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会引起青光眼吗

糖尿病会引起青光眼吗

糖尿病会引起青光眼。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升高将会损伤身体中的血管,因此只要是有血管存在的组织,如果血糖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就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疾病,糖尿病足等。视网膜是神经组织的一部分,是大脑组织在颅脑外的延伸。视网膜是把光信号转化成为电信号的重要组织,在信号转导和传递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血管组织十分丰富。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良时,会损伤视网膜中的血管,造成视网膜供血供氧不足,视网膜中的血管组织就会产生诱导新生血管的细胞因子,称之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眼内会诱导视网膜和虹膜新生血管的产生,当虹膜新生血管延伸到了房角的地方,就会堵塞眼内房水的流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造成青光眼,由于这种青光眼是新生血管堵塞房角造成的,因此称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视网膜血管损伤,视网膜缺血缺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新生血管的产生造成的,因此解决视网膜的缺血缺氧是治疗此类青光眼的关键。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根据病程发展分为三期:青光眼前期,青光眼开角期和青光眼闭角期。青光眼前期是指虹膜和房角已经发现新生血管,但眼压还未明显升高的时期,此时如果能够及时完成全视网膜光凝,降低视网膜的耗氧需求,虹膜和房角的新生血管会逐步消退;青光眼开角期是指新生血管已经覆盖房角小梁网,眼压明显升高,但是在房角镜下小梁网仍然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如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视网膜光凝,部分患者新生血管可能会消退,眼压下降,青光眼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由于眼压较高不能够完成全视网膜光凝,可以先球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促使房角新生血管消退后再行全视网膜光凝;如果患者就诊时较晚,房角的新生血管收缩,导致虹膜根部和小梁网粘连,这就到了闭角期。这类患者通常眼压较高,因此需要尽快降低眼压,否则高眼压将会导致视神经萎缩造成失明。在青光眼闭角期,如果患者还有视力,需要尽快球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同时完成抗青光眼手术,迅速降低眼压,在眼压控制稳定后,再行全视网膜光凝以降低视网膜的耗氧量,去除产生新生血管的根本因素。对于已经没有视力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目的以解除患者疼痛为主,可以行睫状体外光凝。

如何鉴别不同眼病的症状

糖尿病会引起眼睛不适,但不单纯是视网膜病变造成的,“糖友”要学会简单的鉴别,比如:
a.屈光改变:会表现为有时近视,有时远视。
b.眼睑病变:反复发生睑腺炎,睑缘炎。
c.结膜病:反复发生结膜炎。
d.角膜病变:干眼,角膜上皮糜烂,角膜伤口愈合延迟等。
e.虹膜病变:虹膜炎,虹膜色素脱失等。
f.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g.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
h.眼肌麻痹:可以表现用眼后易疲劳和斜视、复视。
i.视网膜病变:最多见也是最严重的。

糖尿病对身体的影响 眼睛

糖尿病会增加患视力问题的风险,严重的会引起失明。它可能导致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对眼球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会有明显的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眼前总像是有黑影或黑点在飞动。这是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表现。到后期,视力下降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失明。在美国,糖尿病是20岁以上病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另外,糖尿病还能引起青光眼及其他眼病。

青光眼能治愈吗 容易得青光眼的人群

青光眼是一种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则可能导致完全失明,对于下列的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

1、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一级近亲青光眼患者;

2、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光眼的发病机会也会随着增加,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要尤为注意;

3、对于远视眼患者也会由于前房角狭窄而导致青光眼;

4、高度近视患者也是引起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5、糖尿病以及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也是引起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眼底检查项目介绍

1.视力检查

测患者观察近物和远物聚焦能力和观察清晰度,有助于发现视力丧失等。

2.裂隙灯及眼底镜检查

有助于医生发现眼底等眼部其他结构病变情况。

3.前房角镜检查

只有当医生怀疑患者有青光眼的时候,会做这项检查。

4.眼压检查

测量眼内压力(IOP),有助于发现青光眼,而糖尿病会增加青光眼危险。

5.眼底照相

可以跟踪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情况。

糖尿病眼病早期症状:

瞳孔变小

糖尿病在发生后会导致植物神经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瞳孔的收缩功能,一般会出现瞳孔变小的情况。

视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由于视神经损耗或眼底血管病变,还会导致视力下降的发生,这也是糖尿病眼疾的症状之一。

近视

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大量的糖和盐会随尿液排除,血液渗透压降低,房水的渗透压也会降低,使晶状体膨胀、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加,导致近视的发生。

白内障

糖尿病在发生后,由于受到高血糖的影响,眼内的糖代谢也会受到障碍,从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近视眼与青光眼的联系

专家认为,近视眼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伴有近视的高眼压者,有1/ 3在随访中出现了青光眼性视野损害并进展为青光眼。另外,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激素后,眼压增高反应也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有高度近视眼的人应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和视野。对单纯用高度近视眼底变化解释视力下降不能自圆其说的,或眼压虽然不高,视力、视野却有进行性损害的高度近视患者,都要作全面排除青光眼的检查。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目前,医学界发现以下情况可导致或诱发青光眼,应从这些方面进行预防。

据北京顺义县调查结果,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人,得青光眼的危险是普通人的 6倍。说明青光眼和遗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会得青光眼病,也就是说即使有先天遗传内因,还要加上后天各种不利外在条件才会发病。有青光眼家族史作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一旦发现有眼胀、头疼、虹视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告诉医生家族史有患青光眼的病例。

另据报道:对视野正常的大量人群10年随访结果,发现有青光眼视野缺损的4人中,3人得了糖尿病。提示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易得青光眼。所以患有糖尿病患者的人,在请眼科医生会诊看眼底时,应先测量眼压。对眼压偏高的患者,应做全面的有关青光眼的检查。糖尿病患者全身的微血管系统多有潜进性损害,极可能发生药物和手术都难以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许多人因此而失明,说明积极防治糖尿病,对减少青光眼的发生即防止失明是很有意义的。

另悉,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疾病、肿瘤等也会引发青光眼,但尚属少数。

白内障和老花眼的区别

【老花眼】看近处的东西不清楚,远处的则清楚很多;

【白内障】无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同眼睛蒙上了纱。如果白内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青光眼等其他眼病。

此外,白内障与老花眼的危害程度、治疗方式也存在差异。

【老花眼】会产生视疲劳,视线模糊,并可能会伴有眼胀、头痛等症状。但老花眼一般不会引发其他的眼病。

【白内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引起青光眼等其他眼病,随着病情的日益严重,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治疗方法不一样:

【老花眼】通常只需配戴老花镜,就可看清近物。

【白内障】唯有进行手术治疗,“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比较好的方式,此技术为众多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医疗保障。当然,做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要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压、血糖控制得不理想都是不能做手术的。因此白内障手术的术前检查不容忽视。

原来是青光眼

中老年人发病率相对高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大,青光眼的发病率会明显增高,闭角型青光眼多在40岁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人因为过于依赖电脑,让青光眼的发病年龄提前,尤其是长时间在黑暗中玩手机,眼睛需要不断调整,容易造成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遗传与性别

青光眼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变,具有家族患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青光眼。而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男女比例大约是一比四,女性青光眼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近视及远视

许多青光眼患者都曾患有远视眼、高度近视、高血压、糖尿病、眼外伤病史、高眼压、视盘凹陷大等眼疾。其中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许多人曾是伴有近视的高眼压人群,因为高度近视眼球壁硬度低,眼压读数经常在正常范围内,视盘颜色淡,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而远视的人却常常因为眼轴短,前房浅,房角窄,晶体厚而患上闭角型青光眼。所以无论什么样常见的眼疾都不能小觑。

高血压

因为血压和眼压是成正比的关系,当血压升高,房水分泌增多,眼压就会升高。高眼压会导致罹患青光眼的几率变大。

糖尿病

糖尿病易产生新生血管,阻塞小梁网,导致眼压升高,从而提高了青光眼的患病率。

眼外伤

钝挫伤、穿通伤、化学性眼外伤都可能引起青光眼,这是因为外伤易造成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晶体脱位、房角后退等,从而引起房角受损,眼压升高。

各类眼病及不良习惯

如虹膜睫状体炎、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及过熟期、眼底血管病变、眼内肿瘤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血管疾病者和有吸烟、酗酒、喜怒无常、失眠等不良习惯者都可能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引发青光眼的六大眼病类型

1、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当虹睫炎急性期时,房水中纤维蛋白含量较高,加上各种炎性细胞和虹膜肿胀可致房角堵塞,眼压升高。慢性或陈旧性虹睫炎,由于虹膜后粘连甚至瞳孔闭锁,房水交通中断;或由于周边虹膜前粘连,导致房角闭塞,均可引起眼压升高。

2、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无论穿通伤、钝挫伤或化学性眼外伤,都可引起青光眼。由于外伤可造成虹膜睫状体炎、前房出血、玻璃体出血、晶体脱位、房角劈裂等,都可能或早或完导致眼压升高。

3、晶状体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年龄相关性性白内障膨胀期,由于晶体体积增大,虹膜向前推移,前房变浅,房角闭塞,同时晶体与虹膜紧贴,发生瞳孔阻滞,引起眼压急剧增高。在白内障过熟期,可发生晶体过敏性眼内炎继发青光眼,也可引起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或糖尿病(糖尿病食品)性视网膜病变,在虹膜上或房角形成纤维血管膜,引起房角闭塞、眼压升高,这类青光眼又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比较困难。

5、眼内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如:视网膜母细胞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等,这类眼内肿瘤逐渐长大,使眼内容积增加,或肿瘤直接向房角蔓延,造成房角结构破坏,使眼压升高。

6、眼部手术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各种眼内手术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等,都可引起继发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种类繁多,由于原发疾病和眼压升高同时存在,临床表现随之复杂。不同的原发疾病对房角或小梁等结构影响不同,眼压升高的快慢和程度也不同,所以各种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首先是饮食上:多吃蜂蜜及其它利水的食物。蜂蜜属于高渗剂,口服蜂蜜后,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升高,于是把眼内多余的水分吸收到血液中来,从而降低眼压。除此以外,西瓜、冬瓜、红小豆也有利水降压的作用,老年人适当多吃些,对身体大有好处。 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其次是生活上: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安和失眠,容易引起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老年人睡前要洗脚、喝牛奶,帮助入睡,必要时服催眠药,尤其是眼压

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失明

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青光眼致盲数占盲人总数的20%。青光眼的种类繁多,其中最难治的要首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来势凶猛,痛苦之时常常痛不欲生,治愈率极低。糖尿病青光眼多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视网膜的缺血改变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继而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展迅猛,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痛、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发生眼内大量出血,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手术治疗往往因术后新的滤过口再次粘连、闭合而造成手术失败。 2、骤盲白内障 糖尿病引起的白

三大误区导致青光眼治疗不及时

误区一:出现症状再去看医生。青光眼之所以被称为“隐形的杀手”,就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健康人35—40岁时至少要做1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并保持之后每年1次。 误区二:青光眼是老年病。人的一生,随时都有可能中青光眼的招,所以它绝对不是老人的专属,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人群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如果患者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眼痛、眼胀,视力急性下降,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并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虹视(即在灯光外看到一个彩

合理饮食可预防青光眼

如果你的生活习惯并不好,如果你喜欢暴饮暴食,那么此刻起你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暴饮暴食可以引发青光眼,而青光眼严重影响健康的一种疾病,我们必须做好预防。那么为什么暴饮暴食会引起青光眼,不利青光眼的预防呢?下面一起看一下。 可能有人习惯暴饮暴食,觉得喜欢吃的就多吃点,不喜欢吃的就一点都不吃,这样是很不好的。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眼压升高易导致青光眼病发,那么我们就应该吃一些利于降低眼压的食物,如多吃蜂

糖尿病并发症会得哪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致育的重要原因,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合并有程度不同的视网膜病变,除了视网膜病变以外,糖尿病还会引发糖尿病性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眼部疾病。

糖尿病三项是什么

糖尿病三项: 1、尿蛋白检测:尿蛋白测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尿蛋白阳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需除外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2、手持眼底镜检测:手持眼底镜检测最重要的意义是检测出糖尿病患者眼底(脉络膜、视神经乳头)是否有病变,如:糖尿病性黄斑部病变

青光眼最爱这五类人

家庭有青光眼病史者 研究人员经过2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MYOC基因P370L位点突变可以作为家族成员发病的“预警指标”,而家庭里有青光眼患者的家庭,可以通过定期接受青光眼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青光眼。 50岁以上的人群 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可以发现,大部分青光眼患者是因为高眼压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及视野缺损。人在50岁以后身体机能的衰退越发明显,以眼睛为例,眼睛的晶体核会逐渐硬化、变大,眼睛的前房会变浅,这样增加了造成房水外引流通道阻塞的几率,一旦房水循环不顺畅,出现堵塞就可能导致眼压升高。 600度以上的高度

青光眼患者如何睡觉

青光眼患者如何睡觉?相信大家都是知道如何睡觉,但对于睡觉会引起青光眼却并不清楚。其实睡觉还是有很多学问的,如果不了解的话就有可能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青光眼患者的睡觉问题。 青光眼患者如何睡觉: 在患上青光眼之后,患者除了要注意眼睛的保护外,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的一些事项,如睡姿。青光眼患者测量眼压一般在白天测,测量时都是坐着的。但当睡觉时是需要躺下睡的,眼压在躺下后通常会升高,这就会增加房水排出的阻力。 有研究显示,青光眼患者晚上睡觉的时候眼压会比白天高,这可

睡眠不足可能诱发青光眼

睡眠不足也可能会导致青光眼吗?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一直在不断增加,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人群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都有所下降。这样对我们的健康是很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可能会导致青光眼的发生的。 眼科医生经常遇到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病人来看病。病人眼睛发红、疼痛、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这些病人可以是单眼或是双眼同时发病,发作时眼压常高达50MMHG以上(正常人眼压是10~21MMHG),用手指触摸可感觉眼球坚硬如石。 病人发病前常有熬夜、劳累情况,甚至有的病人告诉医生只是看电视的

青光眼谨慎观看3D电影

3D电影风靡全球,很多人都想一睹风采。但是,如果在看场面逼真而刺激3D电影时,您感到头痛或恶心、视物模糊不清;或者看灯光时,周围有一圈缤纷的彩虹圈,即使用手揉也不能除去,应该警惕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及时就医。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看球赛的球迷,过于兴奋而导致急性青光眼发生的案例。”专家说,“人一兴奋,瞳孔就会放大,而本身有青光眼高危因素,比如‘浅前房、窄房角’,就很容易引起眼压升高,而眼压升高会损害视神经,导致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导致失明。” 看电影时,由于室内光线较弱,处于黑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