情绪紧张、晚上不敢自己上厕所,或者夜间懒得上厕所,应该予以理解和正确的引导,教育宝宝尿床是不好的习惯。如果宝宝尿床是因为身体的原因,那么应该给予安慰和开导,要告诉宝宝这是可以治好的,不要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毕竟尿床也让宝宝自己觉得难为情。
宝宝尿床,中医疗法来帮您
敷脐法
功效:温补固肾
位置:脐部
操作方法:五倍子、何首乌各20g;研末,用醋调匀;每次取黄豆大小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覆盖,每晚一次,次晨取下,连用1周。(如图1。)
捏脊:
功效: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培元气。
位置:脊背部
操作方法:妈妈双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脊背之上再以双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把皮肤捏起,(如图4),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推转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从长强穴开始, 沿督脉两侧由下向上随捏,随按,随拿,随推,随捻,随提,随放,一直捏到大椎穴处为1遍,如此捏12遍。第7遍开始用“捏三提一”法,捏三下,向上提一下,重点提捏膀胱俞、肾俞处,加大刺激量,听见有响声效果最佳。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改善小儿遗尿的食疗
莲子羹
配方:莲子、芡实、板栗肉、核桃各若干,鸡蛋1个,盐少许。
制法:将莲子、芡实、板栗肉、核桃共研成粉末,每次各取30克,放入碗中,加盐拌匀,打入鸡蛋,加清水少许,搅至起泡,入锅蒸熟成羹即可。空腹食用,每日1剂,1次食完,连食5-7天,以后每星期1剂。
功用:健脾益气,补肾固摄。对改善小儿遗尿有良好功效。
宝宝尿床,妈妈怎么护理?
宝宝太累,睡得沉,就会对尿意感觉迟钝,所以白天注意劳逸结合,也不要让宝宝玩得太疯。晚上尽量少让宝宝进食汤水等流质食物,睡前提醒宝宝上一次洗手间,便可减少尿床的机会。
年龄较小的宝宝,妈妈要留意宝宝晚上尿床的时间规律,在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及时唤醒宝宝排尿。对于年龄较大的宝宝,可采取鼓励性行为训练,制作尿床次数登记,有进步时给予奖励,这种方法对遗尿治疗是较可行的。
孩子经常尿床怎么办?妈妈有绝招! 尿床后,妈妈不该做的事
尿床不是宝宝的错。3岁以下宝宝的尿床多数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宝宝并不是有意而为。
当宝宝尿床后,千万不要责骂他们。除了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外,责骂对帮助减少尿床毫无用处。要知道,尿床这件事,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这是成长中的个必然,不会因为你的责骂而省略。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宝宝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地进行排尿训练了。但这么小的宝宝对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刻意而为反而会让宝宝因为排尿紊乱而尿床。
有些粗心的妈妈晚上把宝宝唤醒后,让宝宝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其实有时宝宝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用心尿尿,这样做就不容易让宝宝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有些妈妈担心宝宝尿床,就会在夜里反复叫醒宝宝,让他排尿。但这样做,常使得宝宝的膀胱不能得到充分扩张,很难产生明显的尿意。甚至不管宝宝的哭闹、挣扎,一定要他尿完了才能离开便盆,这反而会让他对尿尿这件事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怎么改掉宝宝尿床的坏习惯
宝宝尿床往往是有规律的,通常是在上半夜,有时可一夜多次。对待尿床的宝宝,切忌打骂和羞辱性惩罚,那样只能使宝宝精神更加紧张,反而加重宝宝尿床现象。应该解除宝宝的心理负担,让宝宝树立起信心,一旦宝宝没有尿床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宝宝的尿床现象将会减少。只要不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尿床,爸爸妈妈就不必过于担忧,爸爸妈妈要相信宝宝能改正,这对宝宝树立信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