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中成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1、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
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应该在饭后服药,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3、空腹服
又称平旦服,指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以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是如此,以增强药效。
其实有的药物只有在空腹的情况下服用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药效。但是具体操作还是要具体对待。
4、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可在此时服用。另外,某些西药如催眠药、驱虫药及抗过敏药等,一般也应在夜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
吃多少车厘子算过量
200克。
车厘子是属于水果,而居民膳食建议指南建议一人一天摄入的新鲜水果的量控制在200~350克左右即可,如果每天只吃车厘子这一种水果的话,吃350克的车厘子就算是过量。
但如果还吃了其他水果或者蔬菜,吃200克左右的车厘子就算过量,200克左右的车厘子大约15颗左右,因此吃15颗一次吃15颗左右的车厘子就算过量了。
补肾精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可谓地黄丸家族中的佼佼者,方中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特点为甘淡性平、补而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涩精、补脾、清肝,用于治疗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的眩晕、腰痛、消渴等症。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治疗肝肾阴虚而致的眩晕、视物模糊、枯涩眼痛等症,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功效。
知柏地黄丸独到之处是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症,能滋其阴降其火。因方中知母、黄柏性寒,脾虚便溏者慎服,避免挫伤脾胃之气。
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增加了养血柔肝之品当归和白芍,故为填精益血剂,对血虚引起的头晕、崩漏等症,临床效果显著。
桂附地黄丸因有肉桂、附子的加盟,成为温补肾阳的专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四肢厥冷、小腹冷痛、小便清长等症。
麦味地黄丸加入了麦冬、五味子等。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痠软。
济生肾气丸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车前子、牛膝,以增加消肿利水之功,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浮肿、气喘等症。
龟鹿补肾丸在熟地黄的基础上增加了龟甲胶、鹿角胶,顾名为龟鹿补肾丸。可以壮筋骨,益气血,补肾。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夜多小便,健忘失眠等症。
壮腰健肾丸中有狗脊、黑老虎、牛大力。以蜂蜜为辅料。能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五子衍宗丸也是传统补肾中成药中常用的一种。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五子制成。用于补肾益精,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必知的防癌饮食原则
吃“鲜”。多项国际研究指出,多吃新鲜食物有助于防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现,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
吃“淡”。高盐饮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日本癌症中心研究所针对4万名中年人进行为期11年的随访发现,对男性而言,食盐多者患胃癌风险比食盐少者高一倍,而在女性中,食盐多者患胃癌风险也显著高于食盐少的人。研究者表示,这是因为人体食用过量高盐食物后,食盐的高渗透压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随之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高盐的腌制食物中含有很多亚硝酸盐,可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吃“粗”。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是近年来癌症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粮食本来都是膳食纤维的来源,但受到加工的影响,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损失越多。所以人们最好刻意吃点“粗”。
吃“苦”。不少人排斥带点苦味的食物,殊不知,苦味食物有很好的防癌功效。柠檬、柑橘、西柚、葡萄柚等水果都有点苦味,因为它们含有一种叫做“柠檬苦素”的物质。柠檬苦素是一种植物化学物,通常存在于成熟的果实里,柠檬类果实中含量尤多。
吃“酸”。醋是中国老百姓厨房中最普通的调味品,含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研究证实,食醋中含有一种酶,具有杀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黄曲霉素的强致癌性。此外,醋还能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减轻疲劳等。
应该如何祛除体内热毒
清除体内热毒,可以吃药,也可以食疗,吃药见效当然比较快,那也是最直接的,但是,是药三分毒,况且药吃多了,会对药产生依赖性,尤其是西药,副作用更大。最好是食疗,多吃一些清热排毒的食物,如绿豆、海带、苦瓜、生萝卜、冬瓜、丝瓜、竹笋、芹菜等。
如果比较严重,就需要咨询医生,吃药了,最好吃中药或中成药,饮食要清淡点,再加上食疗,效果会好些。
如果不是很严重,直接就食疗就行了,不过食疗要大量吃清热排毒的食物。
口红吃饭需要擦掉吗 一般不会有害
一般来说口红被吃掉是了不会对身体有害的。因为通常我们都是将口红涂在嘴唇上,其中会被我们"吃"掉的量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即便口红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成分,我们吃掉的量也远远达不到会危害健康的地步。所以如果只是日常生活中不慎"吃"掉了一些口红是不用太过惊慌的。当然,虽然大部分口红中都不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是市面上也有少数不过关的口红,因此大家平时还是尽量避免吃掉口红为宜。
降压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在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尤其是肝肾阴阳失衡,肾阳不足,肝阳上亢的下虚上实,病久不愈,阴损及阳,最后形成阴阳两虚证候。高血压病常可分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胆火盛、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痰湿阻逆、瘀血阻络等型。
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成药种类较多,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病症的药物呢?必须注意高血压病的证型和药物的功用主治,不能仅凭血压选药。
(1)安宫降压丸。功用:清热镇惊、平肝降压。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脑涨项痛、心悸、失眠、多梦、易烦易躁等症。每次1~2丸,一日2次。
(2)降压避风片。功用:清热平肝、降火。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每次3~6片,一日2次。本品是一种中西药配伍组方的中成药,含有利尿剂,请勿与西药利尿降压药合用,糖尿病者慎用。
(3)复方羚角降压片。功用:平肝抑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风气内动,及有中风先兆等。每次4片,一日3次空腹服。本品可预防脑卒中。
(4)降压灵片。功用:清热利水、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眼涨、烦躁易怒。每次6片,一日3次。
(5)降压袋泡茶。功用:清热泻火、平肝明目。主治:肝火上炎或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头痛、目赤、面红、耳鸣、口苦、小便黄赤等。本品是药品不是保健品。沸水泡饮,每次1袋,一日3次。
(6)降压丸。功用:清肝滋肾、泻火。主治:肝阳上亢型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眩晕、耳鸣、腰痛等。每次6克,一日3次。
(7)罗布麻降压片。功用:平肝潜阳、熄风活血。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头眩、动脉硬化和血脂升高等。每次4~6片,一日3次。
(8)高血压速降丸。功用:清热熄风、平肝降逆。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晕目眩、头涨头痛、项强颈痛、颜面红赤、烦躁不宁、言语不清、步履不稳、知觉减退等症。每次20小丸,一日2次。
(9)牛黄降压丸。功用:清心化痰、平肝泻火。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目晕眩、烦躁不安等症。小蜜丸每次20丸,一日3次。
(10)山绿茶降压片。功用:清热解毒、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耳鸣、头痛头涨、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每次4片,一日3次。
(11)山楂降压片。功用:滋阴平肝。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耳鸣、烦躁失眠、腰膝酸软、四肢麻木。每次5片,一日3次。胃酸过多者不宜服用。
(12)脑立清。功用:清肝泻热、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眩晕耳鸣、头痛脑涨、心烦难眠、痰粘作呕等。水丸1次10粒,一日3次。孕妇忌用。
(13)菊明降压片。功用:降压利尿。主治:高血压病、慢性肾炎型高血压。每次6克,一日3次。
(14)镇心降压片。功用:降压宁心。主治:各型高血压。每次4~6片,一日3次。
(15)脉君安片。功用:平肝熄风、解肌止痛。主治:各型高血压。每次5片,一日3次。本品含西药双氯噻嗪,勿与西药利尿剂同用。
(16)降压片。功用:平肝降压。主治:各型高血压。每次4片,一日3次。
妇科用药一定注意用对疗程
临床上,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用得很多。不少女性出现下腹痛、白带增多、同房出血或瘙痒等身体不适时,就会想到是“妇科炎症犯了”,于是自行买中成药吃。殊不知,很多妇科疾病的症状类似。“就拿腹痛、分泌物异常来说,有的人是子宫肌瘤,有的是子宫内膜异位,有的是卵巢肿物。此时若用治疗炎症的中成药,就不管用。
使用中成药本身也讲究辨证论治,不对证难以见效,因此,一定要看清药物的“功能主治”。目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花红片、金鸡胶囊等,多是针对湿热下注证型,以清热解毒、通络、除湿中药为主要成分。若脾虚白带增多,用了这类中成药,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加重病情。
治疗妇科炎症,在选对药的基础上,还需用够疗程,否则病情容易反复。妇科千金片、花红片等一个疗程通常为7—12天。“但要注意,久用清热除湿类药物损伤正气,如果用药一周,症状改善不明显,就要果断停药,及时就诊。”
温馨提醒:女性朋友如果出现妇科炎症应该及时到医院做正规的检查好及时治疗,用对药用对疗程,好及时根治妇科病。
喉咙痛、头痛咋办
不是不能吃药,是不能吃西药,去医院或者药房让大夫开点中成药吃吃吧!平时多喝水
哪些药物人们容易乱用
感冒类中成药
感冒类中成药有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具有解表清热的功能,但如果因风热感冒而服用,就会加重病情。
很多人一感冒后就找出维C银翘片、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等一大堆感冒药混着吃,认为吃越多见效越快,但实际上这些感冒中成药通常都有至少两种以上的成分交叉重复,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例如,板蓝根药性苦寒,虚寒体质的患者多喝容易伤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祛火类中成药
火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上火”是我们常遇到的小毛病,不少人都喜欢吃中成药调理,只要一牙疼、出现上火的症状就买来牛黄解毒片吃,一些女性更是利用它的泄泻作用来通便减肥。
但需要注意的是,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清热解毒产品,都属苦寒药,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如果患者是由虚火或者心火引起的上火,那么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身体更加亏虚,症状更明显。还有的患者为了能够迅速泻火解毒,会自行加大药量服用,但牛黄解毒片中含有雄黄,大量服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会出现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此外,服用此类药后往往会“泻”,耗损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主要有以上的这几种中成药容易造成大家的乱用现象,感冒类的中成药,感冒在现代的社会来说,只是一种小的不能再小的疾病,不像是在古代,一得风寒病就像是得了绝症一样,现在的感冒不吃药都能抗过去,所以很多人并不重视,也不会刻意的去医院拿,而是自己去药店买点中成药吃。自己不会找病因,就乱吃药的现象,很容易造成病情的加重。
崩漏吃什么中成药好
1、血热型崩漏:发病急,月经骤然量大,颜色紫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血味有点臭。常伴有心烦,口干渴,大便秘结,尿黄。舌头发红,舌苔黄,脉滑数。中成药:吃十灰丸。
2、阴虚血热型崩漏:月经每月毫无规律的来临,淋漓不止或骤然量多,血色深红;身体一阵阵的发热,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或失眠,烦躁;舌红苔黄,脉细数。中成药:吃荷叶丸
3、阴虚火旺、肝肾阴虚型崩漏:月经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止,颜色鲜红,腰酸腿软,肩背酸沉,头晕、目眩、耳鸣、颧颊部赤红、手足心热,记忆力减退,甚至潮热盗汗,口干,尿频尿急,舌红苔薄,脉弦细而数。中成药:吃崩漏丸
4、血淤、气滞血瘀型崩漏:月经漏下淋漓不止,经期延长,持续难净;或骤然下血甚多,色紫黑有块;小腹疼痛、如果按摩会更痛,血块下来后疼痛减轻;舌头紫暗或有紫点,脉沉涩。中成药:吃震灵丸
5、肝气郁滞型崩漏:(多见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发病初期)。经前胸胁胀痛,尤其是乳房胀痛,性情急躁,易怒;头晕头痛,口干,尿黄,大便干结;月经量多,色红或深红,粘稠有块,月经每月来得无规律,有时候是崩,有时候是漏;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稍数。中成药:吃乌金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