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怎么预防 注意身体征兆
中暑怎么预防 注意身体征兆
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的环境之后,有口渴或身体热或是发烧、头痛,皮肤乾,嘴唇乾或是微裂、舌头乾或是不湿润,小便减少或是变深黄,头晕、血压下降、低血压恶心、心跳加速。这些症状必须要注意是中暑的现象,需要冲水及喝水休息,以防止恶化为热衰竭。
酸角的功效 清热消暑
酸角性凉,能够清热解暑,预防中暑,夏天喝酸角汁不但生津解渴,消暑解毒,还能消除咽喉疼痛。
预防中暑小妙招 疑似热伤害征兆速就医
当发现自己或家人身体疑似出现中暑、热伤害征兆时,如体温升高、皮肤干热变红、心跳加速,严重者会出现无法流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神智混乱、抽筋、昏迷等症状,务必迅速离开高温的环境、设法降低体温(如松脱衣物、用水擦拭身体或搧风等)、提供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并以最快的速度就医。
预防中暑
炎热夏季宝宝极易中暑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2.让宝宝仰卧,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如宝宝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还可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不要让宝宝吃油腻食物。过多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4]
夏季午休可预防中暑: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劳。加上夜间炎热,睡不安稳,导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个小时,对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体各系统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项好措施。
西梅汁的功效与作用 预防上火
西梅汁性味寒凉,它是由新鲜的西梅直接晾晒而成的,依然保持了新鲜西梅的凉性,食用之后可以降低身体的燥热之气,并且可以预防身体滞气生热,避免引起身体上火。适合夏天炎热时节食用,适当喝些西梅干泡水喝,还能预防中暑。
身体要变瘦的征兆
一般身体开始出现变瘦的征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如:
1、运动减肥,自己做的运动项目比之前做起来更轻松了。
2、体重没有下降,但平时穿的裤子却松了,小腹也更平坦了,说明肌肉含量增加,身体有瘦。
3、减肥期间做到饮食,不再暴饮暴食,每次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也是要瘦的征兆。
4、吃的东西学会看热量和成分,不选择重口味食物,而是吃一些清淡低热量的食物。
5、身体在一天的工作或学习后,仍然还具有活力,不像之前那么疲惫的话,是体质变好,身体成为易瘦体质的开始。
身体缺钾8大征兆
1、经常疲劳
我们体内的每个细胞都需要适量的钾去保证其运转功能,如果缺钾,细胞能量不足,人就会疲劳。如果你睡眠充足,而稍微运动之后就会筋疲力尽,那么你可能得考虑补钾了。
2、血压偏高
钾帮助血管放松。如果体内缺钾,血管会收缩,导致血压飙升。所以,有必要定期检查血压,找出高血压问题的来源。
3、你经常吃零食和快餐
加工食品非常有可能导致你缺钾,因为饼干,薯片和冷冻食品内都有含量不低的钠,而正如前面所言,钠会消耗你体内的钾。建议吃低盐的零食和快餐,尽量吃新鲜食品。
4、肌肉虚弱易抽筋
钾在平滑肌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缺钾时,肌肉可能会疼痛甚至痉挛。这就是为什么游泳之前吃一根香蕉会有防止抽筋的作用。
5、心跳漏拍
心率不齐,是个奇特又让人恐慌的现象。导致心跳漏拍的原因有许多,而体内缺钾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6、经常头晕
如果体内严重缺钾,你的心跳可能会慢到你觉得自己几乎要休克。虽然并非常见现象,但是平时补钾,可以减少头昏眼花的几率。
7、便秘
体内缺钾,身体机能效率就会变缓,你的消化系统也不例外,并可能伴随着浮肿和腹部绞痛。
8、耳鸣和肢体麻木
钾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所以,如果缺钾,有可能导致神经性耳鸣以及肢体麻木的亚健康状态。
中暑预防措施有哪些
高温生产场所要加强通风和安装降温设备。暑热期间,要合理安排劳动、工作时间。加强个人防护。注意补充盐和水。可选用荷叶、薄荷等中草药作清凉饮料。
夏季老人如何预防中暑
老人如何预防中暑行为预防
老人防暑预防要尽量减少外出,拉拢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早晚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舒适凉爽地方休息替代酷热环境。电池供电的小电扇随身携带、凉毛巾擦拭身体。同时也可以用毛巾包好冰块在手腕、面部和脖颈等皮肤暴露处摩擦揉搓。
老人如何预防中暑饮食预防
食物方面选择多吃苦味菜、凉性蔬菜、各种瓜类,特备是绿豆汤、西瓜、鲜藕汁、苦瓜汁、冬瓜等食物在消暑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饮食原则上要以食物清淡为主,多喝水,远离高热高脂肪刺激性食物,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也不宜食用,进而不利老人夏季中暑的预防。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很多朋友对老人如何预防中暑的问题有所了解。有关方面的专家指出,老人中暑是夏季中暑的高发人群,所以老人朋友应特别注意,由于影响老人中暑效果的因素很多,所以老人中暑预防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而确保好的预防效果。
中暑的征兆
中暑的征兆是头晕、乏力、大汗淋漓、心慌,因个体差异而出现轻重不一的症状。中暑定义: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一)中暑病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症状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二)临床分类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 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三)中医对中暑的认识和治疗
1.中暑有阳暑、阴暑、暑厥、暑风之分。阳暑以壮热、烦躁、口渴、脉洪大而数为主症,缘于长途旅行、田野务农、高温作业等。阴暑以身热、恶寒、困倦、脉洪大而缓为主症,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不止、呼吸浅促、不省人事等气阴两脱证候,多因贪饮纳凉、久吹冷气而得之,或由阳暑转化而来。暑厥以高热、汗出、卒然神昏、舌绛脉数为主症,是暑热侵入营分、蒙蔽心包的危重证候。暑风以高热、烦躁、卒然昏厥、四肢抽搐为主症,是暑热极盛、风从内生的表现。
2.治疗中暑要掌握清热、益气、养阴、开窍、息风诸法,佐以化湿、醒脾等。阳暑宜清热生津,选人参白虎汤加味,取西洋参10g(另煎汁兑服),知母10g,生石膏30g,石斛10g,荷叶30g,竹叶10g,粳米30g(布包煎),生甘草10g。阴暑宜益气养阴,选保元生脉汤加味,取生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30g,五味子10g,桂枝5g,生白芍10g,生甘草10g;若呈现气阴两脱重证,选参附龙牡汤加味,取生晒参10g(另煎汁兑服),麦冬30g,五味子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炮附子5~10g(先煎30分钟,后入它药),生甘草10g。暑厥宜清心开窍,选安宫牛黄丸或牛黄清心丸,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暑风宜清热息风,选羚角钩藤汤加味,取羚羊角粉3g(冲服),冬桑叶15g,菊花30g,钩藤30g(后下),生地15g,生白芍15g,茯神15g,川贝10g,竹茹10g,全蝎58,干蜈蚣2条,僵蚕10g,生甘草10g。若阴液亏耗严重,手足蠕动,舌龟裂而干燥者,可改用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取干生地10g,生白芍15g,麦冬30g,火麻仁10g,生牡蛎、鳖甲、生龟板各30g(此三味药先煎40分钟,后入它药),生甘草10g。
3.夏至以后,湿邪较甚,因此有“暑多夹湿”之说,在治疗中要时刻注意湿邪的变化。若见舌苔白厚腻,恶心干呕者,可随证加入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等健脾利湿之品;若见舌苔薄白而粘腻,食欲不振者,可随证加入陈皮、代代花、谷麦芽、佛手等芳香健脾化湿之品;若见舌苔黄白相兼,泛呕欲吐者,可随证加入新加香薷饮(香薷、厚朴、金银花、连翘、扁豆花),以增强清热化湿之力;汗多不止者,可随证加入鲜荷叶、绿豆衣、西瓜翠衣等以生津补液。
4.中暑有阳暑、阴暑、暑厥、暑风之分。阳暑以壮热、烦躁、口渴、脉洪大而数为主症,缘于长途旅行、田野务农、高温作业等。阴暑以身热、恶寒、困倦、脉洪大而缓为主症,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不止、呼吸浅促、不省人事等气阴两脱证候,多因贪饮纳凉、久吹冷气而得之,或由阳暑转化而来。暑厥以高热、汗出、卒然神昏、舌绛脉数为主症,是暑热侵入营分、蒙蔽心包的危重证候。暑风以高热、烦躁、卒然昏厥、四肢抽搐为主症,是暑热极盛、风从内生的表现。
5.治疗中暑要掌握清热、益气、养阴、开窍、息风诸法,佐以化湿、醒脾等。阳暑宜清热生津,选人参白虎汤加味,取西洋参10g(另煎汁兑服),知母10g,生石膏30g,石斛10g,荷叶30g,竹叶10g,粳米30g(布包煎),生甘草10g。阴暑宜益气养阴,选保元生脉汤加味,取生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30g,五味子10g,桂枝5g,生白芍10g,生甘草10g;若呈现气阴两脱重证,选参附龙牡汤加味,取生晒参10g(另煎汁兑服),麦冬30g,五味子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炮附子5~10g(先煎30分钟,后入它药),生甘草10g。暑厥宜清心开窍,选安宫牛黄丸或牛黄清心丸,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暑风宜清热息风,选羚角钩藤汤加味,取羚羊角粉3g(冲服),冬桑叶15g,菊花30g,钩藤30g(后下),生地15g,生白芍15g,茯神15g,川贝10g,竹茹10g,全蝎58,干蜈蚣2条,僵蚕10g,生甘草10g。若阴液亏耗严重,手足蠕动,舌龟裂而干燥者,可改用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取干生地10g,生白芍15g,麦冬30g,火麻仁10g,生牡蛎、鳖甲、生龟板各30g(此三味药先煎40分钟,后入它药),生甘草10g。
6.夏至以后,湿邪较甚,因此有“暑多夹湿”之说,在治疗中要时刻注意湿邪的变化。若见舌苔白厚腻,恶心干呕者,可随证加入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等健脾利湿之品;若见舌苔薄白而粘腻,食欲不振者,可随证加入陈皮、代代花、谷麦芽、佛手等芳香健脾化湿之品;若见舌苔黄白相兼,泛呕欲吐者,可随证加入新加香薷饮(香薷、厚朴、金银花、连翘、扁豆花),以增强清热化湿之力;汗多不止者,可随证加入鲜荷叶、绿豆衣、西瓜翠衣等以生津补液。
中暑预防治疗要分阴阳
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中医把中暑按照中暑的环境和症状分为“阳暑”和“阴暑”,其中阳暑问题,通常是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状是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如今而阴暑则是引致大部分中暑现象的主要原因。
阴暑,是相对于中暑(即阳暑)而言的。中医认为,阴暑是“静而得之”,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阴暑的主要病状有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
一、引起阴暑的主要原因: 经云:“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故中医认为,患阴暑的主要原因是因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常常在季节转换的时候由于过度贪凉而出现,如果过于避热趋凉,均可导致风、寒、湿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二、阴暑同样属于中暑: 按照中医病因学说理论,在风、寒、暑、湿、燥、火过偏的六淫中,暑属外邪,这与季节、工作环境有很强的相关性。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暑热或高温环境下作业而中暑者,属“阳暑”,即俗称“中暑”;而在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致的热病,俗称“中于寒”,属“阴暑”。暑邪为火热所化,主升散,多挟湿。其临床症状有高热、汗出、口渴喜饮、尿少短赤、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气短、倦怠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三、阳暑与阴暑的治疗不同: 临床一般中医应用藿香正气之类治疗阴暑。很多人再问,那么藿香正气只治阴暑,能不能治阳暑呢?明确的回答是藿香正气类药是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功能相当广泛,但主要还是用来理气祛湿和驱寒,适用于治疗因避热贪凉引起的“阴暑”。现代社会,随着空调的普及,“阴暑”之证有多发的趋势。然而,藿香正气用于中暑(阳暑)时,可谓火上浇油。这是因为按照中医理论,夏至之后的温热性疾病称为中暑,是热毒入侵人体所致,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代表方如黄连香薷饮、新加香薷饮等。而藿香正气的方药组成为藿香、白芷、紫苏、大腹皮、半夏、陈皮、厚朴、白术、生姜、大枣等都属于温热药物。
四、阴暑治疗应该对症下药:阴暑”患者症状轻者适量服用一些藿香正气水即可缓解症状,严重者则需要中医医师辨证施治,危急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五、中暑的预防措施:1、不论症状轻重,患者都需在饮食上有所注意,如多饮水;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西红柿、豆腐、菱角、莲藕、蜂蜜、瘦肉、木耳、黄花鱼、银耳、百合、核桃、乌梅、芝麻及其他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2、记住怀疑或者已患阴暑的病人千万不要留在树荫下、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更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在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强风对吹等,预防阴暑再度加重。
怎样预防中暑 预防性体检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体质虚弱或者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及其容易发生中暑。因此在夏季高温来临之前特别是对有高温作业需求的人群,应当提前做好体检。凡是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肺结核、肺气肿以及体质虚弱的人,应当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身体哪些征兆预示你正在长胖
你发现只有一条裤子能穿了
很久没有好好打扮自己了,打开衣柜挑选衣服的时候,你猛然发现只有一条裤子适合自己穿了,不仅如此,你发现以前合身的上衣现在也变得更紧了,亲爱的,这不是衣服缩水的事儿,而是你长胖了。为了时时检查自己是否长胖,不要总是买宽松的衣服,还是多穿些合适的紧身衣服吧,稍微长胖,你就能立即发现,并能杜绝肥胖愈演愈烈。
觉得自己越来越邋遢了
如果最近你觉得自己越来越懒了,以前的青春活力已经不知道去向何方,你甚至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喜爱运动了,仔细看看自己的身体吧,你的某个部位甚至某些部位已经开始长出了新的赘肉,即使你只增加了几斤,但是这些赘肉足以影响你的心情和心态。
已经一个多月没称量体重了
如果一个多月没有称量体重了,你知道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你的体重发生了哪些变化吗?医学协会(IOM)的报告中,曾这样说过,能否保持体重最基本的两个因素是:跟踪体重及保持与其他减重人群的联系。人的体重短时间内可以发生明显变化,正在执行减肥计划的人总是频频称量,原因就是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减肥的信心,为了你的体形考虑,还是经常量一下体重吧。
已经可以发现明显长胖的部位
如果你摇晃一下上臂或者动一动大腿,或者跳一跳,发现臀部上已经长出了新的赘肉,那就是你的身体在向你发出危险信号呢:它在慢慢长胖,此时你需要做的就是赶紧加强锻炼,增加热量消耗,别让身体继续肥下去啦。
看电视的时候爱吃零食
如果你喜欢边吃东西边看电视,或者是玩电脑的时候吃东西,那你的注意力是没有放在吃上的,所以,你不会去想着办法控制,而是随便吃,不要以为小零食的热量不高,不会对你的身体造成影响,点心、糖果、土豆片、瓜子等,热量都非常高,吃进去后,如果不加以运动,很容易长胖的。如果不想长胖,还是用其他事情来替代进食,如在工作时改听音乐,看电视时站起来运动,上网时喝茶水。
已经两周没运动了
成功的减肥者百分百都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而且这些运动不仅仅局限在健身运动上,生活中各处都有适合他们的运动,上班路上、家务活动、办公室健身操、节假日外出旅游运动等,只要想运动,就不愁没有方法。如果你已经两个星期没有运动过,你的身体肯定是非常松懒,此时你的身体已经慢慢长胖。
经常容易口渴
等到口渴的时候才想起来喝水,实际上已经晚了,正确的饮水方法应该是经常喝水,水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不能缺少的前提条件,每天要喝1500~2000毫升的白开水或矿泉水,不仅有利于健康,还能让你拒绝零食。在人体缺水的条件下,脂肪是没有办法进行分解消耗的,这样一来,除了不能减肥,你还会不断发胖。
便秘
便秘的发生,与好久没有吃蔬菜水果分不开。纤维素是保持饱腹感,减少身体吸收脂肪,防止便秘的减肥必须食物。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摄入40~50克的纤维素,如果吃不到这个数,人就会出现便秘,减肥也很难进行下去。如果实在是保证不了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可以吃些膳食纤维片。
不吃主食
有些人为了减肥,连主食都不吃,尤其是大米馒头,认为这些食物的热量太高,不利于减肥,实际上,如果不吃主食的话,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低血糖甚至造成对大脑、肝脏的损伤。每餐不能缺少主食,如果想减肥,可以吃些杂粮,对减肥、身体健康都很有益处。
不再进行减肥计划
计划减肥的过程虽然有点儿乏味但是却可以让你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如果不再进行减肥计划,很容易因为随意饮食导致热量增加。如果想瘦身,还是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减肥计划吧,减肥成败往往是一瞬间的事儿,一点点儿的努力,最终都会积累成巨大的瘦身喜悦。
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忽视了身体的变化,也不管是不是身体的反弹在作怪,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身材走形的话,那就开始关注一下你身体发出的肥胖信号吧,让你能尽快甩掉正在悄然生长的赘肉,尽快回到健康的生活状态,不要让之前自己的减肥努力白费哦,好身材不仅需要你减下来,更需要你能保持下去,千万别放纵自己,给自己留下重大的肥胖隐患!