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荞麦中含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富含芦丁,芦丁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凝集,还具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荞麦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含量要远远超过其他一般谷物,能促进人体纤维蛋白溶解,具有抗栓塞的作用,还可以调节血压、抗心律失常、防动脉粥样硬化。
荞麦中含有烟酸成分,它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扩张小血管、增强解毒能力、降低血液胆固醇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荞麦中含有的铬元素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因为铬在进入人体后,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胰岛素分泌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在体内分泌。
荞麦中含大量的镁,镁不但能抑制癌症的发展,还可帮助血管扩张,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增强肠道蠕动,促进胆汁分泌,促进机体排除废物。其次荞麦中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从而降低肠道内致癌物的浓度,从而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
荞麦属于低嘌呤食物,有利于降尿酸。
荞麦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所以荞麦有"消炎粮食"的美称。
荞麦中含有的荞麦多酚、维生素E、烟酸都可以起到抗氧化、美肤的功效。
荞麦作为一种粗粮,确实是减肥人群的不二选择,荞麦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每100克荞麦中富含6.5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另外荞麦中富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孕妇降血糖粗粮食谱有哪些呢
1、荞麦
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
2、小麦
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3、燕麦
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4.绿豆
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5、小米
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荞麦饼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荞麦饼
材料:荞麦面500克,新鲜山楂250克,橘皮6克,青皮6克,砂仁4克,枳壳5克,乌梅6克,白糖100克。
做法:
1.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乌梅加入白糖,用500毫升水煎煮30分钟,滤渣留取浓缩汁。
2.山楂煮熟后去核,碾成泥状,待用。
3.荞麦面用浓缩汁和成面团。
4.将山楂泥和入面团中,做成小饼,放入平底锅中烙熟即成。
好处: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荞麦饼的功效与作用 荞麦降糖饼
材料:荞麦面250克,香油30毫升。
做法:
1.荞麦面加水适量,和成面团。
2.将荞麦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面片,略加香油以分层。
3.放入平底锅中,以文火烙熟,也可以放入蒸笼中蒸熟。
4.作正餐,分两次食之。
好处:除湿热,消积滞,适宜于肥胖型糖尿病湿热壅盛者食之。
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1. 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膳食纤维,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所以荞麦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2. 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烟酸和芦丁(芸香甙),芦丁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
3. 荞麦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还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
4. 荞麦含有丰富的镁,能促进人体纤维蛋白溶解,使血管扩张,抑制凝血块的形成,具有抗栓塞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
5. 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另外这些成分还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
荞麦仁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益气、开胃宽肠、消食化滞、除湿下气.
1.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2.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烟酸和芦丁(芸香甙),芦丁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
3.荞麦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还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
4.荞麦含有丰富的镁,能促进人体纤维蛋白溶解,使血管扩张,抑制凝血块的形成,具有抗栓塞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
5.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另外这些成分还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荞麦仁在促进新陈代谢和降低胆固醇等方面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荞麦仁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各类维生素,所以是粗粮中非常健康的一种.选择荞麦仁就是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荞麦茶的功效与作用
1、预防胆结石,降低胆固醇
鞑靼荞麦茶的可溶性纤维也可降低胆汁的累积以避免胆石的形成。摄取大量的膳食纤维可降低罹患胆结石的机率。
以胶质状的葡萄聚糖为主的膳食纤维,能减缓体内的葡萄糖水平在饭后快速地上升,有效预防糖尿病。
另外,膳食纤维也可帮助控制体内胆固醇的水平。
2、保护微血管,降低血脂及预防脑中风
防止血管变得脆弱,特别是微血管。它同时具有强化血管的功能,可降低瘀伤、筋脉瘤及痔疮的发生率,也可降血压和血脂及预防脑中风。
3、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发挥与胰岛素相仿的作用,有效降低血糖。鞑靼荞麦可以防止或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动,有助延迟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清除体内垃圾,减轻体重
鞑靼荞麦茶所含的可溶性纤维量远高于其它禾谷类作物,其含量是稻米的 4 倍、小麦的 2.7 倍、玉米的 1.1 倍及甜荞的 1.6 倍。
苦荞麦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有毒物质的排泄,降低血清的总胆固醇及 LDL胆固醇的含量。
膳食纤维的摄取能提供饱足感和减缓消化速度以减低食欲,避免过量进食,因此,它可以帮助减轻体重。
中国吃网温馨提示:它还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疏解便秘的问题,有助清除肠胃内积滞之食物。
5、美容养颜,减少细纹
芸香甙可帮助身体吸收并充分利用维生素C,也可以防止细胞受到自由基的破坏。
另外,此成分亦可保持体内的胶原蛋白水平以减少皱纹和细纹的产生。
6、净化血液、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有助净化血液和改善血液循环。
此外,它亦有保护血小板脂肪过氧化的功能,能帮助患高血压的人士保持健康的血压。
7、抗肿瘤、抗氧化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和消除人体内过剩的自由基,活化巨噬细胞,消除皮肤的色素沉积,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减轻抗癌药物的负作用。
孕妇糖尿病能吃的粗粮有哪些
1、荞麦
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2、小麦
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3、燕麦
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4.绿豆
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荞麦怎么吃
最新的膳食指南建议:最好每天能吃50~150克粗粮和杂豆。平时在做白米饭的时候,加一部分荞麦,既可以增加粗粮的比例,也更加健康美味。
【主料】
白米、荞麦。
【做法】
1.将荞麦提前用温水泡上2~4个小时。
2.将大米和泡好的荞麦一同放入电饭锅中,添水,煮饭即可。
荞麦可以泡发成芽菜,其中的叶绿素更是对血管有非常多的好处,而荞麦苗更是可以做菜、榨汁、做馅很多种吃法。
【主料】
新鲜核桃仁、荞麦苗。
没有新鲜核桃仁可以用老核桃仁代替,将老核桃用开水泡一下用牙签去皮即可。
【做法】
1.在荞麦苗中加入橄榄油拌匀可避免出汁。
2.加入适量的盐、味精。
3.加入用盐水泡过的核桃仁。
4.搅拌均匀即可。
对于懒人来说,直接享用荞麦挂面,似乎是更好的选择。面对炎炎夏日,小编教大家做出诱人美味:冰爽荞麦面!提醒:荞麦面荞麦含量最好在50%以上。
【主料】
荞麦面、黄瓜、火腿、胡萝卜。
【做法】
1.黄瓜、火腿、胡萝卜切丝。
2.水烧开放入荞麦面。
3.开锅后放入冰块,面漂浮后开盖煮40秒左右。
4.调汁,碗中加入冰块、泡椒、蜂蜜、盐、味精、酱油和柠檬汁,最后加入凉白开。
5.面出锅,过凉水后捞出,放入调好的汁和切好的各种丝中。
【温馨提醒】荞麦食品一次不要吃太多,吃得太多容易胀气,特别是胃功能不好、脾胃虚寒的人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