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症状
焦虑症的症状
1、痛苦,但查不出病
病人多方奔走于综合医院,见医生就滔滔不绝地说:浑身难受,不能躺,不能坐,不愿吃,不能睡,不能干活等。检查:头胀,脑门冒汗,但颅脑CT无异常;胸口发堵,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异常;厌食,胃胀气,但胃肠透视、胃镜检查无异常;血化验正常。偶有病人血压、血糖偏高,但无病史,与痛苦程度也不符。提示无器质性病理改变的疼痛、紧缩感、颤抖、出汗、头昏、气短、恶心、腹痛、衰弱等,是焦虑症躯体焦虑的复杂表现。其原因是过度的内心冲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系统亢奋。
2、依赖,但意识不到
依赖医院,依赖亲人。病人常在儿女们的搀扶簇拥下,由西医转到中医,由门诊转到住院处,一年四季时常看医生,或住上几次院。儿女们付出很大精力,病情却不见好转,甚至愈演愈烈。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后增益效应”,即神经症(包括焦虑症)产生后,病人缺乏安全感,需要呵护关照,达到精神上和物质条件上的满足。南辕北辙式的过度治疗和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使病人因病“受益”,于是神经症持续下去。
3、担忧,但不现实
身体本无疾病,或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地问医生;担忧看病花钱多,其实病人家境好,儿女都劝其别心疼钱;过分不放心老伴,不放心儿孙等等。提示“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其主要表现是,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
焦虑症症状
患者表现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等。
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它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且非其它疾病造成的。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症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还有一种是恐惧焦虑症又再分成特定对象恐惧症(specific phobia) ,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 ,与广场恐惧症(agoraphobia) 。
焦虑症的表现症状 慢性焦虑症症状
慢性焦虑又成为广泛性焦虑,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慢性焦虑症症状包括表现:
慢性焦虑症患者长期感到紧张不安。做事时心烦意乱,没有耐心;与人交往时感到紧张急切,不沉稳;遇到突发事件,容易惊慌失措,怀抱严重的消极情绪;即便在休息时,也总是坐卧不宁,担心不可能发生的灾难,如家人发生意外,工作出现差错。
老年人慢性焦虑症的表现为比较敏感、容易被激怒,常常为生活琐事心烦意乱,注意力 难以集中,容易生闷气,无缘无故发脾气。
慢性焦虑极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表现有心悸、心慌、出汗、胸闷、呼吸急促、口感、上腹部不适、便秘、腹泻、尿频、皮肤潮红或苍白,有的男性患者还可能出现阳痿,而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乱。
慢性焦虑症还容易出现运动性不安症状,包括舌、唇、手指发颤、坐立不安、搓拳顿足,来回走动,肢体发抖,全身肉跳,肌肉紧张性疼痛。此外还有难以入眠、易醒、噩梦、夜惊等症状。
广泛性焦虑症特征是什么
情绪身体的症状
情绪和身体上的症状是广泛性焦虑症症状的常见表情形式,具有持续的、强烈的压力感和焦虑感的特点。另外如果过度忧虑往往伴随着身体上出现诸如肌肉紧张或疼痛头痛恶心或腹泻颤抖或抽搐等方面的表现,其病因通常与账单、人际关系或者身体健康生活方面琐事有关系。
其他方面的症状
广泛性焦虑症症状除以上的表现外,另外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某些麻烦事而烦恼,比如金钱、工作需求、人际关系的改变等等日常烦恼的异同现象。另外,广泛性焦虑症还具有干扰正常的工作、人际关系和日常活动,在做最喜欢做的事情时也无法放松等方面的症状特点及危害和后果。
婚前焦虑症症状
婚前焦虑症的三大症状
1、恐惧心理
谈婚论嫁到了婚前最后一个阶段时,或许是最值得书写的一个时段,它比婚礼举行的那一刻来得细腻复杂,有太多对未知的憧憬,有太多对过往的释怀。可是,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却在此时常常困扰着新人,心理素质不好的新人在有了某些不良躯体反应后往往还会产生逃婚的念头。心理专家称,新人会出现这种恐惧反应,其实是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表现。
案例:Z先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因为没有过性经历,所以对于自己新婚之夜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很是担心。唯恐表现不好会在妻子面前失去面子。虽然这种担心多数都是不必要的,但是由于Z先生性格当中自尊与好强的特质较强,所以,这造成了他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想寻求性经历来缓解这种担心。
2、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也是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表现之一。婚姻对于夫妻双方而言是一个约定,也有约束成分,通常情况下,男人既渴望稳定的婚姻生活,同时也对这种约束心存担忧,与女人相比,男性心底更渴望自由,虽然他不一定要具体做什么,但当这种自由受到威胁时,逆反心理就会起作用,这也是Z先生有了婚前寻找其他女人想法的潜在心理因素之一。
3、攀比心理
Z先生在与同性朋友交流的时候发觉自己是个性经历很少的人,虽然他的道德感支持他的行为,但是,男性朋友之间的攀比与玩笑式的嘲弄也在冲击着Z先生的心理防线。所以,朋友的劝说在这种心理背景之下就开始起作用,令他开始有了婚前找个女人的念头。
在日常生活中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还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但主要的症状通过本篇文章详细概述出来了。如果你对婚前焦虑症还有什么疑惑的话?可以咨询相关的心理治疗医师来解答你的疑惑
焦虑症的症状
1.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2.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3.睡眠问题
很多人因为白天的事情没有得到很满意的处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便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焦虑这个焦虑那个的,便会产生严重的睡眠问题。当睡眠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就会长时间的难以入睡,有些人越是睡不着越是喜欢乱想,想一些不切实际的的东西。这样情况下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症状,当思考的越多的时候,便会产生头疼的现象,即使是睡着了,醒来以后也会很难平静下来。
4.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5.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6.慢性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7.怯场
怯场是常见的焦虑症的症状之一,有些人因为具有社交障碍,在公共场合不敢和别人交流,不敢张口说话,当别人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不自然的紧张起来,产生焦虑的心里。这些人往往害怕自己说的不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便会产生自闭的可能。还有一些人,在自己过度紧张的情况下,不能及时的调节自己,便会加剧恐惧的心里,让自己处于一个紧张的环境下面。
焦虑症的症状
1、睡眠障碍:常与焦虑情绪伴发,或恶梦频繁,或易惊醒。有的患者夜间鼾声大作,醒后自感彻夜不寐,缺乏睡眠感。
2、情绪焦虑:患者突然感到心悸、心慌、喉部梗塞、呼吸困难、透不过了气来、头晕、无力,并伴有紧张、恐惧和濒死感,或感到控制不了自己,即将精神失常,甚至惊叫、呼救。有的发病时呼吸迫促,呈过度换气状态,发作过后有的迅速恢复常态,有的则惴惴不安,担心再发。反复发作者可数日。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躯体不适感:二者常同时存在,可涉及各个内脏器官。检查可见心率增快、多汗、肌肉紧张、腱反射活跃、双手震颤等。有的患者诉述症状甚多,但不能发现相应的阳性体征。
焦虑的症状
1、病理性焦虑情绪
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
2、躯体不适症状
躯体不适症状常为早期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
3、恐惧感增强
患者表现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
病理性焦虑症症状
一,症状分类
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症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一旦出现焦虑症这时候,大家必须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在生活当中注意心理上的开导,因为我们都知道出现,这些焦虑症,影响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健康,对身体健康也是一大危害,所以我们必须治疗,降低它带来的心理,以及身体上的不利影响。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分别是怎样的
1、抑郁症:这 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 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2、焦虑症:经常无须有的担心是焦虑症患者典型的症状之一。如他们会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等,而这些情况在常人看来很正常,即焦虑症患者的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偏差颇大。
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
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 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 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 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 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 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焦虑的症状
焦虑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焦虑症症状
首先说一下焦虑症的定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两组症状:
⑴ 情绪症状 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⑵ 躯体症状 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如何正确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
1、抑郁症
这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2、焦虑症
经常无须有的担心是焦虑症患者典型的症状之一。如他们会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等,而这些情况在常人看来很正常,即焦虑症患者的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偏差颇大。
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
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提起神经科疾病,我们都知道这是由于我们的心理情绪出现病态而造成的,而对于这种情绪,若不及早制止,我们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以上是关于焦虑症与抑郁症的鉴别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有帮助。
焦虑症症状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症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什么是慢性焦虑症
慢性焦虑症症状:心理障碍表现:对客观上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和坏的结局总是担心不安和害怕,尽管也知道这是一种主观的顾虑,然而常常不能控制,使患者颇为苦恼。此外还有易激怒、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同时伴有运动性不安、来回踱步、不能静坐、紧张出汗等。慢性焦虑性患者常常处在不安、不满足的状态,缺乏对事物的客观评价和理性思维。
慢性焦虑症症状:躯体症状表现:以植物神经功能亢进为主,如口干、心跳加快、头痛、心前区不适、尿频、月经不调等。
慢性焦虑症症状:精神上则会出现注意力涣散,易沮丧、疲劳、发怒等。
慢性焦虑症症状:不喜欢交际。
表现:从临床经验来看,拒绝人际往来,逃避各种社会关系等表现,除了是恐惧症的症状之外,也很有可能是慢性焦虑症的症状,故而应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