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卒中病人睡眠障碍的中医研究

卒中病人睡眠障碍的中医研究

你好一般是可以从饮食方面做调理,在饮食方面,饭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粮和绿叶蔬菜,瓜果,如黄豆,玉米,燕麦,荞麦,洋葱,黑木耳,西红柿,橘子,胡萝卜,苹果和猕猴桃等.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脂肪(特别是动物内脏)和甜食,可增高血脂,加重血稠,因此应少吃.戒烟限酒,多饮水.大量吸烟和饮酒,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喝一大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平时还可多喝茶,喝茶不仅能补充水分,稀释血液,还可降低血脂和抗癌.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脂高者用降脂药,血糖高者用降糖药,红细胞聚集性强者用潘生丁,红细胞变形性差者用三磷酸腺苷等,纤维蛋白原增高者用蝮蛇抗栓酶,血小板聚集性强者用阿司匹林等,红细胞增多者可用血液稀释法治疗,也可采用活血化淤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红花,桃仁,当归,赤芍等.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可加速体内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愿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适当的多食用一些黑木耳是对血稠很有帮助的!祝你健康快乐!!!!

儿童睡眠障碍治疗的中医理论

1. 从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 从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从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从肝脾论治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中医如何治疗睡眠障碍

1、从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脾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从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从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从肝脾论治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睡眠障碍的危害

1、肥胖症和糖尿病

某研究者通过考察19名男性的睡眠模式后发现:每晚只睡4个小时的人其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这一数量要比每晚睡眠8.5个小时的人高出了15%-30%。血液中脂肪酸的含量较高会影响到新陈代谢速度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能力,从而引发肥胖症和糖尿病。与此相对照,睡眠时间较多的人其血液中并未出现肥胖症或前期糖尿病的标志物。

2、心血管疾病

某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宣读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对年龄在25-64岁之间的657名俄罗斯男性进行了14年的追踪调查,发现有心脏病发作病史的患者中有近2/3的人也存在着睡眠障碍。此外,抱怨存在睡眠障碍的男性患上心肌梗塞的风险会高出2.6倍,中风的风险会高出1.5-4倍。

3、老年痴呆症

某研究者对70名年龄在53-91岁之间的成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状况不好的人在PET扫描中显示其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量较多,这种化合物被称为老年痴呆症的明确标志物。缺乏睡眠会妨碍大脑清除这种废物,从而引起老年痴呆症。

4、溃疡性结肠炎

某总医院的研究者通过对参加“美国护士健康状况跟踪调查”的成年女性进行考察后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和节段性肠炎既有可能是睡眠剥夺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睡眠过度所引起的。适量的睡眠(每晚7-8个小时)对抑制消化系统内的炎症反应起到了必要作用。

5、自杀

某大学的医学研究者对420名中老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良与自杀率上升之间存在着关联。存在持续性睡眠障碍的人自杀的可能性会高出1.4倍。这项研究最终将自杀率上升的原因归结为睡眠剥夺,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和心理压力。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法

1.从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脾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从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从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从肝脾论治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鼾症易造成血管性痴呆

打呼噜引起痴呆的病例正逐年上升,打胡噜医学上称为“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目前在我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总人群的4%~10%,其中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许多病人在睡梦中因睡眠障碍造成的心、脑血管缺氧,形成慢性潜在的智力下降,进而出现早衰及中老年痴呆,而且时有鼾症患者在无意识的睡梦中猝死,其死亡率是3.4%,这种睡眠障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鼾症造成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主要与鼾症患者在夜间呼吸暂停引起低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大脑半球,特别是皮层及皮层下功能的损害有关。医学研究认为,鼾症患者痴呆以血管性痴呆为主,在脑血管方面主要改变有:

一、脑血流量改变;

二、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呼吸暂停时脑血流量减少20%~30%;

三、脑血管血液流变学改变,促发脑血栓形成而发生缺血性卒中;四、脑动脉硬化,既可引起血管内皮损害,脂质沉积,造成脑动脉硬化发生。

睡眠不好容易出现什么疾病

1、睡觉鼾声如雷

症状: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打鼾(尤其是鼾声如雷)与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存在直接关联。美国医院超声波研究发现,打鼾者动脉血管壁比普通人群更厚,动脉硬化危险更大,血氧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加大。

2、睡觉乱踢或爱裹被子

症状:周期性肢体抽动障碍

周期性肢体抽动障碍(PLMD)患者在整夜睡眠过程中经常乱踢、乱动、甩动手臂等。夜间睡眠质量差导致患者白天疲倦和烦躁。PLMD与不宁腿综合征相似,但是后者清醒的时候会感觉腿部刺痛或不由自主地乱动。

而PLMD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发生乱动乱踢动作,自己全然不知。PLMD也可能是抗组胺、抗抑郁和抗精神病等药物的副作用。另外,年龄越大,危险越高。

3、无法仰卧

症状: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如果仰卧时感觉难受或者每次仰卧都容易惊醒,侧卧才感觉更舒适些,那么应该当心是否患有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仰卧时会产生影响呼吸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40岁以上女性最容易发生UARS。法国研究人员对患有失眠和睡眠困难的女性患者研究发现,近50%的患者存在UARS问题。另外,上下颚较窄的人更容易罹患此病。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汤剂

汤剂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中医药疗法。

1、清浊安神汤(茯苓30g,柴胡15g,川芎9g,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黄连9g,黄芩9g,当归10g,泽泻9g,车前子10g,石菖蒲15g,远志10g,甘草9g)治疗失眠,总有效率95.8%。

2、加味生铁落饮(生铁落100g,丹参30g,茯神15g,远志10g,琥珀10g,辰砂5g,柏子仁20g,制胆星10g,桔红5钩藤10g,龙胆草10g,白芍15g,淮小麦30g,大枣15g,炙甘草10g)治疗梦游症,取得较好疗效。

3、地黄枣仁汤(炒酸枣仁、夜交藤各30g,生地、茯神、丹参各20g,山药、枣皮、枸杞、桑葚、合欢皮、五味子、川芎各15g,炙甘草10g)治疗糖尿病并发失眠,总有效率100%。

二.中成药

逍遥丸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每次6g,每日2次;血府逐瘀汤口服液治瘀血内阻型不寐,每次10ml,加龙胆泻肝丸5粒,每日2次;生脉饮口服液治气阴两伤型不寐,早晨、中午各10ml,晚临睡前服20ml。先予藿香正气胶囊,芳香化湿、健脾和中,后改归脾合剂,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治脾虚湿困型不寐,藿香正气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归脾合剂每次100ml,每日2次。

三.单味药

对于长期体弱畏寒不寐者,采用每日煎服一杯淫羊藿代茶,用量可从10g开始,如无不适,1周后增至15g,2周后增至20g。或五味子30~60g,捣烂,水煎,每晨空腹顿服。

睡眠障碍不等于脑神经衰弱

睡眠障碍只是神经衰弱中众多症状的一种,只不过其发生的频度较其他症状相对高一些,仅凭睡眠障碍得出神经衰弱的结论是不科学的,不能将睡眠障碍和神经衰弱画上等号。

睡眠障碍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睡后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不适或白天思睡等。除了神经衰弱之外,抑郁、焦虑的人都有可能出现睡眠障碍。

神经衰弱包括的症状很多,如容易兴奋、心情紧张难以放松,特别容易烦恼、激动或发脾气,受一点刺激都难以忍受,对声光等刺激感觉过敏,怕吵怕闹,容易疲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头晕脑涨,打不起精神。睡眠障碍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恶梦,甚至失眠。

虽然神经衰弱的病人常有睡眠障碍,但睡眠障碍中真正属于神经衰弱的并不多。睡眠障碍不一定是神经衰弱,而神经衰弱的症状也不仅局限于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者若武断地把自己归到神经衰弱的行列里,不去仔细寻找原因的话,就很可能耽误治疗。因此,切不可给睡眠障碍滥套神经衰弱的帽子。

如果把抑郁或焦虑导致的睡眠障碍也归入神经衰弱,治疗后效果不佳。这种情况须服用一些抗抑郁剂、抗焦虑药,再配合心理疗法是完全能把自己从睡眠障碍中解脱出来的。

肥胖儿童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吗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和质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 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肥胖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据调查 我国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达25%~30%,高于正常儿童,肥胖儿童的 睡眠障碍中打鼾的发生率最高,占10%~15%,其次是睡眠不安、磨牙、张口 呼吸、梦呓、遗尿、睡眠中肢体抽动。另外,还有喉头哽咽、睡眠呼吸暂停、梦 魇和梦游。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 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

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检查

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可出现血气分析异常。

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呼吸暂停生理记录仪、血气分析、Holter、咽喉镜、头部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睡眠障碍及其病因的诊断。

以上是对于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老年人睡眠障碍易混淆疾病。

老年人睡眠障碍如何鉴别?:

一、鉴别

应区别心理生理性失眠、外源性失眠、药物依赖性失眠、躯体疾病导致失眠等。

相关推荐

为什么难以入眠

为什么人难以入睡?目前中国内地成人睡眠患病率高达57%,65%的工作人群存在睡眠障碍,这是中国睡眠研究研究的最新数据,失眠是不是一种疾病?这一比例远超过欧美国家。睡眠障碍因其发病率高、影响工作生活、危害身心健康,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失眠不光威胁睡眠,还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脑肿瘤等,因此,失眠病不是小病。请不要再说,睡不着不是病了。 睡眠理论专家研究提出,我国成年人睡眠障碍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7%,失眠理论研究需要临床科研,发现人的大脑处理信息时分为觉醒状态和抑制状态,正常的抑制状态

专家带你找回老人好睡眠

睡眠医学专家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专业睡眠科研研究和临床工作25年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保证睡眠质量对人们至关重要。为唤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关注睡眠的质量,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一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泄漏,2011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确立为“关注中老年睡眠”。记者为此采访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神经科主任张哲成教授,张教授表示,中老年人是睡眠质

睡眠不足易患五种疾病

1.老年痴呆症 美国某大学的研究者在2013年对一组年龄在53-91岁之间的成年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状况不好的人,其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量较多,这种化合物被视为老年痴呆症的明确标志物。因此,缺乏睡眠会妨碍大脑清除这种废物,从而引起老年痴呆症。 2.肥胖症和糖尿病 美国某大学的研究发现:每晚只睡4个小时的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比每晚睡眠8.5个小时的人高出了15%~30%。血液中脂肪酸含量较高会影响到新陈代谢速度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能力,从而引发肥胖症和糖尿病。 3.心血管疾病 一项研究种,研

提示打呼噜可能是老年痴呆前兆

研究团队对近2500名年龄在55-90岁之间的参与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回顾。研究者将他们分为三组,一组是不存在记忆和思维问题的人,一组人处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还有一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研究者对不存在睡眠呼吸问题的人与未对睡眠呼吸问题进行治疗的人进行了比较,还比较了未对睡眠呼吸问题进行治疗的人和采用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法对睡眠问题进行治疗的人。 比较结果显示:与没有睡眠问题的人相比,存在睡眠中断的人被诊断患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时间要比前者早10年或更多。 例如,重度打鼾者和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在大约77

睡觉时手机勿放枕头边

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病症。失眠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夜不眠。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医学院专家最近在《化学与生活》杂志上针对手机辐射对人类健康有无影响的问题撰文说,手机辐射强度并非一成不变,其变化幅度与手机构造、使用时外界条件和使用时用户与信号发射塔的距离有密切关系。因此,检测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复杂。 学术界普遍认为,频率为900兆赫的无线电波将提高受影响的大脑皮层的血流量,并能使健康人睡眠时的脑电图发生变化,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

这些坏习惯会让人折寿十年

睡眠少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指出,35%的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表示,我国患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高达38%。目前已明确属于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有89种,如糖尿病、脑卒中、心脏病、心衰、高血压、抑郁、肥胖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表明,每晚睡眠不到5个小时或超过9个小时的人,预期寿命会明显下降。 零食不离口 有些人喜欢嗑瓜子、吃饼干薯片,从不让嘴闲着。吃零食确实能让人心情愉悦,在某种程度上有减压作用,可以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但不饿的时候吃零

认清睡眠障碍

1、国际上关于睡眠功能障碍的分类 并不规范,各国诊断标准亦不统一。主要的分类又包括睡眠障碍和深眠状态两大类。 (1)睡眠障碍: ①内源性睡眠障碍:如睡眠过度,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腿动。 ②外源性睡眠障碍:如不良睡眠卫生和睡眠节律紊乱(跨时区睡眠节律紊乱、工作变动综合征)。 (2)深眠状态包括非NREM、睡眠相关梦行症、REM行为障碍。 2、美国睡眠障碍中心的分类 1979年美国睡眠障碍中心协会出版的《睡眠和觉醒障碍的诊断分类》把与睡眠相关的问题分成四大类。 (1)失眠症:或称之为

研究称生活有目标会让人睡眠质量更高

这项研究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个体在生活中如果有目标的话,往往会明显降低其睡眠障碍的表现,改善其机体的睡眠质量;此前研究中,当研究者进行单一时间点的测试后,他们发现个体在生活中有目标往往能够改善其整体的睡眠质量。尽管文章中的参与者年龄较大,但研究者表示,该研究结果或许适用于更广泛的群体。 研究者Jason Ong教授表示,帮助人们培养生活目标往往是一种不用服药的新型策略,其能够帮助人们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尤其是面临更多失眠症的人群。生活目标是能够进行培养的,而且其还可以通过正念疗法所增强。随着机体年龄增长个体

睡眠不足开车等于酒驾

日渐严重的睡眠问题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昨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8成重大交通事故与司机睡眠不足有关。连续17个小时不睡觉再驾车,肇事风险“等同于醉酒驾车”。该研究会还特别提醒说,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司机是潜在的马路杀手,很容易影响到公共安全,但该问题尚未引起社会重视。 常见的因“疲劳驾驶”引起的车祸多发生在凌晨三点前后。但是,如果你每天大清早上班路上就感觉困得慌,甚至因此发生车祸,应建议司机检查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国睡眠研究会有关专家表

老年人睡眠障碍怎么办

解决入睡困难、维持中段睡眠、防止早醒;尽量保持原有的睡眠生理结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待一般性睡眠障碍,非药物治疗应是治疗睡眠障碍的首选。一过性或急性睡眠障碍单独采用非药物治疗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患者往往有一些对于睡眠和睡眠不足的错误认识,例如患者自身对睡眠需要的期盼过高,认为每晚需睡8小时以上,而实际上,正常的睡眠结构包括核心睡眠(恢复体力、精力的关键)和选择性睡眠。正常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在6-8小时之间,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