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类风湿热怎么治

类风湿热怎么治

1、一般治疗。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如有心脏受累应避免体力活动或精神刺激,并应在体温和血沉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控制或明显的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周,然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扩大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6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2、抗生素的应用。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青霉素10天。对少数耐青霉素菌株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一天4次,疗程10天。对红霉素的耐药,可选用其他药物替代,包括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新大环内酯类及头抱霉素类等。

3、抗风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为非类固醇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仍然是首选药物,分3~4次口服,一般疗程6~8周,有轻度心脏炎者宜用12周。糖皮质激素仅在严重心脏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才被推荐使用。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分3~4次服用,控制病情后逐渐减量,疗程最少12周。

什么原因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率更大

1、自身的心理因素: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情绪受刺激或长期心理受压抑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而且已患病者受精神刺激后容易发作,均说明本病与自身心理因素有关。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形成的原因之一。

2、中医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痹阻于肌肉、骨节、经络之间,使气血运行不畅,痹久累及肝肾,伤及筋骨而导致本病。及早治疗,控制疾病进展。

3、感染因素:自从30年前发现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风湿热以来,人们试图用各种理论和实验证实感染是类风湿关节炎触发的主要因素。许多微生物被认为是诱发慢性滑膜炎的病原体,包括多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这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形成的原因。

4、遗传因素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家系以及同卵双生子和非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支持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结论。

宝宝为何会长期低烧

所谓知其因才得其果。要想解决宝宝长期低烧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宝宝长期低烧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长期低烧是指小儿体温在37℃~37.4℃之间持续两周以上。导致长期低烧的疾病很多,主要可分为器质性疾病和功能失调所致两种。

器质性低烧主要由慢性感染疾病引起的。如小儿结核病、慢性鼻窦炎、某些寄生虫病等。这些都是由于感染因素而导致的低热,治疗应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体。

还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导致小儿长期低烧,如小儿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及类风湿病等。对于器质性低烧不建议家长自行处理,要及时从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

功能性低烧则是因为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失调所致。这类低烧的特点是早晨及上午体温高于午后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烦躁等。功能性低烧家长可以先自行帮宝宝降温。

风湿热治疗注意事项

1.一般治疗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如有心脏受累应避免体力活动或精神刺激,并应在体温和血沉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控制或明显的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周,然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扩大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6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还应适当限制盐和水分。

2.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青霉素10天。对少数耐青霉素菌株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一天4次,疗程10天。对红霉素的耐药,可选用其他药物替代,包括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新大环内酯类及头抱霉素类等。

3.抗风湿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为非类固醇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仍然是首选药物,分3~4次口服,一般疗程6~8周,有轻度心脏炎者宜用12周。糖皮质激素仅在严重心脏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才被推荐使用。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分3~4次服用,控制病情后逐渐减量,疗程最少12周。对心包炎或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至病情改善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糖皮质激素还可用于对阿司匹林无反应的严重关节炎的治疗,疗程6~8周。

严重心脏炎或心脏扩大者易发生心力衰竭,除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外,应合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洋地黄、利尿剂和降低心脏负荷的药物。

4.Sydenham舞蹈症的治疗

首先应给予患者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防止外伤。必要时在抗风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静药如地西伴、巴比妥类药物或氯丙嗪等。

风湿热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二)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100mg/kg;成人每日~6g;分~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患者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2.糖皮质激素大型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对风湿热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且有停药后“反跳”现象和较多的副作用,故一般认为,急性风湿热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水杨酸制剂;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开始剂量宜大,可用:泼尼松,成人每天60~80mg,儿童每天2mg/kg,分~4次口服。直至炎症控制,血沉恢复正常。以后逐渐减量,以每天5~10mg为维持量;总疗程需2~3个月。病情严重者,可用氢化考的松每天300~500mg;或地塞米松每天.25~0.3mg/kg,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应注意低热,关节疼痛及血沉增快等“反跳”现象。在停药前合并使用水杨酸制剂,或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5~25mg,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可减少“反跳”现象。

(三)抗生素治疗风湿热一旦确诊,即使咽拭子培养阴性应给予一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以清除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持续存在或再感染,均可使风湿热进行性恶化,因此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g,共10天。

(四)中医药治疗急性风湿热多属热痹,宜用祛风清热化湿治法;慢性风湿热则多属寒痹,宜用祛风散寒化湿治法。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等辅以中医药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针刺疗法对缓解关节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五)舞蹈症的治疗抗风湿药物对舞蹈症无效。舞蹈症患者应尽量安置于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刺激。病情严重者可使用镇静剂如鲁米那、地西泮(安定)等,亦可用睡眠疗法。舞蹈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耐心细致的护理,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药物治疗大多可取得良好的结果。

到底风湿性心脏病症状遗传吗

风湿性心脏病是因为风湿热活动导致的链球菌感染,引起心脏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使患者发生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和晕厥,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并发生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会遗传的,风湿性心脏病的直接原因是风湿热活动,包括咽炎、扁桃体炎、类风湿等,需要提醒的是,类风湿有家族遗传方面因素,在类风湿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中发现,白细胞抗原(HLA)-DR4基因与RF阳性患者有关。DW4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关,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DW4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风湿热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即同胞、子女)发病风险为10%~20%,超过医学遗传学上10%的高发危险率。风湿热易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且易发展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因此有风湿热家族史者,要特别重视。

如果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就要早治疗,这样不仅愈后效果好,而且花钱少。由于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一般不会在发病早期表现出来,而是逐渐加重并表现出来,因此如果患者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千万不要疏忽,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可见风湿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所以患者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要及时治疗类风湿,以免症状频繁发作,而给您带来更多的麻烦。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至5年内。应注意加强对风湿热活动的预防,防止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

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如何预防小儿风湿热呢?预防小儿风湿热的措施包含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 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各种措施,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来帮助。

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当然,如果不论是风湿还是类风湿关节炎都是发病率不低的疾病,属于常见病和高发病,如果在患病后不及时的接受治疗都可能引发危害。为了避免治疗错误,最好是了解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咽峡炎、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较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 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的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遗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功能紊乱,产生了大量类风湿因子侵犯滑膜引起滑膜炎性反应,是一种常见且顽固的慢性关节炎,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关节,可引起全身的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是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遗留骨关节强直畸形。虽然少数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绝大多数病人无心脏症状,类风湿因子阳性。由此可见,风湿与类风湿虽然都是关节炎,都有关节疼痛症状,但并不是同一种病,不能混为一谈。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夏季是风湿和类风湿疾病治疗的最佳季节,因为此时温度较高,身体机能处于活跃时期,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此外,患者风湿和类风湿疾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暖,保持衣物的清洁干爽,此外要多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以帮助恢复健康。

小儿风湿热治疗注意事项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各种措施,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来帮助。

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说风湿性关节炎还得先说风湿热。上世纪50-60年代前,风湿热在儿童中十分普遍,它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先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的疾病,最终损害心内膜,在发病中最突出的症状之一就是关节炎,特点是四肢大关节对称性、游走性的红肿疼痛,在相当长时期内临床上普遍把它称作风湿性关节炎。不过这种关节炎无论有多红多肿最后不会导致关节破坏,不会影响关节功能,它只不过是风湿热的一种伴随症状而已,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种,正规或权威的医学专著中从来没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

而类风关则不同。1859年Garrod把一种慢性破坏性、最后可以造成畸形的关节病建议采用“类风关”以与风湿性关节炎相区别。这一病名相继被英国卫生部(1922年)和美国风湿病协会(1941年)正式采用。类风关病名并非遥远。不过自从其病名出现后,人们陆续发现其实它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公元l世纪就有医家详细描述了一种以小关节起病,后累及其他关节,可伴有全身性改变和关节畸形的关节炎。在我国,《内经》及以后医籍中记载的“痹症”、“顽痹”等酷似类风关。随着对各种关节炎的深入研究,类风关被逐渐认识到是一种独立的病种。

与字面意义不同的是,类风关是一种典型的慢性关节炎,病情顽固,病程迁延,即使在今天也是难治之病。时代变迁,病谱更替,风湿热虽不能说已绝迹,但现在临床上也是少之又少,由它伴发的风湿性关节炎也无从谈起。那么现在风湿性关节炎指的是什么呢?现代风湿病学其病症不限于关节,但无论在临床或人们的疾病观念上,始终是把风湿和关节炎、关节病相联系的,甚至相等同的。有别于风湿热引起的关节炎,现今被广泛称作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一定是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增龄、代谢、肥胖等因素,使骨关节炎在人群中总发病率可达9.56%,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达50%以上,远高于类风关3%。的发病率,病情轻重不等,好发于负重的膝关节,潮湿、气候变冷可诱发或加重,是现在最常见的风湿病。它的病名过去多且乱,不统一,甚至矛盾,很难为病众认同,称作风湿性关节炎较形象较直观。

与类风关病名的明确性正式性比较,风湿性关节炎是笼统的非正式的,主要是对骨关节炎和一些原因不明的关节病的通俗的民间叫法,医学上并没此诊断。

小儿风湿热治疗注意事项解析

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如何预防小儿风湿热呢?预防小儿风湿热的措施包含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各种措施,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人为什么会得风湿病

1、遗传因素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示风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遗传倾向,痛风、风湿热与遗传因素也有紧密关系。 2、感染因素 很多风湿病与感染有关。如风湿病的发病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3、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可刺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4、免疫因素 免疫异常在风湿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风湿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如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和类风湿有哪些不同

风湿和类风湿的病因不同 风湿病可以称风寒湿性关节痛,寒冷地区患者绝大部分是风湿病,不累及心脏、不破坏骨质、绝大多数可愈,从中医角度看风湿病属寒痹症,是脉道内血液循环不畅阴寒而痛,有少数风湿热患者是链球菌感染所致,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属热痹症,即使有畏寒症状也是真热假寒或里热外寒,是脉道外有异物压迫脉道不通而痛,属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 风湿和类风湿的症状不同 风湿病患者从外观看发病初期关节不肿,后期关节也不变形;类风湿初期患者手指、足趾小关节呈现对称性肿胀,后期关节变形,患者症状以慢性、对称性、多滑

走出对风湿病认识的误区

误区之一:风湿病只包括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新的认识:风湿病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大类疾病;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或代谢性骨关节病及感染性关节炎等十大类百余种疾病。 误区之二:老年人才会患风湿病。 新的认识:不单是老年人,所有不同年龄的人包括儿童都会患风湿病,而严重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在青壮年中更常见。 误区之三:风湿病是因为在潮湿环境中生活、工作所致。 新的认识:风湿病可发生在各种

类风湿最好的药有哪些

第一:补肾壮骨丸:补肾壮骨、祛风通络、止痛。用于肾虚而肌肉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筋急拘急之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第二:通络止痛胶囊:国药准字号药品,疗风湿疾病的首选专用药物,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颈椎病、腰椎病等风湿疾病,及由此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晨僵、活动受限、关节僵硬、萎缩、变形、屈伸不利等症状,同时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风湿病引起的各类并发症。 第三:抗类风湿胶囊: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用于痹症湿热郁于经络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类风湿关节炎等。

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在所有的关节炎的疾病当中,风湿和类风湿是常见疾病。从名字来看,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同一种疾病,只是有细微的差别。其实,风湿和类风湿疾病从定义到症状和病因、疗都是有很多的区别的。而且如果患者错误的把风湿病的疗方式用于类风湿疾病,可能会导致疾病久不愈。 当然,如果不论是风湿还是类风湿关节炎都是发病率不低的疾病,属于常见病和高发病,如果在患病后不及时的接受疗都可能引发危害。为了避免疗错误,最好是了解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

风湿病是怎么回事

1、感染因素 很多风湿病与感染有关。如风湿病的发病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2、遗传因素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风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遗传倾向,痛风、风湿热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3、免疫因素 免疫异常在风湿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风湿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如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4、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可刺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引起的

感染因素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因之一。自从30年前发现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风湿热以来,人们试图用各种理论和实验证实感染是类风湿关节炎触发的主要因素。许多微生物被认为是诱发慢性滑膜炎的病原体,包括多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 自身的心理因素也至关重,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情绪受刺激或长期心理受压抑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而且已患病者受精神刺激后容易发作,均说明本病与自身心理因素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因也有遗传因素。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家系以及同卵双生子和非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支持遗传因

风湿类风湿区别

1.类风湿和风湿有某些相似之处,如都有风、寒、湿外因及关节疼痛,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一、病因不同:风湿病多数应称风寒湿性关节痛,寒冷地区绝大部分是这类风湿病,不累及心脏、不破坏骨质、绝大多数可愈,从中医角度看风湿病属寒痹症,而类风湿和强直性脊柱炎属热痹症,即使有畏寒症状也是真热假寒或里热外寒。有少数风湿热病人系链球菌感染所致,而类风湿属自身免疫病。 二、病理和症状不同:风湿病是脉道内血液循环不畅阴寒而痛。类风湿是脉道外有异物压迫脉道不通而痛。从外观看风湿病初期不肿,后期关节也不变形。 类风湿初期手指、

白英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利湿

白英有消肿利湿的作用,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纲目拾遗》:止血淋,疟,疝气。汁滴耳中,止脓不干。疬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湿热,黄疸水肿,小儿蛔结腹痛。

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

1、免疫因素: 免疫异常在风湿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风湿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2、感染因素: 很多风湿病与感染有关。如风湿病的发病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3、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可刺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 4、遗传因素: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风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遗传倾向,痛风、风湿热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