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于学前教育时机的误区

关于学前教育时机的误区

孩子对于家长的需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长的教育引导,而随着青春期的萌动,大约在10到12岁以后,孩子对家长的需求会越来越少,他们会更加趋向于“自我”的世界,形成独立的人格。

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的,因此在该教育的阶段没管孩子,在该放手的阶段一股脑的使劲儿管教,结果就是不但孩子没管理好,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南辕北辙。

有个家长曾经跟我谈起过她的教育理念,说孩子小时候不用管,尤其是上小学之前,就是我们说的学龄前,这个时候随便他玩儿吧,甚至放纵他也没关系,因为也就这个时间段可以为所欲为了!等上了小学,哼哼!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点儿也不能惯着!

那个时候她的小孩还在幼儿园大班,妈妈就经常被幼儿园的老师找来谈话,除了欺负小朋友,还偷偷的把学校里他喜欢的玩具带回家,被老师称为“问题儿童”。然而这个妈妈的态度似乎显得很“开明”,妈妈说:“我就跟老师说,我家孩子没大毛病,心地善良,一些小毛病长大了就好了!”这种就是没能好好把握教育时机的典型做法。

早教早得太离谱宝宝会糊涂

早教,一个当下的社会热词。然而,“早”到何时、“教”些什么,则一直是困扰许多家长的一道难题。最近上海师大艺术与学前教育系在与早教品牌机构创艺宝贝签订教科研、实习就业合作协议的现场,多位学前教育专家对目前早教领域的误区表示了担忧。

“2岁至6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成长可以分成若干个阶段,但现在各种错误的早教观念与行为却比比皆是。”创艺宝贝早教专家余虹对此作了分析。

探索阶段(约2岁前后)

正确:主要锻炼孩子们的五感,教会孩子用看听闻摸尝来感知事物,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和锻炼。

误区:生怕孩子磕着绊着,特别是一些由保姆带养的家庭,孩子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仿佛都由大人刻意安排好的,降低了孩子主动接触新事物的本能与兴趣。

表现阶段(约3岁前后)

正确:把想象到的各种事情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表现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误区:最常见的问题几乎都集中在让孩子去背唐诗、认字甚至学外语,这反而会限制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感知生活,也不利于他们表达丰富的情感。

理解阶段(约4至5岁前后)

正确:让孩子们从以前偏重于对五彩的认识,转向淡彩结合甚至纯黑白颜色的水墨画学习,这对提升他们的感官品质会有很大帮助。要有意识地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行为上能动静结合,而且对一些可能枯燥乏味的色彩、图形也要有一定的关注能力。

误区:孩子缺乏安静地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对应当关注的事物不能收放自如,放任自己的情感与喜好。

逻辑阶段(约在学龄前一年内)

正确:体验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水彩、油画、雕塑、建筑等,使孩子的艺术鉴赏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误区:急于与小学教育“接轨”,将一年级的学科知识下放到这个阶段,让孩子开始为作业而苦恼。 本报记者 王蔚

相关链接

上海师大艺术与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李燕说,现在早教领域有种十分错误的提法,就是“2岁背古诗,3岁就扫盲”。由于学龄前的孩子还不具备接受抽象知识的能力,过早地知识性传输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兴趣培养,也会阻碍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李燕认为,特别是在入小学前的一两年,“前学习阶段”的能力与品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游戏 对四五岁的孩子来说,与其去学珠心算,还不如让他们玩过家家,让孩子在情景游戏中体会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多变。

算术 没必要刻意教他们在作业本上一五一十地计算加减法。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购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触简单的计算。打扑克、玩大富翁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

识字 相对于识一箩筐的字,学会开口表达、善于正确表达,则显得更为重要。对即将入学的孩子,爱看小人书、爱用笔涂鸦、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这就会为将来的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行为基础。

专家认为美国的幼儿园教育已经落后了

教育的决策权力已经下放给各个州和当地学校;

美国没有教育学龄前儿童的传统,而其他国家已经进行正式的学前教育几十年了。

幼儿园和托儿所在美国的地位一直比较低。比如,幼儿园和托儿所老师在教师中收入最低,大学和高中教师的薪水最高。

研究中还发现,由于世界各国对儿童教育目标的看法不同,所以各国的幼儿园也有显著不同。

比如,在一项跨国研究中,研究者对比了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幼儿园,结果发现:

日本的父母认为幼儿园给孩子提供了成为集体中一员的机会。比如,日本把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放在首位。

美国的父母认为幼儿园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孩子更加独立和自力更生。

中国的父母则倾向于认为幼儿园主要是为了给孩子日后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美国的学前教育理念并不完全统一,且差别显著。

浪漫主义学派强调一切活动不必按一定的顺序,听凭儿童自己的兴趣进行。

文化传递派反对自由教育,要求加快儿童的学习速度,把主要精力放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上。

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区别在哪里

早在前几年学前教育就开始热门了,到目前为止,幼儿老师还是供不应求,随之而来的早教机构也开始在中国广泛的延传开,很受家长们的欢迎。 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3~6岁的儿童,主要是幼儿园这块的教育。早教机构对儿童的教育就不同了,早教机构在国内也有很多家,我比较熟悉的华夏童年就是一个在国内有知名度的早教机构。华夏童年是针对0~6岁的孩子进行的教育,它跟学前教育的不同之处有很多,比如:教育的对象不一样,教育的方式不一样,教育的理念也不完全相同。

华夏童年的早教办得很具特色,规模也相当大,据我了解,华夏童年教育集团目前已有四百多家加盟园所了。华夏童年的特色课教育也相当规范,尤其是蒙台梭利教育课程。 目前学前教育也很火热,不少的幼儿园在对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基础上也开设了特色班,从而为园区引进更多的生源。学前教育主要的课程有专业课程,比如: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技能知识,比如:舞蹈、钢琴、美术、音乐等,而华夏童年不仅仅开设了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还开设了很全面的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包括蒙台梭利教育,感觉统合训练,亲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 学前教育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是不可忽略的。同时,早期教育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两者会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

深圳配合单独二孩的政策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长期以来人口的增长都是靠外来人口的增加,而非自然出生率的变化。因此,开放“单独二孩”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在整个城市发展中可能不会很明显。

台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开放生育政策之后,人们并没有出现想像中的生育潮,生育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深圳是否会因为“单独二胎”政策而带来出生率的提高,尚未可知。

因此,对“单独二胎”潮可能给城市公共服务带来的考验,政协委员们意见不一,有人认为要及早完善设施应对,有人则认为可以先观察一两年再说。

民革深圳市委认为,国家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后,最先在教育方面受到挑战的就是教育公共服务,而学前教育又是迎接人口出生大潮的首个教育阶段。如何更好地规划和配置幼儿园,逐步解决“入园难”问题,将是对学前教育公共配套是否完善的考验。

目前深圳市部分地区公共学前教育配套未跟上发展步伐。尤其是一些老城区的改建类幼儿园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学前教育阶段为非义务教育,故在国土规划时容易忽略规划配套幼儿园。

国土规划部门在旧城改造和新地区规划设计时,必须要将配套幼儿园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否则在本轮城市更新过程中,忽视政府配套设施,尤其是公共教育设施,对未来城市的长足发展非常不利。

但也有政协委员认为,“单独二胎”政策开放将带来多少生育率尚未可知,深圳对“单独二胎”带来的新出生率是否有必要新增公共服务的开支,还要观察一两年时间。

为什么学前教育很重要

三岁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时候。这时教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做人及做事的原则、自理能力的培养。一旦孩子的性格形成,不去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隐患将随终生。

学前教育会为将来的课堂学习打基础。学前教育就是为了将来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做一个基础。让孩子有如课堂教育一些坐息时间及生活有规律及集体意识,这是单一的家庭教育所无法给予的。

学前教育包括交际、情感、求知诸多内容。有很多人会以成人的意识来看待学前教育。功利性很大,只看到表面,却没看到隐性的内容。学前教育不是以提升能力为主。而是以全面培养孩子性格及行为习惯为主的。有些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比如交往能力,人的成功是百分之七十的交往,百分之三十的知识。交往力是学前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是每个家庭所要面临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家庭是421家庭。独二代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刻不容缓。但是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与通病。这个不得不去正视。

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功。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就要在学前教育中投入时间与精力。与幼儿园配合给孩子一个良好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我们国家的纲要说,幼儿教育的作用是,1.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3.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4.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5.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陶冶幼儿的情操,7.发展幼儿的美感。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跟他人相处,尝试接触和了解社会,快乐的成长。

怎么样让孩子越来越聪明

1、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一岁多的毛毛一看到电视就手舞足蹈,乐不可支。为此,爸爸妈妈也很乐于让毛毛“看电视”。但是美国儿科学会近日发出警告:父母们不要让婴幼儿观看电视。

电视会损害孩子的认知能力,并浪费开发大脑的关键时机——即与真实的人进行交流的时间。语言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而他们从电视上习得的语言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电视无法遵从他们的引导,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你正是通过这个方法来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

2、让孩子通过演奏乐器来表达自己

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选择把孩子送到课外班学习音乐,要知道,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艺术气质,许多研究表明演奏技巧与语言能力与IQ之间还存在相关性。那些曾学习过弹奏钢琴或者弦乐器的孩子在口头表达上要比那些不玩乐器的孩子高15%。不过问题在于,是聪明的孩子擅长音乐,还是音乐让孩子变得聪明?但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3、培养耐心的强烈意识

你知道吗?所谓的天才并不仅仅是IQ,还包括执行能力。在一项著名的研究中,孩子们被告知,如果他们能够延迟第一次吃饼干的时间,他们可以拿到两块饼干。那些能够等上15分钟后才开口吃第一块饼干的孩子,要比那些一分钟都等不了的孩子,在SAT考试中多出210分。

4、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爸爸妈妈们,你会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吗?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那些家中藏书超过500册家庭的孩子,从高中毕业以及大学毕业的几率,要比没有藏书或者较少藏书家庭的孩子分别高出36%和19%。

普林斯顿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穆尔说:“孩子们更多地通过我们的行为来了解我们,而不是我们的所言所语。热爱阅读的父母向孩子们表明,阅读是有趣的、令人愉悦且富有价值的。”

5、不要让孩子超重

宝宝们一定都要白白胖胖,但是过度肥胖的孩子就要小心学业的小船了。

研究发现,糟糕的身体素质和较低的学业成就存在正向关系。过度肥胖的孩子在全国阅读测试中成绩要比正常孩子低11%。过度肥胖的孩子在中学期间GPA更低,出勤率、留校察看率以及迟到率都更高。

6、鼓励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

孩子们天生就喜欢运动,美国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说:“鼓励孩子进行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是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意味着把‘魔兽世界’扔得远远的。”

带着孩子多运动,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健康又聪明!

7、让孩子接受好的学前教育

很多父母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什么呢?

美国一项研究跟踪了密歇根两组人群,从两三岁一直到他们40岁。其中一组在3-4岁之间参加了高质量的学前学校,而另一组则从来没有上过学前学校。到了27岁时,接受学前教育的组所拥有自己房子的数量是未接受学前教育的5倍。而40岁时,未受学前教育的人群因毒品而被逮捕的人次是接受学前教育人群的八倍,由于人身攻击而被逮捕的人次是后者的两倍。

8、教孩子如何杂耍

大脑的结构全部是由基因决定的吗?NO!杂耍可以改变! “学习高难度的知觉运动技能——杂耍,能够提高大脑注意力区域灰质层约三个百分点。”哪些杂耍项目适合孩子和家长一起亲子活动呢?比如,将三个球依次抛向空中再用手抓住,这个玩法看上去很难,但是平均用上1个小时,最多2个小时你就能学会。爸爸妈妈们不妨带着孩子学习杂耍吧!

9、鼓励孩子学习外语

外语只是一门课程吗?可能不止如此。外语学习时间和更高的SAT成绩之间存在微弱的联系。

有科学研究表明,学习了两年外语的学生,相比从未学过外语的学生,其语言与数学的成绩分别要高出14%和13%,SAT考试要高出14%。

10、防止孩子频繁玩电子游戏

会玩电子游戏的孩子会更聪明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玩电子游戏和学习成绩之间没有任何的正向作用,玩电子游戏过量和任何东西过量一样,会干扰学业,降低学习兴趣,影响户外活动、睡眠,以及与朋友、家庭成员的直接互动。”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玩两个小时或更多时间电子游戏的学生,其成绩要比没有玩电子游戏的学生低9.4%。

春季育儿知识

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

孩子出生以后,逐撕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

育儿主要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学前教育过度得不偿失

学前教育是不是学得越多越好?部分专家认为,学前教育过度往往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得不偿失,教育部门应该及早刹住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风气。

山东省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幼儿园应该开展哪些教学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作出了明确表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如果按照纲要开展教学活动,幼儿园的孩子完全可以度过一段轻松快乐的学前时光。但记者调查了解到,几乎每一家幼儿园都在“超纲”教学。记者在济南几家幼儿园了解到,凡是受家长欢迎、生源足的幼儿园都是开设课程多的幼儿园。

有专家认为,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幼儿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所以他们对小学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进去,上课时对重复学习不感兴趣,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早教市场在1998年开始萌芽,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早教机构已经走过了一波迅速扩张期。以东方爱婴、红黄蓝等为代表的本土早教机构和以金宝贝、天才宝贝等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据着当前的早教市场。

据《前瞻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0 年,我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较上年增加1.22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976.67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6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30.53万人,比上年增加17.7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6.6%,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比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80%、70%。

充实队伍,强化师资。幼儿是娇嫩的花朵,幼师是护花的园丁。截止到2013年4月全国在园幼儿近3000万,幼儿教师只有130万,有较大缺口。今后10年,我国学前三年适龄儿童人口将增至约5000万。必须扩大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今后3年,教育部将对1万名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实行国家级培训,5年内各地将对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

加大投入,保障经费。2013年,学前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比重一直在1.2%至1.3%之间徘徊,远低于3.8%的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今后3年要有明显提高,为破解入园难铸牢“资金链”。中央财政已设立专项经费,2011年将投入3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此外,还必须强化幼儿园准入、安全、收费和保教质量等方面管理,合理制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园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针对0--6岁学前儿童的一种教育。它包含儿童心理、营养保健、儿童教育等方面的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的投资。这就直接导致了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这个专业良好的就业情况和薪酬待遇。本专业的大专、本科生更是供不应求,可以供职于大中型幼儿园、早教机构或相关幼教行业。如婴幼儿音像、书籍、服饰行业等。

学前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2004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2089.4万人,同比增长了4.5%;幼儿园比2003年增加了4638所,增长率为4%。幼教事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与之配套的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激增,幼儿师范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各地一些院校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但仍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内涵存在某些重合,但差异也很明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1

“学前教育”的“学”是指“学龄”

实际上,“学前教育”之“学”不是指学校或学制,而是指“学龄”,“学前教育”的本义是“学龄前教育”。

“学龄”和“学龄前”都是历史概念,在近代以前并不存在。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社会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的重要规定之一是儿童达到一定年龄即应当进入小学接受学校教育,这就出现了“学龄”概念。至于“学龄”从几岁起,各国规定不一,但通常是在5—7岁之间,而以6岁为多。之后,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教育过程是一个整体,对人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不应满足于从“学龄”起或在“学龄”中,而应前推至“学龄”前,甚至出生时。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母亲离开家庭外出工作,社会上出现了照管和教育幼小儿童的机构。以往以家庭为主要场所的儿童早期教育,逐渐被社会化的幼儿教育机构所取代,因此逐渐形成了“学龄前”和“学龄前教育”概念和实施规则。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2

幼儿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校

杜威认为,学制体系中各个阶段、各种类别的教育机构各有宗旨,如幼儿园的旨趣是“道德的培养”,而小学是“实际的功用”。同时,杜威批评这些教育机构之间缺乏整体性和连接性。但是,这些教育机构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一些功能和目标定位。例如,针对当前我国常见的将小学低年级的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以及计数、算术等)下放至幼儿园实施的状况,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加禁止,以防过早增加幼儿课业负担,妨害其身心健康发展。可见,作为学校教育最初阶段的小学,与幼儿园在教育宗旨方面完全不同,将幼儿园也称作“学校”并不妥当。总之,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机构(严格地说,是保育和教养机构),但并非学校。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3

幼儿园因是“学”之前阶而被列入学制

既然幼儿园不是学校,为何被列入学制系统?从逻辑上说,写进学制的所有部分,都应当是“学”(学校)。学制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办学规定和依据,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当在学制系统中得以体现。幼儿园进入学制系统,体现了人们对“学龄前教育”作用和意义的充分认识。然而,幼儿园又是个特殊的教育机构,其目标主要是保育,而不是教育。因此,幼儿园向来与大、中、小学校有所区别:幼儿园阶段并未进入义务教育范畴;幼儿园不像大、中、小学那样归属于教育行政部门,而是可以归属于教育局、妇联、民政部门甚至地区街道;幼儿园也从未像中小学校那样划分为年级,学校的年级序列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尤为重要的是,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像中小学校那样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是通过游戏发展儿童的身体和心智,为之后的教育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之所以被列入学制,并非因为其是“学”,而是因为其是“学”之前阶。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4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不能相互取代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内涵存在某些重合,但差异也很明显。“幼儿教育”更多地是从人的自然发展过程对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教育作出界定,其主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学前教育”更多地是从学校教育的立场对儿童的教育阶段作出界定。“幼儿教育”更为古老,人类早期对幼小儿童所施行的教育影响即为“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在近代出现“学龄”概念后才逐渐产生。“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关注的都是幼小儿童的教育问题(3—6岁甚或0— 6岁),但“学前教育”是从当下的幼儿教育是未来学校教育的前一阶段、是从有利于幼儿未来接受学校教育的立场考虑幼儿教育。可见,两个概念存在区别,所指有所侧重,无法相互替代。比较而言,“学前教育”内涵更为丰富,蕴涵如下理念对儿童的教育“学龄前”与进入学龄后应整体地、有差别地予以考虑。因此,不能用“幼儿教育”概念取代“学前教育”。事实上,二者也无法相互取代。

我们应当严谨、明晰地使用“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这两个概念。笔者曾看到名为《中国学前教育史》的著作,如果该书仅反映中国近代产生幼儿园以来的教育历史,可谓名副其实;如果该书是从中国古代说起,那就是以今铸古,因为“学前”一词始出于近代,而以《中国幼儿教育史》作为书名,不仅更贴切,而且可以涵盖古今。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如“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说法就不妥当,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并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而只有“大学”与“小学”之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唤起幼儿早教的学习兴趣

目前在早期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是,衡量一个孩子聪明程度的标准,主要看孩子是否在入学前接受了“提前教育”,是否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并会数许多数,能进行简单加减运算,至于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情感品质及性格特征怎样,就较少过问了。这是对学前教育和儿童学习的狭隘理解,曲解了学前教育的本意。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前教育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正规”教育,其作用是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使智力得以显现,身体、情感、智力、意志当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二、唤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有着神秘的色彩,乐趣无穷的世界之中,使她们获得一种快感和自豪感,从而强化其不断求知的欲望。

三、寓教育于 游戏 、游乐之中,不必过早地将孩子捆绑在书桌前,让他们象小学生一样认字识数、练琴等等。根据他们无意注意和无意识记的优势的特点,要不断地变换教育手段方式,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相关推荐

孩子该不该上学前班

学前班居然留家庭作业 今天记者走访海口机关幼儿园、海口立才幼儿园、置地花园英文幼儿园等多家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学前班的教学内容除了儿歌、诗歌、写字、游戏等,都在进行十以内的加减法教育,有一处“育才学前班”,老师对记者说,教的全是一年级内容:不仅教20以内加减法,还教写字。 另据调查,我省幼儿园开设“幼儿识字班”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些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一本正经地做起作业来,学前班孩子将作业带回家做的现象根本不鲜见。 令人注目的一个现象是,一些学前班不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也没有适合儿童写字使用的桌椅,家长们

三岁到六岁幼儿的学前教育

三岁到六岁幼儿的学前教育内容简介之一: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怎么一开始就要教孩子劳动呢?很多父母都不是很理解,因为劳动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智力,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只要有了身体,孩子以后的学习也就不再是问题了,劳动最光荣,因为简单的劳动可以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对待生活,还可以适当的帮助父母减轻压力。例如:扫地、拖地、摆放鞋子、整理衣服、浇花、擦桌子等等的简单劳动不会让孩子累坏的,只会帮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是受益匪浅的,小到做什么

家长对上早教班的误区

早教班是很多家长的共同选择,但是很多家长对于早教的认识却是错误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培养不同的能力,而且还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兴趣和特点,针对性的培养,可见家长对上早教班的误区是很多的。 家长对上早教班的误区 早教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其中“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

性教育有七大误区

误解一:性教育导致过早发生性行为。专家认为,据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清楚地显示,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性行为过早发生,反而能导致推迟的、更负责任的性行为。 误解二:性教育剥夺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专家认为,在幼年时获得科学准确、与年龄相适应的、完整的正确信息,是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权利。由于缺乏这些正确信息,儿童和青少年会从他们的同伴、媒体或其他信息来源得到相互矛盾、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信息。而优质的性教育通过提供正确信息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使儿童及青少年免受错误信息的误导。 误解三:给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父母和广大家庭的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一、幼儿园重视不足 由于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认知课程,因此,在幼儿园里面,语言、数学领域课程竞争激烈,艺术氛围浓厚,但是情商教育无从谈起。再者因为情商教育不如学习知识那么具体,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没有 既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无从入手,只能回避。而个别重视情商教育的幼儿园,由于没有专业课程和专家支持,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反倒害了孩子。 二、教师能力缺失 在教师队伍里,教师在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身的压力带入其中,或是把情商教学等同于认知课进行操作,不尊重孩子,甚至进

宝宝纸尿裤用到多大 停用纸尿裤的标准

每个宝宝停用纸尿裤的标准有差异,这与宝宝的生理发展状况、父母有没有提前教育、生活中是否有好的榜样等有关系。总的来说,孩子生理够成熟,就是“戒”纸尿裤的好时机。如已经能稳当地坐在马桶上、可以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知道要脱掉裤子大小便等。

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一)幼儿园 1.幼儿园办园理念有偏差。很多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应该教孩子写字、做算术、读拼音等。受此错误观念的影响,好多幼儿园形成了“让不懂教育的人牵着我们懂教育的人走” [2]的怪现象,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

家长对儿童教育的误区

误区1:超前型 为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的普遍信条。但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超前往往使幼儿学得快忘得也快,孩子过早对学习产生厌倦。 误区2:技能型 幼儿教育需要体、智、美、德和谐发展,然而目前许多家长存在重视幼儿学习珠心算、弹钢琴等技能,而忽视了幼儿智力、情感的发展。适当的生活技能固然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十分必要,但大多特色班为孩子进行技能培训只是为了家长的需求,违反了孩子心理、生理发展阶段,这样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还会导致孩子将来

2个月宝宝早教的误区

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小学开始就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一小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

7岁前必须学会的小本领

一。可以让孩子接受比较正规的学前教育。尽管每个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和师资情况不尽相同,但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幼儿园的课程和活动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规律来安排的。这一点是任何家庭都难以做到的。不过入园的前提是选择公办的幼儿园,否则这一点很难达到家长的要求,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不要因为选错了幼儿园而耽误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二。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幼儿园,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自己动手穿衣、吃饭、大小便等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摆脱在家中一切都要依赖父母照顾的生活方式。 三。 可以培养孩子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