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耳鸣的5个方法
治耳鸣的5个方法
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鸣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
1、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2、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3、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4、鸣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5、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百合可以治耳鸣吗 百合治耳鸣怎么吃
其实百合治耳鸣的药膳方子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新鲜百合洗净后晒干,制成干百合,或者购买那种干百合,将其碾碎研制成粉末,然后用容器干燥保存,每次取出6克用开水泡茶饮用即可,每日早晚各一次,可以有效缓解耳鸣耳聋症状。
耳和髎的功效与作用 耳和髎的配伍疗法
耳和髎穴配养老穴、完骨穴:治耳聋;
耳和髎穴配听宫、翳风:主治耳鸣;
耳和髎穴配颊车、地仓、阳白:主治面瘫;
耳和髎穴配太阳、印堂、足临泣:主治偏头痛。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方法:屏气按耳
根据多年来防治自身耳鸣的体会,现介绍以下方法,供轻症耳鸣患者试用。
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鸣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中医治耳鸣
1. 补肾填精法
中医认为肾与耳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灵枢·脉度篇》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充,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诸病源候论》:“劳动经血而气血不足,宗脉则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肾虚耳鸣多发于年逾4旬之人,多见于年老体弱或虚羸之人。内经:“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这与人体器官衰老、功能减退有关。耳鸣多为耳聋先兆,《杂病源流犀烛·卷23》云:“耳鸣者,聋之渐也”。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轻则耳鸣,重则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失聪。此外兼有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舌淡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填精,方用耳聋左磁丸、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汤等加减:熟地30g 黄精20g 山药20g 鹿茸3g 龟板12g 河车3g 山芋12g 枸杞子15g 牛膝12g 菟丝子15g
2. 清热化痰法
多数耳鸣、耳聋中医主张从肾入手,从虚论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笔者总结了前人理论及临床表现,从痰论治。《名医杂著》所云:“耳鸣之症或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时时闭塞,世人多从肾虚论治,殊不知此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闭矣。若遇此症,但审其平昔饮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只用清痰降火治之”。朱丹溪:“无痰不作眩”,“怪病多痰”,“痰生百病”。痰郁则化热,痰热郁结,循经上壅,耳窍被蒙,故耳鸣不休,所谓“痰热郁结,壅而成鸣”。此类患者多有耳鸣突发,形体肥胖 ,头昏而胀,咳唾胁痛,痰多而粘,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具为痰热内郁之候,故以清热化痰为治则,以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礞石攻痰丸为主方加减:瓜蒌仁12g,杏仁10g,枳实10g制南星12g,法半夏8g,橘红8g,获苓10g,黄芩10g,生山桅10g.龙胆草8g,礞石30g先煎,大黄6g后下。
3. 活血化瘀法
久病耳鸣中医认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窍,气血流行不畅,耳窍失养所致。现代研究认为某些类型耳鸣、耳聋与耳部微循环障碍有关。对耳鸣、耳聋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测试,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在襻周状态和血液流态上。其中,中医辨证瘀血型患者的微循环改变较为明显。该类患者部分是由于耳部血管遭受到刺激后,造成微血管痉挛,血流受阻所致,西药用654-2、西比灵、丹参注射液等解除痉挛,恢复血流。此类患者临床兼有头痛如刺,部位固定,头昏,舌质紫暗,脉细涩等瘀血表现。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方用王清任通窍活血汤等加减:桃仁10g 红花6g 麝香0.3g 生姜5片 葱白2根 红枣5枚 川芎6g 赤芍10g
4. 利水逐饮法
痰、饮都是水液代谢失常,停留机体局部的病理产物,痰热而饮寒,痰无形而饮有质,
饮留体内,清阳不升可致耳鸣、眩晕等。《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证饮留中焦、下焦主症都有耳鸣。现代医学认为利水消肿药能解除内耳前庭、迷路水肿,减轻神经压迫,促进局部淋巴回流。辨证要点: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痰白质稀,舌质淡白,苔白腻,脉弦滑。治法:利水逐饮,方用《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加减:获苓15g 桂枝10g 白术12g 泽泻6g 益母草20g 防己6g 黄芪30g 车前子10g
5. 清肝降火法
部分耳鸣患者,或由于化脓菌感染所致,或素有高血压史,加之素嗜辛辣,郁怒伤肝,肝火暴亢,循经上炎所致。中医辨证属于实热、肝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旋转”。肝者将军之官,性刚劲,主升发疏泄,若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则耳鸣暴发,如潮如雷,轰轰隆隆,常伴有耳胀耳痛,流脓,发热,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平肝伐木,清肝降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等加减:龙胆草9g 天麻12g 钩藤10g(后下) 怀牛膝12g 黄芩10g 菊花12g 白芍12g 生地15g 代赭石20g(先煎) 麦芽9g
6. 疏风清热法
新病耳鸣患者多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多急性起病,兼有感冒症状,中医辨证属于风热。《太平圣惠方·卷36》云:“此为风邪所乘,入于耳脉,则正气痞塞,不能宣通,邪正相击,故令耳鸣也”。由于外感风热,循经上攻,清窍壅塞不利,其耳鸣如蝉,卒感听力减退或闭塞,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后症状减缓。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口干,咽干,全身疲乏,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银花10 g 连翘10 g 竹叶6g 荆芥10 g 簿荷6g 菊花10g 蝉蜕6g 石葛蒲10g 黄芩10g
体会:中医治疗疾病强调的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准确性是疗效好坏的关键。临床治疗耳鸣、耳聋应重辨证:以上各型,临床多交叉互见,不可执偏以概全,痰、瘀、风、火多兼挟为患。分虚实:实证易治,虚证难疗。医生患者都要有耐心,要保证用药持久性,切不可仓卒停药。中西合参,相辅相成,可提高疗效。
中医治疗耳鸣八大偏方
1、组成,生姜49 片、全虫49 个。用法,同炒,以姜干为度,共研为细末,温酒冲服,过2~4 小时,再进1 服。主治,痰浊上升,壅塞清窍所致耳鸣、耳聋,证见两耳蝉鸣不息,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院满,苔腻,脉滑。
2、组成,葱汁适量。用法,滴入耳内2 滴。主治,因外伤瘀血结聚所致耳鸣、耳聋。
3、组成,大葱1 根。用法,将葱尖插入耳内。主治,耳鸣、耳聋。
4、组成,白毛乌骨雄鸡1 只、甜酒120 毫升。用法,同煮熟食,连服5~6 只。主治,肾虚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阳痿遗精。
5、组成,磁石60 克,木通、菖蒲各50 克,酒适量。用法,浸泡1 周,每次饮20 毫升,日饮2 次,这是治疗耳鸣的偏方之一。主治,慢性耳鸣耳聋。
6、组成,牡荆子(微炒)200 克、酒1000 毫升。用法,浸泡,冬7 日,夏3 日,取上清液即得,去渣任意饮之,勿醉为度,虽久聋亦瘥。主治,耳聋。
7、组成,参须、京菖、茶叶各3 克。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 剂,以味淡为度。主治,体虚听力减弱,耳鸣。
8、组成,绿茶1 克、北五味子4 克、蜂蜜25 克。用法,先以五味子250 克,文火炒微焦为度,备用。用时按上述剂量加开水400~500 毫升分3 次温饮,每日1 剂。主治,耳鸣、腿软乏力。
耳鸣的流行病学
耳鸣的发病率统计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作者分析了1453例耳鸣患后提出了有关耳鸣的发病率,根据随访资料发现耳鸣患病率为17.8%,其中49.1%的患者偶有耳鸣。据报道听力下降的患者中至少有70%伴有耳鸣症状。如将耳鸣不足5分钟者也计算在内,则大约60%的人在一生中曾经有过耳鸣的症状。以耳鸣为主诉的病人约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0-20%。美国和欧洲有17%的人体验过5分钟以上的耳鸣,患者的耳鸣严重影响生活、睡眠、精力集中、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因耳鸣而犹如残疾,65岁以上33%的人有过耳鸣。据此保守估计,中国分别有10%的人体验过耳鸣,5%耳鸣者医药治疗,2%患者的耳鸣严重影响生活、睡眠、精力集中、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等因素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工业、环境噪声的增加,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因此,耳鸣已经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耳鸣5款食疗方
1.桂圆肉30克,西洋参6克,白糖少许,加水煲,适用于心悸、气短、健忘者的失眠症。
2.莲子、百合各30克,猪瘦肉200克,加水煲,适用于体质较弱者的失眠。
3.核桃仁6个,五味子3克,蜂蜜适量,捣成糊状服食,适用于肾虚耳鸣、盗汗、腰膝酸软者的失眠。
4.当归15克,枸杞子12克,羊肉100克,加水煲,适用于血虚失眠,特别是女性血虚者。
5.冬虫夏草6枚,甲鱼400克,加水煲,适用于各种虚症引起的失眠,对先天发育不良,体弱及老年患者的失眠更为适宜。
预防耳鸣有5个小窍门
1、避免噪声
忽然的巨大声响和长期的噪声接触,均能引起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因此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里)尤应注意噪声防护,如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另外,不要长期、大音量的使用随身听耳机。
2、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咖啡因和酒精,常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能够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因此缺氧,会对毛细胞引起损害。平常应注意少吃肥腻、甜食,以防积滞成痰,加重病情。肾虚耳鸣者,尤要减少温燥饮食的摄取量。
3、食用活血功效的食物
活血化瘀的饮食,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可常食用红葡萄酒、韭菜、黑木耳、黄酒等。
4、一些药物的使用不当,也会导致耳鸣的发生
耳鸣病人,因其它疾病就诊时,不要忘记告诉医师,自已患有耳鸣。因有一些药物,会使你已有的耳鸣症状加剧。
5、要多吃含锌的食物
引起耳鸣、耳聋的因素许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耳蜗内锌的含量,大大高于其它器官。常见含锌可观的饮食,如牛肉、鱼肉、鸡蛋、鸡肉、种种海产品、桔子、苹果、核桃、番茄、黄瓜、白菜、萝卜等。
中医治疗耳鸣的5个小妙招
1、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连续6次,做2~3天,治疗的适合要保持心情愉悦,方能奏效。
2、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3、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4、鸣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5、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进行按摩,每次40~50下。按摩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3个简单方法有效治疗耳鸣
1、吃甘蔗治耳鸣
药方:甘蔗2尺多长,选在甘蔗中部那段效力比较强,沾些甘草粉。时间:上午十一点吃下。
2、银杏干叶茶治耳鸣
坚持长期喝银杏干叶茶,可治耳鸣症。方法:取2至3片银杏干叶,泡茶喝一天。需提醒的是,银杏干叶有一定毒性,因此第一遍茶水不能喝。
3、百合散治耳鸣
取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两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天麻能治耳鸣吗
能辅助治疗
天麻性平、味甘,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癫痫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等症。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眩晕症,一定程度上能辅助治疗耳鸣。
神经性耳聋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因为神经性耳聋的致病原因较多,不同因素引起耳聋不尽相同,故讫今尚无一个简单有效、适用于任何情况的药物与治疗方法。目前多在排除或治疗病因性疾病的同时,宜早选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以及必要时应用类固醇激素等进行治疗。
2自我护理:1)卧床休息: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可将床头抬高16~18cm,使床面与地面保持30度倾斜,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2)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咳嗽、喷嚏等动作。3) 生活规律化:避免大哭、大笑、烦躁、激动等不良影响,养成晨起排便的习惯。
3另外可以采用“五联复聪疗法”。这种方法有5个特点:1)绿色疗法。2)适合病程长,疗效差的患者。3)中西医结合,既有中医的精华,也有西医的高科技技术。4)疗效明显,特别是对于耳聋、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5)专家根据不同病情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