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常喝的9种水
宝宝常喝的9种水
1、白开水:白开水是天然状态下的水,经过科学的净化,煮沸后、杀死
致病菌的水,保存了水中的矿物质,如钙、镁等。白开水的性质和人体内生物细胞内的分子有较大的亲和性,容易进入细胞内,进而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净化血液、排出毒素、利尿、通便等。
Tips:白开水应该怎样煮?
因为目前大多数家庭的自来水管多为合金制成,年久以后,都会有极少的有害金属溶于其中,所以煮水前要放流出一部分管内积存的金属污染水。
2、自家鲜榨果汁:用应时新鲜水果压榨而成,现榨现吃、营养得以保留。给宝宝饮用时要稀释3~5倍、避免过甜,而且建议不要天天喝。
3、煮水果水:如苹果、梨、枣、桔子等都可以洗净、切开后煮水喝,现煮现喝,清洁卫生、含有少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可久存。
4、蔬菜水:新鲜蔬菜洗净、切碎、放入适量水中煮开10~15分钟,凉温后饮用,其中含有一些矿物质(钙、锌、铁)和少量维生素,现煮现喝。一部分青菜中含有较多草酸,进入体内易与钙离子结合,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如菠菜、苋菜、菜等,这几种菜在煮水前应焯一下、去掉焯菜的水,再加水煮水喝。
5、葡萄糖水:经常饮用萄葡糖水作为饮料,会使宝宝体内糖分过高,血液内糖分过高会影响宝宝食欲,没有饥饿感,影响奶的摄入量,减少了对身体发育非常重要的蛋白质的吸收,会对宝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宝宝体内摄入过多糖分,有可能转换成脂肪而积存起来出现肥胖;萄葡糖会在口腔内发酵、影响牙釉质的发育。
6、蜂蜜水:蜂蜜可以润便、促进肠蠕动,其中含有萄葡糖、果糖、蔗糖,食用过多,也会引起食欲不振、影响正餐进食量,且蜂蜜中可能含有生物激素,在花粉采集过程中,可能会把含有农药、致敏因子带入蜂蜜中,故3岁内婴幼儿慎用。
7、矿泉水:含有一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但宝宝对微量无素的需求量有限、且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每个宝宝也没有针对性,宝宝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尚不完善,少喝为佳。
8、运动饮料:顾名思义,这些饮料是针对人体参加大量运动而设计的,如果没有丢失大量水分及电介质,盲目“进补”,会使体内这些物质超标,破坏身体内环境,增加心、肾负担。
9、常售果汁:多为果味型果汁,由水、糖,乳化果味香料、色素、防腐剂勾兑而成,营养成分无法保证。
宝宝指甲9种不健康异状
正常宝宝的指甲是粉红色的,外观光滑亮泽,坚韧呈弧形,甲半月颜色稍淡,甲廓上没有倒刺。轻轻压住指甲的末端,甲板呈白色,放开后立刻恢复粉红色。如果宝宝的指甲出现以下异状,妈妈就要注意了!
异状1:指甲甲板上出现白色斑点和絮状的白云朵
多是由于受到挤压,碰撞,致使甲根部甲母质细胞受到损伤导致。随着指甲向上生长,白点部位会被剪掉的。
TIPS:父母应注意宝宝玩耍时,做齐各项保护措施,最好不要让他玩开关柜门等易夹住手部的游戏。
异状2:指甲甲板呈黄色,绿色,灰色,黑色等怪异颜色,掩盖了甲床本身自然的粉红色
甲板变黄,可能是因为过多食用了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也可能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另外,黄甲,绿甲,灰甲,黑甲等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手部湿热多汗易发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宝宝手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玩水,洗手以后用毛巾把手擦干。家里的其他人出现了真菌感染,要注意和宝宝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方法:可以削除病甲,外搽35%冰醋酸溶液或搽用治疗甲癣的药膏,坚持3个月以上才能有效。
异状3:指甲甲半月颜色异常,呈红色或淡红色
出现红色,多是心脏病的征兆;淡红色多是贫血导致,可吃一些宝宝补血口服液,在食谱中增加含铁事物如大豆,牛肉,菠菜,葡萄干等。
异状4:宝宝甲板出现脊状隆起,变得粗糙,高低不平
多是由于维生素B的缺乏,可在食谱中增加蛋黄,动物肝肾,绿豆和深绿色蔬菜。
异状5:宝宝甲板出现小的凹窝,质地变薄变脆或增厚粗糙,失去光泽
出现这样的指甲征象很有可能是银屑病的早期表现,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接受治疗。
异状6:甲板纵向发生破裂
宝宝也许罹患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前叶功能异常等疾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治疗。
异状7:宝宝甲板薄脆,甲尖容易撕裂,分层
这可见于扁平苔藓等皮肤病,但更多是由于指甲营养不良引起的。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应适当给宝宝吃些鱼,虾等高蛋白的食物;另外核桃,花生能使指甲坚固,而其他微量元素锌,钾,铁的补充也很重要。
异状8:甲板出现横沟
宝宝可能得了热病(如麻疹,肺热,猩红热等),也可能是代谢异常或皮肤病等原因导致。最好去医院确诊一下。
异状9:宝宝甲根周围长满倒刺
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小儿长倒刺多是由于咬指甲或粗糙物体的摩擦造成。出现倒刺不要直接用手拉掉,可用指甲刀剪去。还有一说,长倒刺是由于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引起皮肤干燥造成的。建议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干燥的季节要给宝宝的小手涂上无刺激,含油分的护肤霜,像羊毛脂,硅霜,维生素E霜等。
九个月孩子发烧怎么办
针对九个月宝宝发烧38度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九个月宝宝发烧38度为你解答如下:
发热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当这些病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为保护机体,可作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菌,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发热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菌作斗争,所以很消耗人得体力,病人就会嗜睡、乏力。但不管是否用药,总会有个过程,不会药到病除的(病程一般来说需要3—5天).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这种物理降温法效果很好,我儿子发高烧时用过,可以退烧一度左右.一般要在体温39度高烧以后才用退烧药,象安乃静滴液,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无论是否退热,家长应尽可能带孩子去查清发热的原因,看看宝宝感冒是着凉了还是病毒感染,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同时注意让宝宝多喝水,维C果汁等,喝点有营养的汤类如鸽子汤、鸡汤、鱼汤,吃点清淡易消化事物,记住千万不要强迫宝宝吃,因为发烧后,影响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等恢复后就会好的,祝宝宝健康快乐!
9个月小孩突然发烧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及时去医院,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治疗,还要给宝宝多喝一些水,9个月的孩子还不会表达自己难受,所以如果9个月的宝宝发烧父母一定要多多陪伴,一般情况下发烧3天左右就会好。
宝宝9个月咳嗽有痰怎么办 多喝水
宝宝咳嗽有痰时,爸妈要多给宝宝喝温热的白开水,充足的水分能有效地帮助宝宝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咳出,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
培养“水果宝宝”
For辅食添加期的宝宝
喝果汁、吃果泥的疑问
Q宝宝4个月,第一次喝果汁,一次喝了80ml苹果汁。是不是喝太多了?每次应该喝多少呢?什么时候喝比较好?
A 对于从来没有喝过果汁的小宝宝来说,最好从1汤匙开始,循序渐进是辅食添加的首要原则,待宝宝适应之后再逐渐添加。可以先提供宝宝不甜的蔬菜水,然后是果汁。对于4月龄内的宝宝,每日果汁的量最好控制在30~50ml左右。注意果汁可稀释一倍后再给宝宝喝,要选新鲜质好的水果,避免未熟或者过熟的水果。果汁可以在两餐奶之间或宝宝口渴时喂给他喝。
果汁、果泥、水果每日添加参考
月龄 添加量
1~4 果汁30~50ml
5~6 果汁50~80ml;果泥15~20g
7~8 果汁100ml;果泥25g
9~11 适当捻碎切块的水果30~40g
12~15 水果40~50g
Q没给宝宝喝过水果汁,就是喝白开水,应该没关系吧?
A 在添加正式辅食之前,作为准备,最好先给宝宝喝些蔬果汁,一方面补充了水分和维生素,另一方面经常提供不同品种的果汁,也可以丰富宝宝的味觉,但每天还需单独给宝宝喂白开水。
如果妈妈有意识地换用小勺喂宝宝果汁,也可以给予吃惯母乳或喝惯奶瓶的宝宝不同的口腔触感,有利于以后宝宝辅食的顺利添加。
宝宝补钙最好的9种食物
牛奶
牛奶营养丰富,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故牛奶被称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酸奶
酸奶还是钙的良好来源,饮用一杯150克的酸奶,可以满足10岁以下儿童所需的一大钙量的1/3、成人钙量的1/5。
奶酪
奶制品是食物补钙的最佳选择,奶酪是含钙最多的奶制品,而且这些钙很容易吸收。奶酪的钙含量为:250毫升牛奶=200毫升酸奶=40克奶酪。
橙汁
橙子被称为“疗疾佳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磷、钾等,8盎司(约226克)橙汁所含的钙(300毫克)相当于一杯牛奶中钙的含量。
干酪
干酪是一种由牛奶经发酵制成的,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干酪中的盐类含有大量的钙和磷,这些都是形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豆类食品
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大多豆类都含有数量可观的钙质。但妈妈请紧记,一岁以后的幼儿才能喝豆浆,防止一次喝得过多,以免蛋白质过敏。
绿叶蔬菜
宝宝应该多吃不同的绿叶菜,如菠菜、羽衣甘蓝叶、芜箐甘蓝以及芥菜;尝试一下罐装的、新鲜的、冷冻的等不同种类以及添加牛油来调味。
海带
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不但富含钙元素与碘元素,有助于甲状腺素合成。此外海带还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
虾皮
虾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尤其是钙含量极为丰富,有“钙库”之称,是缺钙者补钙较佳途径,多用虾皮给宝宝做些辅食是补钙好办法。
让宝宝常喝酸奶好吗
酸牛奶是儿童喜爱的一种营养饮料。它是用鲜牛奶或脱脂牛奶为原料,经消毒灭菌后,用纯培养的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奶制品。
酸牛奶中的蛋白质由于受到乳酸的作用形成微细的凝乳,变得更容易消化吸收。乳酸菌在人体肠道中还能合成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等。
酸牛奶虽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但不可随意用酸牛奶喂养婴幼儿,因为酸牛奶中含钙量少,对于生长发育需要大量钙元素的婴幼儿不利。
酸牛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能抑制很多肠道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消化功能。尤其是婴幼儿在患胃肠炎时,如果给他们喂酸牛奶,还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胃肠炎。
冬季必喝9种暖身汤
薏仁红豆莲子汤
食材:红豆200g、莲子200g、薏米100g、水适量、枸杞适量
做法:
1)准备好薏米、红豆、莲子
2)三种食材洗净
3)加适量水放高压锅中大火煮开后小火压20分钟
4)煮好开盖好放适量的枸杞煮几分钟即可
当归羊肉生姜汤
食材:羊肉200g、当归20g、生姜20g、盐适量
做法:
1)准备所需材料。
2)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当归、姜切片。
3)羊肉分别放入炖盅内。
4)加入生姜和当归片。
5)再添加1饭碗水,平常吃饭的碗就可以。
6)然后加上盖子,坐电炖盅内。
7)炖两小时即可。
8)炖好后取出加入少许盐调味。(也可不放)
9)把它拌匀即可食用。
红豆汤
食材:红豆100g、清水800ml、白砂糖适量
做法:
1)备好红豆100克。
2)将红豆清洗干净,加水800毫升。
3)启动电高压锅相应档位。
4)解压后,开盖加糖。
5)搅拌均匀。
6)盛到碗中享用。
宝宝常喝梨汁好处多
宝宝喝梨汁的好处
梨汁味甘酸而平,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喉干燥、痒、痛、音哑、痰稠等均有良效。
梨汁富含膳食纤维,是最好的肠胃“清洁工”。饭后喝杯梨汁,能促进胃肠蠕动,使积存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梨汁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
梨汁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接下来,就来看看梨汁宝宝食谱有哪些吧。
鲜藕梨汁
原料:新鲜莲藕200克,鸭梨1个,冰糖少许。
制作方法:将莲藕洗净,去皮,鸭梨洗净,去皮去核,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碎,用消毒纱布过滤掉食物残渣,取果汁,加入适量冰糖搅至溶化即可。
梨汁燕麦片粥
原料:梨1个,燕麦片,水。
制作方法:梨洗净削皮切成小薄丁,放水中煮。10分钟左右后加入燕麦片,再煮20分钟至燕麦片烂软即可。
温馨提示:看了以上内容知道梨汤的做法了吧,夏天平时让孩子常喝点梨汤能够预防中暑,还有宝宝喝梨汁虽然好处多,但是也不可过量哦,
宝宝常喝梨汁好处多
宝宝可以喝梨汁吗?妈妈在这个夏季的季节里适当的给婴幼儿喝梨汁是有好处的哦。如果觉得普通的梨汁做法比较单一,不如就和小编学两招,试试不同的梨汁宝宝食谱吧。
宝宝喝梨汁的好处
梨汁味甘酸而平,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喉干燥、痒、痛、音哑、痰稠等均有良效。
梨汁富含膳食纤维,是最好的肠胃“清洁工”。饭后喝杯梨汁,能促进胃肠蠕动,使积存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梨汁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
梨汁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接下来,就来看看梨汁宝宝食谱有哪些吧。
鲜藕梨汁
原料:新鲜莲藕200克,鸭梨1个,冰糖少许。
制作方法:将莲藕洗净,去皮,鸭梨洗净,去皮去核,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碎,用消毒纱布过滤掉食物残渣,取果汁,加入适量冰糖搅至溶化即可。
梨汁燕麦片粥
原料:梨1个,燕麦片,水。
制作方法:梨洗净削皮切成小薄丁,放水中煮。10分钟左右后加入燕麦片,再煮20分钟至燕麦片烂软即可。
宝宝睡觉出汗是怎么了
01宝宝流冷汗要看宝宝是否缺钙了,平时可以给宝宝多吃些含有钙质的食物,给宝宝买些鱼肝油,有滴剂的那种,如果不懂,可以咨询下药店的药师。
02还可以用配制中药,党参9克、北芪6克、甘草5克、仙鹤草10克,在加点红枣,用两碗清水放入一起烧开,烧到只有三分之一的水即可装到碗里放凉给宝宝喝,效果不错。
03出汗有两种症状的,有生理性的喝病理性的,生理性是因为天气太热、室温高还有就是衣服穿多了,宝宝出汗多应该多喝水,水分不够会引起脱水症状的。
宝宝喝牛奶的9种饮法会伤身
1、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2、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3、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4、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5、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6、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7、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8、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9、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 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