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小儿阴黄推拿配穴

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小儿阴黄推拿配穴

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半分钟,捏挤神阙穴。

推拿功效:运内吧怪,推四横纹,可中和脾胃,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的症状;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捏挤神阙可促进排泄,巩固疗效。

小儿惊厥怎么推拿

一、治疗小儿惊风(惊厥)的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及手法。掐人中,拿肩井,掐涌泉,掐五指节,掐精灵,掐威灵,拿列缺,捣小天心,拿委中,掐合谷,一直到抽止为度。以上穴位一人操作时要一手掐人中不动,另一手轮流掐其余穴位,若有助手可同时连续操作,直至抽止,神志清醒。

二、小儿惊风(惊厥)推拿按摩随证配穴。(一)急惊风。表现: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手足抽搐,或有高热,呼吸急促,项背强直,两目上视等。治法:疏风清热,豁痰开窃。推拿配穴:清心经1分钟,清肺经2分钟,清肝经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退下六腑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按天突、推天柱骨和推脊1分钟。外感风寒加揉一窝风、外劳宫各1分钟。喉鸣痰阻者加揉小横纹1分钟,逆运八卦2分钟,分推膻中1分钟。

(二)慢惊风。表现:形神疲惫,睡卧露睛,面色萎黄,肢冷便溏(便稀不消化),手足心热,呼吸微浅,前颅门凹陷或凸起,摇头拭目,似抽非抽或手足蠕动(手足轻微抽动)。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固本。推拿配穴:补脾5分钟,推补肾2分钟,揉二马2分钟,揉中脘2分钟,揉神阙2分钟,捏脊每日一次。

护理小儿脑瘫的一些注意事项

小儿与成人不同,皮肤娇嫩,肢端位小,又不配合,所以在脑瘫的护理中只有熟练掌握操作手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熟练手法除着重练用力均匀,稳妥着实,持久有力,使之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兼的程度以外,还必须注意手势得当,否则也会影响施术。

小儿推拿与按摩手法甚多,其中有的手法虽与成人相同,但动作姿势却不一样,特别是脑瘫患儿推拿不包括矫形动作。如推法,小儿推法是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一个方向推抹或同时向相反方向直线分推;而成人推法则是以拇指端着力,以拇指末节作屈伸活动,逐渐向前移行。两种推法无论动作手势和感觉上均不一样。

脑瘫的护理中常用的推拿与按摩手法:推、运、揉、摩掐、搓、理、擦、捏、挤、摇、抖、矫形等十几种。这些手法实施于5岁以下的患儿,年龄越小越易奏效。5岁以上的患儿可配合矫形手法同时进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周岁的儿童。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做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做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

小儿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按摩疗法确实是一种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但是小儿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未发育完全,脏腑娇嫩,不能用成人的按摩手法对小儿进行治疗按摩。那么,小儿按摩都有哪些手法呢?都应该注意什么呢?

1、小儿推拿按摩操作身体顺序是先头面,其次上肢,再次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穴位顺序是先推主穴后推配穴,或先推配穴后推主穴。

2、小儿推拿按摩手法的总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透达病所,刺激强度要适宜,不可竭力攻伐。

3、手法刺激的强度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史长短,病势急缓而定。如病轻患儿,操作时间宜短,用力宜轻,速度宜缓,一日或两日一次;病重患儿,操作时间宜长,用力易重,速度宜快,每日按摩一至二次。

4、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应准备好润滑剂作为介质,如前所述的滑石粉、姜汁、松花粉、蛋清、肥皂等,从而避免损伤皮肢;或者用温开水或姜葱水润滑按摩者手指皮肤,习惯上春夏内伤用温热水,秋冬外感用姜葱水。

5、小儿推拿按摩的操作通常推法,揉法使用次数较多;摩法时间长;掐法则重快少;掐拿捏等重手法多在最后使用;一般情况下用弱刺激手法,如推、摩、揉、运等时,每穴可做50~100次,或3~5分钟。用强刺激手法,如掐、拿、挤、捏等时,每次只需3~5次,治疗中强刺激手法都应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影响操作和治疗效果;另外,操作者手法注意力度,尤其是用掐法时,切忌粗暴,宜轻快柔和,平稳扎实,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温馨提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父母的心头肉。给孩子进行推拿按摩时,一定要运用小儿按摩手法,以免达不到治疗目的,甚至对孩子身体造成意外伤害。

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小儿黄疸的症状表现

阴黄主要症状:皮肤发黄且没有光泽,容易疲惫,手足发冷且有痛感,身体没有发热的症状,小便淡黄;没有口干的症状,但舌苔呈白薄状。

阳黄主要症状:双目发黄,全身发黄且有光泽,身体发热,排泄不畅,易口渴,舌苔发黄。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有哪些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

2.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配穴:

1.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3.揉肾顶穴3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肾经是治本之法,可平和脾肾之气,补先天与后天的不足;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则有助于促进消化,增加小儿食欲。

配穴功效: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有助于消化,并有温阳下元功效;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有助于镇静安神,让孩子睡的安稳;揉肾顶则可起到固表止汗之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以平和体内阴阳;推清天河水以泻心火;推清板门穴则起滋阴清热之功效,帮助缓解盗汗症状。

配穴功效:清肺经,退下六腑,可帮助缓解小儿大便干燥症状;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为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小儿推拿的手法

这个技巧爸爸妈妈是很值得来学习一下的,这绝对的是很实用的对于宝宝家来说,既简单又几乎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辅助方法,对于那些好在晚上哭哭滴滴的宝宝、经常的吐奶的宝宝了、发烧的宝宝、等等很多的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对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不挑食、健康的成长。

1首先那,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做小儿推拿时,一定是要选择应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不可以吃那些生冷的食物。

2还有就是我们家长在给我们的宝宝做小儿推拿时,家长们一定是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自己手上的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是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在冬天的时候推拿时双手必须是要保持温暖的。

3最后就是宝宝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宝宝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宝宝哭闹之时,一定是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宝宝皮肤娇嫩,宝宝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我们在推拿时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注意事项:其实那小儿推拿操作简单,只要按照要求,几次操作操作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只是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宝宝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这样不仅应用方便,而且节省费用。

小儿推拿治疗黄疸

湿热发黄(阳黄)

皮肤面目发黄,颜色鲜明或有发热,小便深黄。

大清补脾300次,平肝300次,清胃300次,清天河水150,清大肠经300次,膊阳池300次。

寒湿发黄(阴黄)

皮肤面目发黄,颜色晦暗,神疲身倦,四肢欠温,大便溏薄灰白,舌苔白腻或白滑。

外劳宫300次,清补脾300次,平肝300次,二马穴300次,涌泉穴300次。

新生儿黄疸的其他疗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黄疸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所以家长们也不用过于担心,不过要是宝宝长期黄疸,那么家长就要警惕起来,否则容易造成其他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对宝宝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小儿遗尿推拿手法 小儿遗尿推拿配穴

推补脾经7分钟;揉一窝蜂4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经可缓解四肢发凉的症状,温补脾肺;揉一窝蜂,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穴有健胃消食之功,可增加食欲。

小儿黄疸怎么推拿

在中医理论中,黄疸是由于脾胃中湿热积郁或外邪袭体所致,黄疸通常分为阴黄与阳黄,阴黄由寒热引起,而阳黄由湿热引起。所以小儿黄疸治疗推拿时应分型推拿:

小儿阴黄

主穴:推补脾经7分钟,推上三关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揉小天心穴5分钟,揉小横纹5分钟,分阳1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经,推上三关可活血化瘀,缓解四肢发冷发痛的症状。推补肾经,揉外劳宫可平和肾气,让面容恢复血色。揉小天心,揉小横纹,分阳可缓解积郁,平衡体内阴阳。

配穴: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半分钟,捏挤神阙穴。

推拿功效:运内吧怪,推四横纹,可中和脾胃,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的症状;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捏挤神阙可促进排泄,巩固疗效。

小儿阳黄

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推清板门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分阴阳1分钟,以阴为重。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推清板门穴可散体内湿热,降体温;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可缓解口渴症状,利排泄,促使湿热排出体外;分阴阳以平衡体内阴阳,恢复正正常肤色。

配穴: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

推拿功效: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中和胃气,缓解腹胀;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症状。

小儿推拿治咳嗽

1.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2.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3.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4.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5.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6.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相关推荐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什么是小儿推拿按摩

什么是小儿推拿按摩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使用范围 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

小儿推拿治疗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很多家长对宝宝发黄感到担忧,今天小编就要来给大家介绍推拿治疗黄疸的方法,下面赶紧来了解下。 湿热发黄(阳黄) 皮肤面目发黄,颜色鲜明或有发热,小便深黄。 大清补脾300次,平肝300次,清胃300次,清天河水150,清大肠经300次,膊阳池300次。 寒湿发黄(阴黄) 皮肤面目发黄,颜色晦暗,神疲身倦,四肢欠温,大便溏薄灰白,舌苔白腻或白滑。 外劳宫300次,清补脾300次,平肝300次,二马穴300次,涌泉穴300次。

小儿推拿保健手法 小儿推拿之拿法

小儿推拿中的拿法主要是使用拇指、食指同时相对用力,按拿小儿身体上的穴位,通过按拿一紧一松的反复增减用力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小儿不受重力,应当保持松紧适宜,力度柔和。

孩子发烧推拿手法分解图 小儿推拿常见注意事项和说明

1、儿童按摩跟成人不同,成人按摩要求有力,而儿童推拿按摩要求:均匀、柔和、轻快、持久(保证刺激到一定的次数/量);成人按摩要精确地找穴位,而儿童按摩以点状按摩、面状抚摸或线状推揉为主。对1岁左右的患儿,应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为主。 2、如果宝宝不是很配合,可以哄睡宝宝,睡后(含夜间)推拿,也是同样的效果; 3、按摩后以微汗出为宜,切勿发汗太过。 4、在给宝宝推拿时,室内温度要温暖适宜,空气清新,不可过热或过冷,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以免加重或影响患儿病情。 5、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

腮腺炎小儿推拿手法 腮腺炎推拿配穴

分阴阳1分钟;推上三关1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推拿功效:分阴阳可平衡阴阳;推上三关与推下六腑两穴相结合,并采用上少下多的方式,可助气活血,达到消肿的目的;揉二人上马可让体热下行,通过小便从体内排泄出去。

小儿推拿的时间

宝宝推拿的时间应该要控制,如果时间太短的话起不到效果,而且时间太长我们又害怕伤害到宝宝的身体,所以我们建议小儿推拿的时间最好是在十到二十分钟左右。 1、小儿推拿手法要轻,不要过重,而且在推拿前应逗小孩开心,以便其配合进行推拿。 2、身心放松。做小儿推拿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做到身心都放松。 3、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4、用力恰当。因为力度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力度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5、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

小儿推拿治睡眠易惊

一、小儿推拿治睡眠易惊的方法 主要选穴:包含心经、肝经、总经、大横纹、小天心、内八卦、囟(xìn)门等。 1、捣小天心和总筋5分钟(四指屈曲,同时捣击小天心和总筋)。 2、分阴阳2分钟(分阴阳力度可大些,时间可缩短些)。 3、补肾5分钟,揉二马3分钟。 4、清天河水2分钟。 二、小儿推拿治睡眠易惊的注意事项 1、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手法应轻柔,切忌手法过于生硬。 2、一定要对症治疗,先明确诊断,排除其他气质性病变后,再用小儿推拿治疗。 3、检查小儿是否缺钙。缺钙儿童易出现睡卧不宁,若有缺钙现象,应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指运用各种手法刺激小儿穴位,从而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有治病功效的一种保健方法。如今小儿推拿其功效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肯定,成为一种时尚的小儿保健方法。如今的小儿推拿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 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

小儿推拿的副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青睐小儿推拿,但大部分人对小儿推拿的了解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甚至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旦推拿手法不当,有可能使小儿的病情越加严重。那么,小儿推拿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据专家介绍,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另外,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