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疾病的信号
身体出现疾病的信号
1高血压
血压>140/90mmHg,就算高血压。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就应积极干预治疗。
健康建议:
(1)在耐受的基础上,大多数青中年高血压者应把血压维持在130/80mmHg;
(2)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得幅度可以稍缓些;
(3)少吃盐,控制体重,每周3~5次运动、每次大于30分钟,戒烟限酒。
2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1.7mmol/L,意味着血脂超标了。
健康建议:
(1)如果甘油三酯的数值不超过2.26mmol/L,一般也无需服用降脂药,只要通过多吃高纤维食物、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多喝茶、戒烟戒酒、多运动等非药物措施,其甘油三酯可以恢复正常;
(2)当甘油三酯>2.26mmol/L时,建议及时就医,再决定是否需要服药。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
如果坏胆固醇>4.14mmol/L,即为高胆固醇血症。坏胆固醇一旦高了,容易促发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健康建议:参照上一条建议。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
还有一种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可以抑制和帮助排出“坏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健康建议:每天吃1~3瓣大蒜,可以使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下降,大蒜中至少有6种有效成分能够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它还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5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健康建议:
(1)轻型、用口服药的患者,1~2周测一次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即可;
(2)长病程的患者特别是用胰岛素的人,需根据血糖随时调整药物剂量,测量勤一些。
6谷丙转氨酶偏高
如果血清谷丙转氨酶>40U/L,说明肝功能异常。常见于肝、胆疾病。
健康建议:
(1)调节情绪,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
(2)戒酒,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和高蛋白的食物,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注意新鲜蔬果的补充。
7胆结石
一般来说,经常有胆囊炎发作、结石大于2.5厘米、胆囊壁明显增厚或不规则增厚以及胆囊充满结石这4种患者都要尽早手术切除胆囊。⑥
健康建议:
(1)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一般不要轻易排石;
(2)吃早饭,少吃零食、高油高糖食品,适当多喝水。
8尿酸偏高
通常来说,血清尿酸的正常水平要求在非同日两次空腹情况下男性应<420mmol/L,女性<360mmol/L,如果超过这两个值,就被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长期增高可致痛风及泌尿系统结石和肾功损害。⑦
健康建议:
(1)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
(2)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有助于降低尿酸。
9红细胞
成人体内大约有350万~550万/mm3个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减少时,会产生贫血;但如果增加过多,血液会变浓,不易流动,血管容易阻塞。
健康建议:
(1)贫血较为常见,先查清原发疾病是什么,对症施治;
(2)饮食上补充含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较多的食品。
10白细胞
成人体内大约有4000~10000/mm3个白细胞。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白细胞值降低则常见于病毒感染等。
健康建议:
(1)如果明确是感染导致,治疗炎症即可;
(2)如有其他情况,尽早去医院就诊。
11血小板
成人体内大约有10~30万/mm3个血小板。血小板降低,需要排查转移性肿瘤、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及药物等原因。
健康建议:如有异常,尽早去医院就诊。
12尿蛋白
每天排出的尿蛋白≥2克是慢性肾炎诊断的一个标志,还应该做肾脏的病理检查。
健康建议:
(1)除了看医生,低蛋白饮食,多吃果疏,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少盐;
(2)少用肾毒性药,如一定要使用药物,遵照医嘱,选择对肾毒性较小的药物。
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警惕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一般地说,先形成纤维化,而肝硬化则是其发展的后果,那么肝硬化又有哪些症状呢?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往往是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和常见症状,因门静脉高压而使消化道充血、蛋白质缺乏而至胃肠道壁水肿,消化酶缺乏及胆酸产量减少等,从而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蠕动发生障碍。
体乏无力:其程度从轻度疲倦到严重乏力,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其原因为:1、肝病时食欲减退,摄入热量不足。2、肝病时糖、蛋白质和脂肪等中间代谢障碍致三磷腺苷产生不足,能量供应发生障碍;3、肝损伤时,血内胆碱酯酶含量下降,引起神经-肌肉传递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4、肝脏疾病时,肠内缺乏胆汁,脂溶性维生素E吸收障碍,维生素E缺乏可引起营养性肌萎缩及肌无力现象。
腹泻、腹胀、腹痛:肠内细菌丛增加胆酸的结合率,影响脂类的微粒相消化,使脂肪吸收障碍产生腹泻。肠道菌群失调,肠腔胀气。约有50%-60%的患者可有腹痛,多在上腹部,可为钝痛、绞痛。
皮肤瘙痒、黄疸:肝细胞受损胆汁淤滞于皮肤所致,如黄疸持续加深,说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预后不良。
发热:失代偿期常有一半的患者有低热现象。与肝细胞坏死、分解的蛋白吸收、肠道内菌群紊乱产生的内毒素在肝内不能灭活而引起内毒素血症有关。
面容黝黑、灰暗:面部、眼眶周围皮肤改变有特征性,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腹水、水肿:腹水是失代偿性肝硬化最突出的体征之一,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门脉压力增高、淋巴液生成增多、回流受阻等病因使体液进入腹腔速度超过腹膜的吸收能力,引起腹腔内游离液体聚积,而形成腹水。腹水量少时可无症状,量多时常有腹部憋胀等不适,症状出现的早晚和轻重,与个体感受性差异有关,有时可出现脐疝及股疝。水肿多见于下肢,一般随腹水的消退而减轻。
胸水:有5%-10%在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胸水。以右侧胸水较多见,由低蛋白血症引起。
肝、脾脏肿大:肝硬化早期肝脏多可触及,质硬边钝,晚期因肝脏萎缩而触不到,一般无压痛、触痛,但有肝细胞进行性坏死仍有肝炎活动或并发肝癌时,可有触痛和叩击痛。脾脏一般中度肿大,部分可平脐或达脐下。
蜘蛛痣和肝掌:雌激素过多而引起。有70%-80%的患者可出现蜘蛛痣,都在上腔静脉分布的范围(面部、上肢、手、指、前胸及背部)。
睾丸萎缩、乳房发育:因性激素变化,男性主要是血清睾酮降低,雌三醇升高。
贫血、出血:因营养不良、吸收障碍以至叶酸缺乏,加之叶酸转化为储备型四氢叶酸的功能减退而至贫血。病人出现凝血机制障碍,表现为鼻、齿龈、皮肤和黏膜等出血。
身体信号灯 身体的信号你读懂了吗?
还是那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说明的是此处经络不通。
1、疼和痛有区别!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虽然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
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1)什么是疼?
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
但是“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
(2)什么是痛?
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疼是可以反复发作的,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2、“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
人体上,穴位是“点”,经是“线”是,络则是“面”。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
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艾灸,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腰背疼痛认准阿是穴
腰背部痛疼更注重的是对疼痛部位的局部艾灸,即我们常说的艾灸阿是穴。阿是穴的取穴原则本就哪里疼痛就以哪里为穴。
比如椎间盘突出,着重艾灸阿是穴的话,效果往往是不错的,也可以加上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
如果你艾灸时不知道如何取穴,不妨就以阿是穴为重点(哪痛灸哪),同时还可以艾灸阿是穴所在的经络,循经艾灸!这对一些刚接触艾灸的朋友往往是比较简单、有效的。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艾灸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经络不通引起的热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经络不通进一步的发展就是麻或木!
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
肢体出现麻木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这样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身体发酸说明的是经络气血供应过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导引术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1、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
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很多人刮出来、拔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
同时还可以配合艾灸,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艾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
2、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艾灸,找到疼痛点再进行艾灸。
其次还可以在三焦经查找有关痛点,《难经》言:“三焦主气”,凡是“气病”,都可以通过三焦经来治疗,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疗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疗胁痛。
三焦气不顺主要集中在颈部与上臂之间。无事时可以把手当作耙子,从颈部、肩部往手臂后方细细地耙下来,直到无名指。然后哪里痛就重点揉片刻,这样就能理顺三焦之气了。
黄褐斑是身体疾病的警示信号
黄褐斑是由于皮肤黑色素增多而不能有效及时排除,沉积于面部形成的。因黄褐斑对人体除不美观外,无其他不适症状,所以,通常人们仅将之视为一般的损容性皮肤病变。事实上,黄褐斑的出现同身体内部状况息息相关,它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黄褐斑是体内疾病的信号
科学研究表明,黄褐斑是内分泌失调、代谢废物淤积体内的一种外在显性表现。因此,在黄褐斑发生的同时,身体内部也会发生问题。例如,很多黄褐斑患者还伴随有面色萎黄、精神不振、烦躁易怒、食欲不振、乳房肿痛、月经不调等现象。有些患者还同时患有乳房肿块、子宫肌瘤、囊肿、肝脏病等。
黄褐斑伴有多种并发症
临床中,黄褐斑常并发多种疾病。如:生殖器官疾病(女性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肝病(当肝功能不全时,因肝脏破坏,以致雌激素在血中积蓄,刺激黑色素增加而发生黄褐斑)、慢性营养不良(因硫氢基来源不足而使色素增加)等。
更为严重的就是,黄褐斑是内分泌失调的先兆。内分泌长期失调就会引发乳房肿块、子宫肌瘤等多种病变。
黄褐斑给女性心理造成伤害
黄褐斑除了给身体造成痛苦外,对女性心理的伤害也不可忽视。它的产生会给女性精神造成一定压力,而伴随而来的各种症状又不可避免地阻碍女性的日常生活。
正是因为黄褐斑有上述危害,所以,要提醒广大女性朋友,脸上长了黄褐斑,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或仅靠化妆去掩饰。而是要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及时调整内分泌,清除体内淤积。
孕期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过期妊娠
胎盘老化,缺氧加重,胎儿易窒息而亡。
顽固咳嗽、伴体重骤增
提示妊高症,心力衰竭,胎儿生命垂危。
胎动消失
胎动出现于4.5-5个月,若怀孕5个月仍未感到胎动,或曾有过胎动后又消失,提示胎儿夭折。
体重不增
体重增加主要在妊娠中、晚期,平均每周增加0.5公斤。若连续3周不增,提示胎儿发育障碍。
阴道流水
孕37周后胎膜早破、阴dao流水,数天不临产,可造成胎儿肺炎。即使娩出,也因感染而危及生命。
孕期哪些身体不适要警惕呢?一般来讲,很多孕妇对于孕期出现的些许变化以及身体不适都不太重视,这就会导致问题趋于严重。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认识到问题,就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挽回。如果莫名其妙的胎动消失,那么十有八九说明胎儿已经夭折,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慢,那么胎儿出现发育障碍的情况就比较多见了,而对于阴道流水现象更应该警惕。
眼睑下垂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大部分人都是认为是身体衰老加上过度的疲劳而出现的,虽然身体生理上变化可以引起眼睑下垂原因之一,但是也不能排除是身体某些疾病预警信号。
首先,“重症肌无力”这种病的先兆就是缓慢发生的眼睑下垂。先是一只眼,后是另一只眼,早晨轻,晚上重,一天之内有明显的波动性。
其次,比较严重的还有颅内动脉瘤。如果你的眼睑下垂是一侧性、突然瞳孔散大,若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很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引起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立即到大医院神经科抢救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再次,突然一侧眼睑下垂,发病前常感患侧眼眶上区疼痛,有时看东西大多重影,瞳孔大多正常,这多半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的表现信号。
还有脑干病变引起眼睑下垂。患者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另一侧上下肢麻木、无力,这很可能是脑干病变所致。儿童常发于脑干肿瘤,老年人则多发于脑血管病。医院的核磁共振可确诊,确诊后可到神经外科治疗,以免病情扩大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当您发现自己的眼睑下垂时,除了做做美容外,还要给自己做个身体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舌苔太厚或是身体疾病信号
舌苔其实是保护我们的舌头的“保护膜”,这层舌苔太薄预示身体某些部位虚弱,太厚则是说明身体火气太旺。具体是什么症状要看舌苔的颜色来诊断。
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下面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1、除了望舌苔外,建议看看自己舌质,可以和嘴唇对比,如果是偏红,就是属热,偏淡多属脾虚,偏暗就有可能是血瘀了。
2、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黄色是表明体内有热,中医上认为舌苔是胃气夹食物之气上潮于舌头所成。
3、舌苔厚,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如果目前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先从饮食起居调养入手。保持生活规律,情志舒畅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腻,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烟。
4、舌苔厚,黄还要看看会不会腻,中医讲的“腻”就好比是东西“油”的感觉,如果有那说明是体内有湿热,需要化湿清热。
5、单纯舌苔厚黄,黄说明体内有热,建议晚上食物吃清淡点,偏凉一点,不饮酒,自身能较快调理过来。因为舌苔有时和天气也有相关关系,如果没有特殊不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吃些化痰清热的东西,如:薏苡仁,莲子,芡实,茯苓,陈皮等等,均有一定疗效
身体十大疾病信号
1 眼 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眼睛也是观察身体的一个窗口。
两眼大小不一,要警惕眼部肿瘤。眼球突出,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表现。眼睛闭合不全,估计是眼肌有问题。看看结膜有否充血,如果是,可能是感染,如结膜炎。眼白学名叫“巩膜”,巩膜发黄,就是黄疸,有可能是肝、胆疾病,如果巩膜有棕黑色的斑,要留神色素瘤。眼睛斜视,可能是眼位不正,一般小孩子居多。如果角膜的边缘发白,一般见于高血脂患者。
2 笑 容
除了表达情感,某些情况下,笑容还有“健康情报员”的作用。
正常人脸部是对称的,如果脸部一侧肌肉麻痹,笑容就不对称了。如果开窗睡了一晚或者空调吹猛了,起床后一侧的鼻唇沟消失,笑起来脸是歪的,那就是面神经麻痹了,需要及时就医。中老年人,有动脉硬化或房颤、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一侧脸发木、僵硬,要警惕脑卒中的可能。
3 视 力
很多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坐车玩手机,躺在床上看书,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造成视力下降。小孩成长过程中需要做好视力监测,因此家里买个视力表很有必要。另外,如果家里有确诊弱视、近视的小孩,有个视力表,定期查查,能监测视力发展的情况。
不同眼病在视力上会有不同的异常:近视眼,近的看得清,远的看不清;老花眼,看远的清楚,看近处不清楚;白内障,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果看事物的颜色改变、大小改变、深浅度改变,一般是眼底问题。糖尿病视网膜出血,会突然感觉眼前有遮挡、黑影、飞蚊样。
专家强调,人们看东西一般都用双眼,很少只用一只眼。以至于如果一侧眼的视力下降,双眼视力会起到掩盖的作用。有的就诊病人双眼视力为1.0,可一只眼视力已经降到0.2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所以,自检视力特别需要测单眼的视力。可以用小纸板挡住一只眼,再看视力表,这样能及早发现视力下降的问题。
4 黑 痣
电影《非诚勿扰2》热播以后,很多人都开始留意身体上是否有可疑的痣,以防范黑色素瘤。
黑素细胞痣(又称黑素痣、色素痣)有先天及后天之分,先天性的出生时就已存在,后天性的一般到学龄期或更大些才出现。如果痣是黑色的,并不高出皮肤表面,称为交界痣;如果痣呈黑色或褐色,略高于皮肤表面,是复合痣;如果黑色,或淡褐色,或皮肤色,呈半球状隆起于皮肤表面,有的中央有一根或几根毛,则称为皮内痣。
大的、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先天性色素痣主张手术切除。后天性色素痣,如果是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主张切除,其余痣的癌变可能性极低,不必做预防性切除。事实上,多数恶性黑素瘤是在正常皮肤上发生的。在我国,肢端是恶性黑素瘤的好发部位。恶变多发生在中老年,诱因是反复的创伤。如果发现有以下情况,应该提高警觉,及时到医院确诊:后天性色素痣短期内增大,直径超过6毫米;色素痣的色泽变得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容易破溃、出血;中老年人出现的不对称性黑斑;指、趾甲根或甲周围的皮肤有褐色或黑色的斑。若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必要时,需取小块病变皮肤进行病理检查。
5 色 斑
除了痣的变化,皮肤的颜色和斑块也是重要的自检信息。
对老年人来说,常会出现以下3种颜色的皮肤改变:一是白色的斑点,圆形,一般5~10毫米大小,是老年性白点病;二是红色的丘疹,呈半球形隆起于皮肤表面,一般3~5毫米大小,为老年性血管瘤。这两种情况主要见于躯干及四肢。在40岁后就可以出现,出现后形状不会增大,但数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三是褐色斑,俗称老年斑,多见于面部及手背等外露部位,也可见于躯干及四肢。老年斑大小不等,可慢慢增大,有的可逐渐高出皮肤,表面不平呈乳头状,黑色或黑褐色,称为“脂溢性角化症”。这3种病变都属于老年性皮肤改变,是良性的,不会发生癌变,因此不必紧张。如果色斑突然长大、外形变得不规则、发生溃疡和出血,或者突然出现瘙痒和刺痛感,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就医。
6 乳 房
一般乳腺自查应每月一次,对月经规律的女性,最佳时间应该选择在月经后的5~7天,因为这几天雌激素水平最低,乳腺较松软、无胀痛,容易发现异常。
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很简单,面对镜子,两手叉腰,观察乳房的外形;再将双臂高举过头,观察两侧乳房的形状及轮廓有无变化,皮肤有无红肿、皮疹、浅静脉怒张、皮肤褶皱、橘皮样改变等;观察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否有抬高、回缩、凹陷,乳头里有无分泌物溢出,乳晕颜色是否改变;最后,放下两臂,双手叉腰,两肘努力向后,使胸部肌肉紧绷,观察两侧乳房是否等高、对称。
除了观察,还应用手触摸自检。一侧手指并拢,缓慢触摸对侧乳腺各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改变,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还要轻挤乳头,观察有无排液,如发现有混浊、微黄色或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最后应检查双侧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专家表示,可摸到的肿块至少已有1.5~2厘米大小,年轻女性、浅的肿块容易摸到,年长者、肿块深的,不容易摸到。因此,除了自检乳腺,一定要定期去医院接受专业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7 淋巴结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及全身各个部位,大多数都位于人体的浅表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多,并集结成群。
正常人体的淋巴结像米粒一样大小,质地较软,光滑且可移动,很难触摸到。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或变软、破溃或触及波动等,就要当心。颌下淋巴结肿大多与口腔、面颊部炎症相关,耳前淋巴结肿大常由眼睑、颊、耳颞部发炎引起,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转移等。
多数部位的浅表淋巴结可通过触摸自检。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滑动);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通过自检,可尽早发现淋巴结的异常。特别是淋巴结明显肿大或迅速变大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8 四 肢
骨骼和四肢是人体的支撑,对它们的关照可不能疏忽。
平常要注意经常看一看,关节有无红肿、结节或形状改变等;四肢肌肉是否对称、有光泽;下肢有无静脉曲张等。经常使用电脑的人,还要注意手腕的活动度、手掌部的肌肉是否有异常,以防“鼠标手”。
此外,借助一些小工具也可以帮助检查肌肉的力量、恢复情况等,比如时下流行的握力球、握力器等。比如脑卒中的病人,一侧神经受损,导致手臂肌肉瘫痪,握力就会明显不如对侧。另外,在脑卒中的康复阶段,用握力球可以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
9 腰 围
如今,肥胖已经是公认的健康大敌。可以通过体质指数(BMI)来衡量肥胖程度,BMI在19~24为正常,24~28为超重,28以上算肥胖。
除了常规的测体重,还有一个简便易测的指标对代谢机能非常重要,那就是腰围。目前认为,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9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厘米,就属于中心性肥胖了。男性表现为“将军肚”,女性则为“苹果腰”。中心性肥胖往往意味着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都被脂肪围困,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家里备一个简单的腰围尺,经常测测自己的腰围,就可以帮我们预知这些健康风险。
10 血 压
随着年龄的增高,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随时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是重要的保健功课。
人的血压全天是波动的,其中早晨、上午是一天中最高的时段,上了岁数的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或“三高”患者,早晨起床后应量一下血压,也可以在下午、睡前各量一次。全天血压都应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心、脑、肾等脏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