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夏季暑热症
如何预防夏季暑热症
夏天怎样应对暑热症
夏天就到了,而且有的宝宝身体会突然出现发热,而且伴随着发热还出现口渴、烦躁、少汗、多尿等现象,服用退热的药物后,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医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夏季暑热症,我们一般称为中暑。夏季暑热症多发生于2周岁以内的孩子,与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汗腺的发育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失控有关。
人体是怎样进行体温调节的:
人类是恒温性动物,无论四季的气候如何变化,人体的正常体温都维持在36度—37度之间。尽管冬季气温低,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衣服保暖,也可以通过增加运动、吃高热量的食物等来保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的夏季,我们也可以通过减少衣服,出汗,尿量增加等方式维持正常体温。我们身体的这些调节能力是由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当中枢感受到体温低于36度时,产生热量的中枢就要开始启动了。同样的道理,当体温高于37度的时候,则散热中枢就开始工作了。这样人体的温度才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夏季暑热症是怎么伤害宝宝的:
虽然人体对体温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也是有一定的耐受限度的。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协调功能较差,很易受气候、不良环境、精神刺激、喂养不当、疾病、药物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失调。如果长时间置身在高温的环境中,机体的调节机能就会失常。这种损伤对于孩子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夏季署热症。
夏季暑热症是可以预防的:
夏季暑热症是夏季发生的一种综合征,如果了解了相关知识,也是可以预防的:
1、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降温方法是多给小儿喝西瓜汁、绿豆汤、淡盐水,但不要过凉。
2、夏季天气炎热,家长经常给孩子买冷饮、吹电扇、开空调,这些如果掌握不得当,都会成为孩子患病的诱因。电扇不能直吹,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尤其是夜间,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3、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在太阳下和通风不良的地方玩。不要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要穿透气性好的纯棉制品。
4、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使用空调时,许多家庭忽略了房间空气的流通,容易造成室内细菌、病毒的滋生;而且室内外温度的骤变也使小儿难以适应而患病。
夏季暑热和暑湿感冒最常见
夏日天如蒸桑拿,湿和热一同向人袭来,不少人吹空调、洗凉水澡、喝大量冷饮,一不小心就患上了感冒,而通过捂汗来退热似乎已经成为对付感冒的常用方法。但感冒也有寒热之分,对于热天里的暑湿感冒,若用捂汗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夏季暑热和暑湿感冒最常见
夏季除了防暑,还应该祛湿,以避免患上暑热或暑湿感冒。暑热感冒即热感冒,多发生于干燥酷热的时节,通常会有发热、口干、咽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暑湿感冒病因在“湿”,易发生在多雨又炎热的天气,表现为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二者以暑中含湿的多少相区分,但最主要的症状都为发热,要想病情好转,首先应该以退热为主。
夏季感冒不能捂汗来退热
有的人在夏季感冒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希望可以通过憋汗来退热,或是采用剧烈运动的方法让自己出汗。其实这些都不一定靠谱。夏日感冒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在炎热的天气,即便出汗,身体的热度也难以完全散开。
另外,夏季容易缺水,且人处在一个虚弱的状态,此时单纯的运动只会增加体力的消耗,若再出一身大汗,可能会造成电解质的紊乱,使抗病力下降。所以,不能仅仅靠发汗来退热,而是应该先清热解暑。
感冒多喝水才是王道
对于夏季感冒,正确的做法是多休息,一定要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若是由于身体虚弱而没有胃口,可以适当吃一些流质的食物,并与清热食物相搭配,这样不仅暖胃,也能加强抵抗力。对于感冒特别严重的情况,可以吃一些非处方药来缓解病情。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热
感冒风热表证,高热烦渴,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可用鬼针草配野菊花、银花、黄皮叶、龙眼叶治疗。夏季暑热,可配玉叶金花、水翁花、岗梅、崩大碗等清热解暑。
夏天喝什么茶祛暑 金银花茶
处方:金银花20g、白糖15g。
制法:金银花20g放入茶壶内,冲入开水1000毫升,稍凉后加入白糖15g即可服用,适用于防治夏季暑热症。
炎热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一、安定心神
夏天气温高,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因此精神调养很关键。夏季如何预防中暑?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如果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调,对身体不利。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其实就是夏天调整情绪的一个办法。也就是说,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应当调整呼吸,使心神安静,意念中如能想像着心中存有冰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在此期间,应注意保持积极心态,尽量少发火。
二、补充水分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夏季如何预防中暑?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所以,闲时要多喝点水,有助于新陈代谢!
三、饮食清淡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夏季由于多汗,盐分损失多,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
冷食不宜多吃,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夏季如何预防中暑?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四、多去晨运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夏季如何预防中暑?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会损阳气,还易中暑。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
五、洗温水澡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六、空调26度
在恒定温度下,室温保持在26是最适合休息的。如果室温过低,第二天起来易出现浑身乏力、头疼、腰酸背疼、四肢痛、关节痛等症状,更严重时会引发腹泻、月经不调、“空调病”等更多疾病。夏季如何预防中暑?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酷暑需防夏季热
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尤其在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多发。小儿夏季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加之发汗机能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缓慢,难以适应夏季的酷热环境,故造成发热持久不退,其中尤以营养、发育较差或病后失调的孩子发病率为高。
目前尚无发现夏季热有传染性和免疫性,可不药而愈。但孩子今年患此病后,下一年往往会复发,有的孩子会持续2~4年,不过症状会有所减轻,病程也较短。虽然此病可以不药而愈,但若不加强防治,不但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由于孩子抗病能力下降,还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如消化不良、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等。所以,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护理和治疗是极为必要的。
宜清淡饮食 多喝凉白开
由于小儿夏季热缺乏特效药,所以预防比治疗显得更重要。加强居室防暑、降温、通风、散热,让居室保持凉爽、空气新鲜。若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不超过7℃),并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加强锻炼,少带孩子到高温酷热的地方去游玩,多带孩子到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玩耍,增强孩子身体素质和适应气候的能力。
孩子患了夏季热后应适当多饮水,以凉(温)白开水为佳,果汁和蔬菜汁亦可。体弱多病的幼儿不宜在酷暑盛夏断乳,应加强营养和护理。要给小儿穿宽松、柔软、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服,保持小儿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洗手,勤换衣服和尿布。小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水温一般比孩子体温低3~4℃),每天2~3次,每次洗15~20分钟,以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散热。
对发热较高的孩子,可用酒精擦浴,但不宜用冷水擦浴,以免闭汗使体温更高,甚至引发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等,更不能滥用抗生素。夏季热的表现除了发热、多饮、多尿、少汗、汗闭等症状以外,还会出现咽喉红肿、充血等轻微的炎症,但并非细菌入侵引起,所以切忌给孩子服用消炎药物,否则容易发生肠胃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导致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引起病情的恶性循环,损害孩子健康。此外,滥用退热药也没好处。
对于小儿夏季热可用食疗的方法来调养身体,这是缓解发热症状的最好途径。总的原则是,饮食宜清淡,少吃或不吃油腻与刺激性食物。宜多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如瘦肉、西瓜、冬瓜、黄瓜、苦瓜、绿豆汤(粥)、菠萝、西红柿、鲜藕、酸梅汤、水果汁以及粥食等。
暑热症症状 什么是暑热症
“暑热症”医学上称它为小儿夏季热,它主要在炎热的夏天时发生,并不是宝宝感染了病菌而发烧,而是因外界环境升高而致使体温上升,所以也有人叫它“夏期高体温症”。
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天气愈热,热度愈高。时间持续1~3个月之久,一直到天气逐渐凉爽了才自然告退。但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宝宝,因天气炎热时间长,所以即使不是在夏季,每年从4~10月份都可能发病。
夏季暑热感冒 不宜喝姜汤
立夏后,昼夜温差大,记者近日在某医院的呼吸内科看到挤满了看感冒的病人。“都说感冒不吃药一个星期就好了,我这已经两个星期了,还不好,咋感觉夏天感冒比冬天还难好。”一位病人念叨说。“夏天确实容易感冒,加上天气本来就热,感冒后感觉特别难受。”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杜保荣说。为啥夏天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平时又该怎样预防呢?
天气湿热人贪凉感冒易得不易好
“夏天天气热,空气湿度大,再加上大家爱吹风扇、吹空调、洗凉水澡,外热内冷,是夏季易患感冒、不容易好的主要原因。”杜保荣说。
另外,夏天白天时间长,睡眠时间相对减少,天气闷热易出汗,人的运动量也相对减少,这些都会导致免疫力降低,也是感冒容易侵袭的原因之一。
“感冒了不要乱吃感冒药,不但不要乱吃消炎药,中药也要对症吃。”杜保荣特别强调说,感觉感冒是小病,不用上医院,乱吃药也是很多人感冒好不了的主要原因。
他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辨别夏天最常见的两种感冒:暑热感冒,顾名思义是“热”,所以通常会发烧、口干、嗓子疼,舌苔和鼻涕都发黄;而暑湿感冒就是通常所说的“热伤风”,是湿热天气中受凉导致的,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还经常有消化道症状,比如腹胀、腹泻等。对于暑热感冒,可以喝清热解毒类药物,而暑湿感冒最对症的就是藿香正气水。“消炎药的话,一定要查了血象高再用,不然用了也没用。”他再次强调。
喝姜汤、捂汗都会加重病情
“患感冒要往医院跑好几趟,实在麻烦。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感冒的时候,自己熬点姜汤喝是不是有效呢?”在杜保荣的门诊室里,另一位感冒病人问。
“姜汤对夏季感冒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可能令感冒越治越重,千万不能喝。”杜保荣提醒说,因为夏季感冒多数不是由风寒所致,“姜”的作用主要是去除肠胃寒湿,对因“热”引起的夏季感冒无效,喝了只会适得其反。此外,盖被子“捂汗”的手段对付冬季感冒有效,也是夏季感冒的大忌,因为夏季感冒本身由热引起,“捂汗”过程中出汗再多,也不会起到退烧的效果。
感冒喝姜汤有用吗
姜性辛温,主要作用是疏风趋寒解表,除肠胃寒湿,对风寒感冒效果较好。而对于因“热”引起的风热感冒,喝了不仅不会退热,反而会使热症加重。
夏天得了感冒,要注意清热解暑。暑湿感冒者可以用藿香正气水缓解病情,暑热感冒则可以喝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适量吃一些绿豆、西红柿也可以起到消暑作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夏季不能因为解暑降温而贪凉,所以既要防暑又要防寒。用薄荷、菊花等清热的食材泡茶,对夏季感冒有一定预防作用。
夏季暑热吃什么药好
夏季暑热高温,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很容易引发暑热感冒,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暑热感冒常表现为孩子肠胃不适、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暑热感冒季节性强,热象突出,是四季感冒中症状较重的一种类型,会出现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口渴、咽痛等为主症的证候。轻度的症状一般体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而重度则有发热、咽喉痛等症状。重度热感冒治疗不及时甚至有可能引发中耳炎、气管炎等,特别是3到6岁的儿童。
夏季暑热吃什么药好?如何防治儿童的暑热感冒呢?医生建议,首先要注意调理孩子的饮食,饮食要清淡,可食用苦味的蔬菜,少食用过咸过甜的食物,多饮水。切记,不要贪凉。如果孩子出现暑热感冒症状时,可以先让孩子服用一些儿童专用的感冒药,这类非处方药一般没有毒副作用,可以治疗孩子一般情况下出现的各类感冒。服用后观察一两天,如果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夏至节气的保健常识 吃姜促消化
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另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
建议:夏季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量进补对男子性功能的保护和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
黄瓜发苦能吃吗 黄瓜蜜饮
夏季暑热之邪严重,如果饮食不加节制,很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专家推荐具有清热、止渴、润燥、利咽、消肿功效的黄瓜蜜饮。
适用人群:夏季暑热,烦渴,咽喉肿痛者。
做法:黄瓜切片放到保温杯里,加点蜂蜜,趁热喝或者放凉喝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