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水疮的中医病因
黄水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水疮的中医病因
从中医学角度来正确认识黄水疮,本病乃因夏秋易感受暑湿热毒,侵袭肺胃,肺中有热,脾胃有湿,导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暑湿热毒熏蒸皮肤而成。
黄水疮是怎么引起的 直接接触疱液感染
黄水疮化脓后会溃破流出疱液,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稀薄黄色的分泌物留到别处皮肤上时,又可产生新的病损。
黄水疮治疗黄水疮的偏方 葡萄藤外敷
取葡萄藤嫩枝2000克洗净,切碎,用适量清水煎将药汁浓缩为糊,待略温时加入枯矾(锻白矾)末50克及冰片末10克,搅匀。淡盐水清洗疮口后,外敷,每日2次。适用于旅包疮。
起黄水疮的原因 皮肤外伤引起感染
黄水疮主要是由于皮肤受伤后破损,或是皮肤伤口处理不当等情况下,受到细菌过感染所导致。特别是在机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容易出现这种化脓性球菌传染性皮肤病。
黄水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水疮发病诱因
黄水疮属于传染性皮肤疾病,儿童时期免疫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较低,皮肤外伤或者瘙痒性皮肤病,或者皮肤卫生欠佳引起搔抓,或因空气湿度、温度增高,引起皮肤浸渍等,均可称为导致本病感染的诱因。
莲房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解毒
莲房有能消肿解毒,可用于皮肤湿疹、黄水疮和野菌毒。《分类草药性》:"消毒,去风,治背花。"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黄水疮食疗
1、土茯苓瘦肉汤:
[原料]土茯苓35~60 g,生地黄20~30 g,瘦猪肉100~120 g,葱花,姜末、料酒、猪油、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丝,余药布包。先将诸药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肉丝,待沸后,调入葱花、姜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后,去药包,,调入猪油、食盐、味精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适宜暑湿热盛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5~7日。
2、龙菊鱼肚:
[原料]龙爪菊花30~50 g,黄鱼肚120~150 g,鸡汤、奶汤、食盐、绍酒、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菊花洗净,鱼肚发开备用。锅内放猪油适量,烧至六成热时,下鱼肚,划散捞出,改刀切块,而后在油温七成热时,放入鱼肚块,炸5分钟; 将炸好的 鱼肚块洗净,切为薄片,放入鸡汤中煨20分钟左右。锅内放奶汤适量,煮沸后放入鱼肚片、菊花、食盐、绍酒、味精等,再煮沸3~5分钟后,淋上鸡油即成,待 温服食。
[功效]疏风清热。适宜风热表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3~5日。
3、赤小豆桑皮汤:
[原料]赤小豆40~60 g,桑白皮12~15 g,紫苏叶6~10 g,生姜1~2片。
[制法]将桑白皮、紫苏叶、生姜用布包好,与赤小豆一同加适量清水共煮,待煮至豆熟后,去药包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适宜脾虚湿热证。
[服法]饮汤食豆,1剂/d,分2次服,连服3~5日。
4、赤豆冬瓜生鱼汤:
[原料]赤小豆35~60 g,连皮冬瓜350~500 g,生鲤鱼1尾,葱白3~5枚。
[制法]将冬瓜皮擦洗干净;生鲤鱼洗净,去内脏及鳞杂,同诸药一起加适量清水共炖,待鱼、豆烂熟后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适宜暑湿热盛证。
[服法]食肉喝汤,1剂/d,分3次服,连服3~5日。
5、赤豆苡米粥:
[原料]赤小豆15~20 g,薏苡仁(苡米)20~30 g,大米45~50 g。
[制法]将大米淘净,与赤小豆、薏苡仁一起加清水适量,同煮为稀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适宜脾虚湿热证。
[服法]1~2剂/d,连服5~7日。
6、三豆荷叶粥:
[原料]绿豆20~30 g,赤小豆15~20 g,白扁豆12~15 g,大米25~30 g,鲜荷叶1张。
[制法]将荷叶洗净、切细备用;先取三豆、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荷叶,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适宜脾虚湿热证。
用生槐花治疗湿疹的方法是什么
采用生槐花10克,马齿苋15克,土茯苓 10克。用法:水煎,分2次内服。备注:此方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 能,对湿疹,黄水疮,灼热痒痛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黄水疮怎么治疗最快 花椒醋酒方
花椒末、米酯、白酒各适量。将上述材料搅匀后涂抹疮疡面,每日涂抹3次。适用于小儿黄水疮。
脓包疮的控制方法有什么
发病时,首先在鼻孔、口角处出现红斑、水疮,很快变成脓疱,搔抓破后脓液流出,渗出的“黄水”所到之处均可出现同样脓疱。
如不采取隔离措施,不仅可以由患儿直接传染给健康者,而且健康者接触到患儿用过的衣服、玩具、毛巾等也有可能被传染上黄水疮。夏秋季,黄水疮常在托幼机构流行。为防止其蔓延,一旦发现黄水疮患儿,一定要进行隔离治疗。
患儿搔破皮损处可导致皮损扩大与自身播散,所以应给患儿剪短指甲,勤洗手,教育其不要乱抓。勤换衣裤,并将换下来的衣物用开水洗烫,日晒干燥。对痱子、虫咬皮炎、湿疹等瘙痒病也要积极治疗,防止搔抓感染后继发脓疱疮。
外用绿色疗法的使用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使用前应先认真消除掉患处的脓痂及分泌物。还可外涂软膏类药物。病重伴有发烧者可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家长对于儿童的异常情况应该多加关注,避免孩子遭到病菌侵害,在患上脓疱疮病后,要积极的做好救护措施,避免脓疱疮蔓延。
治黄水疮的偏方有哪些
松香冰片油材料:松香10克,枯矾10克,冰片3克,香油适量。
用法:将前三味材料研磨成细末,以香油调和装瓶备用。使用时先用1%的浓度的温盐水,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后再蘸取适量油膏涂抹,每日1-2次。
蒲公英外洗方材料:马齿苋、蒲公英、如意草、明矾各12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粗沫,装入纱布袋中,加水2.5-3.5升,煮沸30分钟。用软毛巾浸药汁溻洗,或者加适量热水浸泡。可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痒,治疗黄水疮。
黄翘外洗方材料:黄柏、连翘各30克。
用法:将上述材料研磨碎后加水煮沸后滤去药汁倒入盆内,待温后冲洗患处,没次20-30分钟,每日2-3次。
功效:可以清热燥湿,解毒,肖总散结。阻止黄水疮,症见面部四肢散在脓痂,周围有红晕,或有糜烂,蜂蜜黄色浓水者使用。
蛋黄油治黄水疮用鸡蛋2个,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及蛋白,只用蛋黄,放在锅内加热,待水分蒸发后用大火熬出蛋黄油,直接涂抹患处,每日1-3次,可治疗黄水疮。
莲房粉治黄水疮将莲房烤焦(烧成白灰无效),研磨成细末,过筛,储瓶备用。先将浓茶将疮面洗净,直至疮面干燥后,用食用油将痂洗净,取莲房粉末用食用油调糊状,外敷疮面,每日2-3次。可以用来治疗黄水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