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血管堵塞应该如何预防
下肢动脉血管堵塞应该如何预防
(一)机械预防方法 国外采取跳板装置或充气长统靴,或电刺激化使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全发病率。
(二)药物预防法 主要是对抗血液高凝状态。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
1.右旋糖酐 1975年Grubr认为右旋糖酐的预防作用在于:①削弱血小板活动,降低粘稠性;②改变纤维凝块结构;③增加血栓易溶性;④有扩容作用,能改善血循环。常用的右旋糖酐70(平均分子量7~8万)和国内常用的右旋糖酐40(平均分子量2~4万),可在术前和术中应用,也可在麻醉开始晨用500ml,静脉滴注,术后再用500ml,然后隔日用1次,共3次。
1976年Verstrate指出,预防性应用右旋糖酐对妇科手术如经腹部或阴道子宫切除术和矫形外科尤其是髋关节手术,可使血栓形成发病率明显降低;对年龄超过40岁,施行腹部择期性手术者,如胃、结肠、胆道或前列腺手术,并无明显作用。
2.抗血小板粘聚药物 近年来,国外采用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粘聚药物,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一定效果。一般用潘生丁25mg,每日3次,肠深阿司匹林0.3,每日3次,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动脉硬化手术的方法
1.非手术疗法,包括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忌烟保暖;应用降血脂药物血管扩张剂及中医药;肢体负压治疗等以上治疗也可用于手术前后。
2.手术疗法,根据病变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可选用以下手术方法:(1)动脉旁路手术,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在闭塞动脉的近远端作桥式端侧吻合以重建血流可分为解剖位旁路(位于病变附近)和非解剖位旁路(远离病变部位)前者常用后者仅在局部感染或难以耐受剖腹剖胸手术时应用。
3.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装置将粥样斑块研磨成极细小的微粒,被粉碎的粥样斑块碎屑及微粒粒可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不致引起远端血管堵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粥样斑块旋切术理论上能在切除血管壁钙化硬斑同时,不损伤血管壁.该类手术有几个优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介入操作成功率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治疗指征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可重复操作。
4.一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6例股胭动脉阻塞病人,病变长度在2-20cm之间,应用Kensey导管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结果显示,操作成功率为87%,其中有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穿孔但无需进一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半年通畅率为7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年通畅率为70%。
但也有报道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此项技术与以往PTA的报道相比,虽然该技术初期成功率高,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近期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无期疗效比PTA低得多,可能原因包括钻头振动引起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
血管堵塞的危害 四肢
血管堵塞如果发在在四肢,会导致四肢血液供应不足,出现四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出现四肢缺血的症状,尤其是下肢。主要和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肢体运动后引发局部疼痛、紧束、麻木和无力,停止运动后即缓解为特点。疼痛的部位常与病变的血管相关。
下肢动脉血管壁硬化如何预防
戒烟:吸烟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因此,戒烟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预防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俗称三高,由于得病的人群广泛,形成了所谓的三高人群。三高除了本身的症状之外,还会引来很多并发症,动脉硬化就是其中的 一种,因此,预防三高,同样也能预防动脉硬化。
减肥: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同时还会伴随着很多并发症,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因此,减肥刻不容缓。
体育运动: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把身体把多余胆固醇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同时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学会减压: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处于其中的人普遍会存在压力山大的情况,当人压力增加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内壁。因此,学会减压十分必要。
注意饮食:病从口入,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很多疾病都是我们不注意饮食习惯导致的,脂肪,胆固醇都是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因此,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十分必要,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
下肢动脉血管堵塞怎么治疗好
下肢动脉血管堵塞动脉硬化是高血脂、血液粘稠引起的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动脉硬化闭塞症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我国逐渐增多,动脉硬化闭塞症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治疗好,这是很多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了,
下肢动脉血管堵塞
1、降血脂药
(1)非诺贝特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Z服每次100mg,每日3次。
(2)氯贝丁酯主要降低三酰甘油Z服每次0.5g,每日3~4次。
(3)烟酸有降低三酰甘油、胆固醇和扩血管作用Z服每次0.1~1.0g,每日3次。
2、抗血小板聚集药
动脉硬化闭塞症用什么药治疗
(1)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每次25mg,每日1~3次。
(2)双嘧达莫口服每次50mg,每日2~3次。
3、扩张血管药前列腺素E1:具有明显扩张末梢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100~200μg加入5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天一个疗程。
4、静脉用中药制剂具有抗凝、降血脂、消炎、扩血管等多种作用。
(1)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ml加入5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一个疗程。
(2)腹蛇抗栓酶目前较多应用的精制腹蛇抗栓酶,疗效较好,副作用少。0.5~1.0U加入25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一个疗程。
5、抗生素对肢体坏疽合并感染的病人,应酌情选用抗生素。
出现手脚冰凉的时候可能很多的人都是认为自己的保暖措施不到位,但是看过上文后,大家也知道了下肢动脉血管堵塞也是很容易出现这个情况的。所以说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去治疗,这样也好避免一些别的并发症出现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下肢动脉血管堵塞症状有哪些
1、疼痛:脉管炎早期症状病人在一定的速度下行走一定的路程感到小腿或脚掌酸困、疼痛,被迫休息或慢走才能缓解。后期出现持续疼痛,尤其以夜间为重,形成静息痛,常使病人抱膝而坐。
2、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同时皮肤干燥、破裂,汗液停止,无汗毛,指(趾)甲增厚、变形,形成甲沟炎等营养障碍。
3、发凉和感觉异常:患肢发凉、怕冷,对寒冷十分敏感,尤其以指(趾)端最为明显。因神经末稍受缺血的影响,患肢可出现疼痛感、针刺感、麻木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
4、皮肤色泽改变:因动脉缺血使皮色异常苍白。由于浅静脉张力减低,皮肤在苍白的基础上也会出现潮红或青紫,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5、坏疽和溃疡:脉管炎的后期如果治疗不及时,加之误治、外伤、热敷等,很容易形成溃疡和干性坏死。
下肢动脉血管堵塞有哪些并发疾病
1、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个病理过程。其诊断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发生肺栓塞65万人,死于肺栓塞者达24万人。英国统计每年发生非致命肺栓塞4万人,因肺栓塞致死的住院患者2万人左右。有学者认为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尤其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栓子脱落的几率更高,大的栓子可导致患者在几分钟内死亡。有报道称髂股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的死亡率高达20%~30%。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三大体征为肺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因此,临床上肺栓塞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目前临床上预防肺栓塞多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金属丝制成的器械,通过特殊的输送装置放入下腔静脉,以拦截血流中较大血栓,避免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造成致死性肺栓塞。但安置滤器可发生滤器移位、阻塞、出血等并发症,且费用较高,故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以下情况可考虑安置滤器:①DVT禁忌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有严重出血并发症。②抗凝治疗仍有肺栓塞者。③动脉血栓摘除术或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④首次肺栓塞后残留DVT。⑤广泛大面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途径应选择健侧,若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则应选择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
2、出血
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因此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药量的调整通常以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维持在正常值的2~2.5倍为宜。溶栓过程及溶栓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如有穿刺部位出血,可压迫止血。严重的大出血应终止溶栓,并输血或血浆对症治疗。对于出血性并发症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及预防。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出现黑便等嘱病人不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耳道,勿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选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创伤;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以免食物损伤消化道,多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在血栓的机化过程中静脉瓣膜遭受破坏,甚至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报导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照医嘱,出院后穿弹力袜,口服抗凝药物(如拜阿司匹林100mg(/次·天))3个月至半年,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一般很少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对于已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若有瓣膜关闭不全的可采用瓣膜修补术,手术时操作应轻巧,避免损伤静脉。术中用脉冲电极刺激小腿肌肉增加收缩促进回流,术后鼓励病人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均取得满意疗效。
动脉血管堵塞怎么办
血管窄杂质多,这根血管最容易堵,吃1种食物可以不输液疏通血管
年里越大,血管越窄,杂质越多,血管内沉积的垃圾也就越多,这些垃圾会积累而成斑块,斑块会越来越大,导致血管一天比一天窄,最终血管被堵死了!其中,我们身上有一处血管最容易堵,很多人因此不能说话、失明、半身不遂了、甚至是瘫痪,这个血管就是——颈动脉!
别以为我们还年轻血管堵塞距离我们很远,血管遍布我们的全身,每个人都有血管变窄、杂质增多的那一天!
血管最容易堵的为什么是颈动脉?
原因有三个:①颈动脉相对其余动脉比较窄。②动脉成Y字形结构,较窄;③动脉粥样硬化;据统计,有2/3的脑梗塞与颈动脉有关,颈动脉连接大脑,一旦堵上后果很严重,直接导致大脑严重缺血。
大脑缺血,及时的手术还是可以令人恢复健康状态的。但只要过了8分钟,即可损伤大脑,会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脑中风”,严重时接导致脑死亡。
一个有效清除血管壁垃圾和脂肪的方法
火麻仁茶——能避免血管堵塞,清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血管壁上的垃圾和脂肪一扫而净。
火麻仁茶最早源自广西巴马、凤山一带,当地由于长寿老人占比极高,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后经科学家考察研究发现,当地盛产的火麻极具养生价值。巴马老人几乎每餐都吃火麻汤,而他们几乎没有三高问题,这与火麻有很直接的关系。
制法:火麻仁5克,桑葚3g,番石榴果、莱菔子、葛根、决明子、槐米、黑木耳、黄精各1克;洗净放入纱网中包好,放入砂锅中加水熬煮,早晚各一杯。也可直接冲泡袋泡茶,当地桑葚火麻茶的成品很多,效果一样。
清血管原理:火麻仁富含卵磷脂、葡萄糖醛酸、甾醇、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大麻酚等营养成分,可以溶解血管壁的脂肪,并将脂肪颗粒和胆固醇排出体外。同时火麻仁茶能增加血管弹性和任性,可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血管不堵身体更健康!
血管堵塞的症状有哪些
1、突发胸闷
如果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一下子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危害很大,严重时可以导致猝死。出现上述表现应尽快到急诊就诊。
2、胸痛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如果是持续性胸痛,则更为危险,这说明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血流完全中断,持续15~20分钟以上心肌就会坏死,即心肌梗死。
3、肢体无力
突然发生的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无力,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同时还可能伴有说话口齿不清,一侧口眼歪斜、视物模糊等表现。
4、水肿、尿量改变
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
5、走路腿疼,下肢动脉堵了
四肢动脉血管负责上下肢血液供应。下肢血管缺血时,行走时可能腿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疼痛又出现,医学术语称为“间歇性跛行”。
血管堵塞怎么办
1、血管堵塞性疾病的概念
血管堵塞性疾病包括:动脉在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心脏血栓脱落后的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后的血液回流受阻等;其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有:眼底缺血性病变:(缺血性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硬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缺血性心肌萎缩等);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脱落引起肺动脉梗塞,房颤附壁血栓脱落致(脑、肠、肢体等)动脉栓塞,股骨头坏死等;以上诸多疾病统属血管堵塞性疾病。
2、血管堵塞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现状
血管堵塞性疾病的常见发病因素有四:血管壁硬化、血管痉挛、血液粘滞度升高、血小板聚集(硬化斑块脱落、硬化血管内膜下出血、非血栓性栓塞属特发性少见原因,不在此讨论之列)。在治疗上目前通用的方法是:(1)针对血管壁硬化――支架介入、血管搭桥(无论中西医就目前而言,均无有效药物);(2)针对血管痉挛――中西医均有有效药物(如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和中药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3)针对血液粘滞度升高的治疗――抗凝药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及降血脂药,中药活血化瘀药、增加饮水量,针对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数增多的原发病治疗;(4)针对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活血化瘀中药等。然而,以上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药都是用于预防,对于已经在血小板聚集和血凝作用下形成的血栓的治疗,目前仅有纤溶类西药“尿激酶”等能对其溶解,但不足之点是其“有效时间窗”太短(仅有3~4小时),因而严重限制了其临床有效使用。
3、目前国际上溶栓药的研发状况
溶栓药分为三代:
第一代:尿激酶(UK),正常血液中存在,由人尿中提取,可溶解血栓,但易引起异位出血,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明显,90分钟血管开通率53%,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28%,有效时间窗在3小时内;
第二代:阿替普酶(rt-PA):属组织型纤溶酶,来自人体组织,溶解血栓时,不引起异位出血,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轻度,90分钟血管开通率大于80%,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54%,有效时间窗在3~4.5小时;
第三代:瑞替普酶(r-PA)、替奈普酶(TNK-tPA):属基因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溶解血栓时,不引起异位出血,以瑞替普酶为例,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中度,90分钟血管开通率大于80%,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60%,有效时间窗仍在3~4.5小时;
针对以上情况,中医界设计了不少中药复方处方,企图解决这一难题,但已上市的中成药,药理作用多数以抗凝作用为主,比较有影响力的药品如“脉络宁注射液(颗粒)、通脉灵片、脑心通胶囊、活血通脉片、血塞通片、通心络胶囊、血栓心脉宁片”等,临床疗效显示,对一般性缺血性血管病,疗效尚可,但对于动脉狭窄严重的冠心病、复发性脑梗、严重的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并发重度溃疡,都显得“效力有限”。
综上所述,目前溶栓西药,仅管溶栓力强,但其“有效时间窗”太短,严重制约其临床使用,而已有中成药又显“药力”不足。正因如此,全国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就有99.8%的未能接受到特效药物的“溶栓治疗”(见《参考资料》)。因此研究一种中药复方可以有效治疗“重度、复杂的血管堵塞性疾病”,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4、研究治疗血管堵塞性疾病中药复方的目的、意义
血管堵塞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但此类疾病在治疗手段上除了支架介入和血管搭桥外,在药物治疗上,西药受“有效时间窗”限制,目前上市的中成药又显“药力不够”。严重制约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本项目旨在有效解决眼底、心、脑、下肢严重缺血性疾病,对于保护视力、挽救生命,保护生产力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对减少社会残疾人数量,降低治疗成本,减轻医保负担,也有极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中草药在血管堵塞性疾病中的治疗地位,增强中成药企业的生存能力,提高民族制药工业的竞争力也有重要意义。
脑血栓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血栓病可以发生在血管的任何地方,血栓随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如果在脑动脉血管中停留,阻碍了脑动脉正常血液的流通就是脑血栓,从而引发缺血性中风发作,若堵塞了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则会诱发心肌梗塞,此外,还有下肢动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
血栓形成,大多数一发病就会出现严重症状,如脑梗塞的偏瘫失语;心肌梗塞的剧烈心前区绞痛肺梗塞引起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如下肢形成血栓则会引发两腿疼痛,或出现冰凉感和间歇性跛行等。极严重的心、脑梗塞和肺梗塞还可引发猝死。
但有时也可无明显症状,如常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仅有小腿酸胀不适,很多患者以为是劳累或着凉,不以为然,因而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尤为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对此也容易误诊,待到出现典型的下肢水肿时,不仅会给治疗带来困难,也容易留下后遗症。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脑血栓的危害表现,为了人们的脑血栓得到很好的治疗,为了预防更多的危害,就要注意进行全面的进行治疗和护理,才能尽早的恢复健康。
血管决定寿命 你的血管老化了吗
血管变脆、变硬活动能力下降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会加速血管硬化,反过来动脉粥样硬化又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动脉硬化会导致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内膜增厚,从而导致血管腔狭窄,造成内脏或者肢体缺血,身体活动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动脉硬化会导致动脉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退变,动脉壁支撑力下降,动脉扩张,往往发生瘤样改变。
血管堵塞记性变差
造成血管堵塞的可能原因有:动脉硬化、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和动脉硬化基础上的局部急性血栓形成。动脉堵塞可造成其供血脏器、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减退,如脑动脉栓塞;大面积脑梗塞可造成偏瘫或昏迷等。慢性脑供血不足,可造成患者嗜睡、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能集中等。
颈动脉斑块心脑功能减退
颈动脉斑块主要指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多数为动脉狭窄,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患者往往同时伴有颅内动脉和心脏冠状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并导致相应症状。
静脉曲张站立困难
静脉曲张导致因素比较多,长期体力劳动者、职业上要求长期站立者(教师、交警、售货员、理发师、厨师等)多发,患病后影响站立和行走。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和动静脉瘘病变也可以表现为肢体肿胀和代偿性浅静脉曲张。
警惕“下肢血管病变”
肢血管病变并不少见
下肢静脉发生病变通常有深静脉血栓、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原发或继发静脉曲张、外压性压迫、先天发育异常等,其中以深静脉血栓最多。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血凝块堵塞深静脉,导致静脉回流严重受阻,从而使受堵塞的肢体其远端如足部足趾部等处会产生明显的肿胀疼痛。患者除了行动不便外,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血栓脱落至肺静脉导致肺栓塞,常会致人死亡。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患该病,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肺栓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则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血管管腔狭窄、闭塞,侵犯下肢动脉,从而产生下肢缺血等一系列症状。当然,狭窄、闭塞的动脉还可见于身体其他大中型血管,如颈动脉、肾动脉、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等,而一旦腹主动脉下端或髂动脉发生闭塞,病人就会出现行走后整个臀部和下肢感到酸胀、乏力和疼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