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人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哪些人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1)孕妇

孕期应注意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一方面摄入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如瘦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鸡肉及鱼类。动物血和肝脏含铁丰富,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含有重金属等其他有毒有害的风险。有营养专家提示,猪肝中可能会含有重金属镉,对人体可造成危害。所以,要谨慎选择肝脏类和血块,在确定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每周可以适量进食1-2次。必要时,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在医生指导补充铁剂及叶酸等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注意摄入黑木耳、红枣等食物,全谷类,这类植物性食物含有的铁吸收率不高,可能通过摄入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来促进铁的吸收。

对于摄入肉类、肝脏、血块等食物较少以及素食者患贫血的风险可能较高,可以选择强化铁的食品,如强化铁的酱油。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使用铁剂作为预防和纠正缺铁或缺铁性贫血。

(2)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提倡母乳喂养,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直至1周岁。人工喂养的应采用强化铁的配方奶粉,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铁。由于牛奶中铁的含量和吸收率都很低,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乳喂养。

(3)足月儿

应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此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及时添加富含铁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肉类等。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应采用强化铁的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含铁的米粉、肉泥类。

(4)幼儿

应注意食物均衡和营养,纠正畏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的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的吸收。尽量采用强化铁的配方乳喂养。

女性贫血影响性功能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尤其多见于生育期的女性和孕妇。长期患缺铁性贫血的女性普遍存在性欲减退现象。

铁与上皮细胞的营养状态有关,因此患缺铁性贫血的女性,阴道和外阴黏膜呈萎缩状态,性交时会感到不适甚至疼痛。久而久之,性欲自然减退。

此外,贫血时容易缺氧,因而在性交时,严重的病人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性生活成了一种负担。

贫血症状显著时不要勉强过性生活,否则会加重症状。但在精神和体力较好的时候,性生活并不会加重病情。加强营养、改善病情是贫血病人性功能恢复和提高性生活质量的根本保证。

认识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贫血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形,其中一种是缺铁性贫血,所谓的缺铁性贫血就是红血球中铁质含量太少,这也是所有贫血情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血液中的氧带着血红素前往身体各部份,而铁质是血红素中相当重要的成分,通常我们可以从食物中就可以获得所需的铁质,通常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多是饮食中铁质摄取不足、是身体吸收铁质的功能有问题或是血液的流失。

女性比较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平均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百分之五十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而大约只有百分之三的男性会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

当体内及骨髓中储备的铁质被耗尽,缺铁性贫血就会慢慢形成,女性造血造铁的功能不及男性,且因为月经血液流失量又大过男性,所以一般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多是停经前的女性。而男性及停经后的女性若患有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因为长期性肠胃溃疡性出血、服用过多阿司匹林、消炎药或是癌症病患。

如果缺铁性贫血的情形不严重,通常不太会有症状,不过若是血红素中铁质量低于某个程度,患者可能会出现脸色苍白、容易疲倦、易怒、虚弱无力、呼吸短促、低血压及因低血压而再姿势改变时觉得头晕目眩、口腔疼痛、指甲易裂、头痛及忽然对某种特别偏好食物或没有食欲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高危险群包括:停经前女性,因为她每个月固定会流失血液;怀孕或哺乳中的女性,因为她们需要更多的铁质;婴儿、孩童及青春期快速成长的轻少年,以及平时饮食铁质、肉类及蛋类摄取不足的人。

要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红肉、肝脏、蛋黄、榖类等富含铁值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则必须补充铁剂。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要注意的是,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地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通常医师都会开铁剂给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而再服用大约二个月后情况就会改善。

哪些人容易缺铁

人体有很多的营养元素,铁铁元素就是其中之一,而补铁的方法有很多,饮食补铁是最安全科学的方法之一。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哪些人容易缺铁,补铁又应该吃什么吧。

哪些人容易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也是女性普遍的问题。据卫生署国民营养状况调查,台湾13~34岁女性普遍缺铁,美国的统计则指出,15%经期的妇女、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女性容易得缺铁性贫血,主要是体内储存的铁质,会因为每次经期耗损,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或肌瘤问题的女性,月经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贫血。此外,肠胃道溃疡出血、痔疮流血,甚至癌症,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可能病因。

缺铁性贫血另一类原因是摄取量不足或身体需求量加大。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素食或为瘦身节食的人,还有老人家,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险群。

为什么小儿易患缺铁性贫血呢

血是人的命脉,一个健康的小孩,从外表看,面色红润是应当具有的特点之一。小儿常见的贫血多是由于营养调配不当所致。供应造血的营养素不够所产生的营养性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血容量增加很快,铁质需要量相对地较多。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老有足量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养为主,则因牛奶中铁的含量比母乳要低,且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也较母乳低,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更易发生本病,故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捕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婴儿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罹息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较大儿童如果饮食习惯不良,如偏食、挑食、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均可导致本病。近年来发现,如每日以大量(大于10()毫升)未经煮沸的鲜牛奶喂养小儿,可发生慢性肠道失血而致病。另外,钩虫病、溃疡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少女月经过多。长期腹泻。呕吐、肠炎、脂肪痢等,均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均可引起本病。

本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和手掌苍白,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低于正常值,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生化检验可确诊本病。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色素低于正常指标,面色发白或发黄,身体不够健壮,注意力不够集中,易乏力,爱疲倦,精神不佳,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其它疾病,甚至影响到智力和学习。

要预防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必须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同时还要考虑到铁的吸收和利用问题、如服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加取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达10-20%左右,而植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只有百分之几。下面介绍一些铁含量高和吸收率强的食品,以供参考。

动物肝脏: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易被人体吸收。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儿童食品,如肝泥就便于婴儿食用。

各种瘦肉: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欢。

鸡蛋黄: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它营养素,所以它仍不失为婴幼儿补充铁的来源的一种较好的辅助食品。

动物血液: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如果注意清洁卫生,加工成血豆腐,供给集体托。幼机构,这对于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倒是一个价廉方便的食品。

黄豆及其制品:黄豆在我国人民营养及儿童营养方面的重要性及地位,已有不少营养学家提到过。每100克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7%,远较米、面中的铁吸收率为高。

芝麻酱: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添加在多种婴幼儿食品中,深受儿童们欢迎。

绿色带时的蔬菜:虽然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率不高,但儿童每天都要吃它,所以蔬菜也是补充铁的一个来源。

木耳和蘑菇: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每1oo克含铁185毫克,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此外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从临床调查看,只要在食品的选择上加以重视,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已经患有此症的儿童,配合医生,作好食疗,也会很快恢复健康一下面介绍几例食谱,以供选择。

猪肝瘦肉粥:

配方:鲜猪肝50克,鲜瘦猪肉50克,大米5o克,油15毫升,盐少许。

制法: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将大米洗干净,放火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一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用法:每日1剂或隔日1剂,l次或分2次食完、可长期食用。

功用;健脾益气。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及夜育症等。

菠莱猪肝汤:

配方:鲜菠菜200克,猪肝100克,油15毫升。盐少许。

制法:将菠菜洗净,切碎;猪肝切成小薄片,用油。盐拌匀.备用;锅中加清水500毫升,煮沸后加入菠菜及猪肝,煮至猪肝熟即可。

用法:喝汤,食菠菜及猪肝,每日1剂,l次食完.可长期食用。

功用:健脾补血。迫*厂缺铁片贫血,症状较轻者。

麻花糊:

配方:黑乏麻、花生仁(连衣)各若干,白糖15克。

制法:将芝麻、花生仁洗净,放人炒锅中,炒熟,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热开水120毫升至15o毫升,调成糊状。再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用法:趁温食用。每日1剂,l次食完,可长期食用。

功用:润肠通便。养血补血。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但出现腹泻者应停用。

参枣莲子粥

配方:党参15克,红枣zo克,莲子30克,粳米或大米30克。

制法:将党参切成片,红枣洗净.剖开去核,莲子打碎。将粳米淘洗干净与党参、红枣、莲子一起放火锅中,加清水适量,煮千米烂熟即可。

用法:婴幼儿食粥浆,儿童食粥及红枣一每日1剂,分2次自完,食至贫血痊愈。

功用:健脾益气,益血补虚。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病后体质虚弱。

黑枣桂圆糖水:

配方:黑枣20克,桂圆肉10克,红糖25克。

制法:将黑枣、桂圆肉洗净,放火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再加入红糖调匀.煮熟或隔水炖40分钟即可。

用法:趁热饮糖水,食枣及桂圆肉。每日1剂,l次食完,可长期食用。

功用:养血补血。适用于各种贫血。

哪些人容易缺铁

哪些人容易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也是女性普遍的问题。据卫生署国民营养状况调查,台湾13~34岁女性普遍缺铁,美国的统计则指出,15%经期的妇女、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女性容易得缺铁性贫血,主要是体内储存的铁质,会因为每次经期耗损,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或肌瘤问题的女性,月经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贫血。此外,肠胃道溃疡出血、痔疮流血,甚至癌症,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可能病因。

缺铁性贫血另一类原因是摄取量不足或身体需求量加大。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素食或为瘦身节食的人,还有老人家,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险群。

宝宝为什么容易缺铁

大多数宝宝贫血,主要是由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离乳食品而引起的。此外,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通常还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大多数宝宝贫血,主要是由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离乳食品而引起的。此外,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通常还有:

1.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

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患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量不足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出生不久的婴儿,以乳类为主,乳类含铁量较低,每100毫升母乳含铁1毫克,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且牛奶在肠道的吸收比母乳低,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宝宝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也快,需铁量也快速增长。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有很多情况会引起宝宝缺铁,如牛奶过敏可发生慢性失血导致铁不足;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反复感染会使铁消耗增多。

5.食物摄入影响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高磷低钙膳食能抑制铁的吸收。如果妈妈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植酸、草酸的科学去除法见“宝贝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系(一)”),则容易使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

你会给孩子补铁吗?

微量元素,如何补铁婴儿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患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铁(Fe)在机体代谢中有同要的地位。铁在食物中的吸收串不高名导致缺乏。铁在机体中参与氧的运载、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缺乏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严重者免疫功能下降。

铁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牛羊的肉、肾、肝、牡蛎、豆、无花果干、坚果,特别是杏仁。

为什么孩子易患缺铁性贫血呢?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血容量增加很快,铁质需要量相对较多。新生儿从母体带来的铁可以保证孩子4到6个月的使用,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如果有足量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养为主,则因牛奶中铁的含量比母乳要低,且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也较母乳低,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更易发生本病。婴儿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患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专家提醒:较大儿童如果饮食习惯不良,如偏食、挑食、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也可导致本病。另外,钩虫病、溃疡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腹泻、呕吐、肠炎、脂肪痢等,均会影响营养素

包括铁的吸收,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也可引起本病。

宝宝为什么缺铁 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体内的铁量主要是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积累下来的,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患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一回事

缺铁性贫血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贫血,特别是处于生育期 的女性与孕妇最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如果女性朋友长时间患缺 铁性贫血,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性欲减退。 专家表示,由于人体血液中的铁元素会对上皮细胞的营养状况 产生影响,缺铁性贫血的女性患者的阴道与外阴黏膜非常容易 出现萎缩的状态,在与爱人进行欢爱的时候,就会有不舒服甚 至疼痛的感觉。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要怎么护理

  虽然缺铁性贫血对于女性而言非常常见,而且只要身体调理好,缺铁性贫血就不会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如果小儿由于饮食等因素,而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的问题,那么就会影响到小儿的发育,甚至让小儿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我们要注意对小儿进行身体护理。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要怎么护理

  (一)合理喂养

  及时给出生3~5个月的婴儿添加辅食,多食富含铁又易吸收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动物血、大豆、黑木耳、香菇、紫菜、菠菜等。食品种类要多样化,不可养成偏食习惯,并少吃厚味荤腥,生冷粘腻之物。教育小儿养成爱吃新鲜蔬菜的习惯。乳食要定时、定量、有节。对早产儿、双胎儿早期给予铁剂(元素铁0.8~1.5毫克/公斤/日)。

  (二)孕母卫生

  积极治疗母体疾患,治疗母患缺铁性贫血,加强孕期营养,尤多食含铁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间可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2或0.3克。积极贯彻计划生育,防止生育过多。

  (三)防治肠道感染性疾病

  及时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病变和肠道寄生虫病,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对疾病恢复期患儿,注意营养素的供给。

  专家提醒:护理患上了缺铁性贫血的小儿,仅仅是通过饮食的调理还是不够的,家长还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小儿去意见检查一下血细胞的数量和其他身体情况,这样才能避免患上了缺铁性贫血的小儿,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宝宝缺铁怎么预防

首先,在饮食上,家长要合理安排膳食,保证每天的饮食能够摄取足够的铁含量,而且还要善于搭配,食用一些促进铁吸收的食物,这样能够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其次,及时检查宝宝是否有导致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如果有的话要积极治疗,防止身体中铁的流失,从而降低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几率。

再者,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更要注重铁的补充,因为在这些时期,妈妈对于铁的需求更大,为了防止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就需要更多的摄取含铁的食物,同时还需要对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孕妇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降低新生儿患缺铁性贫血的几率。

孕妇补铁的必要性

铁是人体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孕期的缺铁性贫血,不但可以导致孕妇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的症状,还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发育迟缓,生后智力发育障碍,生后6个月内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

假如孕妇罹患缺铁性贫血,不仅在分娩时会出现各种合并症,还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早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等。此外,胎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孕妇要为自己和胎儿在宫内及产后的造血做好充分的铁储备,因此,在孕期补充一定剂量的铁剂很有必要。

相关推荐

宝宝缺铁性贫血如何补

1.动物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和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易被体吸收。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辅食,比如猪肝泥、猪肝菠菜粥等。 2.各种红颜色的瘦肉: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宝宝也喜欢。爸爸妈妈可以做成瘦肉汤给宝宝食用。 3.鸡蛋黄: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他营养素,所以仍不失为宝宝补铁的较好辅食。 4.动物血: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里铁的利用

青春期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青春期的少女容易缺铁性贫血,与其青春发育正常有很大联系。处于发育期的少女需要大量的铁质营养元素,同时学习压力负担大,活动量大所消耗的能量也大,需要的营养补给需求增多,如果月经量增多饮食营养补充不足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青春期的女孩贫血百分之八十为缺铁性贫血,铁质的丢失或补充补充不足所致。体中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原料,铁缺乏就会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出现皮肤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一般的女孩子生长发育第二期在11岁到17岁之间,这个阶段正常发育旺盛,每天通过食物

宝宝为什么会缺铁 孕期储铁量不足导致缺铁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体内的铁量主要是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积累下来的,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 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缺铁性贫血。因此,准妈妈服用一定程度的营养品也是可取的。

贫血吃什么补血最快

男性和女性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不同,消化道出血是男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痔疮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等引起的胃肠道出血。而对于老年,贫血症状往往被认为是年老体弱的表现,但实际上老年男性中贫血发病率约为28%。 男贫血是缺铁,补铁是改善贫血首要关键,平时多吃补铁食物,动物肝脏、猪肝、动物血液、鸡肝、紫菜、香菇、海带、黑木耳以及各种豆类制品等。还应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例如,饭前安排一杯橙汁,以增加肠胃对铁的吸收。或者,在日常饮食中,多安排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 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慢性疲劳综合症偏爱白领女

甲状腺功能衰退是悄悄袭来的,所以超过一半的女者并无意识,大多被归为工作过度、压力过大或者仅仅因为是年龄增大的原因。疾病一旦出现,甲状腺就产生不了足够的甲状腺荷尔蒙,制约了代谢功能,如不治疗,甲状腺功能衰退会损害器官,包括心脏和脑。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出5~8倍。如果你出现下列症状:异常的皮肤干燥和粗糙,体态变得臃肿肥胖,易感冒,经血过多,指甲变脆,眉毛变疏,掉头发,就应该到医院检测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慢性疲劳综合征还包括皮肤苍白、头晕、气短、情感冷漠、烦躁易怒和注意力降低等。这也是缺铁性贫血的表

宝宝为什么容易缺铁

1.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 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量不足 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出生不久的婴儿,以乳类为主,乳类含铁量较低,每100毫升母乳含铁1毫克,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且牛奶在肠道的吸收比母乳低,所以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宝宝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也快,需铁量也快速增长。 4.铁的

贫血会危害女的性福

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者骨髓内出现形态畸形的巨幼红细胞,血液中大型红细胞增多,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不仅可以延缓红细胞核的成熟导致贫血,同时还可能造成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质量下降,男女性欲减退。 虽说所有类型的贫血对性功能都有所影响,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最为明显缺铁性贫血是最为常见的贫血,尤其多见于生育期的女性和孕妇。长期缺铁性贫血的妇女普遍存在性欲减退现象。铁与上皮细胞的营养状态有关,因此缺铁性贫血的女性,阴道和外阴黏膜呈菲薄萎缩状态,性交时会感到不适甚至疼痛。久而

缺铁对孩子的影响 引起儿童行为改变

缺铁可引起儿童对外界反应差、易激惹,缺铁性贫血的婴儿最显著的行为特征是比正常婴儿爱哭闹,微笑少,而且显得更为紧张和胆怯。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铁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生成的重要原材料,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值得注意的是,缺铁性贫血是某一种疾病的一个表现,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它是许多疾病的重要信号,甚至是疾病引起重视或是引导病去医院看病的首发表现。 到了怀孕和哺乳期,生理性铁需求量增加,妊娠期为供应胎儿所需及分娩时失血所丢失的铁,哺乳期供应婴儿所需增加而铁的补充没跟上,都是导致缺铁的原因。更年期女性如果贫血,尤其要关注月经情况,宫内节育环、子宫肌瘤、月经失调引起的月经量过多都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铁丢失过多是缺铁性贫血的主因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里最常见的,80%的缺铁性贫血均是慢性失血引起的。1ml血液就会丢失0.5mg的铁质,慢性失血就是失铁。如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频繁献血、月经过多等,而消化道出血又是比较频发的种类,如肠道恶性肿瘤、痔疮、钩虫病等,均会造成慢性失血,而其中的月经过多,则是女性贫血的一个主因,钩虫病则是儿童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 铁吸收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补铁不够,铁元素吸收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饮食不合理如挑食、偏食、厌食等,包括时下流行的素食、众多女性都会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