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疾病的护理保健办法
抑郁症疾病的护理保健办法
仔细观察病人情况。在护理病人时,既要客观分析可能出现的病情波动预兆,也要避免将病人的行为举止总与抑郁症症状相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否则很容易夸大病人的表现。对待病人的态度也要适当,既要关心病人,又要避免情感过分卷入。一旦发现病情有波动,应及时就诊复查或进行咨询。按医嘱要求确保病人不间断按量服制剂。坚持服制剂是维持病情稳定、有效提高病人用制剂依从性的关键,家人要经常向病人讲坚持服制剂的必要性,同时做好制剂品的管理,注意观察制剂效及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对外界变化的承受力。家人要尽可能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自控力水平,使病人对自身的理解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相协调。
防范病人可能出现的各种高危险行为,如自杀、自伤、走失等等。要善于挖掘病人的内心体验,当病人流露出悲观厌世、无望等倾向时,应引起注意或采取一定措施加以防范。家属也要注意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正确调节病人对自己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护理家中的病人。如果病人抑郁症不慎复发,家人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病情。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在加重要注意做好疾病的生活护理:一旦患有抑郁症,患者的饮食睡眠质量肯定会下降,所以我们就应当在平时注意调整饮食,多做一些患者平时喜欢吃的食物,保证患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对于一些病情轻的人,可鼓励其参加愉快轻松的活动,培养生活情趣,如看书报、电视,听音乐,种花养鸟等,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一旦患有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期间肯定会有明显的情绪差、悲观自责的症状特征的,往往会对一些事物缺乏信心,他们非常希望获得他人的心理支持。因此家属就应多与病人接触交谈、给予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疏导其消极情绪;对其病态言行,家属要耐心加以解释说服,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督促服药:家属在抑郁症患者治疗疾病期间不仅仅要督促患者服药,同时也要密切注意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抑郁症患者经常需要长期维持用苭,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如果没有发现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自行停药药或对药量及药物的成分随意删减。当患者出现一些口干、便秘等副反应时,应及时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其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进行运动,便秘严重者可选用番泻叶、果导等药物缓解。
抑郁症保健护理的好措施
第一、睡眠护理
抑郁症病人常拌有失眠,以入睡困难、早醒为多见。常表现入睡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此时家人应多在起身边陪伴、安慰及劝导,这样能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安全感,焦虑情绪也较易消除,对病人的睡眠也会有帮助。抑郁症患者常伴有早醒,自杀的时间多在清晨时分,所以对早醒的病人一定要给药控制,延长其睡眠时间。
第二、娱乐、休闲
对病情较轻的病人,应鼓励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当病人能完成某项任务时,则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使之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有些抑郁病人常用不停的劳动来自惩及赎罪,这时则需劝其休息,防止过劳或发生虚脱。平时多听轻松、快乐的音乐,或是跳跳舞等,也可带病人到公园散步,到郊外活动,都很有好处的。
第三、饮食、生活护理
抑郁症病人因情绪低落常伴有食欲下降,有些病人想通过拒食来达到消极身亡的目的,所以应注意加强病人的饮食护理。另一方面,病人由于情绪抑郁,常卧床不起,需多注意督促其起床活动。督促及协助病人自理个人卫生,因为适当的个人卫生可使病人精神振奋。
第四、加强心理护理,防止病人自杀
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往往都会出现自杀念头,必须留有人陪伴。陪伴必须是较能体贴、关心患者并能体会病人的心境,通过与病人的交谈,从中诱导病人倾吐内心的隐秘或痛苦,了解知道病人最关心的,最需要的,最担心的是什么,从而尽量给予帮助解决。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及异常言行,如发现病人流露出厌世念头,或是抑郁状态突然明显好转时,更应严密观察,警惕预防病人自杀。
第五、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分析去除不良的刺激因素
家是一个集体的概念,也是一个温馨的字眼,但一个不和睦的家庭,或某些成员的不良倾向、不良行为可以构成某些不良刺激因素,促使疾病的形成。所以再对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上,应该让家庭成员一起分析、寻找病人发病根源,共同去除不良刺激因素,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这是抑郁症病人家庭治疗及护理的关键。
忧郁症怎么治疗
抑郁症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精神健康所以为了避免抑郁症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以一个愉悦的心情面对生活,抑郁症是当前严重的精神疾病,会让患者极度的痛苦,而且精神方面过度的紧张,此病的出现应当及早的治疗才行,希望朋友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一些抑郁症疾病的治疗方法才可以,认识一下有哪些办法治疗抑郁症呢,来了解一下吧。
抑郁症患者需要树立能够治愈疾病的自信,还要学会正视疾病: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在积极面对,努力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而不是盲目的处于悲观的情绪中,总是在想着我为什么得了这种该死的病,任由病症自行发展而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发病后要及时认清自身病症,应明白自己此刻最需要做的事情,对这种病症积极进行治疗。
患者需要注意自己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在患上抑郁症后,患者要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同时注意自身饮食的健康,在遇到不顺心或是情绪低落时,积极寻找适当的方法进行疏导,避免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病症加重的情况出现。
抑郁症患者需要注意通过运动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良好的运动是保证自身活力的最好方式,在发病后,患者不要总是闷在自己家中,可以和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一块去游玩,适当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这对于缓解自身的压力和疏导不良情绪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肩关节脱位后的护理保健办法
1、妥善固定、为使受损的组织有充足的时间修复,肩关节应保持内收位,时间2~3周。固定期间要克服一切不利于关节稳定的因素;经常检查绷带的松紧程度,应注意末梢循环,如出现患肢青紫,高度肿胀应及时到医院处理。固定期间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进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舒缩练习,活动肘、腕、手指关节。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为宜。禁忌外展外旋活动。每天或隔日淋适量黄水于关节处。
2、解除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时,也应适当限制肩关节的外展外旋活动,如泼洗脸水、伸手高处取物、以毛巾展臂擦背等动作。习惯性脱位者,固定时间不少于3周。
3、药物治疗,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如内服田七口服液、去伤片、消脱止等。
4、饮食调护,宜食易消化、清淡且富有营养之品,忌食辛辣之物。
产后抑郁的预防措施
1、培养广泛兴趣
这是属于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措施之一。产后抑郁症患者要多动脑、多学习。每天多动一些脑筋,保持大脑功能的灵活性,可使人精神振作。产后抑郁症患者若能学习有关产妇的保健知识,还能指导自己更好地生活,防止抑郁症疾病的发生。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女性朋友生完孩子之后,一些不良饮食习惯要及时矫正。抑郁症的预防特别是要注意营养,可进食易消化蔬菜、水果、鱼类,不宜进食脂肪过盛的食物。由于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影响钾离子的吸入,当血钾过低时会产生情绪抑郁症。故产妇食欲不振,必须加以处理。
3、注意起居生活
家人要帮助产妇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产妇刚刚生完孩子,但抑郁症的预防要注意生活的规律,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一些社会工作,发挥自己的能力。
抑郁症会引起哪些疾病
1.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每天尝试着做三件事情,无所谓大小,即使是一个微笑或者是学做一道菜,只要是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你就会感到快乐。这是抑郁症的预防方法之一。我们可以在工作了一段时间适当的进行一些调整和放松,这样也能有效的避开抑郁症疾病来侵害我们的健康。
2.合理饮食:抑郁症患者也要注意自己饮食习惯的,保证全面营养,增强体质这会对自己的身体起到一个有力的保护作用。这也属于抑郁症的预防措施。另外在饮食方面,我们需要特别的注意千万不要吃过于辛辣和刺激的食物,这样会影响到我们疾病的再次发作。
3.拓宽视野:培养热爱读书的兴趣,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还可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页,闲暇时收听广播等方式了解世界上每天发生的新闻,尽可能不让那种负面消极的情绪侵占自己的意识。这种抑郁症的预防较为常见。我们可以多去户外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多参加一些爱好的活动,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把精力集中在另外的事情上去,这样也能有效的缓解抑郁症疾病。
产后抑郁症患者用吃药吗
产后抑郁症患者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很多人甚至一些医生都认为产后抑郁只是心理疾病,只需要心理治疗就行。实际上,产后抑郁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浓度已经失调,从而出现情绪障碍,仅仅通过个人或社会心理干预有时很难调整,要用药物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产后抑郁症患者用吃药吗?“失眠、早醒、身体有各种不舒服,但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经常闷闷不乐发脾气,想事情都往不好方面去想,初步可以识别有产后抑郁。产妇要有这方面意识,及时就医。不要把产后抑郁症跟精神病画等号,它跟治疗伤风感冒一样很简单,通过心理咨询,必要时采取合适的药物治疗,预后通常是很好的。”龚梅恩说。
治疗产后抑郁要多注意心理保健
1.治疗产后抑郁症要从放松心情做起,放松情绪,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简单家务和锻炼,别老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或者烦心的事情上。
2.治疗产后抑郁要多注意心理保健,积极沟通,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享受被亲人照顾的亲情。
3.想要治疗产后抑郁症,一定要有个好的睡眠,保证睡眠时间充足,让身体尽量保持在最佳状态。
以上是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用吃药吗这个问题的简述,看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专家指出,产后抑郁症治疗用不用吃药要看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可以具体针对自身情况详细咨询一下专家医生。
抑郁症是精神病吗
1、抑郁症的症状
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就是不高兴,但其实,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其实,不高兴也可以说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抑郁症疾病有很明显的特点,总体来说,抑郁症的症状包括典型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这是抑郁症疾病的三个典型症状,要有足够的警惕,除此之外,患者也还有其他方面的症状,比如,相对常见的就是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2、精神病的症状
行为异常是精神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患者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作派变化明显,再或者就是变得让人不可理解了,患者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长时间照镜子,整天不洗脸梳头等方面的特点,除此之外,比如表现孤僻,不愿见人,常常发呆,独自发笑也是精神病的最常见症状,精神病的症状其实是相对比较复杂的。
3、注意事项
其实,精神病,以及抑郁症都属于严重的心理性疾病,不能单纯的说抑郁症就是精神病,应该对这两种疾病有足够的警惕,要知道的是,这两种疾病迁延不愈的情况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威胁都是非常大的,对这两种疾病最好是能科学的自我预防。
得了抑郁症后如何护理呢
目前来看抑郁症特别的严重,会有很多的朋友遇到此病,受到了抑郁症的困扰及危害,我们要深入的去了解抑郁症疾病的知识,而且此病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才可以,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护理办法有哪些呢。
抑郁症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的第一杀手,病人的自杀率极高,家庭护理的重点就是要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患者的家属必须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另外需注意的是抑郁症状往往晨重夜轻,故自杀行为多发生于清晨;其次,要了解哪些病人容易发生自杀,一般在疾病的发作期,由于情绪低落,悲观消极易发生;当然,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害怕别人歧视,绝望也会出现自杀行为。同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手段多隐蔽,有预谋性,常给人某种假象,即微笑型自杀,故当发现抑郁症病人情绪突然好转时,千万别掉以轻心,可能是一种危险信号,应加强防范。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扩大性自杀或曲线自杀,应注意,加强护理者的自我保护。
2、督促服药:要密切注意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抑郁症患者经常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如果没有发现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自行停药或对药量及药物的成分随意删减。当患者出现一些口干、便秘等副反应时,应及时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其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进行运动,便秘严重者可选用番泻叶、果导等药物缓解。
3、掌握病情好转指征:一般忧郁症好转大致经过三个过程,首先是睡眠、饮食好,思维改善;其次是动作逐渐增多;最后是情绪改善。若饮食睡眠差,体重不增,说明病情尚未改善,这时出现的动作增多或情绪好,则可能是假象。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抑郁症病人情绪差、悲观自责明显,对一些事物缺乏信心,非常希望获得他人的心理支持。家属应多与病人接触交谈、给予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疏导其消极情绪;对其病态言行,家属要耐心加以解释说服,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4、做好生活护理:抑郁症病人饮食睡眠差,应注意调整饮食,多做一些患者平时喜欢吃的食物,保证患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对于一些病情轻的人,可鼓励其参加愉快轻松的活动,培养生活情趣,如看书报、电视,听音乐,种花养鸟等,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病情。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一、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治疗后残留下来的一种常见抑郁症特征,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且大大增加了疾病复发的几率。如患者持续的出现睡眠障碍,可能预示抑郁症的慢性化发展趋势。
二、疲劳感:据调查,73%-96%的抑郁症患者都会伴有疲劳感,且此症状在抑郁治疗后也很难消失,给患者增加了很大的痛苦,是疾病治疗后的一种普遍抑郁症特征。
三、运动抑制,包括精神精力减退、总有疲乏感、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这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抑郁症特征。
四、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本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抑郁症特征,据统计,经有效治疗后,只有部分抑郁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症状可缓解,仍有53%的患者性功能障碍表现为中度,26%的患者表现为轻度。
五、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兴趣与愉快感丧失,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这也是一种抑郁症特征。
我们认识这些介绍之后,对于抑郁症的护理办法非常的清楚了,抑郁症会困扰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让很多的朋友特别的苦恼,因此朋友们要将抑郁症关注起来,平时还要提防抑郁症的出现,要清楚的去了解此病的护理办法才行。
准妈妈孕期焦虑产后易抑郁
秋冬季是个容易让人忧郁的季节,对准妈妈和刚刚成为人母的年轻妈妈来讲,此时更易被围产期抑郁症侵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王临虹指出,围产期抑郁症已被认为是“女性心理健康三大杀手”之一,围产期抑郁症需“三级预防”。
孕妇焦虑催生“爱哭鬼”
专家指出,孕产妇的抑郁情绪常常在妊娠期开始,尤其是妊娠晚期到产后一年,因此把这一特殊时期发生的抑郁情绪称为孕产期抑郁。随着现代女性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高速变化,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围产期抑郁症已被认为是“女性心理健康三大杀手”之一。
孕期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会对胎儿健康不利。如果母亲抑郁的话,婴儿出生以后体重比较轻,而且有两倍的早产风险。同时因胎盘的血液供应不足,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血液供应。另外,妇女焦虑的时候,孩子也处在比较焦虑的荷尔蒙中,所以孩子出生的时候会比较爱哭泣,不易安抚。孩子如果总哭的话,会让新妈妈哭得更厉害。
孕期焦虑产后易抑郁
据王临虹介绍,造成孕产期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孕产妇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质、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不良、性格比较内向,则发生孕产期抑郁的概率就比较高。加上产后雌激素、孕激素的降低、变化及不平衡,也会对情绪造成影响。
另外,家庭关系也对孕产期抑郁有着不小的影响。香港的研究显示,婆媳关系有非常大的影响。此外,生男孩还是女孩、生活压力、居住环境,也会影响孕产妇的情绪。还有很多孕产妇的抑郁症跟坐月子有关,调查显示,坐月子照顾者为婆婆或者是认为坐月子没有用者,患孕产期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两倍。
美国围产期心理健康领域专家还指出,孕期出现抑郁或焦虑的妇女,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会上升,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引发长期慢性症。
产前筛查预防抑郁症
针对围产期抑郁症,王临虹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思路。她指出,一级预防是以心理保健和护理为主,针对孕期、产前的护理及支持,帮助孕产妇顺利适应变化;二级预防以孕期抑郁症筛查,及早干预为主,对具有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进行筛查和管理,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三级预防以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为主,针对病理化抑郁症患者,提供专业治疗。
专家提倡积极引导新妈妈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激发其母性的本能,帮助她们认同母亲的角色,树立做母亲的自信,从而有效防止抑郁症的发生。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由于所有初级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措施并不成功,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仍依靠二级预防,得以及早发现和尽早治疗,常规进行自我问卷调查,如利用Edinburgh产后抑郁评分系统(EPDS)进行自我评测,对于发现和诊断产后抑郁症很有帮助,EPDS已翻译成中文并发行,且在研究和临床方面行之有效。
按照各个产妇心理因素或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将有助于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加强教育,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产后抑郁症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重视办好孕妇学校,鼓励孕妇及其丈夫一起来上课,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
2、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提高产妇对分娩自然过程的感悟,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
3、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指导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指导工作,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辅导产妇家属共同做好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工作,对以往有精神抑郁史,或出现有情绪忧郁的产妇要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产后忧郁症的发生。
4、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应注意主动医疗服务,掌握孕产妇心理学特点和心理咨询技巧,提高服务技能和质量,要重视社区围生期孕产妇心理保健工作。
抑郁症的病因有什么
首先,不良的社会与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抑郁症发生,日常压力对我们的身体也有看不见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可以促成更大范围的疾病,以抑郁症较为常见。
一些不良生活事件,也可导致抑郁症。对于已经容易患抑郁症的人,如果持续处于暴力、忽视、虐待或贫穷之中,那么更可能会患上这种病。
其次,不同人的性格因素,会导致诱发不同的精神类疾病。性格因素也是诱发抑郁症的一个主要因素,比方说,悲观、自信心低、过分烦恼或者感觉几乎无法控制生活事件的人较容易发生抑郁症。
最后,患抑郁症疾病有很大成分会和遗传因素有关。研究发现,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郁症,则孩子患该病的机会将会增大很多;在完全相同的孪生子中,这个数值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