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盲目补铁会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盲目补铁会影响生长发育
家长不要擅自给儿童补铁
铁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儿童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使患儿肤色苍白、疲乏无力、感情冷漠,严重地影响智力与神经发育。我国城乡缺铁性贫血患者比较多,于是儿童食品中的铁强化食品也应运而生,而且种类不断增多。
专家们认为,健康的儿童无需额外补铁。美国曾发现过量服用补血铁片而致婴幼儿死亡实例。一般说来,市场上的铁强化食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按婴幼儿食品国家标准强化的,每l00克含铁6 ̄10毫克;另一种属于特殊的铁强化食品,每100克含铁高达40毫克。后者不宜作为婴幼儿主食长期服用,以防造成儿童体内含铁量过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去平衡,导致婴幼儿食欲不振、厌食、生长发育延缓、血压低、胆固醇异常,从而增加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对于出生后1周至3个月的婴儿不必补铁。由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血红蛋白暂时低于正常水平,而出现生理性贫血,不需要特殊补铁治疗。此外,儿童不宜同时食用两种不同的铁强化食品,以防摄入铁元素过量。
为什么儿童万万不能通过过度节食来减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控制饮食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儿童每 天成长所需和运动消耗的能量,包括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等。我们不推荐通过单纯节食来达到减肥的目的,这么做不仅会事倍功半, 而且往往得不偿失,会影响儿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相反,必须保证儿 童每天成长所需和运动消耗的能量,包括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 质等,缺一不可,否则可能导致某种氨基酸或微量元素缺乏,影响生长发育, 甚至影响免疫功能,导致疾病。
蛀牙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不少儿童因糖吃多了或饮料喝多了患有蛀牙。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儿童蛀牙除了对牙齿、口腔产生影响外,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蛀牙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营养需求较高,而营养的摄入离不开良好的咀嚼功能。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进而影响对食物的切割和磨细,对于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孩子要么不吃,要么咀嚼不充分,影响胃肠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临床上发现,满口蛀牙的小朋友比同龄儿童瘦小。经常有家长说,龋病治好后,孩子吃饭香了,更健康更结实了。
儿童蛀牙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专家介绍,由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可成为身体其他疾病的感染病灶,称之为“病灶牙”。牙齿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其他器官,在机体过度疲劳、感冒、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另外,婴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乳牙龋齿,尤其是前牙的严重龋坏或早失,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孩子讲话时会出现“漏风”现象,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面面俱到”的刷牙方法
如何预防儿童蛀牙和其引发的疾病?姚军认为,最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他对刷牙方法做了细致研究,推出“面面俱到”的刷牙方法,这一刷牙方法的核心原则有三个:
一、牙齿分六个区十六个面。分区是为了在刷牙时明白刷牙的部位,具体是单颌前牙为一区有唇舌侧两个面,两侧后牙各为一区有唇舌颌三个面,这样单颌三个区,总共为八个面,而上下颌加起来就有六个区十六个面了,这也就是“面面俱到”的“面面”。
二、刷牙用力适当。刷牙如果太用力,刷毛的尖端就会刺痛牙龈,这样在刷牙时就让开了牙龈与牙齿的连接部分,造成食物残渣容易积存的地方没有刷干净的现象。
三、用颤动的方法刷牙。使用颤动的运动方式可以让刷毛尖部与牙面良好结合,刷洗时毛尖在牙面小范围旋转清洁牙面,避免长距离运动对牙齿表面不均匀的磨损。颤动时,刷毛尖端可以轻轻进入牙龈与牙齿的连接部分,在按摩牙龈的同时将最不容易刷干净的地方清理干净。
蛀牙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营养需求较高,而营养的摄入离不开良好的咀嚼功能。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进而影响对食物的切割和磨细,对于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孩子要么不吃,要么咀嚼不充分,影响胃肠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临床上发现,满口蛀牙的小朋友比同龄儿童瘦小。经常有家长说,龋病治好后,孩子吃饭香了,更健康更结实了。
儿童蛀牙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专家介绍,由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可成为身体其他疾病的感染病灶,称之为“病灶牙”。牙齿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其他器官,在机体过度疲劳、感冒、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另外,婴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乳牙龋齿,尤其是前牙的严重龋坏或早失,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孩子讲话时会出现“漏风”现象,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肥胖该如何减肥 不宜学成人节食
童年是成长和发展中速度最快、最关键的时期,一定要有足够的糖、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限制儿童饮食过度帮助儿童减肥是绝对不可能的。另外,成年人不仅可以采用手术除脂、药物减肥等方法,孩子都不能使用,因为这些方法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
宝宝经常积食会影响生长发育
宝宝积食的四个症状:
1.食欲下降,吃饭没胃口,还常常感到恶心。
2.睡眠不安稳,在床上身体一直翻动,辗转反侧,不断变换睡姿,能够折腾一晚。
3.腹部不适,喊肚子疼,出现腹胀、不排便或者排便有结节等症状。
4.口气不好,可以明显闻出嘴里有酸腐的异味。
宝宝积食的护理妙招:
首先,家长要改变喂养行为,因为大多数小孩脾胃受伤是后天造成的。家长要让孩子按顿吃饭、按时吃饭,而不是无规律饮食。也不要追着孩子喂饭,要让他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以免影响他判断饥饱。
其次,膳食平衡很重要,孩子积食后,饮食要有节制,可以稍清淡一些,营养搭配要合理,不能一味给孩子吃高热、高甜的食物。家长应该多跟专家交流,或者在专业的书籍报刊中获得膳食指导。
最后,如果孩子属于严重积食,就要立即就医。
腹泻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合理用药,注意观察如明确孩子腹泻为细菌感染所致,则应遵医嘱及早、按时服用药物,并且用药应满1疗程(5-7天)。用药中途如孩子腹泻好转也不应停药,以免感染复发或形成慢性肠炎,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对由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泻(如病毒感染、吸收消化功能不良等),则不应滥用抗生素。可短程服用助消化药(如多酶片、复合维生素B等),收敛止泻药(如次碳酸铋、石榴皮水)或起健脾助消化作用的中药。
无论服用何药,均应以合理饮食和口服补液为前提,方能起到良好效果。因腹泻系胃肠功能紊乱所致,所以治疗时如用药,应以口服药物效果为佳。只有在孩子细菌感染严重时,或伴有较剧烈呕吐,继发脱水等症时,方须进行输液处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婴幼儿严重腹泻时,常可继发脱水、酸中毒、低血钾及其他电解质紊乱和肠出血等并发症,常常可危及生命。所以,对腹泻的孩子除应采取上述措施外,还须密切注意其精神状况、尿量和大便性状的改变等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变化,应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抢救。
加强护理
对腹泻的孩子应加强腹部的保暖措施和保证孩子臀部的清洁。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着,亦可用大口罩,护肚兜等围住婴儿脐部,以免使腹部受凉后加快肠蠕动,导致腹泻加重。孩子每次排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洗净臀部,并可在肛门周周涂用麻油、消毒鱼肝油等油剂,以保护局部的皮肤粘膜。还应及时更换洁、柔软的尿布和被污染的衣物,洗净后须煮、烫或曝晒消毒,以防止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发生。部分腹泻严重的孩子或如营养不良孩子发生腹泻时,易发生脱肛现象,表现为部分直肠粘膜突出于肛门外。此时家长可在给孩子清洗臀部时,用柔软的毛巾将脱垂的部分轻轻的往上顶,如数次无效或反复发生脱肛,则须由中医行局部药物熏蒸等治疗。
学龄前儿童体检的重点
儿童体检重在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体格和智力发育异常。儿童体检有几个特有的项目与重点,像智力水平、微量元素、铅含量、骨龄、听力检测等等。1.血色素
贫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龄正常孩子矮2~10厘米,原因多半是缺铁。缺铁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响认知能力,造成孩子多动、行为怪异。
2.铅含量
铅是人体唯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影响着智力和骨骼的发育,造成贫血、消化不良,破坏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使人体内有0.01微克铅的存在,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铅测定是儿童体检的重中之重。
3.骨龄测定
主要是根据x光片分析孩子的身高潜力和发展。据科学研究显示,孩子出现骨龄发育提前趋势,会严重影响他的体型、身高,致使他16岁就不再长个儿。因此,体检时骨龄测定也必不可少。
4. 钙、锌、镁
体内的锌低于正常1/2水平的孩子有80%存在严重发育迟缓,因此,孩子要想长高,锌的摄入量很重要。镁、钙也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相辅相成促进发育。高血钙、钙缺乏都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疾病,因此,钙不能随便补充,必须检测后遵照医嘱补充。
宝宝缺锌的表现 哪些食物可以补锌
动物性食物中锌含量高,而且锌吸收率高。
牛肉、瘦猪肉、肝脏等是最容易获得的富锌食物,鱼类的锌含量不及瘦肉的1/2,牡蛎等贝类食物的锌含量高但不易获得。植物性食物的锌含量低,并且植酸含量高影响锌的吸收。强化锌的食品也提供部分锌。
儿童的营养和生长发育是每个家庭关注的问题,锌是儿童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微量营养素,家长可以根据宝宝每天的需要量选择含锌丰富的食物来补充。对有明显食欲低下、生长不良的儿童切不可按照广告盲目补锌。最好先到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疾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锌元素。
盲目补铁有碍儿童生长发育
不伴贫血的缺铁更常见
柯海劲介绍,铁是人体的一种必需元素,对生长发育处于迅猛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对铁的需求量也会相对增加。如果铁缺乏时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虽然很少会导致小儿的死亡,但是,它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体格发育、免疫力水平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还会干扰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儿童的行为异常,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下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等,再严重一点的甚至会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等,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症。所以,小儿缺铁性贫血常会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7个月一7岁儿童铁缺乏症(ID)总患病率40.3%,IDA患病率7.8%。尽管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缺铁(不伴贫血的ID)仍很严重,其中婴儿缺铁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显著高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而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5.6%)。
面对较常见的缺铁问题,很多家长容易矫枉过正,都生怕自己的孩子缺铁了,不少家长甚至对“补铁”持“多多益善、有备无患”的心态,于是通过各种途径给孩子补铁补血,又是食疗,又是各种各样的补铁剂什么的。柯海劲说,殊不知,这种盲目地补铁补血,不仅浪费钱,而且还可能会导致孩子体内的铁负荷过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当人体内铁超载时,首先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不适症状,接着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再严重一点的甚至还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所以,柯海劲提醒,家长最好不要在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就自行购买各种铁制剂给孩子食用,尤其是不能同时食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铁强化剂,以免造成铁摄入过量。
孩子吃太咸的食物会影响生长发育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在给孩子做饭菜的时候,往往是以自己的口感来决定咸淡,这是不妥当的。特别是平时“口重”(喜欢吃比较咸的食物)的父母,长期让孩子吃较咸的食物,会给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宝宝吃太咸危害大
家长以自己的口感为孩子的饭菜定咸淡,容易引起孩子食盐摄入过多。小朋友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还未成熟,新陈代谢能力比较薄弱,肾脏等器官的排泄调节作用尚不完善,日常饮食过咸容易导致体内钠离子积累过多,久而久之就会使健康成长遭受危害。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习惯吃过咸食物的人,血中钠离子浓度增高,不仅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还会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使脑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智力迟钝、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甚至引发过早老化。而儿童各组织器官娇嫩,各种抵抗能力和调节作用相对较弱,平时食盐过多更容易使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有关专家指出,儿童吃盐过多,还是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首先,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量下降,溶菌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天然抗感染物质)等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生存;其次,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一些正常寄生的菌群而造成菌群失调;第三,高盐饮食可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并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这些因素都会使上呼吸道黏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原本低于成年人,各种细菌、病毒即可乘机而入,于是引发上呼吸道疾病。
饮食过咸对孩子的身高也有不良影响。前不久,韩国学者对150名6~15岁儿童血钠浓度进行检测发现:血液中钠浓度比平均值低的儿童平均身高为143厘米,而血钠浓度在平均值以上的儿童平均身高只有139.9厘米;并且儿童血中钠浓度越高,个子越矮。
专家分析认为,儿童对钠吸收率比成年人高,即使血液中的钠浓度属于正常,也会随着钠的累积程度不同,对神经系统和肾脏等产生不同影响。同时,血钠浓度的增高会影响钙、锌的新陈代谢,妨碍骨骼的正常生长,从而使孩子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
儿保专家告诫广大年轻家长,孩子日常饭菜定咸淡不要以自己的口感为标准,因为你觉得刚好的饭菜,给孩子吃往往已是过咸了。而儿童的口味是跟随家长的,若父母饮食习惯偏咸,孩子也会爱吃咸的食物。
那么,小朋友每天吃多少盐为宜呢?有人认为,儿童每天应控制在4克以下。
为了减少孩子盐的摄入量,可采取以下方法
1.做菜时,用酱油、豆酱、芝麻酱等调味,或用葱、姜、蒜等香料提味。5克酱油、20克豆酱所含的盐分相当于1克盐,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盐味道更好。
2.北方人日常饮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辣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
3.可以利用蔬菜本身的强烈风味,如番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提味,如番茄炒蛋等。
4.炒菜出锅时再放盐,这样盐分不会渗入菜中,而是均匀散在表面,能减少摄盐量。
5.鲜鱼类可采用清蒸等少油、少盐的方法;肉类也可以做成蒜泥白肉、麻辣白肉等菜肴,既可改善风味又能减少盐的摄入。
6.餐馆做饭菜常使用较多的食盐、味精等调味,应尽量避免在外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