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霍乱与副霍乱相关知识

霍乱与副霍乱相关知识

霍乱与副霍乱

霍乱与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的两个不同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吐泻,严重失水,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特征。主要并发症有酸中毒、低血钾、心肾功能衰竭。多流行于夏秋季节,死亡串高。传染源为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为水、饮食、生活接触及苍蝇,人群昔遍易感。本病属中医“霜乱”范畴。

[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i-3日。

2.病程可分为3期。

(1)吐泻期:约持续10余小时至2日。先泻后吐,剧烈无痛性腹泻,连续喷射性呕吐。

(2)脱水期:口渴,烦躁不安,眼眶凹陷,皮肤弹性消失,肌肉痉挛。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3)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病情逐渐恢复,可出现发热。

[诊断]

1.流行期间及流行区内出现典型症状、体征:剧烈吐泻、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

2,实验检查

(1)粪便培养阳性。

(2)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3)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本病应注意与食物中毒、急性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感染治疗:首选四环素0.5g,每6小时1次。肾功能衰竭者先用强力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

(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一般用等渗液体,及时补钾。

(3)纠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加入液体中静滴。

(4)对症处理

①休克者应用升压药,心衰者应用西地兰。

②病情危重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进行透析。

2.中医药治疗

(1)寒霍乱:轻者吐泻清稀,胸闷脘痞,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濡弱。重者吐泻不止,面色苍白,g9匡凹陷,汗出肢冷,筋脉挛急,舌校、苔白,脉沉细。

治法;轻者敬寒焊湿,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10克、佩兰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半夏lo克、川朴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

重者: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熟附子10克、党参15克、炮姜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2)热霍乱:吐泻势如喷注,泻下如米泔汁,臭秽难闻,烦热口渴。脘闷腹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辟秽泄浊。

方药:蚕砂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淡豆卷10克、薏苡仁30克、半夏10克、川朴lo克、木瓜10克、吴萸10克、滑石(先煎)30克、甘草6克、淡竹叶10克、通草10克。

(3)干霍乱:腹中绞痛,烦躁闷乱,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面青肢冷,脉沉。

治法:辟秽泄浊,利气宜寒。

方药:川朴10克、良姜10克、元明粉6克(冲服)、大黄10克、槟榔10克、枳实10克、木香10克、藿香10克、

半夏10克。

[预防与调养]

1.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3.防蝇、灭蝇。

4.注意休息,清淡易消化饮食。

霍乱的症状

1.病程分期 典型病例病程可分3期。

(1)吐泻期:以剧烈的腹泻开始,继而出现呕吐,一般不发热,仅少数有低热。

①腹泻:腹泻是发病的第一个症状,其特点为无里急后重感,多数不伴腹痛,排便后自觉轻快感,少数患者有腹部隐痛,个别病例可有阵发性腹部绞痛,排出的粪便初为黄色稀便,后为水样便,以黄色水样便多见,腹泻严重者排出白色混浊的“米泔水”样大便,有肠道出血者排出洗肉水样大便,出血多者则呈柏油样便,以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者多见,腹泻次数由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重者则大便失禁。

②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不伴恶心,多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继而为水样,严重者亦可呕吐“米泔水”样物,与粪便性质相似,轻者可无呕吐。

(2)脱水期:由于剧烈的呕吐与腹泻,使体内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因而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本期病程长短,主要决定于治疗是否及时和正确与否,一般为数小时至2~3天。

①脱水:可分轻、中、重三度,轻度脱水,可见皮肤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力差,一般约失水1000ml,儿童70~80mL/kg体重;中度脱水,见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丧失水分3000~3500ml,儿童80~100ml/kg体重;重度脱水,则出现皮肤干皱,没有弹性,声音嘶哑,并可见眼眶下陷,两颊深凹,神志淡漠或不清的“霍乱面容”,出现循环衰竭和酸中毒者,若不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重度脱水患者约脱水4000ml,儿童100~120ml/kg体重,脱水的分度见表1。

②循环衰竭:是严重失水所致的失水性休克,临床表现:当血容量明显减少后,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甚至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不能测出,继而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脑缺氧而出现意识障碍,开始为烦躁不安,继而呆滞,嗜睡甚至昏迷。

③尿毒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为呼吸增快,严重者除出现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外,可有神志意识障碍,如嗜睡,感觉迟钝甚至昏迷。

④肌肉痉挛:这是呕吐,腹泻使大量的盐丧失,严重的低血钠引起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临床表现为痉挛部位的疼痛和肌肉呈强直状态。

⑤低血钾:腹泻使钾盐大量丧失,血钾可显著降低,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减弱,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亦可出现。

(3)恢复期或反应期:腹泻停止,脱水纠正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尿量增加,体力逐步恢复,但亦有少数病例由于血循环的改善,残留于肠腔的内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流,可引起轻重不一的发热,一般患者体温高达38~39℃,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

2.临床类型 根据失水程度,血压和尿量情况,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1)轻型:起病缓慢,腹泻不超过10次/d,为稀便或稀水样便,一般不伴呕吐,持续腹泻3~5天后恢复,无明显脱水表现。

(2)中型(典型):有典型的腹泻和呕吐症状,腹泻达10~20次/d,为水样或“米泔水”样便,量多,因而有明显失水体征,血压下降,收缩压仅9.31~12kPa(70~90mmHg),尿量减少,尿量为500ml/24h以下。

(3)重型:患者除有典型腹泻和呕吐症状外,存在严重失水,因而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低于9.31kPa(70mmHg)或不能测出,尿量为50mL/24h以下。

除上述三种临床类型外,尚有一种罕见的暴发型或称中毒型,又称“干性霍乱”(cholera sicca),本型起病急骤,尚未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即迅速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霍乱防治知识

(一)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近来已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值得重视。

(二)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路、陆路、空中交通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感染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力,如胃酸的ph、肠道的siga以及血清中特异性凝集抗体、杀菌抗体及抗毒素抗体等的杀菌作用。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自1817年古典型弧菌引起世界大流行以来,已先后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1991年初发生在南美洲的大流行,至今仍未熄灭,仅91年一年全世界已累计发病50余万人,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公害。

1.地区分布 两型弧菌引起的霍乱均有地方性疫源地,印度素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则是el―tor弧菌的疫源地,每次世界大流行都是从上述地区扩散而来。我国是外源性,历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2.季节分布 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3.流行方式有暴发及迁延散发两种形式,前者常为经水或食物传播引起暴发流行,多见于新疫区,而后者多发生在老疫区。

引起霍乱的病原体是什么?

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可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发霍乱。o1群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又都分为稻叶、小川和彦岛(少见)三种血清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产毒株和非产毒株。

公众如何预防霍乱?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霍乱如何防治

1.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作好疫源检索,这是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环节,这方面我国已有成功的经验。

(1)建立腹泻肠道门诊:所有城镇医院均应建立肠道门诊,接诊所有腹泻患者,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和作好疫情报告,以防传染源扩散。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粪检和预防性服药: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粪便培养检查,1次/d,连续2天,第1次粪检后给予服药可减少带菌者,一般应用多西环素200mg顿服,次日口服100mg,儿童6mg/(kg·d),连服2天,亦可应用诺氟沙星200mg,3次/d,连服2天。

(3)搞好国境卫生检疫和国内交通检疫:一旦发现患者或疑似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对交通工具进行彻底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确保用水安全,有良好的卫生设施可以明显减少霍乱传播的危险性,在霍乱还没有侵袭和形成季节性流行的地区,制定有效的控制霍乱的计划是对控制霍乱流行的最好准备,长期改善水的供应和卫生设施是预防霍乱的最好方法,对患者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此外应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3.提高人群免疫力 往应用全菌死菌苗或并用霍乱肠毒素的类毒素菌苗免疫人群,由于保护率低,保护时间短,且不能防止隐性感染和带菌者,因而已不提倡应用,目前国外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并试用的有多种菌苗,现仍在扩大试用,其中包括:

(1)B亚单位-全菌体菌苗(BS-WC):这是由灭活的霍乱弧菌全菌体细胞(WC)和纯化的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BS)组成的菌苗,其中WC细胞壁含有脂多糖(LPS)和霍乱毒素协同菌毛(TCP)等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抗菌抗体,从而抑制霍乱弧菌在肠道定居;而BS产生的抗毒抗体,则能中和CT的B亚单位,使霍乱肠毒素不能与肠黏膜受体结合,而无从发挥肠毒素作用,此菌苗保护率为65%~85%,对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的预防作用优于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

(2)减毒口服活菌苗(CVDl03-HgR):这是应用DNA重组技术将除去94%的CTXA基因,重组于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的569B株中,获得减毒株CVD103,然后导入一个抗汞(Hg)的编码基因进入hgla的染色体位点,成为CVD103-HgR减毒株,此菌苗能明显对抗O1群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的感染,Taket等报告,口服(3~5)×108,单一剂量CVD103-HgR菌后,志愿者中获得100%的保护作用,一般认为保护作用至少持续6个月,但动物实验表明此菌苗对O139型霍乱弧菌无保护作用,Woldol-等曾构建出缺失细胞毒素(CT)和腺苷环化酶(ACE)zot等毒素的VCO139型减毒株Bengal3,但其安全性和保护力等还待进一步研究。

(3)O139疫苗的研究 O139的荚膜脂多糖不仅是重要的毒力因子,也是重要的保护性抗原,以血清蛋白为载体蛋白制作O139荚膜脂多糖疫苗,应用EDC或CDAP为激活因子注射于小鼠,可使小鼠产生杀弧菌抗体,还有将O139荚膜脂多糖与白喉毒素共价结合可使小鼠产生针对荚膜多糖的IgG,具有杀弧菌作用,同时也可产生针对白喉毒素的抗体,此研究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霍乱弧菌

形态与培养特性

新从病人分离出古典型霍乱弧菌和ELtor弧菌比较典型,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经人工培养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杆状。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在液体培养基内常呈单个、成对成链状,有的相连呈S形,甚至螺旋状[1] 。营养要求不高,在霍乱弧菌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霍乱弧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靛基质反应阳性,当培养在含硝酸盐及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产生靛基质与亚硝酸盐,在浓硫酸存在时,生成红色,称为霍乱红反应,但其他非致病性弧菌亦有此反应,故不能凭此鉴定霍乱弧菌。EL 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生化反应有所不同。前者Vp阳性而后者为阴性。前者能产生强烈的溶血素,溶解羊红细胞,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溶血环,古典型霍乱弧菌则不溶解羊红细胞。个别EL Tor型霍乱弧菌株亦不溶血。

抗原性

根据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Ⅵ个血清群,第Ⅰ群包括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第Ⅰ群A、B、C三种抗原成份可将霍乱弧菌分为三个血清型:含AC者为原型(又称稻叶型),含AB者为异型(又称小川型),A、B、C均有者称中间型(彦岛型)。

抵抗力

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较强,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鲜鱼,贝壳类食物上存活1~2周。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湿热55℃,15分钟,100℃,1~2分钟,水中加0.5ppm氯15分钟可被杀死。0.1%高锰酸钾浸泡蔬菜、水果可达到消毒目的。在正常胃酸中仅生存4分钟。

霍乱的治疗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1.一般治疗与护理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1.一般治疗与护理

(1)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弧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方可解除隔离,患者用物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病区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2)休息重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好转。

(3)饮食剧烈泻吐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可给流质饮食,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缓慢增加饮食。(4)水分的补充为霍乱的基础治疗,轻型患者可口服补液,重型患者需静脉补液,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补液。(5)标本采集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呕吐物的粪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注意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准确纪录出入量,注明大小便次数、量和性状。

2.输液的治疗与护理输液治疗原则:早期、迅速、适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3.对症治疗与护理(1)频繁呕吐可给阿托品。

(2)剧烈腹泻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肌肉痉挛可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热敷、按摩。(4)周围循环衰竭者在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可用阿拉明或多巴胺药物。

(5)尿毒症者应严格控制体入量,禁止蛋白质饮食,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协助医生做透析疗法。

4.病因治疗与护理四环素有缩短疗程减轻腹泻及缩短粪便排菌时间、减少带菌现象,可静脉滴注,直至病情好转,也可用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吡哌酸等药治疗

5.注意事项本病常见的并发症有酸中毒、尿毒症、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低钾综合征等。

霍乱的饮食

1.走在霍乱前面——预防霍乱“吃”为先

◆选购新鲜的海、水产品(鱼片、冰虾、牡蛎、蛤、蚶等,半生食螺、贝类),不食用腐败变质、感官异常等不新鲜的海、水产品。对下面几种水产品要特别留意:

两栖类:甲鱼、牛蛙,其中进口甲鱼危险较大。

甲壳类:虾、蟹,其中河虾危险性较大。

鱼类:如鳝鱼、黑鱼、鳗鱼等体表黏液多的鱼类。

贝壳类:蛏、蚶、蛤、螺。

◆海、水产品与畜禽肉、蔬菜要分池清洗,用专用容器盛装,严防食物交叉污染。

◆食物要煮熟煮透,其中心温度必须达70度以上。

◆烹调后未立即食用的食品,要注意清洁卫生,防止苍蝇叮爬污染。

◆食用隔餐、隔夜食品前,要重新加热煮透,其中心温度必须达70度以上,未经充分加热的食品不能食用。

◆不吃生的、半生的(开水焯不足4分钟)和腌制的海、水产品。

◆不喝生水,只饮用安全卫生的水或煮沸、加氯消毒过的水。

◆人秋后蜂蜜吃前先熬熟,不吃生蜂蜜。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

2.“快速走过”霍乱——治疗霍乱这样吃

◆冬瓜汤

冬瓜适量去皮切成条块,加入水适量煮至冬瓜烂,加入盐。

◆大葱枣汤

葱白20根,红枣2个,加入水300毫升煮至200毫升,每天2次,每次100毫升。

◆杨梅茶

杨梅适量,加入开水冲泡,代茶饮。饮前加入白糖或冰糖适量。

◆乌梅茶

乌梅适量,加入开水冲泡,代茶饮。饮前加入白糖或冰糖适量。

一天大便3次是正常的吗

一日三次大便正常不正常不能光看次数,还要看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与饮食的变化,还要观察大便色质的异常变化也有很重要意义:

1.望大便的颜色:健康人大便为棕黄色.大便的颜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①白色便.如胆道阻塞时,粪便呈灰白色.②血便.

2.望大便的性状:大便清稀,可见消化不良或肠滴虫所致的腹泻,如同时有粘液,脓血则应考虑急性肠炎.大便带脓血,粘液,则以细菌性或阿米巴性痢疾为多见;大便呈血水或洗肉水样,可能为嗜盐杆菌感染或急性坏死性肠炎等;大便呈米泔水样,常见于霍乱或副霍乱;大便内含有大量脂肪及泡沫,多气而臭为胰腺疾病或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若大便呈糊状,一般为功能性腹泻所引起.

上面讲了关于大便次数的相关知识,那么,对于一天大便3次正常吗?这个问题不能光从次数上来看,还要看自己身体是否有什么不适,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个次数以及大便有没有异常,如是身体没有不适和大便没有异常,而频率一直都是这样那一天三次就是正常的。

如何治疗霍乱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1.一般治疗与护理(1)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弧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方可解除隔离,患者用物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病区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2)休息重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好转。(3)饮食剧烈泻吐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可给流质饮食,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缓慢增加饮食。(4)水分的补充为霍乱的基础治疗,轻型患者可口服补液,重型患者需静脉补液,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补液。(5)标本采集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呕吐物的粪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注意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准确纪录出入量,注明大小便次数、量和性状。

2.输液的治疗与护理输液治疗原则:早期、迅速、适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3.对症治疗与护理(1)频繁呕吐可给阿托品。

(2)剧烈腹泻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肌肉痉挛可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热敷、按摩。

(4)周围循环衰竭者在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可用阿拉明或多巴胺药物。

(5)尿毒症者应严格控制体入量,禁止蛋白质饮食,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协助医生做透析疗法。

腹泻诊断常见误区是什么

腹泻的诊断关键是对原发疾病或病因的诊断,需从起病情况与病程、发病年龄、发病人群、腹泻次数与粪便性质、伴随症状和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

1、急性腹泻应根据病史、发病季节、伴随的全身症状等,首先鉴别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食物中毒、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致病菌的明确有赖于粪便培养,一些寄生虫如贾第虫等需行肠黏膜活检。

2、慢性腹泻可通过病史,体检,肛门指检,大便常规培养及找虫卵和寄生虫、大便脂肪测定,消化道内镜和活检等来明确诊断。首先应明确腹泻是源于小肠还是结肠。如为小肠性腹泻,应进一步作钡餐检查、小肠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器质性抑或功能性。如属结肠性腹泻,应做结肠镜检查,观察有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腹泻诊断的常见误区是应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霍乱区分:

霍乱与副霍乱:副霍乱系由Eltor弧菌引起,流行特点与霍乱不同,多为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或呈跳跃式。此菌的培养特点,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均与霍乱弧菌相同。

①霍乱的临床特点:

A.潜伏期一般为2~3天,也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6天之久。

B.发病急骤,呕吐与腹泻剧烈,呕吐为喷射性,反复不止,粪便及呕吐物为米泔水样,排便量大而无粪质。

C.严重的脱水,可致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严重者可有高热、少尿、无尿、肾衰竭死亡。常伴肌肉痉挛,尤其是腓肠肌及腹肌为明显。

②诊断依据:A.流行病学特点。B.典型的临床表现。C.特殊的细菌学检查与血清学检查。

霍乱的偏方

(1)取嚏法:用皂角末或通关散等药吹入鼻中,取嚏以通气道,使邪气外泄,浊气外出。多用于干霍乱,可使症状减轻。

(2)刮痧:刮痧部位一般取肩颈、脊背、胸前、胁肋、两肘臂、两膝弯等处,用刮痧板(如无,可用银元、铜元、木梳背等代替)蘸活血润滑剂或止痛灵(可用菜油代替)从上而下刮之,直至表皮出现红紫色瘀点或密集的红紫色疙瘩为止。项下及大小腹软肉处,以食盐研细,用手擦之,或用手指蘸清水搓之。

刮痧有助于疏通经络,使邪气外出,可使症状减轻,适用于干霍乱。

(3)熨灸:熨灸用于霍乱之属寒者,可用炒盐 1包,熨其心腹,令气透;或熨其背,可使手足逆冷者转暖。凡腹痛喜温喜按,唇白,面色灰白,为内虚阴寒之证,可用灸法。若四肢虽冷而苦渴苔腻,腹痛而睛赤唇红,或烦躁喜凉者,为热郁气闷之证,宜急针刺,不可用熨灸。

(4)淬法:《霍乱论·治法篇》说:“ 营卫之气为邪气所阻,而不流通,则手足厥冷而腹痛,身有红点而隐约,此名斑痧,亦曰番痧, ……宜以灯心微蘸油,点火淬之,以灯火近肉即提起,病即松。”此法亦有助于宣通营卫,使邪从外出,而症状减轻。

(5)溻洗:用生大蒜捣烂成泥,贴两足心;或大蒜三瓣,捣碎成泥,加黄蜡适量涂敷于足心,外以纱布覆盖,每日1次,3次为1疗程;或吴茱萸50g研末,盐卤和,涂两足心;或用盐卤加热淋洗,并以手蘸摩擦之,也可用烧酒摩擦转筋处。

(6)针刺:一般热霍乱宜针刺,取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兼见它经症状者,兼取它经穴位。常用穴位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内庭、天枢、公孙、三阴交、少商及委中等。

上吐下泻最快的办法 上吐下泻什么病

患有伴有上吐、下泻、腹痛症状的,临床上多见于急性胃肠炎、霍乱、副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

而急性胃炎的治疗,要针对病因,通常需减少刺激性食物或暂时禁食1—2天,如无恶心、吐者可给饮水或给流质易消化饮食,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

1、腹痛者给阿托品口服或注射,亦可用热水袋做腹部热敷。

2、如因吃不洁饮食引起或有肠炎者要给消炎药,如氯霉素、新霉素、黄连素等口服。

3、有呕血者,可用冰盐水洗胃,口服止血药或静脉输入甲氰咪胍等。

4、但急性腐蚀性胃炎,绝对不能给饮水进食或洗胃,应立即给饮用鸡蛋清、牛奶、豆浆之类,以达到中和酸、碱,保护粘膜。

5、有胃穿孔者属急腹症,应即刻请外科医生诊断,必要时做手术治疗。

备注:上述用药及措施均需在专业的医师操作指导下对症进行。

什么是霍乱

什么是霍乱?在这个社会发展快速的时代,霍乱不像以前那么流行因此人们病不是十分了解,那么什么是霍乱呢?传染科疾病专家告诉你: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夏季是流行季节。在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沿海地区还有病例发生。由于交通发达,有病例及健康带菌者出现,就有引起流行的可能,须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霍乱弧菌在海水可存活10~13天,在冰箱的鲜肉、鱼虾、牛奶中可存活1~4周不等,在室温下的蔬菜里可存活1~5天。有报道在由东南亚进口的“洋水鱼”中曾检出过霍乱弧菌。饮用受污染的水、进食受污染的海鲜可引起流行。正常情况下胃酸可杀灭霍乱弧菌,在胃酸减少或吃下的细菌较多时即可发玻典型者表现为先泻后吐,腹泻无痛性,无里急后重,大便排泄量很大,开始稀水样,后如米泔水样,少数洗肉水样(出血所致)。呕吐物也可呈米泔水样,由于大量吐泻,病人很快脱水、循环衰竭,不及时纠正可致死亡。一部分为轻型病人,只表现为腹泻,每日数次,无呕吐及脱水。所以在流行期间,凡有腹泻者,尤其每日腹泻3次或3次以上者均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做大便培养或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以上就是对于什么是霍乱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做好预防措施,远离疾病困扰。祝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霍乱

专家表示:秋季本身就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对于各类肠道传染病要多加留意。目前,霍乱疫情仍处于散发阶段,可防可治,关键是市民要做到吃熟食、喝开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才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 ●对外 小心霍乱弧菌污染 海南省此次发生霍乱疫情与10月中上旬遭遇到30年一遇的强降雨不无关系。由于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海水倒灌,积水难排,自然界中存在的霍乱弧菌污染了外环境,一些蔬菜食品可能因此受到污染。再加上海南省部分地区居民卫生意识不强,环境卫生较差,最终导致霍乱疫情的出现。 ●症状 上吐下泻 少数人伴发烧 作为一

霍乱疫苗有必要打吗?

很多网友对霍乱疫苗并不是很了解,比如像网友妮娜天使就说:“霍乱疫苗我没听说过的!”其实,霍乱疫苗的预防接种,是可以降低霍乱的发病率,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但是否有必要打呢? 是否接种霍乱疫苗,这个是家长自己决定的事情。除了一些国家要求必须打的之外,其他的可以遵循家长的意见进行。一般来说,是否接种霍乱疫苗主要看当地的情况是不是严重。而世卫组织从未建议使用注射用霍乱疫苗,因为这种疫苗的保护效率较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此外,霍乱疫苗还会出现副作用,大约50%的疫苗接种者在接种部位产生疼痛和发炎,10%

婴儿大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1、粪便颜色 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陶土色,见了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2、粪便形态 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粪

胃疼发烧腹泻的疾病诊断

1、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流行,潜伏期多为1~2天,长可达7 天,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急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 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粪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2、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形式。 3、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表现为儿童或成人的夏季流行性,无菌性腹泻,临床特点是

每天排便三次是正常吗

正常粪便量的多少和食物有关,进食肉类及蛋白质者量较少,素食者量较多,健康人每日有1~2次通畅的大便,成条形状,松软适中,有臭味.如果超过正常次数,就是异常表现.常见: ①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杂有脓血,粘液者,常可伴有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症状. ②便秘.正常成人每1~2天就应该大便一次,如果2~3天以上仍不大便,粪便干燥,坚硬,不易解出,称为便秘. 一日三次大便正常不正常不能光看次数,还要看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与饮食的变化,还要观察大便色质的异常变化也有很重要意义: 1.望大便的颜色:健康人大便

霍乱的食物传播

通过食物传播是霍乱发生的另一种常见途径。在已经有比较安全的饮用水的地方,由于轻型霍乱患者、带菌者等的粪便、排泄物污染了食物而引起的食物型霍乱传播甚至暴发也常有发生,有的地区甚至还相当突出。 霍乱流行区内的食物在生产、运输、加工、贮存和销售中过程都有可能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所污染,也可能被患者、带菌者直接污染,而霍乱流行区的水产品(如鱼、牛蛙等),特别是甲壳类、贝壳类(如虾、蟹、甲鱼和烃子等)产品的传播作用更大。 此外,霍乱流行区的生冷食品、半流体的食物、鱼、肉、蔬菜、乳制品等也容易被污染。在这些食物中,霍乱

霍乱应该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与护理: ①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弧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方可解除隔离,病人用物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用加倍量的20%漂白粉乳剂或2~3%来苏儿,0.5%氯胺,还可用新药“84”消毒液消毒,病区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②休息。重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好转。 ③饮食。剧烈泻吐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可给流质饮食,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缓慢增加饮食。 ④水份的补充为霍乱的基础治疗,轻型患者可口服补液,重型患者需静脉补液,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补

上吐下泻不一定是霍乱

上吐下泻不一定是霍乱——大家都知道霍乱病人的典型症状就是上吐下泻,但认为上吐下泻就一定是霍乱则是错误的。因为除霍乱外,下列常见疾病也可出现上吐下泻症状,可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细菌学检查加以区别。下面传染病医院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1.食物中毒引起的胃肠炎。如吃了不干净或腐败变质的食物与有毒植物如毒蕈等,或由化学品如汞、砷引起的中毒,同食者往往集体发病。与霍乱先泻后吐症状不同,常为先吐后泻,有时伴有明显的腹痛及发热,大便多为黄水样且较臭。 2.病毒性胃肠炎。多由于着凉、感冒引起,秋冬季节多见,有咳嗽,发热等上呼吸

霍乱疫苗有必要打吗

霍乱本身在中国,起码在上海是不太可能遭遇的,退一步说,就算发生了,也是有药可治的,所以根本不需要让孩子去吃这个苦头。我老公以前做研发的时候,做过一段时间霍乱疫苗的(他们这个针是专门销往那些东南亚地区的,国内根本没地方要他们的疫苗),成天实验室里培养霍乱菌,感染过一次,打完针就没事了,这个病在现在来说,是小病,没必要打的。 我们打流感是因为北京冬春是高发期,如果当地比较流行这样的传染病,那预防一下也是可以的。 是否接种霍乱疫苗,这个是家长自己决定的事情。除了一些国家要求必须打的之外,其他的可以遵循家长的意见

霍乱疫苗有效期是多少

霍乱疫苗的作用 霍乱疫苗的预防接种,可以降低霍乱的发病率,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 霍乱疫苗的不良反应 偶见轻度腹痛、荨麻疹、恶心、腹泻。 霍乱疫苗的接种对象 哪些人易感染霍乱就是接种对象。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尤其是霍乱发病与流行和发生自然灾害地区的高危人群,出入境和旅行者以及从事餐饮业和野外作业重点人员等也是极为适用的对象。 霍乱疫苗的接种方法 注射用霍乱疫苗:剂量为年龄10岁以上及成人为0.5ml,5~10岁为0.3ml,4~6岁为0.2ml,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建议使用。 口服疫苗:根据疫苗不同,疫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