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直肠息肉的分型中哪种会癌变

直肠息肉的分型中哪种会癌变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直肠息肉类型有多种,很多患者由于对直肠息肉的类型不了解,从而在治疗过程中盲目的用药,最后导致了患者的病情不断的恶化。对此专家提醒,直肠息肉的治疗应该对症下药。首先要分清直肠息肉的类型:

一、炎性息肉

即假息肉,由肠粘膜溃疡而引起。常见的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良性淋巴样息肉和良性淋巴样息肉病,属正常淋巴组织,与癌变无关。

二、增生性息肉

又叫化生性息肉。是在直肠和结肠粘膜上的无蒂小结节,可单个孤立, 也可多发, 颜色与周围粘膜相同,直径仅有几毫米,一般无症状,多并发腺瘤。

三、新生物

计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这类息肉是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 极易发生癌变。

四、错构瘤

这类肿瘤是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 一种或数种组织过度生长的肿瘤。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息肉一般不会恶变,但息肉病则多会恶变。

慢性结肠炎会癌变吗

慢性结肠炎会癌变:首先在这里要说明的就是结肠炎会发生癌变的可能,这主要和患者的个人体质,采用的治疗方法,以及其他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慢性结肠是一种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的肠道疾病,因此对于结肠炎的治疗一定要及时只有这才能防止结肠炎发生癌变的情况发生。

1,首先是直肠息肉癌,直肠息肉多数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大多数息肉见于40岁以上成人,尤其是成年男性。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质地一般较软。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直肠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息肉,多数息肉直径在1cm 左右。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来自于息肉,因此直肠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2,直肠癌也是慢性结肠炎有哪些癌变的一种,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是大肠癌好发的部位,占大肠癌的70%。发病高,在我国占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近年来有年轻的趋势。由肠炎反复发作,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的。

3,肠道狭窄及梗阻容变癌,直肠壶腹部癌,因多是溃疡型,直肠壶腹部较宽阔,估计1-2年才引起狭窄梗阻,大便形态变细,排便困难,便秘,引起腹部不适,气胀及疼痛由于粪便堆积,在梗阻上段乙状结肠部位。有时在左下腹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引起肝肿大,黄疸,腹水等症状。全身病状可有贫血等恶病质现象,有时还可出现急性肠梗阻,下消化道大出血及穿孔。

慢性结肠炎会癌变: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希望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帮助。

慢性肠炎会癌变吗

慢性肠炎会癌变吗:慢性肠炎不及时治疗是会有癌变的可能的,慢性肠炎患者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治疗,以免发生癌变。

对于有些人来说癌症可能离自己很远,其实很多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也是会产生癌变的。慢性肠炎是比较高发的一种疾病,一些患者因为比较重视将自己的健康问题,所以在查出患慢性肠炎时就会担心慢性肠炎会不会癌变这一问题,慢性肠炎会癌变吗?针对这一问题,医院肛肠中心的专家为大家做出了以下解答。

一般在慢性肠炎的早期,患者在腹痛、腹胀的同时,还会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发热、贫血等表现,这个时间及早治疗,一般治愈率是比较高的,如若结肠炎不及时治疗,病情就有突然恶化的可能,表现为腹泻、脓血便,高热、心衰、电解质紊乱,甚至肠穿孔等,治疗不及时就可能造成死亡。

慢性肠炎会癌变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直肠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是大肠癌好发的部位,占大肠癌的70%.发病高,在我国占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近年来有年轻的趋势。由肠炎反复发作,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的。

直肠息肉癌:直肠息肉多数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大多数息肉见于40岁以上成人,尤其是成年男性。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质地一般较软。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直肠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息肉,多数息肉直径在1cm左右。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来自于息肉,因此直肠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慢性肠炎会癌变吗?通过专家的介绍,我们知道慢性肠炎不及时治疗是会有癌变的可能的,慢性肠炎患者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治疗,以免发生癌变。

胃息肉会癌变吗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根据息肉所处消化道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息肉和大肠息肉最常见。息肉大多为单发,多发约占20%,少数患者胃肠道内息肉数量很多,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胃息肉按组织学特点可分成四类: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其中,炎症息肉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不会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腺管状腺瘤三种。

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5%-40%;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为25%-72%;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变率极低。此外,息肉越大,个数越多,癌变的概率也越大。

如何去切除直肠上的息肉

息肉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属于一种肠粘膜病变。息肉就像一个零散的个体一样,可单独出现,也可数百上千聚集。一般情况下,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肿瘤性直肠息肉,即肠道腺瘤则具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其患病人群较多,占直肠息肉人群的70%-80%。

直肠息肉分为多种类型,如上所说的肿瘤性肠道腺瘤,有数据表明,此类肠息肉癌变几率在5%左右。因此,这种癌前病变类型的息肉,最好能够进行手术直接切除,否则就相当于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休眠火山,据悉,直径大于2厘米的肠道腺瘤癌变几率达50%,由此可见危险性极高。

对于其他相对良性的直肠息肉而言,如炎症性、增生性肠道息肉,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但是息肉不加控制可能会随着身体成长,压迫肠道,引发便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肠梗阻。因而,总的来说,对于直肠息肉而言,首次发现最好在身体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切除。

尤为注意的是这个后果还是挺严重的,所以一般发现这个病状要就是去医院检查,以绝后患,这个东西说麻烦骑士挺麻烦的,要及时处理好。只要按时就诊,相信应该没什么问题,也不要过度的去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

许多专家在会上呼吁,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峰期是60岁。对于健康人群,到了45岁最好去做一个肠镜检查。结直肠癌从早期症状演变为晚期大约有10年以上,而早期肠癌治愈率可达90%。

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

2013年浙江省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症患者占了全部癌症的10.62%,位居第三,仅排在肺癌和胃癌之后。专家说,结直肠癌的高发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尤其是饮食、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联。虽然目前对结直肠癌的诊疗更加规范,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在发现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这也带来了更多更新的课题。

专家介绍,从全国及浙江的肿瘤发病情况来看,结直肠癌的发病几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结肠癌比直肠癌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20年前,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比例约为3∶7,而如今则已经变为5∶5了。

肠息肉易致大肠癌

专家提醒,有近8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而高危性肠息肉完全可以通过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切除。

专家透露,美国曾做过一项研究,对比切除肠息肉和未切除肠息肉的两类人群,结果发现切除肠息肉的人群患大肠癌的几率降低了4倍左右。当然,肠息肉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癌变,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大约有30%的中老年人都会存在肠息肉。一般来说,直径较大的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要根据医生的检查结果而定。

肠息肉大致可分为炎性息肉、错构瘤息肉和腺瘤息肉,其中炎性息肉、错构瘤息肉几乎不会癌变,而腺瘤息肉癌变的几率相对较高。

早期肠癌治愈率达90%

李德川建议,45岁以上且从未做过肠镜检查的人群应做一次肠镜检查,并定期检查,可以早发现息肉、早切除,避免癌变。

肠镜不仅可以检查出早期肠癌,还可分辨肠息肉的性质、大小,医生可以据此直接对高危肠息肉进行同步无痛切除,患者仅需休息1小时左右即可自行离开,大大降低患者癌变的几率。而发现早期肠癌后,其治愈率可达90%左右。

“肠镜检查正常的,可3至5年复查一次;肠镜检查有息肉的,3至6个月要复查;有多发性肠息肉的,可在肠镜检查同步摘除;发现息肉病(息肉个数在100个以上)的,才会建议切除该段肠管,在尽可能保留正常肠段功能的前提下,考虑扩大预防性切除。”

肛门瘙痒会癌变吗

引起肛门瘙痒的疾病可能会癌变

肛门瘙痒只是某一种疾病或多种疾病引起的症状,这种症状本身是不会诱发癌变的,但导致肛门瘙痒的疾病有很多种,其中某种疾病有可能演变成癌症,例如:直肠息肉、痔疮等。

结肠息肉高危人群

包括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长期生活在息肉多发地区;长期摄入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饮食;年龄大于50岁者;有肝硬化、乳腺癌、肠癌、子宫内膜癌、输尿管和肾盂癌等相关疾病者。

肠息肉和肠癌关系特别密切。肠癌高发,肠息肉也是高发的,比如说在美国肠息肉和肠癌都是高发的,非洲国家有可能是肠息肉和肠癌是低发的,但是非洲国家的移民,移民到欧洲国家之后,下一代肠息肉发病就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从年龄分布来讲,肠息肉比肠癌早发十年左右,结肠息肉病的患者,肠息肉的发病率比肠癌早发10—20年,这一时间间隙就是是息肉逐渐演变成癌的过程。40岁以后结肠息肉和肠癌均有高发的趋势。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肠黏膜发生息肉的几率明显增加,息肉的数量也会增多,7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50%会发生肠息肉,而约10%的息肉会癌变,最后演变成大肠癌。

结肠腺瘤是大肠的良性上皮肿瘤。伴随着腺瘤性息肉体积的逐渐增大,结肠息肉癌变率也随之增加,总癌变率为10~20%。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癌变;生长在高位息肉要比在直肠内的息肉易恶变。从病理组织学分析,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占5%,混合型腺瘤癌变率为20%,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可达50%以上。无蒂息肉癌变潜力明显大于有蒂息肉,故息肉一经发现,即是小腺瘤,也应及时切除。

直肠息肉的分型中哪种会癌变

一、炎性息肉

即假息肉,由肠粘膜溃疡而引起。常见的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良性淋巴样息肉和良性淋巴样息肉病,属正常淋巴组织,与癌变无关。

二、增生性息肉

又叫化生性息肉。是在直肠和结肠粘膜上的无蒂小结节,可单个孤立, 也可多发, 颜色与周围粘膜相同,直径仅有几毫米,一般无症状,多并发腺瘤。

三、新生物

计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这类息肉是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 极易发生癌变。

四、错构瘤

这类肿瘤是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 一种或数种组织过度生长的肿瘤。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息肉一般不会恶变,但息肉病则多会恶变。

治疗肛门息肉的方法有哪些

肛门息肉多需手术治疗,手术后息肉标本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部分患者有切除后有复发可能,需多次手术。对于有蒂息肉直径小于2cm的广基息肉,非息肉病者,可行经肛门的切除术或行内镜下圈套摘除、活检钳钳除、高频电凝凝除。息肉一般会癌变.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建议及早到肛肠专科医院做个电子肛门镜的检查,明确病因后再针对性治疗.

直肠息肉术后为什么要检查

直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直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10%。肠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当息肉数量很多,超过100枚以上时,称为直肠息肉病,临床上主要有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两种。在直肠息肉中,有两种病理类型应特别重视:一是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如果不治疗,百分之百会癌变。二是家族性息肉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属癌前病变,恶变率为100%。

直肠息肉多有遗传倾向,直肠息肉患者的直系亲属,如兄弟姐妹、子女等,患直肠息肉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患肠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因此,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大便出血、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直肠息肉很容易复发,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因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1~2年随访1次。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重度不典型增生应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随访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直肠息肉在息肉切除后也并不安全,有复发的可能,还需要定期检查。

相关推荐

哪些直肠息肉的变化导致癌变

直肠息肉对现在人们来说不懂也没接触过,但是我们要知道它的出现的是越来越频繁,很多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就只就有可能恶化或者到货是发生癌变,到时候就医就已经晚了,那么到底哪些直肠息肉的变化可能引起癌变呢?下面看看专家的解释吧。 1、直肠息肉的病理变化 ①一般认为,息肉是癌变的前期,从病理角度来看,腺瘤有恶变倾向。 ②息肉病可累及全大肠,恶变度很高,约占60%。 2、直肠息肉的大小。腺癌息肉越大,恶性率越高。 3、直肠息肉的位置。高位息肉较低位的易癌变,据统计管状腺瘤中,在直肠的癌变率为7.3%,而在乙状结肠的癌

如何预防胃息肉

胃肠息肉隐藏在消化道腔内,初期一般是比较“安分守已”的,对人体健康不带来太大麻烦。尽管它不受人们的欢迎,而实际上开始时息肉并不“作恶多端”;以胃增生性息肉为例,与正常胃粘膜很相似,只不过是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的空隙也比较大,有时偶尔夹有未成熟细胞。此类息肉大多数都是小个子,大多无症状,一般

直肠息肉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直肠息肉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直肠息肉肛肠外科常见疾病,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出现便血、脱垂、有可能出现贫血,认清直肠息肉的症状对诊断疾病非常重要。 诊断直肠息肉的七大症状: 1、脱出:直肠息肉蒂较长时多可脱出肛外。息肉脱出有时仅露肛口,有时连同部分蒂部脱出肛外,如息肉较大,脱出后须手托还纳,偶可嵌顿于肛外,高位息肉常不能脱出。 2、直肠指检:直肠中、下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 3、直肠镜检: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

结肠息肉与结肠炎的区别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由于结肠炎和结肠息肉都可引起腹泻等相同的症状,因此,容易混淆和误诊,那么结肠炎和结肠息肉的不同是什么呢?有什么方法鉴别这两种病? 结肠息肉和结肠炎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一、症状特点:

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在引发大肠癌的诸多因素中,肠息肉是不容忽视的常见原因之一。虽说息肉有癌变倾向,但也不是都变成癌,但是患上直肠息肉后,要及时的治疗方能防止癌变的可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四种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开腹手术 直肠息肉位置高,无法用上述方法治疗,需要在硬膜外麻醉下开腹切开直肠前壁切除息肉。已癌变地要按直肠癌治疗。对多发地家族性息肉病,根据直肠内息肉地分布决定能否保留直肠;可行直肠切除或直肠粘膜剥脱,经直肠浆肌鞘行回肠肛管吻合太等。 2、电灼切除 在直肠镜可及地范围内,无法从肛门切除者,

直肠息肉复发吗

现在高发的直肠癌,很大一部分是直肠息肉发生癌变所造成的。且息肉又多发生于40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直肠息肉虽不容易根治,但手术切除配合辅助治疗,可延缓息肉生长,关键是早检查、早发现。那么直肠息肉为什么反复发作呢? 直肠息肉可不是一‘切’了之,只要肠道炎症不除,息肉就反复发作,因此术后3~5年一定要做肠镜检查,以尽早发现病变,避免发生癌变。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则要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验血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癌变。 复发的另一个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

肠息肉到底癌变

肠道息肉就是我们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息肉一般都较小,细长弯曲,形状不规则,一端游离或两端附着在肠壁上而中间悬空,呈桥样。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学名称,如结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结肠炎性息肉等。 好好的肠子为什么就长了息肉呢?平常已经很注意规律的饮食了,还长息肉吗? 肠息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 2、年龄: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肠子长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这种病大多数没有引人注意的症状,仅在做肠道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从病理组织学角度分析,管状腺瘤癌变率约5%,混合性腺瘤癌变率为20%,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可达50%以上。息肉形态不规则,生长速度快,癌变率可能性大;有蒂息肉癌变率约为4.5%;广基息肉癌变率为10.2%;生长在高位的息肉癌变率较低位的息肉高。据统计管状腺瘤中,在直肠的癌变率为7.3%,在乙状结肠的癌变率为24.8%。息肉癌变几率的大小还与其体积有关,直径小于5mm的息肉,绝大多数是良性的,癌变率仅0.6%;10mm

大肠息肉病理是什么

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最大,尤以绒毛状为著,被称为癌前期病变。 2、炎性息肉。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氏病、血吸虫病等炎性肠道疾病所致的息肉。 3、错构性瘤。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4、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 患有大肠息肉的朋友们不要误认为大肠息肉就癌变,后三种息肉统称为非肿瘤性息肉,几乎不发生癌变

直肠息肉的症状是什么呢

大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10%。大肠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当息肉数量很多,超过100枚以上时,称为大肠息肉病,临床上主要有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两种。在大肠息肉中,有两种病理类型应特别重视:一是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如果不治疗,百分之百癌变。二是家族性息肉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属癌前病变,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