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鳝的功效与作用 黄鳝的药用配方

黄鳝的功效与作用 黄鳝的药用配方

将黄鳝的头焙成焦黄研粉,骨晒干研粉,分别贮放于洁净的瓶中。每次服1.5 ~ 3克,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

用上述方法制成黄鳝骨粉,以酒调服,日服3次,每次1.5 ~ 3克。

黄鳝骨粉,用素油调和后,涂敷患处即可。

取活黄鳝血湿涂患处,口、眼向左歪,涂右边面颊;反之,涂左边面颊。两小时左右洗去,每日一次,一般涂数次可愈。

黄鳝对调理身体有哪些好处

1、“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

癌肿病人无论是手术还是化疗后,只要身体虚弱者,都可以食用黄鳝。在古代的医案中,就常有虚劳症者吃黄鳝痊愈的。癌肿病人常有的一些症状,如发 热、头痛、眩晕、舌苔较腻等,正好可以利用黄鳝的除风湿功用。凡有腰酸、背痛、下肢无力等症状者,常吃黄鳝可达到强筋骨的目的。患肠道癌肿的病人,常吃黄 鳝可以治疗便血。民间有人治疗便血,就是用黄鳝在火上焙成末,拌以红糖服用。

2、微量元素

直肠脱垂者平时宜多食黄鳝等食物以增加营养,补其不足。配方:黄鳝1条、瘦猪肉60克、黄芪30克。制法:黄鳝去内脏洗净与瘦猪肉、黄芪煮熟,加盐、糖、黄酒适量,去黄芪后食用。适用于成人直肠脱垂者。

3、DHA和卵磷脂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

4、蛋白质

黄鳝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 ,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黄鳝杀了以后能放几天 黄鳝的功效作用

黄鳝鱼中含有“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这两种物质具有恢复调节血糖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鳝鱼(烹调方法不限)是有益的。一般坚持每天食用100~150克,连续3~4周可见空腹血糖下降,尿糖减少。

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据《本草拾遗》记载,补中益血,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特别适用于产后体虚的妇女。

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风湿病的饮食

黄焖鳝鱼

原料:黄瓜150g,紫苏lOg,黄鳝500g,精盐、味精等适量。

制法:黄鳝去除鳝骨及肚内杂物,用盐擦洗干净,用滚开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块;锅中倒油,烧至八成热,倒入黄鳝、煸炒;放紫苏、黄瓜,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放入精盐、味精等调味品,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益血,祛湿强筋。《随息居饮食谱》谓“鳝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苏叶既有善解鱼蟹之毒的特性,还有芳香健脾、调味的作用,此肴趁热食用香嫩可口。

山药乌蛇汤

原料:乌梢蛇肉500g,山药15g,茯苓lOg,苡米lOg,生姜5片,盐、味精、猪油适量。

制法:将乌梢蛇肉洗净切成小段,与山药、苡米同放人锅内,加适量水,煮沸,添加猪油、盐、姜、味精等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祛风湿。乌梢蛇具有除风湿和解毒功能,与茯苓、苡米等祛湿药物配用,更加强了蛇肉的祛风湿作用。故此方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黄鳝的功效与作用 补血

鳝鱼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同时也含有较多的矿物质铁,这两种物质都是血红蛋白的主要合成原料,在食用之后有一定的补血效果。

黄鳝的功效和作用 补虚

据《本草拾遗》记载,补中益血,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特别适用于产后体虚的妇女。

鳝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相关数据显示,每100克黄鳝可食部分含脂肪1.5克左右,蛋白质18克左右,钙42毫克左右,铁2.5毫克,磷206毫克左右,钾263毫克,硒34.56微克,维生素A 167国际单位,维生素B1 0.06毫克,维生素B2 0.98毫克。这些营养成分对于我们人体营养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鳝鱼的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

黄鳝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都很高。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的说法。足以证明黄鳝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在我国历代本草中都有黄鳝药用价值的记载。黄鳝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脾、肾经,补虚损,具有除风湿,强筋骨,通经脉等多种功效。黄鳝全身都是宝,黄鳝的头能治疗积食不消;皮可用于治乳房肿痛;骨可治疗虚劳咳嗽。

黄鳝的功效与作用

一、夏天吃鳝鱼 养血补肝肾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中医认为,鳝鱼性温、味甘,有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等功效,是一种很适合夏秋季节食用的滋补食品。鳝鱼食用方法多样,既可溜、烧、煸、爆、炒、炸、炝,也可焖、炖、蒸、煮、拌,既可作高档菜肴,也可制作家庭小炒,各地都有特色名肴。需要注意的是,虚热者不宜食。

二、家鳝野鳝不能靠颜色分

对于网上流传“深色为野鳝、浅色为家鳝”的说法,并没有根据,因为鳝鱼颜色的深浅是由水质、水草决定的。在选购鳝鱼时最好不看粗细看重量,以重量在100克以上且活性好的为佳。另外,表皮柔软、肉质细致、闻起没有臭味者为佳。

鳝鱼最好是在宰后即刻烹煮食用,因为鳝鱼死后容易产生组胺,易引发中毒现象,不利于人体健康。

另外,鳝鱼的寄生虫比较多,千万不要贪图味鲜吃半生不熟的,要久煮再吃才安全。

黄鳝的功效与作用

黄鳝的功效与作用

1.增强记忆力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

2.糖尿病患者理想食品

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保护视力

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喝什么能补气血和健脾

主题:鳝鱼蒸猪肉

食材:黄鳝肉300克,猪肉100克,生姜、香葱、食盐、陈米醋各适量

做法:

1.先将黄鳝剖腹后去净内杂,洗净后切成小段;

2.再将猪肉洗净后切成片状;

3.将1和2中的鳝鱼和猪肉连同生姜、香葱、食盐、米醋等佐料中浸泡半个小时;

4.将3中拌好的鳝鱼和猪肉同调料放人锅中蒸熟,大概半个小时即可吃。

此菜健脾和胃、补气血,还可降血糖

提醒:

一、鳝鱼健脾和胃 搭配猪肉更能补气血

中医认为黄鳝性味甘,温,归肝、脾、肾三经,有补益气血、温阳益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黄鳝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每100克黄鳝含维生素A50微克,并含钙、磷、锌、铜、锰、钾、镁等矿物质元素。而且,黄鳝含硒量很丰富,每100克黄鳝含硒量可达34.56微克,并含有黄鳝素等结合蛋白成分。

而鳝鱼搭配猪肉吃,药效更好。

因为猪肉味甘、咸、性微寒,归脾、胃、肾经,有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益气消肿等功效。两者搭配在一起,可以说是健脾和胃双剑合并,效果更好。

此菜还适宜于妇女产后失血较多、血气亏损,或大手术及大病后,体质受损而五脏虚衰所引起的气少乏力、动则喘息、面色苍白、多汗心悸、腰膝酸软等症。

二、鳝鱼有助有降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吃

值得一提的是,黄鳝对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黄鳝体内含有两种能显着降低血糖的黄鳝素(即黄鳝素A和黄鳝素B),因而可以治疗糖尿病;另外从黄鳝中提取出一种含有天然蛋白质成分,对静脉注射葡萄糖引起家兔的高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而且可持续1~4小时,较大剂量或连续应用并不导致低血糖,并对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有拮抗(即抗衡)作用。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适量食用用黄鳝制作的菜肴及其药膳,有助于降血糖和改善其临床症状。

提醒:

土对应脾,暴食伤脾,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

脾最强时间:9~11时 脾最弱时间:19~23时 强脾关键词:补

脾弱者可把午饭的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晚饭1小时后吃1个甜性水果可健脾。

生津和胃妙方:每天早上起床后用自己的舌头刺激出津液并吞下。

补充提醒:

1.虚热者不宜食鳝鱼,湿热、痰滞内蕴者慎吃猪肉;

2.食疗只是日常辅助调理,别过分依赖;若感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

黄鳝可清热解毒

黄鳝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有构成人体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卵磷脂和DHA,而且还是人脑所需的营养成分。据美国的研究表明,经常摄取卵磷脂可以使人的记忆力提高两成左右,所以大家也把鳝鱼定义为补脑食物。此外,鳝鱼所特含有的“鳝鱼素”,能够有助于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润肠止血,对于降低血糖,缓解痔疮等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给大家介绍下黄鳝的药用价值。黄鳝除了可以作为味美的食材,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很多还被记入了《本草纲目》。黄鳝有补血、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的肉质、血、头以及皮均有药用价值。在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黄鳝的偏方,例如饮用黄鳝的血可以滋阴壮阳,中风嘴眼歪斜可以将黄鳝置于人脸部爬行,便可以正嘴眼等。

最后,给大家介绍黄鳝的食用方法及功效。夏天食用黄鳝可以起到补肝肾以及养血的功效。食用黄鳝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炒和煮,炒则是将黄鳝去头以及内脏,剖开切段进行炒。煮则是用黄鳝煮汤,味道十分鲜美。

有人说黄鳝属于有灵性的动物,并非所有人都可以食用黄鳝,此外,食用黄鳝也有很多的说法和禁忌。1、必须要食用活的黄鳝,死的黄鳝,其组氨酸会在细菌的作用下生成一种“组氨”的有毒物质,食用后致人中毒。2、食用黄鳝必须烹煮熟,没有完全熟的黄鳝会致人厌食等病症。3、身体外感发烧,痢疾等病症的人群不可食用黄鳝,否则不仅与人无益,严重还会致人病重。4、黄鳝虽然味美,但是不可一次多食,一次食用过多容易导致不易消化以及旧病复发。

相关推荐

产妇能吃黄鳝

产妇可以吃黄鳝 产妇吃黄鳝的好处:黄鳝俗称鳝鱼、田鳝或田鳗,为温热带的淡水底栖生活鱼类。鳝鱼肉嫩味鲜、刺少,营养价值甚高。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高蛋白低脂肪,其钙、铁含量在常见的淡水鱼类中居第一位。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黄鳝肉、骨、血均可人药,具有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因此,产妇能吃鳝鱼。 产妇吃黄鳝需注意:鳝鱼最好是在宰后即可烹煮食用,因为鳝鱼死后容易产生组胺,易引发中毒现象,不利于人体健康。鳝鱼不宜于狗肉、狗血、南瓜、菠

黄鳝怎么做最有营养最高

黄鳝确实是很有营养的一种水产肉类。它的肉味甘甜,性情温和滋补,富含卵磷脂和丰富的维A,既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也可以强健筋骨,还有祛风湿的用处。另外,它的外皮、头部甚至是血都具有药用价值,常用在治疗癣、痢疾、痔瘘、腰腿痛等等。黄鳝的做法很多,因为肉质很是鲜嫩也可以做成黄鳝粥,既可以去风邪,也利于调理五脏,做法方便,黄鳝洗净切段加料酒汆烫之后加入粥中一起煮就好。 黄鳝血是不可以治疗面瘫的,建议可以通过进行对于面部表情的训练来达到缓解面瘫的治疗的,可以在平时多做一些类似于抬眉、鼓气、张大嘴等大幅度的面部动作,其

黄鳝的营养价值

黄鳝药性甘、温,无毒;入脾、肾,补脾益气,除积理血。对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湿热身痒、内外痔漏、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等均具显著疗效和辅助疗效。特别在补充营养、平衡营养、健体强筋、增强抗病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黄鳝的食用效果

1.增强记忆力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 2.糖尿病患者理想食品 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保护视力 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黄鳝的药用价值

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痔瘘、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 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

黄鳝功效作用 促进恢复

鳝鱼和泥鳅一样,都属于常用的滋补品,在病后、产后等虚弱时期最为适合食用,鳝鱼属于高蛋白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在身体虚弱时食用能促进恢复。

黄鳝汤的功效作用 保护视力

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黄鳝功效作用 降血糖

黄鳝中还含有一种“鳝鱼素”的物质,能够调节人体内的血糖,从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常见的降血糖食物:猕猴桃、石榴、黄瓜、苦瓜等。

老人风湿腿疼的食疗方

1、黄焖鳝鱼 黄鳝去除鳝骨及肚内杂物,用盐擦洗干净,用滚开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块;锅中倒油,烧至八成热,倒入黄鳝、煸炒;放紫苏、黄瓜,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放入精盐、味精等调味品,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益血,祛湿强筋。《随息居饮食谱》谓“鳝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苏叶既有善解鱼蟹之毒的特性,还有芳香健脾、调味的作用,此肴趁热食用香嫩可口。 2、山药乌梢蛇汤 将乌梢蛇肉洗净切成小段,与山药、苡米同放人锅内,加适量水,煮沸,添加猪油、盐、姜、味精等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祛风

黄鳝可补中益气

古人对黄鳝的价值早有认识,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它的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气补血,调理身体虚弱气血两亏的症状,在民间用黄鳝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将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腺增生等症状。 而用黄鳝的骨入药,可以兼治臁疮,疗效很显著。而将黄鳝的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出血黄鳝血还可外用,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还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