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粪便白细胞检查有什么意义

粪便白细胞检查有什么意义

异常结果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

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时,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需要检查人群:怀疑消化系统出现疾病患者,腹部经常疼痛患者

急性盆腔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血常规中白细胞检查对于诊断炎症有意义,滴虫阴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白细胞较多,而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细胞较少。

B型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可协助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

小儿腹泻检查

小儿腹泻需做的检查一般有便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白细胞计数(WBC)等项目。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一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孩子,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白细胞检查的意义

尿常规白细胞是做尿常规检查三种细胞中的白细胞。正常尿液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一般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HP)白细胞为1~2个,仍属正常。如每高倍视野超过5个白细胞,则称为镜下脓尿。镜下脓尿提示尿道有化脓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或尿道炎、肾结核等;肾小球肾炎时,尿内白细胞也可轻度增多。

尿中白细胞偏高

尿中白细胞阳性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化性改变,形态不规则,结构模糊,又可称脓细胞,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

可能疾病:

1、肾小球肾炎时尿内白细胞可略增加,若尿内发现多量白细胞或脓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等。

2、尿道疾病见于尿道的结石、炎症、肿瘤、异物、狭窄、尿道胖腺炎或脓肿和前列腺疾病:见于前列腺炎症、脓肿、肿瘤等。精囊疾病:精囊炎症、脓肿等。这些肾脏疾病都会导致尿常规显示尿常规白细胞偏高。

儿童腹痛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血液检查、便常规、尿中红细胞(RBC,BLO)、尿中白细胞(WBC,LEU)、粪便白细胞、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淀粉酶、尿淀粉酶(UAMY)、胸部透视、胸部CT检查、静脉肾盂造影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时需检测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肠内有梯形液体平面,肠腔内充气较多,提示肠梗阻。若疑及肠套叠可作空气灌肠以协助诊断和复位治疗,但疑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可摄腹部平片或作静脉肾盂造影。

3.B型超声:疑有胆石症、肝脓肿、膈下脓肿时作腹部B型超声检查。

粪便白细胞检查有什么意义

粪便白细胞检查是粪便常规中的一个项目,可以帮助了解消化与吸收功能,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多在带粘液的标本中见到,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肠炎进一般少于15个/HPF,分散存在。具体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小肠淡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结肠炎症如细菌性痢疾时,可见在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亦可见到吞有异物不小吞噬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虫病(尤其是钩虫病胶阿米巴痢疾)时,粪便涂片洌还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伴有夏拉莱登结晶。

粪便白细胞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

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时,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需要检查人群:怀疑消化系统出现疾病患者,腹部经常疼痛患者

粪便白细胞注意事项

检查时要求

1.显微镜检查目的是查找细胞等病理成分。看片必须遵循全片观察,由上至下,由左至右,避免重复,显微镜检查时至少每张涂片观察10个视野。细胞检查要用高倍镜观察。

2.标本应盛于不吸水的干燥、清洁容器中送检。

3.应在排便后1小时内送检。

检查前准备:为使大便检查结果准确可靠,特别要注意大便取样必须新鲜。有人取样后放了一、两天才送医院化验室,则因细胞等已腐败,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检查就没意义了。

不适宜人群:非创伤性检查,无不适宜人群。

粪便白细胞检查过程

取有黏液、浓血部分的粪便约2-3克(如稀水便则取絮化物),盛于灭菌广口瓶或无菌容器中。用棉拭挑取粪便插入运送培养基或PH7.0的磷酸盐甘油中送检。医院进行涂片,后显微镜检查,查找白细胞,记录视野范围内白细胞的数量总数后记录,对照参考值。

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

婴幼儿腹泻的检查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介绍一些小儿腹泻的检查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班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低钾血症者应做心电图检查;病程迁延者,营养障碍者及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应做X线、B超检查。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检查

如果白细胞偏高通常表明身体某个部位有炎症、白血病、组织坏死等,但孕妇、新生儿及激烈运动过后亦会偏高。如果白细胞数值较低,则可能是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体免疫疾病。

小儿腹泻病的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盆腔积液的检查

一、超声波检查:主要是指B型或灰阶超声扫描、摄片,对识别来自输卵管、卵巢及肠管粘连一起形成的包块或脓肿有85%的准确性。因为在B型超声影象中轻度或中等度的盆腔炎很难显示出特征来,所以一般用来诊断较为严重的盆腔炎。

二、分泌物直接涂片:是诊断急性盆腔炎的常见方法,一般可在阴道、宫颈管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取样,做直接薄层涂片,干燥后以美蓝或革兰染色,但宫颈管淋菌检出率只有67%。

三、腹腔镜检查:用于急性盆腔炎的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可以对盆腔炎的病变程度进行初步判定,腹腔镜检查可以在盆腔炎或可疑盆腔炎以及其他急腹症病人施行。

四、病原体培养:敏感性平均为89.5%,有98.4%的特异性,临床上使用较多。

五、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血常规中白细胞检查对于诊断炎症有意义,滴虫阴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白细胞较多,而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细胞较少。这些都是针对急性盆腔炎的方法,通过这些检查基本上可以将急性盆腔炎的误诊率将到最低的程度,有时候,女性急性盆腔炎的诊断还需要其男伴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有利于急性盆腔炎的诊断。

相关推荐

尿道炎要做的检查哪些呢

1、尿沉渣镜检:白细胞脓尿是指尿沉渣中白细胞显着增多。脓尿对尿路感染的检查显着意义。这种尿路感染的检查比较常见。 2、尿常规检查:急性尿路感染的检查,会尿色可呈混浊,腐败气味的症状。尿沉渣中红细胞稍增多,为2~10个/高倍镜视野。仅小部分患者血尿明显,不到5%的患者可见肉眼血尿,白细胞常显着增加。这也是尿路感染的检查方法之一。 3、尿细菌学检查:尿细菌定量培养是诊断无尿路感染的重要指标,正确率为80~96%。因此,尿细菌学检查对于尿路感染的检查特殊意义。这也属于尿路感染的检查项目。 女性尿道炎的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大于10×109/L,并伴轻度核象左移;严重 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且伴明显核象左移;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109/L。其增多的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而一过性缺氧

诊断便秘需要做哪些检查

便秘的检查:一般摄片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纤维胃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粪便白细胞粪便淀粉颗粒粪便脓液粪便血液粪便性状粪便粪便中的卟啉 粪便检查,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中老年患者经常出现少量血液时,应特别注意大肠癌。结肠痉挛性便秘者,粪便坚硬呈块粒状如羊粪。肠易激综合征者常排出多量的黏液,但黏液中极少红细胞、白细胞。 影像学检查 1.直肠指检 应仔细观察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无内痔

小儿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白细胞检查: 细胞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约为15~20×109/L。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流感杆菌肺炎,白细胞总数反而降低。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数无增高。 (2)C反应蛋白试验: 在细菌性感染、败血症等此值上升,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时则不增高。 (3)支原体病原学检查: 痰、鼻和喉拭子培养可获肺炎支原体,但需时约3周,同时可用抗血清抑制其生长,也可借红细胞的溶血来证实阴性培养。发病后2周,约半数病例产生抗体。红细胞冷凝集试验阳

检查髓母细胞瘤的常规方法

髓母细胞瘤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髓母细胞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髓母细胞瘤会让患者处于不安的状态中。 1.腰椎穿刺 因瘤细胞可脱落播散,故脑脊液瘤细胞检查十分重要。因多数髓母细胞瘤患者颅内压增高,故术前腰椎穿刺宜慎用,以免诱发脑疝,脑脊液除常规化验外可寻找脱落细胞,通常腰穿多提示颅内压增高,而脑脊液生化见蛋白和白细胞增高者仅占1/5,术后腰椎穿刺行瘤细胞检查重要意义,提示了术后需进行全脑及脊髓放疗的必要性。 2.头颅X线平片 头颅X线可见颅缝增宽等颅内高压征,肿瘤钙化极为罕见。 3.CT扫描

到医院做哪些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得了前列腺炎血尿

检查1.四杯试验 本试验在前列腺炎的诊断中具重要临床意义。具体方法:收集尿液以前嘱病人多饮水,包皮过长者应将包皮上翻。清洗阴茎头、尿道口后,病人排尿并收集尿液10ml;继续排尿约200ml后收集中段尿10ml;然后停止排尿,做前列腺按摩并收集前列腺液;最后再次收集尿液 10ml。将各标本分别做镜检和培养,通过以上标本细菌菌落数量的比较,可鉴别是否前列腺炎或尿道炎。 2.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检查检查对于前列腺炎的诊断也一定的价值。正常前列腺液沉渣中白细胞的含量在高倍显微镜的每个视野应低于10个。如果前

小儿腹泻吃哪些呢

1.粪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时需反复几次才意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 对确定腹泻病原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轮状病毒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慢性腹泻的诊断检查方法

多数急性或慢性腹泻患者只需根据病史,体征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粪便常规及培养等即可明确诊断,当一般常规检查后仍不能作出诊断时,应考虑作进一步检查,但由于可供检查的项目甚多,故必须结合每例患者腹泻的特点而作出选择,例如,当判断患者腹泻系小肠疾病所致的可能性大时,应选择对小肠疾病诊断帮助的检查;如考虑腹泻是大肠疾病所致,则应选择对大肠疾病诊断帮助的检查。 一、慢性腹泻的实验检查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血液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及其分类等都助于慢性腹泻的诊断。 3、小肠吸

细菌性食物中毒做哪些检查

(一)流行病学资料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季,易造成暴发流行,其潜伏期短,发病只限于进食同一种受污染食物者,停止进食受污染的食物,疫情便可控制,亦散发病例,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神经型食物中毒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同进食者可集体发病,偶可由伤口感染而引起,外毒素高度的致病力,病后不产生免疫力。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副溶血弧菌及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多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偏高,沙门菌引起者白细胞大多正常。肉毒中毒血像、大便常规及脑积液检

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诊断

1、血常规。副溶血弧菌及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多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偏高,沙门菌引起者白细胞大多正常。肉毒中毒血像、大便常规及脑积液检查多属于正常范围。 2、粪便检查。感染性者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时伴红细胞。 3、细菌学检查。收集可疑食物,病人呕吐物、粪便做细菌培养,并分离鉴定,若为同一病原菌(菌种、型别及抗原结构相同)则确诊意义。肉毒中毒时将可疑食物或呕吐物煮沸1h以杀灭非芽孢荫后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厌氧培养,可发现肉毒杆菌。 4、血清凝集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