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遗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递质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ADHD病因和发生机制。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发现患者额叶发育异常和双侧尾状核头端不对称。功能MRI还发现ADHD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如额叶功能低下,在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基底节区、前扣带回皮质、小脑等部位功能异常激活。
4.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与ADHD发生有关的儿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更多存有争议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食物、儿童缺铁、血铅水平升高、血锌水平降低与ADHD发生有关,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多动症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采用多向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的方法,包括:家庭干预;心理治疗:耐心反复地进行个别教育,训练,以鼓励为主增强自信心;统合训练;学校干预:技能训练,矫正教室行为;饮食疗法:均衡饮食:有报导儿童偏食某种食品表现出不能耐受或在吃过某种食品后出现行为异常,就应禁用这种食品,食物添加剂和色素被认为是罪魁祸首.其中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的心理治疗应该作为重点方向,患者行为与感情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互联系.
多动症可发生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严重影响在学校和家庭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效,缺少自爱自尊.同时多动受情绪的影响,患儿兴奋紧张时增 加,而在注意力集中时减少.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的心理治疗对于多动引起的情绪,行为,学习困难和注意力障碍则有很大益处.所以,心理因素对多动症病情轻重有一定影响,而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时不能单独用药物进行治疗,家庭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做为辅助治疗,在整个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详解儿童多动症诊断特点
儿童多动症是很多孩子患有的疾病,随着目前多动症患者的增多,多动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动症的发生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多动症的治疗刻不容缓,及早的治疗患者康复的机率就越大,诊断是家属及时发现疾病的依据,那儿童多动症诊断特点有哪些?下面听听专家介绍多动症的诊断有关内容:
儿童多动症诊断特点有哪些?
1.儿童多动症诊断是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容易兴奋和冲动。
2.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儿童多动症诊断是做事常有始无终。
3.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这是儿童多动症诊断之一。
4.情绪不稳,儿童多动症诊断是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5.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也是儿童多动症诊断之一。
儿童多动症 病因多多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性和活动过度的特点,因而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及社会适应能力差。过去曾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近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又称其为注意力不足症。这类患儿长大后,多动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其违法行为、教育困难、病态人格等精神障碍仍高于常人。
我国在学龄儿童中的患病率在1.3%-13.4%之间。其起病始于学龄前,但能确诊者多为学龄期,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多于女,其比例4:1至9:1。
病因
多动症的病因,目前有各种假说,真正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但多数学者确信多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因中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病例中各有侧重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患儿的父母、同胞和亲属中患本病或其他精神疾病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孪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多动症同病率达100%,而异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仅占17%。
2.神经生理学因素
许多研究认为该症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是由于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多动症儿童脑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提出示本症具有生物学基础。
3.脑部轻微损伤
产前、产时、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如难产、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或宫内发育不良;生后有脑外伤,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癫痫,一氧化碳中毒史者。但多数学者认为脑器质性病变并非为本症的主要病因,而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如多巴胺、β烃化酶(dbh)偏低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关,而多巴胺递质不足又与基因遗传有关。
4.社会心理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铅中毒。研究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多动症儿童血中含铅量较高。工业社会的环境污染,汽车的汽油燃烧时,化合物的铅会挥发成气体进入空气中,被儿童吸入体内。用含铅的玩具、餐具,使儿童体内铅蓄量过大,可能引起本病。
(2)社会文化因素
有人发现不少多动症患儿的家庭有喜高音调、快节奏和近似噪音音乐的嗜好。当今许多电视、音响节目充斥狂歌劲舞、打斗凶杀场景,对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构成超强刺激,极易引起脑功能失调。
(3)教育因素
目前公认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四种不良教育方式均可诱发本病。
①放任型:家庭破裂、父母离异或早丧,子女缺乏教育,放任自流,导致心理变态、行为偏离、社会适应不良,入学后易有多动表现。
②专制型:家长或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在家中或学校中经常受到指责、打驾,儿童心理压力增加,精神紧张可致多动。老师的歧视、冷漠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致病。
③溺爱型:父母对子女过于娇纵溺爱,养成任性习惯,日后难以适应环境和约束个人行为。
④相关型:父母自身行为不端,举止不稳,耳漏目染、潜移默化,诱使儿童多动行为。甚至家长幼年患有多动症,成年后仍冲动任性、脾气暴躁,再把这种素质遗传给子女,故本病有家庭倾向。总之,家庭教育和父母对子女态度不当、家庭背景不良是多动症致病的重要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有哪些呢
1、遗传因素:
大约40%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症,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状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有明显的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 )患病率高,且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这也是引发多动症的病因。
2、脑组织器质性受损:
大约85%的多动症患儿是由于额前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母亲孕期疾病:例如像高血压、肾炎、贫血、先兆流产,感冒等; 分娩过程异常:例如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出生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有上述情况的儿童,发生多动症的机会多,这也有可能引发多动症的病因之一。
3、生物因素:
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更新较慢。美国哈佛大学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患有多动症儿童的前额叶影像图比正常儿童暗,也就是由于统管注意力和执行大脑中枢神经指令功能的前额叶抑制系统的缺陷,才导致儿童多动症。
4、环境的因素:
儿童多动症的诱因还有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也有一定的关系。(铅、汞、镉)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有多动,所以这一儿童多动症的诱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儿童多动症治疗不要忽视饮食治疗
专家表示:对于儿童多动症治疗,除药物和精神治疗外,合理饮食是一项重要的儿童多动症治疗的措施。
调查显示,患多动症儿童,一般动物蛋白的摄入量过多。这就为对獐多动症进行饮食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儿童多动症治疗是对獐多动症进行饮食治疗,可采用下列办法。蛋白质对儿童生长发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摄入过多,当超过正常需要量2-3克/千克体重时,其分解代谢的产物——含氨的化合物,更会引起儿童烦躁不安和好动。此外,钙摄入不足,吃糖过多以及铅的摄入,对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均有一定关系。儿童多动症治疗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忌偏食,适当减少高糖、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儿童多动症治疗要多吃番茄、桔子等水果和新鲜绿叶蔬菜,少用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以及含有合成化学添加剂的食品,还要常吃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奶制品、小鱼、小虾、骨头和鸡蛋等,多吃核桃、花生、芝麻、木耳等以改善脑神经功能,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也有一定镇静作用,对防止和减轻儿童多动症十分有益。
影响多动症的5大因素
一、遗传因素导致儿童多动症
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以及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疾病等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先天性的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症的发生,研究显示,患儿的血缘兄弟、爸爸具有较多的多动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患儿中的单卵双生子中的患病几率高达51%-64%,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以及癔症者也比较多,由此可见儿童多动遗传因素非常重要。
二、社会家庭因素导致儿童多动症
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者是家庭条件,比如经济贫穷、住宅拥堵、父母性情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疾病等都可以成为诱因,诱发多动症的发生。
三、产期损害导致儿童多动症
妈妈在怀孕期间吸烟或者是有高热现象,或者是生产的时候出现难产、产时窒息、剖腹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史的发病率较一般儿童更高。
四、药物因素导致儿童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服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者是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导致的,这是儿童多动症中比较严重的一种。
五、饮食因素导致儿童多动症
孕妇或者是小孩子长期食用含有防腐剂或者是食物添加剂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这也是导致儿童多动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广大的家长不可以忽视,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患上儿童多动症,不要吃太多含有防腐剂或者是食物添加剂的食物。
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儿童多动症有家族倾向,如患儿的父母或亲属在儿童时期也有多动症的病史。Morrison和Stewart(1971)调查了59名多动症儿童和41名对照组儿童的家族,发现有20%多动症儿童的双亲在幼年时曾患过多动症,而对照组只有5%的家长有过多动的历史。Morrison进一步指出,若将患儿的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的发病数加在一起,可以看出多动症状群经常发生在患儿的家族中。此外,发现21名患儿的家族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是反社会人格、酒精中毒或癔病患者,而对照组中仅有4名具有以上情况。
Willerman(1973)调查93名孪生子,发现单卵孪生同病率为100%,而双卵孪生的同病率明显降低。该氏认为,如果强调环境因素是重要的,则二者的同病率应无明显区别。
2.脑器质性因素
最初认为本症病因与脑损伤有关,包括围生期损害、婴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和高热昏迷等。但是,临床所见有明显脑损伤史的儿童并不出现多动症,同时,本症患儿多数无脑损伤史,说明脑损伤并不是惟一的或主要的致病因素。
3.生化因素
Wender(1978)提出本症的病因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儿茶酚胺活性降低有关,患儿存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HT代谢异常。Coleman(1971)发现25名多动症儿童的血小板内5-HT浓度降低的占88%。波波特等(1970)发现多动症儿童的活动过度程度与尿中排出的NE含量成反比。Shay-witz等(1978)意见是,阻碍中枢神经系统内DA的产生或应用是多动症的可能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多动症儿童的中枢递质存在儿茶酚胺水平不足,尤其是突触间隙中的NE和DA的有效浓度降低,因而干扰了神经突触向大,脑皮质传导信息的过程,使病儿失去对自身行为和有意识活动的有效控制,因而产生一系列多动和注意障碍的临床症状。现今应用苯丙胺和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原理,可能是补充了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使NE和DA浓度增高,从而改善了中枢神经传递信息的功能。
4.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和社会教育对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如家庭气氛紧张、父母离婚、家庭破裂、或年丧母、自幼得不到温暖和照顾、学校功课负担过重、父母和教师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均可促使具有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病,或导致多动症症状加重。北京安定医院(1983)对100例多动症儿童的家庭进行调查,发现教育方式不一致、父母关系不和、父母性格急躁、经常遭受打骂或寄养于外祖父母家等,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