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迅速缓解上吐下泻 食疗止吐泻
怎样迅速缓解上吐下泻 食疗止吐泻
待呕吐的症状有所缓解后,可食用以下食疗进行调理治疗:
食材:苹果一个
做法:把苹果外皮洗净,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置于温水中煮4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日3次,每次40g。
功效:苹果为碱性食物,苹果梨还有果胶和鞣酸,具有收敛肠道,止泻的功效,适用于上吐下泻症状。
禁忌:煮食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这样会加重腹泻。
材料:蜂蜜5克,鲜姜汁10克,水适量。
用法:把蜂蜜,鲜姜汁加入适量的水调和均匀放入锅中蒸热,待温度适宜时服用。
功效:此方法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吃坏肚子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症状。
组方:高良姜、大米各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加清水3份,煎取2份半,滤净,下大米煮粥服食,每日2剂。
功用:温暖脾胃,散寒止痛。适用于吐泻腹痛。
组成:大蒜2头,明矾3~4克。
制配:将大蒜去皮捣烂,同研成细末的白矾冲入开水中溶化,澄清后服用,随吐随服,至不吐为止。
功效:治疗急性胃肠炎呕吐、肠鸣、腹痛、泄泻清稀甚至水样便或头痛恶寒发热。
组成:丁香1粒,生姜1块。
制配:将生姜挖一小孔,放入丁香,封口,以水煎后顿服。
功效:温中和胃,散寒补虚。治疗呕吐。
急性肠胃炎要禁食多久 急性肠胃炎多久能好
正确治疗护理的话,通常3—5天能好。
一般患有急性肠胃炎的人,病情来的非常快,多半在几小时内就有上吐下泻、胃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建议第一时间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并根据医嘱服药治疗,出院后再做好以下措施,通常病期在3—5天就能康复。
1、卧床休息
急性肠胃炎患者发病时,会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病症表现,此时不要再进食任何食物,最好任其吐泻之后,卧床休息一下,会舒服一些,避免过度活动,加快吐泻发作,导致身体缺水、电解质丢失,出现身体无力、虚弱的情况。
2、多喝淡糖盐水
急性肠胃炎患者伴有上吐下泻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的,此时身体水分流失厉害、电解质丢失、缺钾缺钠,必须先补充水分,建议服用淡糖盐水,补充电解质。
做法:在杯子中倒入500毫升微温的白开水,加入一小勺盐和一小勺白砂糖,不宜过咸过甜,一次喝50毫升左右,隔10分钟左右继续喝,少量多次,直至喝完。
3、注意腹部保暖
平时应当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保暖,因为寒冷刺激也会让诱导或者加重胃痛。胃痛发作是尽量将皮带松开,这样能让腹部舒服一些,平常尽量穿宽松的衣服,避免腹部受压。
4、食疗止吐泻
(1)煮苹果止泻
食材:苹果一个
做法:把苹果外皮洗净,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置于温水中煮4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日3次,每次40g。
功效:苹果为碱性食物,苹果梨还有果胶和鞣酸,具有收敛肠道,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肠胃炎腹泻症状。
禁忌:煮食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这样会加重腹泻。
(2)蜂蜜姜汁治呕吐
材料:蜂蜜5克,鲜姜汁10克,水适量。
用法:把蜂蜜,鲜姜汁加入适量的水调和均匀放入锅中蒸热,待温度适宜时服用。
功效:此方法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吃坏肚子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症状。
上吐下泻恶心全身无力是怎么回事 上吐下泻头晕恶心全身无力怎么办
通常出现出现上吐下泻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症状者,在吐泻之后,会觉得舒适一些,这时候由于身体缺水、电解质丢失,会出现身体无力、虚弱的情况,不应继续工作、学习或外出了,最好卧床休息,慢慢恢复。
在上吐下泻后,身体会出现缺水、电解质丢失、缺钾缺钠的情况,仅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是不宜一次饮用过多,以免加重恶心反应,呕吐频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右),多次饮入。
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建议饮用淡糖盐水,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饥渴。
吐泻过后,胃肠道都比较虚弱,如果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对于机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甚至再次引起上吐下泻症状,因此饮食清淡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前期最好食用蔬菜粥等流食,要少油。
吐泻严重的患者,如霍乱病人等,发病迅速,很容易出现脱水、昏迷、休克等症状,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上吐下泻可以吃水果吗 上吐下泻饮食禁忌
上吐下泻者饮食宜清淡,需要注意以下禁忌:
上吐下泻后肠胃非常虚弱,此时不宜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刺激肠胃,不仅会阻碍恢复,甚至会再次引起吐泻,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辣椒、胡椒、生姜、葱、蒜、芥末、槟榔、辣条、火锅、烧烤等。
油腻食物也不宜在上吐下泻时食用,此时消化功能比较弱,食用油腻食物会导致消化不良、身体不适,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猪肥肉、猪瘦肉、牛肉、羊肉、培根、火腿、回锅肉、烤肉等。
在上吐下泻之后,凉性食物时要绝对禁止的,以免造成吐泻加重,这些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西瓜、雪梨、雪糕、冰水、冰啤酒等。
在上吐下泻之时也不宜食用易产气发酵食物,以免加重肠胃不适,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蔗糖、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
上吐下泻不能吃什么
辛辣刺激食物
上吐下泻后肠胃非常虚弱,此时不宜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刺激肠胃,不仅会阻碍恢复,甚至会再次引起吐泻,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辣椒、胡椒、生姜、葱、蒜、芥末、槟榔、辣条、火锅、烧烤等。
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也不宜在上吐下泻时食用,此时消化功能比较弱,食用油腻食物会导致消化不良、身体不适,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猪肥肉、猪瘦肉、牛肉、羊肉、培根、火腿、回锅肉、烤肉等。
凉性食物
在上吐下泻之后,凉性食物时要绝对禁止的,以免造成吐泻加重,这些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西瓜、雪梨、雪糕、冰水、冰啤酒等。
产气食物
在上吐下泻之时也不宜食用易产气发酵食物,以免加重肠胃不适,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蔗糖、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
半夜上吐下泻应急措施 食疗止吐
如果休息一会,肠胃炎的症状稍微好转了,肚子有些饿了,可以制作以下药膳止吐:
食材:绿豆80克,芦根80克,粳米100克,生姜8克,紫苏叶15克。
方法:先把芦根、姜、苏叶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先煎熬30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加入绿豆、粳米一起煮粥。
功效:药膳绿豆粥有止呕利尿的作用,对于吃坏肚子所导致的呕吐反酸,脘腹胀满有很好的效果。
材料:蜂蜜5克,鲜姜汁10克,水适量。
用法:把蜂蜜,鲜姜汁加入适量的水调和均匀放入锅中蒸热,待温度适宜时服用功效:此方法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吃坏肚子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症状。
原料:竹菇10克,白米50克,生姜2克。
制作:首先将竹菇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去渣。再把生姜去外皮,清水洗净,切成细丝。然后将白米淘洗干净,直接放入洗净的锅内,加清水适量,置于火上,旺火煮沸,加入生姜丝,煮至粥将熟时,兑入竹菇汁,再煮至沸即成。
功效:竹菇由清胃和中,除烦止呕的作用,对于由胃热症状所导致的脘疼痛或胀呕吐患者由显著疗效。
上吐下泻吃什么食物好 补液
有上吐下泻病症的时候,体内的水分也会随着吐泻而流失,慢慢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缺钾缺钠的现象,此时应及时补充液体,常见的补液方式有:多喝温开水、喝淡盐水、喝淡盐糖水、输液。推荐喝淡盐糖水的方式补液,最为方便好用,可迅速缓解身体乏力、头晕等不适。
在杯子中倒入500毫升微温的白开水,加入一小勺盐和一小勺白砂糖,不宜过咸过甜,一次喝50毫升左右,隔10分钟左右继续喝,少量多次,直至喝完。
上吐下泻能吃西瓜吗
上吐下泻时建议不要吃西瓜。
西瓜属于寒凉食物,而上吐下泻时肠胃已经非常虚弱了,此时食用西瓜,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不仅无益于上吐下泻的恢复,甚至还会导致吐泻加重。因此上吐下泻时无论多么想吃西瓜,也必须要控制住自己。
成人上吐下泻吃什么药
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时,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吃了些不干净、或者是生冷、霉烂变质的食物。如果在这之前的饮食上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急性肠胃炎,从而导致的上吐下泻症状了。针对这一原因的上吐下泻吃什么药好呢?此类原因造成的上吐下泻患者可以口服大霉素碳酸胶囊,肠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补液治疗。并且要注意饮食清淡,忌辛辣,多喝水,注意休息。
除了饮食不当造成的急性肠胃炎外,受凉也会引起上吐下泻,这种原因引起的上吐下泻吃什么药好?一般来说,由于受凉引起的上吐下泻是不需要药物进行治疗的,只需要患者多注意饮食,注意保暖,这种情况就会很快好转的。
造成上吐下泻的原因有哪些?上吐下泻吃什么药好?上吐下泻时,你还可以适当地吃点止泻灵和止吐药,来缓解上吐下泻的症状,也要补充生理盐水,稳定体内电解质。否则长期下去人很容易形成脱水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怎样迅速缓解上吐下泻 短暂禁食+休息
1—2次轻微的上吐下泻情况,多半是由于肠胃受凉或食物不洁导致的,这种现象以一过性为主,也就是说但患者上吐下泻1—2次之后,通过适当的休息和4—6小时左右的禁食措施就能自愈,但若是上吐下泻较为严重的则需要禁食1—3天。
上吐下泻后吃点什么好 上吐下泻后不能吃什么
上吐下泻后肠胃非常虚弱,此时不宜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刺激肠胃,不仅会阻碍恢复,甚至会再次引起吐泻,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辣椒、胡椒、生姜、葱、蒜、芥末、槟榔、辣条、火锅、烧烤等。
油腻食物也不宜在上吐下泻后食用,此时消化功能比较弱,食用油腻食物会导致消化不良、身体不适,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猪肥肉、猪瘦肉、牛肉、羊肉、培根、火腿、回锅肉、烤肉等。
在上吐下泻之后,凉性食物时要绝对禁止的,以免造成吐泻加重,这些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西瓜、雪梨、雪糕、冰水、冰啤酒等。
在上吐下泻之后也不宜食用易产气发酵食物,以免加重肠胃不适,这类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蔗糖、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
怎样迅速缓解上吐下泻 按摩止吐泻
中医里上吐下泻多因感受暑湿、寒湿等秽浊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可通过按摩以下穴位得到缓解治愈,如:
合谷穴属于大肠经,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按摩合谷穴能安和肠胃,降逆止呕,其传入部位与呕吐的神经支配基本相同,所以是止吐的特效穴。
定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一手手掌贴住另一手手背,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向下按压并揉动3-5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脾胃属中焦,内关穴可通常三焦之气,故可治疗心,胸,胃等方面的疾病,相对于中焦而言,内关为止吐常用穴,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恶心呕吐,刺激本穴均能迅速起到止吐作用。
定位:在前臂掌侧, 当大陵与曲泽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
按摩手法:双手交叉相互按揉内关穴,连续3-5分钟,每日2-3次。
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络,清泻肠热,强健腰膝的作用,按摩该穴位能有效改善呕吐,腹泻,便秘,痔疮,流鼻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定位:位于膝盖后方横纹向下6指幅宽的位置,左右各一。
按摩手法:将拇指置于承筋上,用指腹揉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腹胀,呕吐,恶心,反胃,腹痛腹泻,腹鸣,吞酸,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缺乏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手法:用双手掌心,掌根或全手掌向下按在此穴位上,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揉搓3-5分钟,每天坚持进行按摩,可有效改善胃胀,呕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