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按摩注意事项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按摩注意事项
心悸多见于心脏疾病中,要分清疾病的性质,找出发病原因。若是功能性的疾病,大多呈阵发性,经按摩治疗很快缓解;若是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心悸,在按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心慌心悸按摩哪里 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站于患者身侧,用拇指自下而上推膻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放散为佳。
按摩功效:治疗心慌,心悸,咳嗽,胸部疼痛,乳腺增生,乳房疼痛,缺乳症,肥胖,消瘦等症。
心悸按摩治疗方法 心悸按摩特效穴
本穴为手少阴心经的起始之处,具有清热个熄风,醒神开窍的作用,按摩此穴,对心脏疾病,热病神昏,心悸等症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腧穴定位:在手掌,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每天2次,每次20秒左右,突然心悸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使心悸得到抑制。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经气出入的门户,按压此穴有明显的安心宁神,通络止血作用。
腧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伸臂,用拇指指尖按压穴位,每次30秒,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痛感为度。
心悸失眠按摩改善
中医认为产生失眠的原因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思虑太过等。
一些简单易行的按摩方法,可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具体如下:
仰卧位:先用拇指从印堂(两眉心中点)开始向上至百会(两耳尖连线中点)做揉法,往返5次。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做推法往返5次。再按揉太阳穴约1分钟。拇食指相对用力按揉双耳约一分钟,以透热为度。沿前臂内侧做掌根揉法约一分钟,点按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约半分钟。
俯卧位:用轻手法作捏脊法(拇、食指相对提捏背部中线皮肤)自下而上反复3~5次,以背部潮红为度。按压背部腧穴,重点在上背部。
每晚睡前洗足后,用手掌左右擦涌泉穴各100次。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可以按摩特效穴位来进行缓解:
少冲
本穴为手少阴心经的起始之处,具有清热个熄风,醒神开窍的作用,按摩此穴,对心脏疾病,热病神昏,心悸等症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腧穴定位:在手掌,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每天2次,每次20秒左右,突然心悸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使心悸得到抑制。
郄门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经气出入的门户,按压此穴有明显的安心宁神,通络止血作用。
腧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伸臂,用拇指指尖按压穴位,每次30秒,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痛感为度。
心慌心悸按摩哪里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五胸椎棘突旁开二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立于一旁,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按摩功效:治疗心慌,心悸气短,心痛,咳嗽,吐血,胸背痛,失眠,健忘等症。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上肢按摩缓解心悸
按揉内关,神门,拿双上肢,按摩时间约6分钟。
内关:掌横纹上2寸,两根肌腱中间。
神门:手掌小拇指侧远端横纹处,肌腱外侧。
心悸按摩治疗方法 按揉厥阴俞
位置 :肩胛骨内侧,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度。
按摩功效:治疗心悸,心痛,低血压,咳嗽,呕吐,心慌胸闷等症。
心悸按摩哪些穴位
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指掐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文中小编为大家推荐了5个治疗心悸的穴位,但是如果你经常出现心悸的情况,那么一定要重视起来,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样才能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做到保健身体的最佳效果。
心慌心悸中医教你这样按摩穴位
饮食不规律,人体新陈代谢容易出现异常,导致心慌心悸。传统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心慌心悸症状。中医穴位按摩具体手法如下:
一、保健心脏的内关穴按摩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二、防止失眠的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心慌心悸按摩哪里 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三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放散为佳。
按摩功效:治疗心慌,心悸,心绞痛,胸闷,胸胁痛,冠心病,失眠,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头面部按摩缓解心悸
推印堂,分推前额5-10遍。
自上而下推桥弓,先推左侧,再推右侧,每侧约1分钟,然后按揉百会,风池2-3分钟;同时测脉搏,以脉搏90次/分以下为度。
桥弓: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直线处。
百会: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
风池:枕骨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心慌心悸按摩哪里 心悸心慌局部按摩
被按摩者俯卧,全身放松,按摩者用双掌掌根或与鱼际肌,从双肩开始,沿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路线推至双髋及双下肢后面,当推至跟腱时,转向内踝与足弓至足尖。
心悸按摩治疗方法 心悸辩证加减按摩手法
1.延长按揉神门时间,拿风池。
2.用小鱼际沿胸骨正中分别向左右腋中线推运至两胁部约3-5分钟,以心悸减轻为度。
1.按揉血海,足三里,脾俞,胃俞。
血海:屈膝,手掌五指朝上握住膝盖,拇指与其他四指呈45°,拇指指尖处就是。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向外1寸处,可沿胫骨向上摸,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旁边1寸就是该穴。
脾俞: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点华佗夹脊穴5分钟。
华佗夹脊穴: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
1.点肾俞,太冲,行间。
肾俞: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冲:足背第一,第二脚趾间向上推,感觉一凹陷处即为该穴。
行间:足背侧,当第一,第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2.揉太阳,耳门,听宫,听会。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向外一横指。
耳门:面部,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宫: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面部,耳屏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