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喝茶易致1种罕见病
这样喝茶易致1种罕见病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俄语趣闻网”3月28日文章写道,过度饮茶或将引发一种罕见的骨病。
美国密歇根州一名47岁女子17年里每天喝100个茶包。近五年,她的背部、双手和双脚疼痛不堪,医院透视图清楚地检测到患者脊椎骨密度异常,其手部韧带患钙质沉着症。
医生发现患者血液中氟含量高于正常值3倍,与长期食用或饮用高含量的氟化物有关,而茶中的氟化物含量恰恰不低。
报道称,通常情况下,过量的氟化物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但是,如果一个人需要消耗大量的氟化物,比如饮用大量的茶,随着时间的推移,氟在骨骼中将形成结晶。因此,医生建议患者应停止饮用茶,此后其骨骼再生能力将逐渐得到改善。
新生儿筛查可发现罕见病
罕见病是指患病率极低、患者人数极少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按此计算中国罕见病患者超过千万人。多数罕见病是慢性严重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因此罕见病通常指的是罕见性遗传病。国际上已发现5000多种罕见病,大约占人类疾病种类的10%。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疾病常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给患者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遗传性先天性代谢缺陷、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异常、先天性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等是相对常见的罕见性遗传疾病。一些遗传性代谢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病)已有相对特效的治疗方法,早期(筛查)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减少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罕见病可以早发现
我国较早开始对罕见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新生儿疾病的筛查上。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995年《母婴保健法》颁布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全国逐步推广。除上述两种疾病外,部分地区开展了G-6-PD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2003年上海地区将串联质谱技术应用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大大扩大了筛查的疾病谱。2007年卫生部《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新生儿疾病平均筛查率为48.9%,其中东部地区达 80.3%,中部33.7%,西部21.7%。
对罕见性遗传病的高危诊断除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外,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包括生化、酶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检测以及组织学、影像学检查等。
常用的生化检查包括血气分析和电解质、血糖、酮体、血氨、乳酸/丙酮酸、尿酸等检测。近20年来国内武汉、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先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进行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分析,可诊断大多数氨基酸病、有机酸病。生化和分析化学技术已成为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和高危诊断的常规工具,显著扩大了我国罕见病诊断疾病谱。
酶学检测和突变分析是部分罕见性遗传病的确诊方法。国内可用酶活性测定诊断的疾病主要包括黏多糖病、糖原贮积症、脑白质营养不良、岩藻糖贮积症、黏脂贮积症、生物素酶缺乏症等。通过白细胞酶的测定可确诊戈谢氏病、甘油激酶缺乏症、尼曼-匹克病;通过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有助于枫糖尿症、半乳糖代谢障碍、丙酸和甲基丙二酸代谢异常、黏脂质贮积症、过氧化物酶体病等病的诊断。
近年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步应用于罕见性遗传病基因型与突变位点的检测和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研究,使得人们对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诊断率明显上升。此外,在影像学方面,通过长骨或脊柱X线片可协助黏多糖病的诊断;头颅CT、MRI或MRS的特征性变化有助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Leigh综合征的诊断;皮肤、结膜、肝脏以及肌肉等组织活检可对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公众对罕见病的认知率不高
由于发病率极低,罕见病在我国一直被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及社会各界所忽视。多数基层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仍较低,国内尚无制药企业研制出罕见病的治疗药物,也未有罕见病及其治疗药物相关的保障政策出台,多数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仍生活在疾病带来的极度痛苦之中。
早睡早起也可能是一种老年疾病
科学家称之为家族性睡眠时段超前综合症(FASPS),患上这种罕见病症的人上床和起床的时间都比其他人要早四个小时。
早睡早起也许是个健康生活的良方,不过对有些爱早起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个不幸被写进基因的状况。这些人患上了家族性睡眠时段超前综合症(FASPS),患上这种罕见病症的人上床和起床的时间都比其他人要早四个小时。研究了培养的人皮肤细胞中一种已被确认的变异蛋白的行为后,研究者称该综合症的根源可能是细胞核的一种简单蛋白输出。
研究发现很多患FASPS的患者有一种名为PERIOD2的蛋白质出现变异。专家认为这种变异蛋白效应来自一种主要磷酸盐簇的缺失,不过还无法确认其机制。
一般认为,修饰PERIOD2家族蛋白质的磷酸越少它就越稳定,不过专家们发现这个病症中情况刚好相反。
他们发现,该变异的蛋白质降解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两倍以上,很明显这是由它被从细胞核快速转运到胞浆所致,这种现象在消化蛋白的酶中是很普遍的。专家解释:“通常,这种蛋白质产生于胞浆,然后进入核内并抑制自身的合成。”
当它又被泵出核时,该抑制作用就会减弱。变异蛋白质出核的速度变快了,所以抑制作用也就被更早的中和,这就产生了一个加快了的循环。
其他人认为这项结果是一个有益的进步。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睡眠遗传学家表示,该结果可帮助我们理解“精确的生物钟是如何被修改的”。他补充说,动物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研究不同的磷酸盐簇对于活机体的蛋白质作用有着怎样的贡献
原来看似正常的早睡早起对于老年人来说也可能预示着疾病的发生,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这项实验结果是可取的,因此老年朋友要多加注意,更好的预防老年疾病的发生。
眼皮下垂肌无力怎么办
重症肌无力早期症状常被忽略,出现眼皮下垂、视力模糊、讲话大舌头、咀嚼无力、喝水会呛等症状要小心
眼皮下垂、容易疲劳、抬头无力、举臂无力、走路无力……很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归结于亚健康,或者认为自己是没休息好劳累所致,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罕见病——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因《过把瘾》男主角而被大众认识的“重症肌无力”,曾经被认为是“难治之症”,甚至被称为“第二癌症”,如今其已被明确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该病属于罕见病范畴,不仅患者对疾病不甚了解,甚至部分临床医师也经常被其不同和多变的症状所迷惑,不能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导致延误诊治。专家提醒,要重视该病的一些早期表现,如眼睑下垂、视物重影、手脚没力且症状呈波动性(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如有一定要及时就医。
临床表现:
骨骼无力易疲劳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罕见病,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病率约5人/1万人,按这一比例推算,我国大约有65万以上患者。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约为1.8︰1。发病年龄上,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18~35岁发病的患者以女性居多,35~50岁发病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儿童1~5岁居多。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具体包括:
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
2.讲话大舌头,鼻音重,声音沙哑,构音不清;
3.咀嚼无力,无法搅拌食物,食物吞咽困难;
罕见的恐惧症种类
食品恐惧症
英国考文垂市一位20岁女孩从小患有一种罕见的食品恐惧症,她从2岁时起就只肯吃炸鸡块,除了偶尔还吃一些炸土豆条,其他任何食品都会让她感到恐惧和恶心。在过去18年中,她每顿午餐和晚餐都只肯以炸鸡块为食。
牙医恐惧症
一名英国小女孩4岁时去诊所检查牙齿时,被牙医不小心伤到舌头。此后,她对牙医产生恐惧感。8岁时,她吃硬糖硌坏牙齿,但拒绝去看牙医。为此女孩三天没吃饭,家庭医生建议她去医院。在拔掉所有乳牙后,她不肯张口吃饭,父母用尽办法无济于事,女孩最终离开人世。
教皇恐惧症
据《每日邮报》报道,有一群人得了一种恐惧教皇的异常的或持续的病理状态。得此恐惧症后,就会呈现出许多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快速呼吸、心律不齐、出汗、恶心和浑身整体感觉的恐惧。令“恐惧教皇症”患者恐惧的可能不只是教皇一个人,罗马天主教会也可能是他们恐惧的对象,因此,“恐惧教皇症”患者总是希望与教皇相关者保持远离。
膝盖恐惧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名25岁女子,自从11岁那年看到父亲膝盖骨脱臼后,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膝盖恐惧症”,她只要见到别人露出膝盖,就会惊慌失措、浑身流汗,她不敢去海滩游泳、不敢到酒吧消夜,甚至害怕看未婚夫克里斯·贝利斯穿着短裤踢足球。
女人恐惧症
一名英国男子27年来,只要一见到女孩就会开始紧张、发晕甚至神经错乱、陷入极端焦虑之中。患上“女人恐惧症”的他连女孩子的手都没有牵过,更不敢奢望像普通人一样跟心爱的女孩谈恋爱。
掉头发恐惧症
目前出现一群人,他们看到到处都是掉下的头发,此类人群可能已经患有“掉头发恐惧症” 。这是由于患者经常在衣服上或其他地方,看到掉落的头发而造成的一种对头发的病态的厌恶或恐惧。
这些恐惧症都是比较少见的,有的还很严重。总之,若是患上恐惧症,最好还是尽早接受心理治疗,以免影响生活或发生意外。
吃海鲜不能吃什么 吃海鲜不能喝茶
在吃海鲜的时候喝茶易长结石。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喝茶的时候吃海鲜,海鲜中的钙和鞣酸相结合,导致结石产生。因此,要喝茶的话,最好与吃海鲜时间间隔两个小时以上。
经期可以喝茶吗 经期喝茶有什么坏处
女性在经期喝茶易加重便秘。因为身体会分泌出黄体激素,很多女性朋友在经期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而茶中的鞣酸会减慢我们的肠蠕动,导致大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无法排出体外。
女性在经期喝茶易加重便秘。因为身体会分泌出黄体激素,很多女性朋友在经期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而茶中的鞣酸会减慢我们的肠蠕动,导致大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无法排出体外。
如果在生理期喝茶就更是会加剧铁元素的流失,因为茶水中含有的鞣酸会与人体从外界中获取的铁分子迅速结合形成沉淀物,阻碍肠道对铁分子的吸收。一般来说茶水越是浓郁,其就越是容易阻碍肠道对铁分子的吸收。
大麦茶罕见功效
很多人都知道调补脾胃的重要性,但论及调补方法,则存在着很多误区,有人认为脾胃虚弱就要多吃补药,岂不知中医有“过犹不及”之说,因此,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这本书主要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入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详细讲述了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肝炎、脂肪肝、消化不良、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疾病的具体调理方法,相关患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策略。
大麦茶,功在消食导滞
朝鲜及我国东北地区的人有饮用大麦茶的习惯,去韩国料理店,首先喝的常常就是那充满浓浓麦香的大麦茶。大麦茶虽然也叫茶,但它跟我们一般认识中的茶叶是不同的,它是由大麦经过焙炒而成。
要说大麦茶,首先要说说大麦。大麦是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本草纲目》认为其咸,温,微寒,无毒。主治食饱烦胀,烫火伤及小便不通等。一般大麦煎服则性偏寒,有除热止渴,利水的作用,所以在夏天如果烦热口渴可用大麦煮水后放凉后服用。而大麦焙炒后则性偏温,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饮用后会觉得口干上火的原因,所以同样一味中药炮制方法不同,疗效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大麦焙炒后最大的效果就是消食化滞,大麦茶是大麦经过焙炒之后制成的,所以大麦茶的主要作用也是消食导滞。在吃完很滞的食物之后,喝上一杯热热的大麦茶,会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至于说大麦茶有减肥,去腥膻,去油腻,助消化等作用,其实也都是消食导滞作用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朝鲜及我国东北地区的人习惯饮用大麦茶,是由于他们的饮食一般以肉类为主,比较容易造成饮食停滞,喝大麦茶能够帮助消化。另外,长期要外出应酬,酒食无度的人,或平时消化不良,或比较肥胖的人,长期饮用应该对健康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大麦茶不含咖啡因,对于一些喝茶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它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大麦茶含有17种微量元素,19种以上氨基酸,同时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有人提出喝大麦茶会致癌,从机理上讲应该存在这种可能,因为制作大麦茶时,大麦必须经过高温烘烤,其中的氨基酸和糖会发生反应,产生丙烯酰胺,从而具有致癌的危险。但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它所含有的丙烯酰胺量并不高,为0.51mg/kg,而平时饮用的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都有0.36mg/kg,所以如果不是长期服用应该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而且烘烤之后消食导滞的作用会更好。
大麦茶虽然有消食导滞的作用,对帮助脾胃的运化有一定的作用,但综观中药的医典,没有人提到本品有健脾的作用,也没有健胃或养胃阴的作用,在中医来看,健脾和消食是两回事,如果没有饮食停滞的人长期服用消食的药物,不单不能健运脾胃,反而会造成脾胃气虚,所以,对于身体虚弱的人,不宜长期服用大麦茶。
将大麦茶作为茶饮,要明确以下几个原则:
1、本品不属于补品,而且长期服用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作为普通人没有必要长期使用。
2、本品的主要作用是消食导滞,因此建议在进食较多肉类、吃火锅或聚餐后服用,能够帮助消化。
罕见病毒致婴儿小头畸形
在巴西伯南布哥州,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被父亲放在水桶里纳凉,孩子爸爸说,宝宝喜欢水,这样可以他让感觉舒服些,婴儿的头部比正常人明显偏小。近段时间,由蚊子传播的Zika病毒迅速蔓延,而该病毒可能与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巴西今年已有2700名婴儿怀疑患上小头症,其中29人死亡,主要集中在东北部,而去年巴西只有147宗小头症个案。
“小头症”是一种脑神经失调病症,患者脑部发育不全,终身不能自理生活。巴西科学家在解剖一个小头症女婴后发现该种病毒,另外两名怀有小头症婴儿的孕妇,羊水亦有同样发现。
巴西今年已有2700名婴儿怀疑患上小头症。巴西卫生部门称,今年以来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病例激增与孕妇受蚊虫叮咬感染寨卡(Zika)病毒有关。由此,巴西卫生官员近日给国内家庭提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建议:暂勿怀孕。
2014年,“小头症”病例数量飙升之时,医生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与Zika病毒的出现同步。很快,这些医生发现,大部分病儿的母亲在怀孕早期曾报告出现轻度发热、皮疹和头痛等Zika病毒样症状。11月28日,巴西卫生部宣布,在尸检中发现一个先天性小头畸形的婴儿携带有Zika病毒,两者之间的关联得到确认。
相关新闻: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兹卡病毒全球警告
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泛美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兹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在警告中,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正式承认,在巴西传播的兹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并建议孕妇要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据悉,今年已经在9个国家发现了感染兹卡病毒的病例,分别是巴西、智利的复活节岛、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拉圭、苏里南和委内瑞拉。近期以来,巴西疫情情况严重。
巴西卫生部称,兹卡病毒是黄热病毒的一种,由埃及伊蚊传播,感染症状为低烧、瘙痒、身体出现红色斑点等,也证实近期在巴西东北部集中爆发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症与感染兹卡病毒有关。巴西卫生部官方统计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全国共上报1248例疑似新生儿小头畸形症病例,已死亡7人。上述病例绝大多数来自巴西东北部,疫情最严重的伯南布哥州上报病例达646例,超全国半数。11月29日,伯南布哥州宣布自12月1日起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中国驻累西腓总领馆提醒拟赴巴西东北部地区和在该地区的中资机构和中国公民及时关注巴西卫生部网站公布的有关疫情信息,采取必要卫生防疫措施,特别是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建议该地区孕妇谨遵遗嘱,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