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常见的细菌感染中哪个是最常见的 病毒性感冒
感冒常见的细菌感染中哪个是最常见的 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的主要区别在于感染的病菌不同,病毒性感冒主要以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而感染的病毒常见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
伤风与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伤风是由若干不同的过滤性病毒引起,当中包括冠状病毒,鼻病毒或副流行性感冒等,医学上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可见伤风就是普通的感冒,但是感冒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以下详细区分:
伤风与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伤风:伤风通常在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等原因作用下,加上身体抵抗力下降所引致,如无并发症,一般在三至四天便会痊愈。伤风是常见的鼻子、咽喉、上呼吸道黏膜的急性感染,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认为90%的病例是由病毒引起,少数可以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最常见的感冒细菌感染 百日咳杆菌
感冒中常见的细菌好包括百日咳杆菌,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治疗:中医治疗以肺止咳为主要原则,用蜜炙百部9克、蜜炙款冬花6克、蜜炙紫菀12克、苦杏仁5克、龙利叶7.5克、法半夏5克水煎服,一日一服。
诱发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1)病原体
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病毒为多见,约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经过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机侵入,并发较严重的细菌感染。
常见病毒中,由鼻病毒引起的感冒约占感冒总数的50%,冠状病毒约占15%~20%,腺病毒约占 10%,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其它肠道病毒约占10%,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约占5%~10%,其他为类流感病毒等。
常见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2)身体防御能力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取决于病毒或病菌的侵入,而且与身体的防御能力密切相关。这种防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卫生习惯等影响,有了坚强的防御能力,即使遇到病原体也不易侵入。
营养不良或缺乏锻炼的人,容易感冒,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的小儿,往往出现严重的症状。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如春季、秋冬之交,因多数人呼吸道适应、防御能力下降,而容易造成流行。
病毒性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引起上感病原菌主要是病毒,占90%以上,细菌的原发性感染只占少数。引起上感的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病毒性上感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可继发细菌感染。从感冒的病原体可见,病毒性感冒是占绝大多数。
病毒性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天~7天。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胸部、腋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
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你知道病毒性感冒的诱因有哪些了吧。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最容易感染病毒性感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于感冒患者经常接触,就容易被传染。病毒性感冒一定要在发现的时候就及时治疗,一般3到7天便可痊愈。
最常见的感冒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是细菌性感冒中常见的细菌种类之一,是流感时激发感染的常见细菌。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寄居于人的鼻咽部,所以是儿童鼻咽部常见的共生细菌,因此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通常容易引起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什么是病毒性感冒?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
病毒性感冒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也就是说普通感冒其实是病毒性感冒中的一种。
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因是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抵抗力下降引起的。病毒性感冒常见的并发症有中耳炎、鼻窦炎、肺炎、脑膜炎等,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较低,只要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引发。
鉴别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刚刚告别了炎热的夏天,随之而来的是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天,这个季节是最容易感冒的,因人而异,感冒也是分类的,习惯上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往往有人把这两者混淆。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细菌性感冒有: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其主要不同是致病因素不同,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所致,而细菌性感冒是由于细菌所致。
病毒性感冒:
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5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见。医学研究证明,引起感冒的病原体有各种病毒和细菌,尤以病毒为多,占90%以上。常见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细菌常见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一般来讲,如果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天~7天。
1、舌头颜色是深粉红色、白细胞下降的话多是病毒性感冒。
2、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特点,短期内有多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
3、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
4、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
5、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复方氨基比林等)治疗,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也有所改善。
细菌性感冒:
细菌性感冒患儿的主要症状为发烧,尤其是持续高烧不退,流脓鼻涕,咽喉痛,精神萎靡,食欲不好,部分病儿会发生高热惊厥。儿科专家指出,简便快速的外周血像检测(俗称验血)对鉴别病毒性上感和细菌性上感有相当价值,尤能对细菌血症提供及早的诊断指标。
1、舌头颜色是淡粉红色、白细胞上升的话多是细菌性感冒。
2、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
3、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可能是病毒感染。
4、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
5、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
上呼吸道感染用哪些方法确定病毒类型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70-80%为病毒感染、细菌性感染占20-25%。临床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痛,乏力、发热等症状。感冒(俗称伤风)即是常见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患者发现自己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后,需要到医院做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以确诊,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必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分离鉴定、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毒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流感并不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群体发病的特点,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的多见,病前有无链球菌感染或病毒性感冒的接触史,对诊断比较有有参考价值。
感冒是怎么引起来的
感冒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病原体和自身抵抗力。
1.病原体 正如感冒分为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感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多种细菌和病毒,以病毒为多见,约占原发性感染的 90% 以上,经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趁机而入,并发较严重的细菌感染。常见病毒中,有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等等及其它类流感病毒;常见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2.身体抵抗力 感冒病毒、细菌的侵入,和身体抵抗力密切相关,抵抗力强的人,即使是在流感高发期,病原体也不易侵入,而体质弱、营养不良、缺乏锻炼的人往往是易感人群。
至于感冒病毒的来源, 凡是有人群生存的地方就有感冒病毒,人是感冒病毒自然保存者, 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使感冒病毒“传宗接代”。有人发现, 禽类也可能是感冒病毒的窝藏者, 这就给感冒的防治增添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