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疫苗的不良反应
风疹疫苗的不良反应
冻干风疹活疫苗是反应最少的疫苗之一。小儿接种后6~11天少数人右低热、皮疹、淋巴结炎。皮疹多为不明显的斑疹,可迅速消退。淋巴结炎症状轻,很少察觉。接种反应主要见于成人。疫苗免疫后2周,少数人可发生暂时性关节炎症状,尤其是接种前即患有此类疾病者。青春期后女性关节反应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持续1~7天,可对症处理,无后遗症。尚右极少数的人出现皮疹和淋巴结肿大,此为一过性的,能自行消失,无需治疗。
1)接种疫苗后一部分人在注射局部出现短暂的刺痛,很少有红肿、触痛。2)少数人在接种后5~12日可以出现低热,偶有体温高至38.5或更高,或有出疹,经常为疏松散在皮疹,少见有全身出疹。3)少数人偶见消化道症状,如轻微腮腺炎、恶心、呕吐、腹泻。4)少数人有淋巴结肿大反应。5)站实行的关节痛和关节炎罕见。关节炎症状一般在接种疫苗后1~3周出现,持续1日~3周,手指、腕、关节最常受累,极少再发。偶有报道接种一个月后可发生慢性或者反复发作的关节痛,又是伴关节炎或者神经症状,包括感觉异常、腕管综合症,和视力模糊。发生关节反应的频率与使用的疫苗株有关,关节炎持续时间可达数月。偶见神经炎和肌痛。6)过敏反应罕见,大多数是轻度的,如注射部位的肿块、潮红或荨麻诊、过敏性紫癜。7)风疹病毒在鼻腔内有传染力。疫苗接种后7-28日,部分免疫者咽部可发生疫苗病毒,并有罕见的实验情况下似可发生传播;但在使用中目前尚无疫苗病毒发生传播的充分证据。8)风疹疫苗病毒虽无传染性,但可感染胎儿,因在易感孕妇接种疫苗的流产物发现疫苗病毒。但研究证明宫内感染疫苗病毒对胎儿极少或没有真正的危险。103名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检查,仅1名有宫内感染,追踪1年半未发生cbs。
不良反应处理
一般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可以自然好转;一般的关节症状接种者均能很好地忍耐而不对正常生活造成干扰,若右严重者需要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和自然感染风疹造成的关节炎治疗用药相同;有过敏反应作抗过敏治疗。
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麻疹是很常见的疾病了,这样的疾病对我们的影响是特别大的,严重的还会引起生命的威胁,宝宝在出生之后都要打麻疹疫苗,在打麻疹疫苗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下面我们看看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
1、由于儿童是麻疹的多发年龄段,因此,接种为8月龄以上,未患过麻疹的人为主。通常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3、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卫生部规定的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初免是出生后8月龄以上才能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8月龄以下婴儿的血液中含有从母体中带过来的抗麻疹病毒抗体,婴儿有保护自己不患麻疹的能力。如果过早接种麻疹疫苗,这种抗体就会把疫苗中的病毒中和掉,使麻疹疫苗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婴儿也就不能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
婴儿出生8个月以后,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这时接种麻疹疫苗,疫苗中的病毒就不会被中和掉,婴儿就能自己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能力。8月龄以后接种麻疹疫苗的另一原因是因为8月龄儿童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接种后可以产生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因此,规定出生后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具有科学性。
了解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疫苗是不能够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的,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干扰的现象,打的疫苗就没有效果了,宝宝在出生8个月后一定要去相关的地方去打麻疹疫苗,才能够更好的避免一些麻疹方面的疾病。
麻腮风疫苗必须要打吗
麻风腮疫苗是含有麻疹疫苗、风疹疫苗及腮腺炎疫苗的联合疫苗,这种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麻风腮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轻微,除了局部疼痛外,偶尔有发热或都轻微的皮疹,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对于新霉素、鸡蛋或多种物质过敏的孩子或有免疫缺陷病的孩子不能接种,正在发热的孩子应暂缓接种。麻风腮疫苗不属于国家计划疫苗内,是否接种您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询问儿保医。
麻疹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打吗
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麻疹疫苗不良反应
因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种后必然会起一定的副反应。 现在轻微的咳嗽可以给他吃点牛黄蛇胆川贝液,发烧38.5度以上适当用点退烧药,如美林或瑞芝清,低于此度数用物理降温就行了。物理降温可以采用50酒精或温水擦浴,如腋窝、腘窝、前囟门等
打完麻疹疫苗的反应
1在接种麻疹疫苗后,我们一般认为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的感觉。并且接种麻疹疫苗的人可能会在接种疫苗一周到两周时间内出现发高烧或是皮疹的不良反应。
2专家认为虽然有少数人注射疫苗后有不良反应出现,但这种发热反应属于疫苗接种后的一过性不良反应,通常短时间内能够自行消失,不存在对内脏功能的损害,因此麻疹疫苗是安全可靠的。
3一般我们认为,有少数患者在接种麻疹疫苗后会出现一些罕见的特殊反应。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
注意事项:
另外我们认为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还可能与人群的免疫力或个人体质有关。例如正处于感冒潜伏期的患者,很可能注射完疫苗后,感冒才开始发作。而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
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
人体对甲肝疫苗的耐受良好,大多数人接种后没有任何甲肝疫苗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在接种部位发生轻度的红肿或轻微疼痛,上述甲肝疫苗不良反应一般在24—72小时消退,属于正常的甲肝疫苗不良反应。极少数人可出现乏力、发热、厌食、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等症状,这种甲肝疫苗不良反应,通常也是短暂的,大多在24小时内可自行缓解。一般说来,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不必进行特殊处理,均可自愈,局部反应较重时,可在72小时以后局部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甲肝疫苗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采取对症治疗。初次进行预防接种者,注射后应现场留观半小时,防止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回家后72小时之内如有异常反应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荨麻疹疫苗的副作用
为了防止荨麻疹的发生,很多患者会选择接种荨麻疹疫苗,特别是对宝宝疫苗的接种,其实接种荨麻疹疫苗不是每个人的体质都可以的,在接种疫苗前应该接受医生的早期测试,确认后方可接种。如果没有经过测试就进行接种,对不适应的人群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它会诱发多种疾病。现在,我们来具体的说一说:
一、过敏性反应:由于荨麻疹疫苗含有微量的鸡胚细胞、小牛血清和抗生素等,个别儿童接种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表现:过敏性皮疹,对抗生素过敏者接种疫苗后晚于发生,多于接种疫苗后10于小时到几十小时内出现,还伴有或不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过敏性休克,极少发生,症状出现于接种疫苗后数分钟内可有全身荨麻疹,口唇青紫,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脉搏细弱等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过敏性紫癜:,疫苗初种和复种时均可能发生;复种荨麻疹疫苗引起的局部坏死反应,症状表现为接种疫苗后24小时局部发生硬结。
二、非典型性麻疹综合征:本病以发热、结节性肺炎并发肺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和四肢向心性发展的皮疹为特征。
三、神经系统并发症:原因尚不清楚,症状表现为接种疫苗后的7-11日,临床上可有多种不同的疾病表现。注射麻疹疫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一般反应,二是严重反应。而一般反应通常是一过性的,也就是短暂的不良反应后,症状就会自行缓解到消失,这种情况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而严重反应,可能会发生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疹等异常反应,这就需要及时咨询接种医生,及时就医。
接种风疹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打完风疹疫苗之后有一部分人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这些人在打完风疹疫苗之后,有的人的淋巴结会变得特别大,肿的像馒头一样,其实这是正常的现象,不要害怕,这种情况的话,过一段时间之后,肿起来的部分就会自己消失的。
2风疹疫苗在溶解了以后,一定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把它用掉。如果超过了一个小时的话,这个风疹疫苗就不能用了,还是建议大家再拿个新的用,一定要在一个小时之内用掉。
3孕妇是不能打风疹疫苗的。孕妇打风疹疫苗的话对肚子里面的小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孕妇一定不要打风疹疫苗了。如果在打了风疹疫苗之后,三个月内一定要做好避孕的准备。
小儿接种麻疹疫苗的4大副作用
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小儿接种麻疹疫苗的注意事项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hib疫苗不良反应
正赏常反应这种反应是由制品本身特性性所引起的,其性质和强度随制品的不同而不同,如接种活疫(菌)苗,实际上是一次轻的人工感染。有些死疫(菌)苗还保留着某种程度的毒性。以伤寒、副伤寒菌苗为例,在制造时不可避免地含有热原(即“O”抗原,或称内毒素脂多醣),以致按种后有相当部分接种者可发生局部红肿和全身发热反应。正常反应可分为局部和全身反应两种;局部反应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热、痛现象,如局部红肿硬块直径超过5厘米者称强反应,强反应可同时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大都持续多3~5天;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6℃以上为强反应。除体温上升外,有时、还有头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约持续1-3天。正常反应可不作任何处理,经适当休息第二天就可恢复正常。对少数较重者,局部可作热敷,但卡介苗接种后局部严禁热敷。全身症状可对症治疗,高热、头痛应休息并给予复方阿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