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为什么“偏爱”这类人
高血压为什么“偏爱”这类人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6方面:
第一是肥胖,体重指数增加是高血压病最危险的因素,肥胖者蓄积的脂肪不仅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可因脂肪组织内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量增加产生高血压;
第二是饮食,食入过多的食盐可招致高血压,钾和钙含量过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也被认为是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
第三是年龄,年龄与高血压关系也很大,就总人群来说,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9.3%-42.5%;
第四是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愤怒、恐惧、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都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第五是职业,工作紧张繁忙,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又少体力活动的职业,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第六是饮酒,酒能引起高血压,且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
通常测量血压时要记录两个数据,较高的一个发生在心脏收缩时期即收缩压,较低的一个出现在两次心跳之间的心脏舒张期即舒张压,正常人的血压为收缩压120mmHg(毫米汞柱)/舒张80mmHg。如果在静息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两者皆高,那么就是高血压了,通常高血压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
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仅有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精力不易集中、容易出现疲劳等轻微的自觉症状,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后,须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血压长期没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就会导致心、脑、肾等主要器官受到严重的损伤,引起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高血压最可怕的八大危害!冠心病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有50%死于冠心病。
糖尿病 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是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有人对5314例高血压病人随访14.1年,有392例发生心衰,高血压已被认为是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危险,而左心室肥厚和心梗可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因此,高血压在心衰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血脂 有人研究高血压与总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密切相关,血脂代谢紊乱,使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发病率明显增加。
肾病 在人类,肾脏参与高血压的形成与维持,反过来,肾脏又因血压升高而损害,长期高血压没有治疗,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或加速肾实质的破坏导致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
周围动脉疾病 高血压使间歇性跛行的危险增加3倍,可能是因为血压升高使某些特定的部位如下肢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硬化加速,导致下肢动脉发生缺血、营养障碍,甚至坏死。
中风 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率是正常血压的7.76倍,还有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使中风发生率降低40%,冠心病危险降低15%。
左室肥厚 在所有高血压病人中,有20%—30%可查到左室肥厚,轻度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比正常血压增多2—3倍,而重度高血压可达10倍。左心室肥厚是心梗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并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因此高血压左室肥厚是一个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
更年期高血压如何调理
更年期高血压偏方一:鲜菇汤
【原料及做法】鲜菇(或者平菇)适量。将鲜菇(或者平菇)炖汤食用,用量以每天12克左右为宜。
【功效】主治高脂血症。
更年期高血压偏方二:罗列麻五味子茶
【原料及做法】罗列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更年期高血压偏方三:何首乌大枣粥
【原料及做法】何首乌60克、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稻100克、大枣3~5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早晚食之。
【功效】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降血压之功效。
更年期高血压偏方四:制首乌白酒方
【原料及做法】制首乌60克(切碎)、白酒500毫升。浸泡密封。每天摇动数次,3~5日后即可饮,每日1~2次,每次10~15毫升。
【功效】可有效缓解动脉硬化症,高血脂症等。
更年期高血压偏方五:龙眼莲银汤
【原料及做法】龙眼肉10克,莲子15克,银耳6克。将莲子煮熟炖烂,再加龙眼肉和泡开洗净的银耳,于汤内稍煮,而后投入冰糖适量食之。早晚各饮一次。
【功效】主治高血脂伴有头昏眼花、心慌气短、神疲倦力、烦躁等症。
如果通过服用更年期高血压偏方也不能够达到降压目的的话,应尽快咨询专业大夫,请求大夫的诊断和治疗。另外,更年期高血压与个人的心理和情绪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选用更年期高血压偏方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心理上的调整,保持心情愉快。
血压偏低需谨慎老年痴呆
血压偏低需谨慎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
血压偏低需谨慎老年痴呆低血压和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血压偏高或偏低同样会损害健康。老年痴呆患者正确的控制血压是很重要的。
老年痴呆的原因:
研究人员从1987年开始对947个没患老年痴呆症的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6年的追踪研究。在每三年一次的随访中,将血压和精神状况作为评测指标。结果发现,在研究对象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头3年和后3年,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与之相对照,在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前6年至前3年则没有明显的血压下降。
在患有低血压或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收缩压下降超过15个点会增加三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而对于患有血管疾病的人,随着血压下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逐步上升。
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显示了收缩压下降的极限,特别是患有血管疾病的人,收缩压下降低于极限水平会加速老年痴呆症进程。药物治疗高血压是重要的,但是他们认为监控那些人们认为很熟悉的药物的使用,避免将血压降到危险极限以下是十分必要的。
血压偏 是导致老年痴呆的原因,很多人认为血压偏低一些不会影响健康。尤其是一些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降压时,认为血压只要降下来就行了,稍低点没关系。这是错误的,血压偏低需谨慎老年痴呆。
血压低压100怎么办呢
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在静息(安静)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收缩压(高压)均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低压偏高是指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脉压差小于30。
高血压低压偏高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外周血管阻力的大小,血管阻力增大,舒张压增高;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容易发生高血压;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等都可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低压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非常有利。
血压低压高的原因
据了解,高血压的人们是因为平常吃的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过多,不经常锻炼引起的,那么对于低血压的病人来,就刚好相反了,挑食、不注意饮食习惯、不按时吃饭、不喜欢吃肉类的人们很容易含有低血压的,那么血压低压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在静息(安静)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收缩压(高压)均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低压偏高是指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脉压差小于30。
高血压低压偏高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外周血管阻力的大小,血管阻力增大,舒张压增高;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容易发生高血压;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等都可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低压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非常有利。
高血压常见的特殊类型
1、假性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不少人的血压升高只是因其肱动脉硬化从而使测得的收缩压偏高,这种现象可称为假性高血压。此时,患者可通过直接测量动脉内压的方式来确定自己是否是假性高血压。当患者动脉内压值明显小于血压计测得的读数并处于正常范围内时,该患者即可被诊断为假性高血压。由于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脏器动脉硬化且伴有舒张压偏低等病症,所以,患者不能贸然进行降压治疗,而应针对患者的动脉硬化及脏器供血不足进行治疗,以达到降低其收缩压的目的。
2、肥胖性高血压,有些高血压患者,其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平方(米2)〕大于27或肥胖度〔超重体重(千克)/标准体重(千克)×100%〕大于25%。通过控制热量摄入及降低体重,患者的血压就可以明显下降或接近正常。此种高血压可称为肥胖性高血压。肥胖性高血压多为轻型或中型的高血压,一般通过减肥即可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但如果患者血压过高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时。
高血压低压偏高怎么办
1一般来说低压也叫舒张压,低压高也就是舒张压偏高,一般来说,这应该是和身体偏胖和体内水钠含量多有关,减低舒张压从这两方面解决,通常情况下,低压偏高的人,应该注意减轻体重,还有就是避免饱餐,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还有就是一定要在饮食中注意。
2通常情况下高血压低压偏高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所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平常多吃一些蔬菜与水果;尽量不吸烟;还有就是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少喝一些酒;
3一般情况下高血压低压高还是比较难治得,要想降压,就需要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低压高患者应该在饮食上低盐、低脂、戒烟、限酒等,还有就是多吃清淡的食物,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情舒畅,同时要适当运动,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有利于改善我们的低压高的情况。
注意事项:高血压的危害也非常大,通常我们在说到高血压多少的时候,只是说高压,通常低压都被我们给忽视了,高血压低压高的危害也很大,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某种情况下血压不高了或反而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这种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低的情况,一般对患者来说不是好事,尤其对一些老年患者来说,是一种危险的征兆,且低血压可能造成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生命器官供血不足,容易导致危险。
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血压偏低,需要查明原因。最为常见的是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病变时,如脑梗塞,脑出血后,常导致血压偏低,原因可能与血管中枢的自我调节有关。另外,降压药物引起的可能性比较大。某些疾病,如腹泻、失水、大量出汗等,也会引起血压降低。
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如为降压药物引起,且持续血压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可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减少降压药的使用,但不可停药。
血压低的人也会患上脑梗塞吗
血压低的人也会患上脑梗塞吗?有些人可能还为自己血压偏低,觉得离高血压引起的各种病变而盲目乐观,其实血压低金和高血压一样存在风险,平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在平时血压低的朋友们也要注意预防脑梗塞这种疾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维持大脑正常功能需要一定的灌注压(平均75mmHg以上),而一些血压偏低的病人容易出现慢性缺血,继而引发脑梗塞。万琦主任特别提到他曾接诊的一位高血压患者,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了脑梗塞现象,且病情严重。因此他提醒高血压患者一般不要晚上服用降压药,而且要经常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维持在正常水平就可以了,不要降得太低。
血压低引发脑中风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一般都伴有血脂高、糖尿病和颈部动脉硬化。“建议老年人对自己的情况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是否有双侧颈动脉狭窄,是否有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平时是不是经常有头晕的症状。如果有的话,要在心血管专家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血压低性脑梗塞虽不多见,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平时血压偏低的人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型消瘦者要适当加强营养,夜间可适量分次饮水。另外平时血压偏低的人,切勿私自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五大方法预防儿童高血压
1、关注重点人群
遗传因素对儿童高血压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中任何一方有高血压,孩子也就成了重点预防对象。
2、避免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15%的肥胖儿即有患高血压的危险。国外有研究表明,50%的高血压儿童是肥胖儿。防止肥胖的措施主要是控制营养过剩和增加体力活动。高血压的哪些事建议2岁后提倡饮低脂牛奶,特别是已经肥胖的儿童。稍大儿童应限制甜食,不喝含糖高的饮料,禁含油煎和高脂肪食品,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给孩子玩耍的时间,比孩子在活动中消耗热量,避免肥胖。
3、防止食盐过多
在对血压偏高儿童的饮食调查中,发现60%~70%的儿童有偏爱摄食高盐、高糖、高脂肪、低钙、低镁、低维生素与低纤维素食物的特点。应从小培养孩子吃清淡饮食的习惯,成人每天食盐应低于5克,儿童则减至成人的1/3以下;选择富含钙与钾的食物,因为钙与钾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4、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充分的睡眠,对防范高血压很有帮助,不可让孩子养成和大人一样熬夜的习惯,限制其看电视的时间。
5、定期给孩子测量血压
即便发现孩子血压超过正常标准,也不要大惊小怪,以免造成紧张气氛,更不可滥用降压药物。
有高血压病的家长常用自己的经验和药物给孩子治疗,这样容易造成意外。高血压病治疗特别强调个体化,孩子又有其独特的用药特点,绝不可搬用成人的一套。应带患儿去看医生,由医生制订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