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泡脚对哮喘有好处吗 苏子麻黄方疏风散寒

泡脚对哮喘有好处吗 苏子麻黄方疏风散寒

配方:麻黄80克,地龙,紫苏子各40克,生姜,生葱,吴茱萸,白芷各30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水一倒入泡足盆中。先熏蒸再泡洗双足,每次30分钟。

功效:疏风散寒,平喘化痰,主治寒湿咳喘,恶寒,无汗,多嚏,或头疼鼻塞,痰白稀薄,舌白肢冷,脉浮而紧,口不渴而腻,或渴喜热饮等。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

1 发作期

王氏等重视化痰药的应用,拟基础方(石菖蒲、半夏、杏仁、白前各9 g,炙甘草、蝉衣各6 g),并辨证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206例,结果痊愈69例,临床控制72例,总有效率为92.3%。张氏用平喘验方(麻黄、杏仁、地龙、全蝎、川芎)加味,根据痰热、寒饮、痰湿、肺脾气虚等兼证的不同,分别配以清化痰热、温肺化饮、燥湿化痰、健脾补气之品,以收宣肺化痰活血、祛风解痉利气之功。李氏等针对哮喘痰瘀气滞的病机,自拟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苏子、葶苈子、桑白皮、杏仁、陈皮、地龙、桃仁等)以疏利气机、活血化瘀、涤痰平喘,辨证加减治疗120例,每日1剂,7天为1疗程,临床控制82例,总有效率91.6%。

周氏认为儿童哮喘以热性为多,治当清肺化痰,止咳平喘,自拟加味定喘汤加减治疗106例,临床治愈66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92.5%。黄氏用麻黄三子汤(麻黄、杏仁、半夏、葶苈子、莱菔子、苏子、浙贝母等)辨证加味,以宣肺平喘、止咳化痰,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哮喘220例获满意疗效。杨氏用抗敏平喘汤(地骨皮、桑白皮、僵蚕、地龙、蝉蜕、炙麻黄、细辛、甘草)治疗32例,热喘加石韦、黄芩,寒喘加白芥子、肉桂。结果总有效率96.9%。

2 缓解期

哮喘发作控制后,进入缓解期,应抓紧时机,以扶正固本为主,重点在健脾、益肺、补肾,防止复发。张氏提出,肺脾肾功能不足、气血失调、脉络瘀阻是儿童哮喘反复发作之本,调理肺脾肾功能、调和气血以扶正固本、活血通络是防止哮喘复发的主要环节,他用健肺丸治疗56例,并与酮替芬治疗者对比,健肺丸组总有效率为91.1%,优于对照组。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偏方

药方1

病征:风热咳嗽多见于上感入里化热,热邪迫肺致咳痰不爽,痰黄不易咯出,咽喉充血潮红或发热出汗。证属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治宜散风解热,清肺止咳。

药方:桑花15克,连翘、桑叶、菊花各10克,前胡、百部、桔梗、牛蒡子各6克,杏仁、薄荷、甘草各5克,芦根12克,清水煎服。发热重的加黄芩、知母各5克,生石膏10克;咳重痰多加全栝蒌10克,川贝5克同煎。

药方2

病征:风寒咳嗽咳嗽频而重急,无痰或有稀白痰,鼻塞涕清,咽痒声重,或伴发热恶寒,或见全身不适。证属风寒闭肺,肺气失宣,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用杏苏散加减。

药方:杏仁、苏叶、法夏、茯苓各6克,前胡、桔梗、甘草各5克,枳壳、橘红各3克,生姜2片,大枣3枚,清水煎服。咳重加百部5克,冬季无汗加麻黄3克,若发热重、出汗加生石膏10克,同煎服。

药方3

病征:咳嗽喘促、喉中哮鸣、呼气延长、痰白稀有泡沫、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重者端坐呼吸、张口拾肩,面青灰,汗出,舌质淡、苔白薄或白腻、脉缓或滑。

药方:干姜1.5克,桂枝3克,麻黄3克,白芍10克,细辛1.5克,法夏8克,五味子5克,苏子8克,白芥子5克,莱菔子10克,甘草5克。

药方4

病征:咳嗽喘促,喉中痰呜,呼气延长,咯痰黄稠,烦躁胸闷,口渴饮,小便黄,大便结,舌红苔薄或黄腻,脉滑数。

药方:麻黄3克,银杏10克,黄苹8克,桑白皮10克,苏子8克,法夏10克,款冬花10克,北杏8克,甘草5克,石膏15克。

药方5

病征:肺脾两虚,咳嗽气短,咯痰清稀,面白无华,倦怠无力,纳减消瘦,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濡无力。肾气虚,喘咳,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四肢不温,语音低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药方:党参10克,熟地10克,五味子3克,款冬花6克,获苓12克,淮山12克,胡桃肉12克,茧丝子10克,地龙6克,炙甘草3克。

中药主要的作用是清理肺部的垃圾以及调理肺部功能,是有一定的治疗的效果的,但也只能缓解一定的症状,是不能根本性的治疗的。中药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妈妈们不可过分依赖,应该科学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并且遵从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

不同时期的哮喘中药治疗

根据发作期的不同,可以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哮喘和缓解期哮喘对待,辨证施治须区别对待:

发作期哮喘的治疗处方(仅供参考)

实喘:特点为发病骤急,气长而有余,以呼出为快,胸胀气粗,脉搏多实而有力。

1、寒性哮喘。咳嗽气促,痰稀薄如泡沫,喉间有哮鸣声,形寒无汗,面色苍白,四肢不暖,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质正常或偏淡,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浮滑或紧。

治则为温肺散寒、豁痰平喘。轻症用炙麻黄6克,杏仁9克,甘草4.5克;重症用炙麻黄9克,桂枝4.5克,细辛3克,干姜3克,制半夏9克,白芍9克,五味子4.5克,甘草4.5克。痰多加炙苏子9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9克;兼有舌唇干红,鼻热干燥等热象及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30克;咳喘有浮肿加葶苈子9克、大枣12克。

2、热性哮喘。咳嗽,气促,怕热,烦渴,痰浊黄稠,面赤,自汗,咽赤,舌质红,苔黄,脉搏滑数。

治则为清热宣肺、化痰平喘。若哮喘郁久化热,以致痰热内盛,肺气壅闭,苔腻者,方用炙麻黄6克,甘草4.5克,炙苏子9克,炙款冬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黄芩9克,蝉衣4.5克,僵蚕9克,白果12克;若热喘,起病不久,略有发热等表症,舌红,苔薄者用炙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甘草4.5克。痰多黄稠加鱼腥草30克,冬瓜子9克,姜竹茹4.5克;喉中有水鸡声加射干4.5克;咯痰不爽加黛蛤散6克,瓜蒌仁9克;过敏性鼻炎加辛荑3克,苍耳子9克,白芷9克。

虚喘:特点是发病徐缓,气短而不续,声低息短,动则喘促,无明显发作间歇,脉多虚细无力。

1、肺脾两虚。平时易感冒,诱发哮喘,畏风,自汗,鼻痒善嚏,气短而喘,咳声低弱,痰声漉漉,厌食,倦怠,舌淡,苔薄,脉搏软弱。

治则为益肺固表、健脾化痰。方用党参9克,北沙参9克,黄芪9克,炙苏子9克,银杏10只,麦冬9克,白术9克,五味子3克,甘草4.5克,山药12克。

2、肾虚腰膝酸软,耳鸣,张口抬肩,动则更喘。肾阳虚者尚有肢冷,面色白光白,舌淡胖,脉搏弱。

治则温肾平喘,用炮附子4.5克,炒白术9克,炒白芍9克,干姜3克,炙麻黄6克,炙苏子9克,射干4.5克。肾阴虚者五心烦热,干咳无痰,舌红少苔,脉搏细。治则滋阴平喘,方用熟地9克,蛤蚧9克,炙苏子9克,葶苈子9克,北沙参9克,太子参12克;有杵状指,舌暗红,唇紫等血瘀症状,加丹参15克,桃仁9克,地龙9克,红花4.5克。

缓解期哮喘的治疗处方(仅供参考)

1、肺虚表现面色苍白,自汗,易感冒,乏力,肌肉松弛,舌质淡,苔薄白,脉搏缓而无力。

治则益气固表。方用炙黄芪12克,防风9克,白术9克,五味子4.5克,北沙参9克,太子参12克。

2、脾虚表现面色萎黄,厌食,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则健脾益气。方用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山药12克,陈皮4.5克,半夏9克,苍术9克。

3、肾气虚表现动则气促,面色淡白,四肢不温,怕冷,小便清长,头发稀少或身材矮小,舌淡苔白,脉搏细而无力。

治则补肾固本。方用桑寄生9克,补骨脂9克,山药12克,菟丝子9克,茯苓12克,仙灵脾9克。若有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等肾阴虚明显,加生地9克,知母9克,龟板9克,黄柏9克,麦冬9克。

提示:以上药物在3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气管炎喘息怎么办呢

哮喘大发作时可见正虚邪实相互错杂。临床上根据已发、未发、分虚实施治。发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治标,分别寒热,予以温化宣肺或清化肃肺。久病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平时以正虚为主,当扶正治本,审察阴阳,分别脏器,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

1、寒哮(发作期):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方中射干清利咽喉,宣肺豁痰;麻黄宣肺平喘;半夏、细辛、生姜温肺蠲饮降逆;款冬花、紫菀温肺止咳,合为辛开、苦降,酸收于一方;再加大枣一味安中以调和诸药。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苈子泻肺涤痰;若表寒内饮,可用小青龙汤,配苏子、白芥子、杏仁等化痰利气。射干麻黄汤主治在肺,应为治哮的专方。当代名医程门雪认为此方是治哮证之祖方。

2、热哮(发作期):治法: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方药:定喘汤加减。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半夏、杏仁、苏子化痰降气;桑白皮、黄芩、款冬花、生甘草清热润肺;白果收敛肺气。甘草和中。如痰鸣息涌不得卧,加地龙、葶苈子;痰吐黄稠加鱼腥草;肺热内盛可力,生石膏;舌苔黄燥者可用大黄、芒硝通腑以利肺;痰热津伤可配知母、南沙参、天花粉。

3、肺虚(缓解期):治法:补肺固卫,益气平喘。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肺;防风祛风以助黄芪实表固卫,并加入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若气阴两虚,出现咳呛、痰少粘稠,口咽干,舌质红可选用生脉散加味,加入沙参、玉竹、川贝、石斛以清热化痰。若食少便溏,肺脾同病,中气下陷,宜用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升提下陷之气。

4、脾虚(缓解期):治法:健脾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理气化痰;苏子降逆定喘;白芥子下气除痰,莱菔子消食化痰,加苍术、杏仁以燥湿豁痰理气。

5、肾虚(缓解期):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肾气丸加味。方中以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并少入桂枝,附片温补肾中之阳。阳虚明显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阴虚者去温补之品,配麦冬、龟板胶;肾虚不纳气加胡桃肉、冬虫夏草、紫石英,或予参蛤散。

若属气阴俱竭可用生脉散合七味都气丸以滋阴纳气。中药雾化剂:冷哮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10g,苏子、橘红各5g;热哮用麻黄5g,杏仁、黄芩各10g,石膏30g,金银花20g,水煎2次,再浓煎并反复过滤,沉淀,取液50ml,装瓶,超声雾化,口腔吸人,每次雾化时间为40分。

治疗荨麻疹的中成药有哪些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荆防方:

【药物组成】荆芥穗2钱,防风2钱,僵蚕2钱,金银花4钱,牛蒡子3钱,丹皮3钱,紫背浮萍2钱,干地黄3钱,薄荷1钱半,黄芩3钱,蝉蜕1钱半,生甘草2钱

【方剂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麻黄方:

【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3)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中医荨麻疹治疗的方法

中医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荨麻疹分为

1、 风热相搏证:治以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或消风清热饮。

2 、风寒外袭证 :治以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方化裁。

3 、卫外不固证:治以固表御风,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化裁。

4 、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味。

5 、冲任不调证:治以调摄冲任,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味。

6 、心经郁热证:治以;凉血清心安神,方用补心丹化裁。

7 、脾胃不和证:治以健脾祛风,方用健脾祛风汤。

8 、虫积伤脾证:治以健脾祛虫,方用乌梅丸调治。

9、毒热燔营证:治以凉血清热解毒,方用皮炎汤加味。

10 、血瘀经脉证: 治以活血消风,方用活血祛风汤加减。

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

儿童哮喘要少吃海鲜、少吃甜食。多运动增强免疫力,心情放好尽量不要发脾气。多吃新鲜蔬菜,还有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列如:豆类和鸡蛋还有牛奶。

小儿哮喘中医治疗

发作期

1、寒性哮喘证

【症见】气喘,喉间哮鸣,咳嗽,胸闷,痰稀色白、泡沫多、易咯,喷嚏,鼻塞,流清涕,唇青,形寒肢凉,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咽不红,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指纹红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定喘

【主方】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桂枝、细辛、干姜、法半夏、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等

加减:咳嗽甚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化痰止咳;哮吼甚加射干、僵蚕、地龙祛痰解痉;喘促甚加代赭石降逆平喘;若表寒不甚、寒饮阻肺者,可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性哮喘证

【症见】气喘,声高息涌,喉间哮鸣,咳嗽痰壅,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呼吸困难,鼻塞,流涕黄稠,身热,面红唇干,夜卧不安,烦躁不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指纹紫。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哮喘的三大法则

中医治疗哮喘的三大方法 (1)宣法 即宣畅肺气法。肺气以宣畅、布达为用。肺气只宣达、顺畅,才能效地吸清呼浊,维持生命之需要。若肺内夙隐伏之痰饮,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慎,情志所伤,引动伏痰则使肺气失宣,发为哮喘。其治则当用宣浊,以宣通肺气。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宣浊又具体分为“温宣法”、“清宣法”和“祛宣法”。即冷哮者,温宣以通;热哮者,清宣以通;浊哮者,祛宣以通。 ①温宣法 温宣法是用性味辛温之方药,以温散束肺之寒邪,分解互结之寒痰,从而宣畅肺气,以收止喘平哮之功。此法用于冷哮证,症见哮喘因感受风寒,或

中医治疗冬季哮喘

哮喘,每当受凉感冒就发作。在用止咳药控制病情的同时,个老中医哮喘偏方让给孩子用姜葱敷脚,效果不错。即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再取鲜葱白50克、鲜生姜15克,捣成泥敷在脚心,用纱布包住,第二天起床时去掉。每晚1次,两周为1疗程,一般使用1~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天。 此偏方主治风寒引起的哮喘,对受凉感冒后引发的咳喘效。生姜性味辛温,能化痰止咳、发汗解表,多用来治疗风寒或寒痰咳嗽。葱白性味辛温,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多用于风寒感冒的方剂。 同时,脚心的涌泉穴是缓解感冒的常用穴位。这个偏

过敏性哮喘可以治好吗

1、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 【处方】射干,蜜炙麻黄,桂枝,五味子,干姜,制半夏,白芍,细辛,甘草。 【加减】寒痰粘稠加旋复花9(包煎),白芥子,莱菔子,苏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2、热哮 【治法】宣肺清热,涤痰止哮。 【处方】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加减】痰多加川贝、桔梗、陈皮;咳嗽重加前胡、金沸草、白前;喘重加地龙、桑白皮、旋复花(包煎);发热重加大石膏量,另加黄芩、知母、双花;喘息缓解期加冬花、紫莞、五味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3、肺虚哮症

过敏性哮喘还能要小孩吗

过敏性哮喘中医治疗 1、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 【处方】射干,蜜炙麻黄,桂枝,五味子,干姜,制半夏,白芍,细辛,甘草。 【加减】寒痰粘稠加旋复花9(包煎),白芥子,莱菔子,苏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2、热哮 【治法】宣肺清热,涤痰止哮。 【处方】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加减】痰多加川贝、桔梗、陈皮;咳嗽重加前胡、金沸草、白前;喘重加地龙、桑白皮、旋复花(包煎);发热重加大石膏量,另加黄芩、知母、双花;喘息缓解期加冬花、紫莞、五味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老中医良方

老中医认为,哮喘的成因多数由于幼年时期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未能及时宣透,或过早服用寒凉润肺止咳剂,使邪留肺系,肺失清肃,以致咳嗽迁延不愈,日久反复,肺气受伤,邪伏于肺,渐成宿根,一遇气候骤变,或其他因素刺激,极易感受外邪,引动伏痰而诱发哮喘哮喘发作期的治疗要辨别感受外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以透邪为主,佐以祛痰解痉。急性发作初期,以风寒束肺,肺气失宣症状多见,应辛温宣透,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为基本方。 三拗汤中麻黄辛温宣肺,止嗽散中荆芥解表祛风,是审因求本之治。但需注意青少年患者往往一经宣肺达邪,风寒见

咳嗽性哮喘中医怎么治疗

孩子长期咳嗽,或感冒后咳嗽十多天,不见减轻,反加重的趋势,而且晚上重,半夜咳嗽连续数声不停,咳嗽声音响亮。影响全家人晚上睡觉。水也挂了,药也吃了,就是不好。还经常揉鼻子,揉眼睛。很可能这就是一种常见的由过敏引起的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应属于中医“咳嗽”范畴,病因外邪与内伤,外邪见于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热犯肺证及痰热壅肺证,内伤见于木火型金。不咳时多见肺脾气虚证。中医中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较好疗效。 1 肺热证: 多数为反复刺激性咳嗽,少数为慢性干咳,痰少不易咯出,或运动时咳嗽。舌质

炒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人最聪明的就是对于食材的运用,紫苏子是一种不被广为人知的食物,是紫苏的干燥的果实,对于人体很多的好处,不但能够治疗伤风感冒,咳嗽恶心,还能让人做出各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菜品,其中炒紫苏子是常见的做法,那么炒紫苏子的功效和作用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炒紫苏子相信大家都不是很熟悉,这是对于人体健康很大帮助的一种食物,所以大家都想了解清楚,它的功效和作用都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炒紫苏子的功效和作用究竟哪些呢。 中药紫苏子为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紧苏的干燥成熟果实。性辛,温。归肺、大肠经。功能降

夏天会风寒感冒吗

夏天里风热感冒居多,但是专家告诉我们,也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主要是因为夏季贪凉,如长时间吹电扇,空调温度太低,过多食用生冷食物,造成感受风寒而引起各种不适应症。风寒感冒表现为怕冷、一般不发热或者发热轻,头痛、周身不适、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 用于夏天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中,通宣理肺丸是一个治疗风寒感冒的临床常用方,处方含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其中,紫苏、麻黄性温辛散,疏风散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共为君药。前胡、苦杏仁降

中医治疗哮喘的三大方法

不论内因或外因所致之哮喘,其病机都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使肺气失宣、失降、失纳所致。因此对哮喘的治疗,关键在于理顺气机,而理顺气机的要点,可总括为宣、降、纳三法,因为肺气以宣为用,以降为顺,以纳为益(受纳于肾)。 现分述于下。 (1)宣法 即宣畅肺气法。肺气以宣畅、布达为用。肺气只宣达、顺畅,才能效地吸清呼浊,维持生命之需要。若肺内夙隐伏之痰饮,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慎,情志所伤,引动伏痰则使肺气失宣, 发为哮喘。其治则当用宣浊,以宣通肺气。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宣浊又具体分为“温宣法” 、“清宣法”和“

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治疗

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分别属于中医“哮病”和“鼻鼽”的范畴。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78%鼻炎患者伴发哮喘,58%哮喘患者伴发鼻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上述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已取得共识,即所谓“一个气道,一种疾病”。由于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病的关系源于呼吸道的连续性,目前提出了“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新的病名。而中医药治疗更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证,个体化治疗。我们就近年来一些治疗经验和体会叙述于后。 1 肺脾两虚为本,痰饮为标,外邪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