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深浅的分型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深浅的分型
1、单纯型
一般为炎症初期,宫颈的糜烂面平坦,仅为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称为单纯型宫颈糜烂。
2、颗粒型
炎症持续存在,使子宫颈上皮过度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外观呈颗粒状,则称为颗粒型宫颈糜烂,主要由于宫颈腺上皮和间质增生所致。
3、乳头型
腺上皮及间质增生显著,凹凸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头状,则称为乳头状宫颈糜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3种宫颈糜烂的表现类型可单独存在,也可交叉共存。同时根据糜烂面积分型可分为Ⅰ(轻)度、Ⅱ(中)度、Ⅲ(重)度3类,两种分类方法并不冲突,可同时存在。
宫颈糜烂什么症状
轻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子宫颈面积的1/3。
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可能仅自觉白带略有增多,因此极易被忽略。专家表示,许多患者的宫颈糜烂都是在行妇科检查时或因其他妇科病就诊时被发现,患者一般自己是不会发现宫颈糜烂的症状的。
中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子宫颈面积的1/3~2/3之间者。
最明显的症状为:白带增多,或者是白带中夹有血丝,少数患者有接触性出血。还可能引起外阴瘙痒症。
重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2/3以上者。
重度宫颈糜烂的症状主要为,白带则呈黄色脓性、黏稠状,夹带血丝,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还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还会出现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坠痛及痛经。还可出现性交痛,影响性生活。宫颈粘稠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通过,可造成不孕。
你知道宫颈糜烂的类型吗
Ⅰ(轻)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子宫颈总面积的1/3以内为轻度宫颈糜烂,患者病情较轻,一般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白带增多、粘稠等情况,危害较小,容易治疗。
Ⅱ(中)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子宫颈总面积的1/3~2/3时称为中度宫颈糜烂,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颜色发黄,粘稠有异味。当炎症刺激外阴时还可引发瘙痒的症状;当糜烂面变得充血明显,颜色鲜红时可有性生活接触性出血或阴道不规则的出血。中度宫颈糜介于轻度和重度宫颈糜烂之间,如果治疗及时,治疗方法得当,较易治愈。
Ⅲ(重)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超过子宫颈总面积的2/3以上称为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粘稠、内有血丝,同时还可见阴道不规则出血。如重度宫颈糜烂的糜烂面广、浸润深,炎症可循淋巴循环到达盆腔,引起盆腔炎,患者可出现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的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中度宫颈糜烂与其他宫颈糜烂的区别
宫颈糜烂有轻度宫颈糜烂,中度宫颈糜烂,中度宫颈糜烂三大类别,中度宫颈糜烂与其他宫颈糜烂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宫颈糜烂的面积大小,其症状的轻重也可以成为区别的参考,但是因为症状大同小异难以区分,所以多以糜烂面积来区分。
宫颈糜烂的所谓分度诊断,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宫颈糜烂分度方法糜烂面积的大小进行划分轻、中、重三度,糜烂面积面积小于1/3是轻度糜烂,糜烂面积在1/3到2/3之间是中度糜烂,糜烂面积超过2/3是重度糜烂。
慢性宫颈炎的诊断鉴别
1、诊断依据
(1)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
(2)下腹坠痛及腰骶部疼痛。
(3)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或可见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
2、宫颈糜烂的分度
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l/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可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3型。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浅。举例:诊断为中度糜烂、颗粒型。
3、分类诊断
(1)宫颈糜烂
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宫颈糜烂。根据病变的深度将宫颈糜烂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①单纯型糜烂:糜烂面平坦,②颗粒型糜烂: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型。③乳突型糜烂:糜烂面凹凸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型。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将宫颈糜烂分成三度:轻度是指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l/3;中度是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糜烂是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2)宫颈肥大
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表面光滑,宫颈组织变硬。
(3)宫颈息肉
宫颈外口赘生物,单个或多个,红色,常常呈舌状,质软而脆,易出血,多数蒂细长。
(4)宫颈腺囊肿
宫颈表面突出的多个青白色小囊泡,内含无色黏液。
(5)宫颈黏膜炎
宫颈阴道部外观光滑,宫颈外口有脓性分泌物堵塞,部分宫颈管黏膜增生向宫颈外口突出,宫颈口充血,宫颈肥大。
鉴别方法:
用窥阴器检查,可见各种类型病变,重度糜烂组织较脆,易出血,须与早期宫颈癌鉴别。
早期宫颈癌鉴别一般质地较硬、脆,极易出血,而子宫颈糜烂较软、润滑,虽有出血倾向,仅在检查触及后在指套上染有血迹。大部分早期子宫颈癌在临床上不借助其他诊断方法,不可能与子宫颈糜烂相鉴别。因而凡有子宫颈糜烂者,均应常规作宫颈刮片检查找癌细胞,必要时在阴道镜检查下作活检。
宫颈糜烂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应常规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必要时作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宫颈糜烂的深浅程度和糜烂面积大小是医生进行分型诊断的根据。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轻度(I)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Ⅱ)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Ⅲ)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按照糜烂深浅程度分为3型:单纯型糜烂、颗粒型糜烂、乳突型糜烂。
单纯型糜烂多是在炎症初期,糜烂表面平坦;颗粒型糜烂是单纯型糜烂进一步发展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为颗粒型糜烂;乳突型糜烂是颗粒型糜烂没有及时治疗,表面不平的颗粒更加明显称乳突状,称为乳突型糜烂。
标准的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浅。举例:诊断为重度糜烂、乳突型。
宫颈糜烂由于早期与子宫颈癌肉眼难以鉴别,如果知道自己患了宫颈糜烂,首先应做宫颈刮片检查。以前用的是传统的巴氏抹片检查,是由医生或化验师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分析,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出现漏诊,漏诊率在30%左右,往往需要几次刮片检查以防漏诊。目前,各大医院普遍采用的是ct检查,即电脑扫描抹片分析,它能将片子上的细胞一个不漏地分析一遍,其准确率比人工用肉眼看提高了十倍。但它的价格较传统的方法要贵几倍。宫颈刮片检查并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如果发现有非典型细胞应进一步做阴道镜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什么是子宫糜烂
宫颈糜烂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慢性其他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厉害。宫颈糜烂实际上并不属于真正的糜烂。当宫颈外口表皮的脱落被宫颈口另外一种上皮组织所代替后由于遇到覆盖面的新生上皮菲薄,甚至可贵。可以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红色的组织看上大量去就像真正的糜烂所以才称之为宫颈糜烂。
什么是子宫糜烂
子宫糜烂的分型及分度
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可分为三度: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可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3型,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浅,如诊断为中度糜烂、颗粒型等。
中度宫颈糜烂的概述
宫颈糜烂分度方法是按照糜烂面积的大小进行划分,可分为轻、中、重三度。中度宫颈糜烂为宫颈糜烂的中度范围。当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子宫颈面积的1/3时为轻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子宫颈面积的1/3--2/3之间者为中度糜烂;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2/3以上者为重度糜烂。
实际上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宫颈糜烂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糜烂,当宫颈外口表皮脱落,被宫颈口另外一种上皮组织所代替后,由于覆盖面的新生上皮很薄,甚至能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红色的组织,看上去就像真正的糜烂,所以才称之为宫颈糜烂,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糜烂。
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以往的教科书称为“宫颈糜烂”,并认为是慢性宫颈炎的最常见病理改变。随着阴道镜的发展已经对宫颈病理生理认识的提高,“宫颈糜烂”这一术语已经不再恰当。“宫颈糜烂”并不是上皮脱落、溃疡的真性糜烂;也不等同于病理学上的慢性宫颈炎的诊断标准。
宫颈糜烂必须要立即治疗吗
宫颈糜烂不是一种疾病,多是慢性宫颈炎的表现形式,国外对于炎症轻者一般不做治疗,仅做细胞学筛查,根据细胞学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且西方已经废弃了宫颈糜烂这一术语,改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认为其不是病理改变。在我国,多年来将宫颈糜烂分为病理炎性糜烂和假性糜烂。其中假性糜烂是指青春期、妊娠期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并外移,因而可见宫颈外口呈红色,此时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同时,宫颈糜烂是否需要治疗还要根据女性宫颈糜烂程度综合考虑。如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积分型可分为Ⅰ(轻)度、Ⅱ(中)度、Ⅲ(重)度三类,糜烂面积占子宫颈总面积1/3以内为轻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子宫颈总面积1/3~2/3时称为中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超过子宫颈总面积2/3以上称为重度宫颈糜烂。一般来说,当宫颈糜烂的女性出现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等表现时,则需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