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小儿阴黄推拿配穴
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小儿阴黄推拿配穴
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半分钟,捏挤神阙穴。
推拿功效:运内吧怪,推四横纹,可中和脾胃,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的症状;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捏挤神阙可促进排泄,巩固疗效。
小儿惊厥怎么推拿
一、治疗小儿惊风(惊厥)的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及手法。掐人中,拿肩井,掐涌泉,掐五指节,掐精灵,掐威灵,拿列缺,捣小天心,拿委中,掐合谷,一直到抽止为度。以上穴位一人操作时要一手掐人中不动,另一手轮流掐其余穴位,若有助手可同时连续操作,直至抽止,神志清醒。
二、小儿惊风(惊厥)推拿按摩随证配穴。(一)急惊风。表现: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手足抽搐,或有高热,呼吸急促,项背强直,两目上视等。治法:疏风清热,豁痰开窃。推拿配穴:清心经1分钟,清肺经2分钟,清肝经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退下六腑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按天突、推天柱骨和推脊1分钟。外感风寒加揉一窝风、外劳宫各1分钟。喉鸣痰阻者加揉小横纹1分钟,逆运八卦2分钟,分推膻中1分钟。
(二)慢惊风。表现:形神疲惫,睡卧露睛,面色萎黄,肢冷便溏(便稀不消化),手足心热,呼吸微浅,前颅门凹陷或凸起,摇头拭目,似抽非抽或手足蠕动(手足轻微抽动)。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固本。推拿配穴:补脾5分钟,推补肾2分钟,揉二马2分钟,揉中脘2分钟,揉神阙2分钟,捏脊每日一次。
护理小儿脑瘫的一些注意事项
小儿与成人不同,皮肤娇嫩,肢端位小,又不配合,所以在脑瘫的护理中只有熟练掌握操作手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熟练手法除着重练用力均匀,稳妥着实,持久有力,使之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兼的程度以外,还必须注意手势得当,否则也会影响施术。
小儿推拿与按摩手法甚多,其中有的手法虽与成人相同,但动作姿势却不一样,特别是脑瘫患儿推拿不包括矫形动作。如推法,小儿推法是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一个方向推抹或同时向相反方向直线分推;而成人推法则是以拇指端着力,以拇指末节作屈伸活动,逐渐向前移行。两种推法无论动作手势和感觉上均不一样。
脑瘫的护理中常用的推拿与按摩手法:推、运、揉、摩掐、搓、理、擦、捏、挤、摇、抖、矫形等十几种。这些手法实施于5岁以下的患儿,年龄越小越易奏效。5岁以上的患儿可配合矫形手法同时进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周岁的儿童。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做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做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
小儿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按摩疗法确实是一种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但是小儿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未发育完全,脏腑娇嫩,不能用成人的按摩手法对小儿进行治疗按摩。那么,小儿按摩都有哪些手法呢?都应该注意什么呢?
1、小儿推拿按摩操作身体顺序是先头面,其次上肢,再次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穴位顺序是先推主穴后推配穴,或先推配穴后推主穴。
2、小儿推拿按摩手法的总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透达病所,刺激强度要适宜,不可竭力攻伐。
3、手法刺激的强度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史长短,病势急缓而定。如病轻患儿,操作时间宜短,用力宜轻,速度宜缓,一日或两日一次;病重患儿,操作时间宜长,用力易重,速度宜快,每日按摩一至二次。
4、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应准备好润滑剂作为介质,如前所述的滑石粉、姜汁、松花粉、蛋清、肥皂等,从而避免损伤皮肢;或者用温开水或姜葱水润滑按摩者手指皮肤,习惯上春夏内伤用温热水,秋冬外感用姜葱水。
5、小儿推拿按摩的操作通常推法,揉法使用次数较多;摩法时间长;掐法则重快少;掐拿捏等重手法多在最后使用;一般情况下用弱刺激手法,如推、摩、揉、运等时,每穴可做50~100次,或3~5分钟。用强刺激手法,如掐、拿、挤、捏等时,每次只需3~5次,治疗中强刺激手法都应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影响操作和治疗效果;另外,操作者手法注意力度,尤其是用掐法时,切忌粗暴,宜轻快柔和,平稳扎实,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温馨提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父母的心头肉。给孩子进行推拿按摩时,一定要运用小儿按摩手法,以免达不到治疗目的,甚至对孩子身体造成意外伤害。
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小儿黄疸的症状表现
阴黄主要症状:皮肤发黄且没有光泽,容易疲惫,手足发冷且有痛感,身体没有发热的症状,小便淡黄;没有口干的症状,但舌苔呈白薄状。
阳黄主要症状:双目发黄,全身发黄且有光泽,身体发热,排泄不畅,易口渴,舌苔发黄。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有哪些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
2.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配穴:
1.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3.揉肾顶穴3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肾经是治本之法,可平和脾肾之气,补先天与后天的不足;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则有助于促进消化,增加小儿食欲。
配穴功效: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有助于消化,并有温阳下元功效;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有助于镇静安神,让孩子睡的安稳;揉肾顶则可起到固表止汗之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以平和体内阴阳;推清天河水以泻心火;推清板门穴则起滋阴清热之功效,帮助缓解盗汗症状。
配穴功效:清肺经,退下六腑,可帮助缓解小儿大便干燥症状;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为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小儿推拿的手法
这个技巧爸爸妈妈是很值得来学习一下的,这绝对的是很实用的对于宝宝家来说,既简单又几乎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辅助方法,对于那些好在晚上哭哭滴滴的宝宝、经常的吐奶的宝宝了、发烧的宝宝、等等很多的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对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不挑食、健康的成长。
1首先那,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做小儿推拿时,一定是要选择应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不可以吃那些生冷的食物。
2还有就是我们家长在给我们的宝宝做小儿推拿时,家长们一定是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自己手上的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是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在冬天的时候推拿时双手必须是要保持温暖的。
3最后就是宝宝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宝宝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宝宝哭闹之时,一定是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宝宝皮肤娇嫩,宝宝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我们在推拿时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注意事项:其实那小儿推拿操作简单,只要按照要求,几次操作操作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只是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宝宝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这样不仅应用方便,而且节省费用。
小儿推拿治疗黄疸
湿热发黄(阳黄)
皮肤面目发黄,颜色鲜明或有发热,小便深黄。
大清补脾300次,平肝300次,清胃300次,清天河水150,清大肠经300次,膊阳池300次。
寒湿发黄(阴黄)
皮肤面目发黄,颜色晦暗,神疲身倦,四肢欠温,大便溏薄灰白,舌苔白腻或白滑。
外劳宫300次,清补脾300次,平肝300次,二马穴300次,涌泉穴300次。
新生儿黄疸的其他疗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黄疸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所以家长们也不用过于担心,不过要是宝宝长期黄疸,那么家长就要警惕起来,否则容易造成其他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对宝宝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小儿遗尿推拿手法 小儿遗尿推拿配穴
推补脾经7分钟;揉一窝蜂4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经可缓解四肢发凉的症状,温补脾肺;揉一窝蜂,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穴有健胃消食之功,可增加食欲。
小儿黄疸怎么推拿
在中医理论中,黄疸是由于脾胃中湿热积郁或外邪袭体所致,黄疸通常分为阴黄与阳黄,阴黄由寒热引起,而阳黄由湿热引起。所以小儿黄疸治疗推拿时应分型推拿:
小儿阴黄
主穴:推补脾经7分钟,推上三关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揉小天心穴5分钟,揉小横纹5分钟,分阳1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经,推上三关可活血化瘀,缓解四肢发冷发痛的症状。推补肾经,揉外劳宫可平和肾气,让面容恢复血色。揉小天心,揉小横纹,分阳可缓解积郁,平衡体内阴阳。
配穴: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半分钟,捏挤神阙穴。
推拿功效:运内吧怪,推四横纹,可中和脾胃,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的症状;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捏挤神阙可促进排泄,巩固疗效。
小儿阳黄
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推清板门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分阴阳1分钟,以阴为重。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推清板门穴可散体内湿热,降体温;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可缓解口渴症状,利排泄,促使湿热排出体外;分阴阳以平衡体内阴阳,恢复正正常肤色。
配穴: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
推拿功效: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中和胃气,缓解腹胀;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症状。
小儿推拿治咳嗽
1.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2.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3.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4.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5.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6.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