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刮痧能刮脊柱吗

刮痧能刮脊柱吗

刮痧是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一种方式,但是也会引起疼痛的,所以一般选择肌肉比较丰厚的地方,一般在脊柱两侧进行不会选择脊柱部位的,刮拭颈椎病和脊柱,一定要慎重,避免损伤筋膜和骨骼,否侧会造成严重后果。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般背部刮痧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使用工具和产品

1、背部刮痧油:功能:活血化淤,止痛、消炎

2、体霜:滋润、保湿、体香

3、刮痧工具:方形刮痧板

4、艾灸条:7条

操作程序如下:

(1)刮痧: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 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横刮双侧的肩颈。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

(4)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6)化痧斑:用艾灸棒艾灸背部痧斑,目的是活血化淤、代谢体毒。

功效:调节内分泌,补肾、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增强肌体抗过敏能力。舒缓内分泌或妊娠而产生的色斑,解除疲劳、使整个肌肤细腻白嫩。可平衡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整气息将体内的风寒、湿热、邪毒排出体外。以达到外病内治。内病外治的效果。

一般刮痧能治好颈椎病吗

治疗颈椎病的刮痧方法一

【取穴】 背部夹脊、肝俞弋、肾俞、悬钟穴。

【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用刮痧板蘸刮痧介质以补法刮拭所选穴位处,先刮背部穴,再刮下肢悬钟穴。至局部皮肤潮红,或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周2次。

【主治】 脊髓型颈椎病。

治疗颈椎病的刮痧方法二

【取穴】 风池、肩井、天柱、大椎穴。

【操作】 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涂上刮痧油,用刮痧板以45°角向一个方向刮拭,至出现痧点为止。

治疗颈椎病的刮痧方法三

【取穴】 肩井、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循行线。

【操作】 患者取坐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用刮痧板蘸刮痧介质以泻法刮拭所选穴位处,先刮肩井,再刮上肢,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周2次。

【主治】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颈椎病的刮痧方法四

【取穴】 ①组:风池、肩井、天柱、天宗、大杼、膈俞、肾俞、大椎穴;②组:曲池、列确、合谷穴。

【配穴】 经脉闭阻者加颈椎夹脊穴、昆仑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三阴交、极泉穴;肝肾不足者加颈椎夹脊穴、完骨、太溪、太冲、三阴交穴。

治疗颈椎病的刮痧方法五

【取穴】 风池、脾俞、肝俞穴。

【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用刮痧板蘸刮痧介质以泻法刮拭所选穴位处,先刮风池,再刮背部,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周2次。

【主治】 椎动脉型颈椎病。

扁桃体发炎头痛厉害怎么办 刮痧止头痛

1.先刮咽部廉泉、天突,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背部脊柱正中督脉,从大椎往下刮至身柱;再刮脊柱两侧膀胱经,从风门往下刮至肺俞,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内侧前肺经,从尺泽穴往下经列缺、太渊刮至鱼际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外侧胃经,从足三里往下刮至丰隆穴,再刮足部内庭穴;刮下肢肾经,从太溪刮至照海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1.先刮拭胸部正中线,以泻法先点刮颈部天突30次,然后刮腹部天枢,用舌痧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

2.刮前臂支沟,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以出痧为度。

3.放痧少商,刮下肢丰隆,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

斑痧痕形成为止。

4.最后重刮足部内庭30次,出痧。

功效:此方主要适用于肺胃实热型扁桃体炎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领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高热、头痛、腹胀、便秘。

夹脊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夹脊的治疗用法

艾灸方法:用艾条回旋灸治夹脊穴,每穴各灸治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心肺疾病、肠胃疾病、上下肢疾病等

刮痧方法:用刮痧板角由上至下刮拭30次,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强直性脊柱炎等。

按摩手法:用双手拇指沿脊柱两侧,由上至下反复推揉5分钟,长期按摩,可防治腰背疾病。

腰肌劳损刮痧方法图解 腰肌劳损刮痧简易疗法

取穴:脊柱两面三侧,腰骶椎及两侧,阿是穴(压痛点或阳性反应区),膝弯区。

操作: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尾椎)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位置(大椎多刮),并重点刮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用中等力度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膝弯曲,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取穴: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足三里。

操作:用刮痧法,先刮腰骶部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再刮下肢部委中,承山,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刮痧对咽炎有好处吗 咽炎简易刮痧疗法

刮拭部位:背部,颈部,上肢。

刮拭步骤:

1.先刮颈后大椎穴,再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风门穴刮至肺俞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颈前部任脉,从廉泉穴往下刮至天突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内侧前肺经,从尺泽穴往下经孔最,列缺刮至鱼际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刮拭部位:背部,颈部,上肢,下肢。

刮拭步骤:

1.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肺俞穴往下经肝俞,膈俞刮至肾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经肝俞,膈俞,刮至肾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颈部正中线任脉,从廉泉刮至天突,再顽固啊颈前结喉旁两侧伏突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内侧前肺经,从尺泽穴往下经孔最,列缺刮至鱼际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腰疼刮痧刮那个部位的 简易部位刮痧治腰疼

刮拭部位:背部,下肢。

刮拭步骤:1.刮背部脊柱正中督脉,由脊中向下经命门,腰阳关等穴,刮至腰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2.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脾俞向下经肾俞,大肠俞等穴,刮至八髎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3.刮下肢后侧膀胱经,以委中穴向下承山刮至昆仑处,以皮肤出痧为度。腰痛放射至下肢外侧,则加刮胆经,由环跳往下经风市,阳陵泉,悬钟等穴刮至昆仑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刮痧可以治颈椎病吗 颈椎病刮痧操作方法

1.刮颈背部脊柱正中督脉,由风府穴向下经大椎,刮至身柱穴,刮颈背脊柱两侧膀胱经,由天柱穴处向下经大杼,风门刮至肺俞穴处,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肩部足少阳胆经,由风池穴刮至肩井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手阳明大肠经,由肩部巨骨穴沿上肢外侧向下经肩髃,曲池,手三里等,刮至合谷穴处,再刮手太阳小肠经,由小海穴沿上肢外侧后向下经支正,养老等穴刮至后溪穴处,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再刮下肢胆经,由阳陵泉刮至悬钟,以皮肤出痧为度。

小孩喉咙红肿该怎么办

(1)给孩子多喝水,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的盐,让孩子喝淡的盐开水。

(2)给孩子多吃寒凉的水果,如西瓜、香蕉、梨、猕猴桃等,较小的孩子可以喝这些水果榨的汁。

(3)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同时配合背部刮痧。沿着孩子脊柱的两侧,将由脖子至腰——即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部位涂上麻油,再用刮痧板(商店都能买到,如果没有刮痧板,可用圆润的、没有棱角的瓷制勺子)从上往下轻轻地刮,孩子内热重时,很快就能看到被刮的部位发红。给孩子刮痧时,手法不要重,轻轻地沿脊柱两侧各刮十几下就可以了,刮完后让孩子多喝温水,就能很快退热,咽喉肿痛也会减轻。

(4)家长不会刮痧或孩子较小不宜刮痧时,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降热。

甲状腺结节刮痧位置

刮痧位置:脊柱两侧,颈前,颈侧区,颈1~7及其两侧,胸骨柄区(天突、膻中),肘弯区,手背区以及患者主诉症状的某些部位。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轻刮3行,夹颈前,刮颈侧,再重点刮颈椎两侧3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胸骨柄区、肘弯区、手背区以及患者主诉症状的某些部位。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

刮痧位置:分2组:一为风池、大椎、大杼、天突、水突、命门、中渚;二为天柱、身柱、风门、廉泉、人迎、阳关、带脉。

治法:用刮痧、撮痧法。每取1组,交替使用。在所选上述穴位皮区,用中等手法力度刮至出现痧痕为止,其中天突、水突、廉泉、人迎用撮痧法中之拧、夹痧法施术。每日1次。

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本组方既可用梅花针叩刺,亦可用刮痧治疗,均有疗效。本病早期治疗效果好,可望获愈。晚期以转手术治疗为宜。

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都是不建议直接采用外力去刺激甲状腺结节的,以免造成结节溃烂、感染、扩散、恶变等,在结节上进行刮痧更是要避免的。

扁桃体发炎刮痧刮哪里 简易部位刮痧治疗扁桃体炎

刮拭部位:咽部,背部,上肢,下肢。

刮痧步骤:

1.先刮咽部廉泉,天突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背部脊柱正中督脉,从大椎往下刮至身柱,再刮脊柱两侧膀胱经,从风门往下刮至肺俞,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内侧前肺经,以尺泽穴向下经列缺,太渊刮至鱼际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外侧胃经,从足三里往下刮至丰隆穴,再刮足部内庭穴,刮下肢肾经,从太溪刮至照海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相关推荐

背部防中暑

方法是用一把陶瓷勺子,上面涂上精油或者橄榄油(甚至食用油都可以,作用是润滑)。然后捞起衣服,从背部沿着脊柱骨从上往下,以对方耐受的力度往下完后,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 如果你搞不清楚1.5寸、3寸的长度到底有多少,也也可以满背部,只要遵循一条一条,由背部从上往下的顺序,满整个部位就可以。 背部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因为中暑是身体过热了,但热散不出去,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小孩淘气四处乱跑,露天工

小孩发烧哪里图 小孩发烧方法三

脊柱两侧,胸1~5及其两侧,枕后区,前额区(含印堂、太阳),胸骨柄区,肘弯区,肘外侧区。配穴:少商、复溜、十宣穴。 用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悬枢)轻3行至出现泛红为止,并重点胸1~5及其两侧轻5行(加大椎穴),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枕后区、前额区、胸骨柄区、肘弯区及肘外侧区。壮热不退加配穴复溜,以针点刺少商、十宣穴各出血少许。每日1次。 治小儿高热,通常1~3次即可见效或痊愈(热退)。

对高血压有帮助吗 简易部位法降压

拭部位:头部,背部,上肢,下肢。 拭步骤:1,头部督脉,由头顶百会穴向下经风府至大椎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2,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天柱穴往下经风门,心俞,膈俞,肝俞等穴至肾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足少阳胆经,由颈部风池穴至肩背部肩井穴处,再由下肢风市穴经阳陵泉等穴至悬钟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4,阳明经,先上肢手阳明经,由曲池穴经手三里,阳溪穴至合谷穴处,再下肢足阳明经,由足三里穴至丰隆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5,下肢足部肝经太冲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

如果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可以通过按摩孩子的身体降热。先搓孩子的后背,位置在颈椎胛之间就是胸肺的位置,来回搓到皮肤发热为宜。然后再搓孩子的胳膊,沿着大拇指往上搓,内侧及外侧都要搓,来回搓到发热为止。第三步再搓孩子小腿沿着足三里穴向下的这条经络,来回搓热了就可以了,这样就将热引到下面了,用这个方法,给孩子搓完再让孩子喝点温开水或温的淡盐水,就可以很快缓解孩子发热及咽喉肿痛的现象。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背部的方法。的方法很简单,在孩子的颈椎至腰,沿着脊柱的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部位),抹上一层薄薄的麻油

可以有效治疗胃痉挛

1、用具: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 2、取穴: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 腹正中线)-上脘(脐上五寸)、中脘(脐上四寸)、下脘(脐上二寸);胃经-不容(脐上六寸,任脉旁开二寸)、梁门(中脘旁开二寸)、足三里(外膝眼下三 寸);膀胱经(背部穴均为脊柱旁开一寸五分,脊椎棘突下)-肺俞(第十一胸椎)、胃俞(第十二胸椎);心包经- 内关(羊臂掌侧,大陵穴直上二寸,两筋间). 3、

如何治疗胃痉挛

1、用具: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 2、取穴: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腹正中线-上脘脐上五寸、中脘脐上四寸、下脘脐上二寸;胃经-不容脐上六寸,任脉旁开二寸、梁门中脘旁开二寸、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膀胱经背部穴均为脊柱旁开一寸五分,脊椎棘突下-肺俞第十一胸椎、胃俞第十二胸椎;心包经-内关羊臂掌侧,大陵穴直上二寸,两筋间. 3、方法:方法首先让患者俯伏在椅子或桌子上,用热

鼻窦炎哪里最好 鼻窦炎部位五:背部经脉

局部涂抹少量油,以竖法反复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重点拭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破皮肤。 局部涂抹少量油,以竖法反复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拭肺俞穴、肝俞穴,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拭两经可提升人体阳气,拭肺俞穴、肝俞穴可促进对应脏腑功增强。

中医调理肾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艾灸 很多人出现肾气虚的情况主要就是表现为尿频尿急,这个时候使用艾灸进行固元补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治疗的原则:通过滋补脾肾两个器官,起到温阳的作用,然后在关元穴、气海穴以及神阙穴进行艾灸。 第二: 肾气虚如何调理,除了上文介绍的艾灸这种方法之外,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选择服用药物,那么总有一种是药三分毒的担心,选择则是完全没有毒副作用,不仅具有非常不错的治病作用,同时还够保健身体。 1、对脊柱两边、腹股沟位置还有膝关节位置以及小腿内侧进行够很好的治疗肾气虚的情况。在

适应症

一、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治,如见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阳穴。 二、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逐渐加重。 三、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治。 四、伤暑里证:取背部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治。 五、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低热等证):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并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肘窝部擦。 六、感冒: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擦前额、太阳穴,然后背部脊拄两侧,也可

疗法的适应证

本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以往主要用于痧症,现扩展用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 一、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治,如见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阳穴。 二、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逐渐加重。 三、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治。 四、伤暑里证:取背部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治。 五、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低热等证):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并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肘窝部擦。 六、感冒:取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