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脾脏大小为多少
正常脾脏大小为多少
一般认为生理脾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110~200g。正常脾脏超声测量值 脾厚:3.5cm,长:10mm,宽:6cm,脾静脉小于0.8cm,脾脏长度正常值范围为8-12cm;脾的厚度正常值不超过4cm。
引起脾脏肿大的原因,以慢性、急性反复发作的感染为多见。急性感染,可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此类脾脏肿大以轻 度至中度肿大为主,多数伴有压痛,感染控制后短期内一般可恢复正常。慢性感染的疾病,包括血吸虫病、感性性心内膜炎、梅毒、结核病等,此类脾肿大可呈中度至重度,质地坚硬,多有久居流行病区史,一般治疗后不易恢复正常,特别是反复发作的感染,可引起脾脏的显著肿大。
当出现脾肿大并伴有其它症状时,要仔细观察后再下结论。如伴有发热时,且热型 为长期间歇型或驰张热型,可考虑为急性血吸虫病。如果出现脾脏肿大,伴发热、 贫血和出血倾向时,多考虑急生白血病。若伴不规则的周期性发热且淋巴结和肝脏 肿大的患者,多考虑为何杰金病。脾肿大伴发黄疸,考虑是否为溶血性贫血或病毒 性肝炎。如果同时出现贫血、胸骨后压痛,皮肤粘膜有出血现象时,可能为白血病 或造血系统疾病。如脾肿大明显,多昌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上面的内容就是对正常脾脏大小为多少这个问题做出的有关介绍了,相信您在阅读之后已经有所了解了。脾脏肿大的原因多是因为患上了急性或是慢性感染,并伴有疼痛感,所以大家平时要多了解一下脾脏不好的症状,如果发现自己有不舒适的地方,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避免拖延病情,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卵泡大小多少为正常
通常情况下,没有到排卵期,我们是看不见卵子的,因为那时很小。只有当它发育成卵泡,我们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那那时已经很大了,在来月经前的第10-14天,我们称之为排卵期。
成熟的卵子一般是20mm以上,最小的在18mm以上才正常。从初级卵泡成长至成熟卵泡可分成8个等级,前五个等级太小,生长的时间太长,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从第6级开始才是我们要注意的焦点。第6级卵泡直径为5mm;经过5天时间,长大到10mm,成为第7级卵泡;再经过5天的发育,到了第8级卵泡,直径是16mm。第8级的卵泡,就是成熟卵泡了。
所以,从第6级卵泡长大到第8级卵泡一共是10天时间,正好就是一个月经周期中的卵泡期。从16mm开始,再经过2-3天,就会发育成20mm的卵泡,卵子排出。
卵泡大小和卵泡发育是否正常有很大影响,如果卵泡大小不标准,没有达到正常值,那么回影响正常排卵或者排出的卵子质量不好,影响正常受孕。那么卵泡大小多少正常?
卵泡大小正常标准是,卵泡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直径达到18-25mm,低于或者大于这个乱跑大小正常值,会影响正常排卵。B超监测最大卵泡出现在月经 10-16天,卵泡直径20mm,呈圆形,壁薄,向卵巢的一侧突出,内部透声好,一般在10小时内实现排卵,排卵时间在月经第12-18天内比较多见,少数在20-30天。
脾大进行食疗应注意什么
脾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在膈肌位置低或体质瘦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脏的边缘,但相当柔软,并无压痛,与病理性脾大不同。
引起脾大的原因有:(1)感染性脾大.各种急,慢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 (2)郁血性脾肿大.斑替氏综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3)增生性脾大.见于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 (4)其它.脾脏恶性肿瘤较罕见,脾脏囊肿,播散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高雪氏病等.
因脾脏大原因较复杂,除少数人为生理性外,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寻找病因,并要定期复查
早期肝硬化半年的治疗经b超检查肝脏可完全恢复正常,中晚期肝硬化经半年治疗经b超和肝纤维化四项检查都有明显改善,是西药不能做到的. 肝硬化患者必须绝对 ,禁酒.生活上建议,忌吃某些鱼. 忌食过多的蛋白质. 忌酒和烟. 忌食糖过多.忌食辛辣食物.忌食盐过量.忌吃过硬食物.忌滥服药物.慎过性生活.忌劳累.忌情绪悲观. 。
以上就是为什么会引起脾大的原因,和在对脾大进行食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脾大这个病症,不仅要医疗,药物治疗,在食疗上也是不可以轻视的。那么脾大的患者就要多多注意饮食上的禁忌,通过食物治疗自己的病症。
右肝血管瘤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血管瘤破裂
肝血管瘤破裂造成腹腔内大出血。这时,病人会突然出现急性腹痛,伴有休克。这是因为巨大的海面状血管瘤在血管瘤窦内不断出现纤维性血凝块而导致循环中大量纤维蛋白原的消耗,此种情况下,出血不易止住,其死亡率较高。故确诊的患者,如出现肝区肿痛、腹胀不适,纳食不好等症状可能是血管瘤进行性增大所致,可手术治疗,以免因血管瘤破裂出血而发生危险。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如鼻出血、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及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又称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下。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在凝血止血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纤维蛋白原由肝脏制造,是血浆粘度的决定因素,纤维蛋白原升高造成血浆粘度升高和高凝状态也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纤维蛋白原低下则主要表现为凝血异常。
肝脏肿大
肝脏肿大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大多不可触及。正常肝脏大小为25cm(长径)×15cm(上下径)×16cm(前后径)。但若肝上界正常或稍高,肝下界超出肋缘1cm,剑突下3cm或超出剑突根部至脐距离的中、上1/3交界处,称为肝肿大。某些生理情况下,如5岁以下的儿童、瘦长体形的成人或多孕妇女在深吸气时肋下可触及肝脏,或在运动后出现一过性肝肿大;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肺气肿、内脏下垂、严重的胸廓畸形时肋下也可触及到肝脏,但肝脏的上界也同时下移,不能称为肝肿大。肝肿大可分为弥漫性肝肿大、局限性肿大、婴儿肝肿大、感染性肝肿大、中毒性肝肿大、瘀血性肝肿大、胆汁淤滞性肝肿大、代谢障碍性肝肿大。
脾脏大怎么治比较好
胎儿时脾脏是造血器官,出生后造血功能被红骨髓取代了,但脾脏仍能制造淋巴细胞等与免疫相关系的细胞和物质。它还有过滤血液的作用,进人人体的细菌、病毒及其他异物在这里经过处理后,被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消灭掉;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这里被破坏、清除。
脾脏还会对新生的红细胞进行必要的“修整”,并贮有大量的血小板。脾脏像浸了血的海绵,贮有较多的血液,当人体紧急需要时,脾就收缩,挤出血液,所以脾还是个应急的小血库。
由于脾脏参与骨髓造血的调控和红细胞、血小板的破坏、清除,所以当人因疾病造成脾脏肿大或脾功能亢进时,就会出现贫血和血小板缺少性紫癜,甚至会因大出血危及人的生命。脾统血。脾的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成人脾脏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其他组织器官代替。所以,在脾脏肿大危及人体健康时,可以把它切除,这样会使病情好转。但如果是婴幼儿时期就把脾整个摘除,往往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
慢性丙肝早期症状
轻度慢性肝炎症状较轻,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隐痛不适,可伴腹胀、恶心、腹泻等;肝脏大小正常或稍肿大、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脏多无肿大。
中、重度慢性肝炎症状较重,多有中度黄疸,疲乏无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隐痛;常有黄疸、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皮下出血,肝脏肿大、质地中等,有压痛和叩痛,大多有脾肿大,部分患者伴腹水。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浮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可伴有肝外表现如发热、关节炎、胸膜炎、皮肤病变、肾小球肾炎、闭经等。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全身及肝外表现更多见。
以上就是慢性丙肝的初期症状,如果患了丙肝,要及时的去治疗,不要拖延成为慢性丙肝,随着时间推移,丙肝也是越来越难治疗,对人身体的伤害也越来越大。所以一定要及早治疗。
脾脏大是怎么回事
在一般情况下脾肿大和肝肿大有一定的关系,轻度脾肿大是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急性感染等,而重度脾肿大和寄生虫感染,性感染,严重溶向等有关。脾肿大会随着癌细胞的入侵,血液郁积等出现增大的现象。脾肿大是一种很重要的病理症状。脾肿大后还会出现贫血,瘀斑,肝及淋巴结肿大,肝病肝掌和蜘蛛疲等,还会出现各种类型的皮疹。
01引起脾肿大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我们在出现脾肿大时候要结合患病者的其他症状来寻找原发病。然后直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由于脾脏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失去脾脏之后就会很容易受到荚膜菌的入侵而引起全身严重感染。
02脾肿大发生时还出现一种或几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动出现增生的话就是脾功能亢进,出现这种情况时治疗原发病的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进行脾脏的切除手术。但是要原发病允许才可以。
03我们在进行脾切除手术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脾切除手术和放射治疗一定要进行严格控制。脾脏被切除之后还很有可能会出现血栓,血原性感染,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并发症。所以老年人或者是幼儿童在出现脾亢进时最好不要进行脾切除。
小编的介绍应该准确告诉了大家脾脏肿大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吧。其实,脾脏也跟心情有一定的关系,坏心情可能会导致肝脏损害得更严重。所以当脾脏出现问题时,大家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治疗。
脾脏叩诊方法有哪些
脾脏叩诊检查是用于检查腹部脾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当脾脏触诊不满意或在左肋下触到很小的脾缘时,宜用脾脏叩诊进一步检查脾脏大小。脾浊音区的叩诊宜采用轻叩法,在左腋中线上进行。正常时在左腋中线第9-11肋之间叩到脾浊音,其长度约为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脾浊音区扩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之脾肿大。脾浊音区缩小见于左侧气胸、胃扩张、肠胀气等。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脾浊音区改变 脾浊音区扩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脾浊音区缩小见于左侧气胸、胃扩张、鼓肠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常规体检项目,腹部异常者。
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基本无不适合人群,但心理精神异常者应注意。
检查时要求:
(1) 环境要安静和温暖。被检查者裸露部位不应感到寒冷。检查者手要温暖。
(2) 被检查者应保持适当体位,如胸部叩诊,可取坐位或仰卧位,腹部叩诊常取仰卧位。少量腹水,嘱被检查者侧卧位或膝胸位。
(3) 叩诊要按一定顺序进行,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并作两侧对比,注意对称部位音响的异同。
其实脾脏不好的人群也是有非常多的症状的,了解这些症状对于自我判断自身脾脏情况是有很大帮助的。脾脏不好的人群大多会有昏睡露睛以及寒湿浸淫的表现。除此之外,这类患者日常生活还需要多注意饮食,尽量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
睾丸大小为何不一样
如在一侧睾丸增大的同时,伴有发热及局部疼痛,有可能是附睾炎或者睾丸炎。如睾丸增大不伴有任何症状,应考虑是否有睾丸肿瘤的可能,应及时检查,切不可粗心大意。在正常的男性中,有些人的睾丸从小时候起就两侧大小不同,差别有时候很明显,这多是先天性疾病所致。
如先天性一侧睾丸发育不良,其表现为一侧睾丸很小,质地柔软,如幼儿型睾丸,而对侧睾丸则可有代偿,胜增大,较一般正常人大些,所以两侧睾丸大小不同,但这种情况一般不多见。另外,外伤也可造成两侧睾丸大小差异,因外伤引起睾丸内出血、血肿,结果引起睾丸供血障碍,导致睾丸萎缩,故患侧较对侧睾丸小。
腮腺炎病毒可以破坏睾丸的曲细精管搬细胞,造成睾丸一侧萎缩。当然引起两侧睾丸大小不等的原因很多,但应注意不要把阴囊内的其他疾病也认为是睾丸大小的病因,应分清病因以免误诊。总之,任何原因导致的阴囊一侧明显大于另一侧,均应及时进行检查。
正常脾脏大小为多少
一般来讲我国成年人脾脏大致有巴掌那么大,大小约为125×75×50立方毫米,长约10cm~12cm,宽6cm~8cm,厚3cm~4cm,重110g~200g,平均重量约为150克,但也可受性别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1.成年男性脾脏正常大小为:长平均13.86cm,宽8.64cm,厚3.07cm。
2.成年女性脾脏正常大小为:脾长平均13.09cm,宽8.02cm,厚3.05cm。
脾脏由几条韧带将“悬挂”在上腹部,一般来讲正常情况下基本是摸不到脾脏的,但如果机体处于仰卧或右侧卧位时能触摸到脾脏边缘,就可说明脾肿大,临床上多将肿大的脾脏分为轻、中、高3度:
1.深吸气时,脾脏在肋缘下不超过3厘米者为轻度肿大。
2.自3厘米至脐水平线者,为中度肿大。
3.超过脐水平线以下则为高度肿大。
当出现脾肿大并伴有其它症状时,要仔细观察后再下结论。如伴有发热时,且热型 为长期间歇型或驰张热型,可考虑为急性血吸虫病。如果出现脾脏肿大,伴发热、 贫血和出血倾向时,多考虑急生白血病。若伴不规则的周期性发热且淋巴结和肝脏肿大的患者,多考虑为何杰金病。脾肿大伴发黄疸,考虑是否为溶血性贫血或病毒 性肝炎。如果同时出现贫血、胸骨后压痛,皮肤粘膜有出血现象时,可能为白血病 或造血系统疾病。如脾肿大明显,多昌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一般说来,脾肿大的发生多提示病情变化复杂,疾病较重,所以发现脾肿大后,最好去内科先进行常规检查和血液涂片、血清学检查、肝功能试验及其它各项化验、 检查,尽早进行诊断,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1.多吃一些粗粮,有益于脾脏;2.伤肝的事物不要吃,如:带有色素的,饮酒等;3.要调剂好自己的作息,不要太累,不要易怒。以上是平时应注意的,建议每年去体检,若脾脏有增长,办法就只有切除了。
脾脏大小是多少正常
正常脾脏在左腋中第9~11肋骨之间,B超测量其最大长度<10~11cm,厚<3.5~4cm,其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正常情况下,肋缘下不能触及脾脏,除极少数因内脏下垂、左侧胸腔积液、气胸等使脾向下移位而触及外,凡在仰卧或侧卧位能触及脾脏或B超检查超过上述大小时则均为脾肿大。
脾亢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脾脏肿大; 几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脏均肿大。对于肋下未触到脾脏者,应进一步通过其它检查,证实是否肿大。应用99m锝、198金或113m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对脾脏大小及形态的估计。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也能测定脾大小及脾内病变。但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
(二)血细胞减少; 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独或同时减少。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晚期病例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三)骨髓呈造血细胞增生象; 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出现成熟障碍,也可能因外周血细胞大量被破坏,成熟细胞释放过多,造成类似成熟障碍象。
(四)脾切除的变化; 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除非骨髓造血功能已受损害。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 51Cr标记血小板或红细胞注入体内后体表扫描,发现脾区的51Cr量大于肝脏2~3倍,提示血小板或红细胞在脾内破坏过多。在考虑脾亢诊断时,以前三条尤为重要。
脾脏大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脾大的原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脆性实验、酸溶血(Ham),直接抗人球蛋白。血液的寄生虫、原虫检查、肝功能检查、骨髓检查或骨髓活检。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查;淋巴结穿刺或活检,脾穿刺或活检,腹腔积液常规检查等。
必要的器械检查,对确定脾大的原因,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常用的检查方法有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X线、CT、磁共振、内镜、下腔静脉造影等。
对于脾大的诊断,首先确定是不是脾大,脾大的程度、质地。第二步了解脾大的伴随症状和体征。通过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可以对脾大的原因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再选择性地做有关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器械检查,最后对脾大的原因做出诊断。
慢性丙肝早期症状
轻度慢性肝炎症状较轻,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隐痛不适,可伴腹胀、恶心、腹泻等;肝脏大小正常或稍肿大、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脏多无肿大。
中、重度慢性肝炎症状较重,多有中度黄疸,疲乏无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隐痛;常有黄疸、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皮下出血,肝脏肿大、质地中等,有压痛和叩痛,大多有脾肿大,部分患者伴腹水。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浮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可伴有肝外表现如发热、关节炎、胸膜炎、皮肤病变、肾小球肾炎、闭经等。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全身及肝外表现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